贝壳电子书 > 中医古典电子书 > 416-续名医类案 >

第134章

416-续名医类案-第134章

小说: 416-续名医类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遍,即吹一口气入水中,如此七吹,以水饮患人,立下。或用此咒水,可以食针并竹刺。(较子和案中咒颇简易。) 
诸骨鲠喉,用清水一碗,以手指向水面虚写天上金鸡叫,地下草鸡啼,两鸡并一鸡,九龙下海,喉咙化如 
沧海二十五字,口诵七七遍,饮之立愈。向又一法,以清水一碗,用手指向水虚写鸟飞龙下,鱼化丹邱八字, 
饮之立效。(并《酉阳杂俎》。雄按∶此皆祝由遗意。或于水面虚写水活鱼龙顺五字,饮之亦妙。) 
刘浣邻人马湘生儿数月,偶遗金网中圈子于案上,儿误吞之,哀泣不已。湘求救于医,医适出,湘司于门, 
坐立不定。或询其子何疾,惊惶如是。湘以前事告,或教以急买韭数茎,熟而不断,与蚕豆同咽之,不过二次, 
从大便出矣。此法方书所不载,故表之。(《北壕纪言》。) 
李奎治一人误吞指爪,喉哽几殆,奎令剪人指爪, 服之,立愈。疑其古方,奎曰∶不然。此《内经》所 
谓衰之以其属者也。闻者叹服。(《宁波府志》。) 
张子和治当涂郭祥正子,患咳嗽,肌骨如削。医多以为劳。张曰∶是不足忧。就坐饮以药,忽大吐,使视 
涎沫中,当有物也。视之得鱼骨,宿疾皆愈。(《新安志》。) 
一富家子,被鸡骨鲠,百方莫治,家人惊惶。忽一叟至,自云∶我有巧术,但行手法取之,不劳药饵也。 
许以千缗浓谢。叟乃以丝棉裹白糖如梅大,令其咽下入喉间,留一半于外,时时以手牵掣。俾喉中作痒,忽 
然痰涎涌出,其骨粘于棉上,遂如约酬之。(《续医说》。) 
张文垣治查良本内人,怒后偶食鱼头,骨鲠于喉中,即馒头粽肉等压之,骨虽下,随觉胸膈不快。又服销 
骨药二帖,已七日矣,胸膈胀痛殊甚,饮食悉从背下,恶寒发热。脉之,两手弦数。盖骨鲠之后,用硬物压之, 
伤其胃脘,必有瘀血停蓄膈间,将食管逼向后,故饮食觉从背下也。但销去瘀血,使管撤消,胸膈之痛可瘳矣。 
以五灵脂为君,元胡索、山楂、桃仁、枳壳等为臣,赤芍、丹皮、香附、山栀为佐,柴胡、石菖蒲为使,临服 
入韭汁一酒杯,服后胸膈宽快,大便泻一次,痛减大半,饮食乃从右下。右边胸喉略痛,吞物甚艰,吐出痰皆 
血腥气,改以山栀、赤芍、归尾、桃仁、刘寄奴、五灵脂、丹皮、穿山甲,入韭汁服之,二帖全瘳。 
张景岳曰∶凡诸物鲠于喉中,或刺于骨,必得锋芒之逆,所以棘而不下。凡下而逆者,反而上之则顺矣。 
故治此者,当借饮食之势,涌而吐之,使之上出,则如拔刺之捷也。若芒刺既深,必欲推下,非惟理势有不能, 
亦且迟延,或食饮既消,无可推送,以致渐肿,为害非细。又曰∶凡诸骨鲠,或以 糖一大块,满口吞而咽之。 
或用韭菜煮略熟,勿切,吞下一束,即裹而下,亦妙。 
高坡纂异载洪洞韩肃,即忠定公之父也,三岁时,误吞一钉,家人皆惊哭待尽。其祖以神医名,视之曰∶ 
无恙,必待三年,钉乃得出。人莫之信,遂定时日书壁间以俟。但每作腹痛,必绝而复苏,久渐黄瘦骨立。及 
期谓家人曰∶儿将瘳,势必大作,虽绝勿惧,宜先煮粥食以俟之。既而腹果大痛,一叫而绝,良久吐出,钉脱 
尽。又复绝,超时始苏,岁余获安,寿七十一卒。 
金陵秣陵乡中一人,姓李,号守泉,符水绝妙,远近求无不立效。其法命鲠者坐自己佛堂中,佛前放一盂 
净水,令亲属往求烧符。用法讫,徐以小 卜之云∶已愈矣。其人归看净水中,所鲠之物在内,随愈。乃亲见 
者。(《治法汇》。) 
景德镇湖田市张姿女名婆儿,因吃 糕被噎而死,气尚未绝,须明日方敛,守尸悲哭。忽闻击户声,问谁 
人?曰∶我是河里住人,陈曾二也。张曰∶何故夜深相过?曰∶知道婆儿不幸,但扶HT 起坐,将苕帚拍打背 
三下, 便落腹,可活矣。张启门称谢,了无所见。试用其法,不食顷,女腹如雷鸣,实时安好。迨晓寻访陈 
曾二,盖七年前溺水而死者,鬼未受生,犹怀恻隐,存心如是,张乃命僧为荐拔之。(《夷坚志》。) 

卷二十二

属性:有人行蛊毒以病患。若欲知其姓名者,以败鼓皮烧作末,饮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家姓名。可语之,令呼 
唤将去则愈。治之亦有方。(《医学纲目》。) 
干宝外姊夫蒋士先,得疾下血,言中蛊。家人密以囊荷置其席下,士先忽大笑曰∶蛊我者,张小也。乃收 
小,小至,并令解之,士先获瘳。世以此物,为治蛊之良方。( ,音穣。 荷草名,本草无。《本草通志略》∶ 
出闽 。) 
《梅师方》云∶凡中蛊毒,或下血如鹅肝,或吐血,或心腹切痛,如有物咬,不即治之,食人五脏,即死。 
欲知是蛊,但令病患吐水,沉者是,浮者非也。用败鼓皮烧灰,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主姓名。(《本草纲目》。) 
夷方有蛊毒之害,须袖中尝带当归,遇饮食讫,即咀嚼少许。若有毒则实时呕吐,无不安然矣。(《漱石闲谈》。) 
生甘草五钱,煎汁半杯,温饮之,入咽即吐。国中蛊毒,入腹未久,其虫未生,得吐即出矣。如恐未尽, 
再煎五钱服之,加麻黄半盏更妙。 
食不辍醋,蛊不入肚。又《肘后方》云∶马兜铃藤能逐蛊从小便出。用至十两,水一斗,酒二升,煮三升, 
分三服。不瘥更服。上人呼为三百两银药。 
大蜘蛛一个,研烂,生蜂蜜半盏和服。蛊畏蜘蛛,故用蜘蛛治蛊。而蜘蛛有毒,又用蜂蜜制之。此方独治金蚕蛊。 
蛊毒在上,则服升麻吐之;在腹,服郁金下之。或合升麻、郁金服之,不吐即下。李侍郎焘初为雷郡推官, 
鞠狱得此方,活人甚多。(《范石湖集》。) 
新州郡境有药,人呼为吉财,解诸毒及蛊,神用无比。昔人有尝至雷州,途中遇毒,而貌颇异,自谓即毙, 
得吉财数寸饮之,一吐而愈。俗云∶昔有遇毒者,其奴吉财得是药,因以奴名名之。实草根也,类芍药。凡人 
遇毒,夜中潜取二三寸,或锉或磨,少加甘草,诘旦煎饮之,得吐即愈。俗传将服是药,不欲显言,故曰潜取。 
或云∶昔有里媪病蛊,其子为小胥,邑宰命以吉财饮之,暮乃具药。及旦,其母谓曰∶吾梦人告我,若饮 
是,且死。亟去之,即仆于地。其子又告县尹,县尹固令饮之,果愈。岂中蛊者,亦有神若二坚哉。(《投荒杂录》。) 
吉利,草类石斛,根类芍药。吴黄武中李俣以罪徙合浦,入境遇蛊,其奴吉利取此草解之,遂以为名。 
(即前之吉财也。) 
常抚军安,己酉岁,秉钺西臬,谳案有为蛊毙命者,狱已定。因检卷阅之,缘养蛊妇女,觇富室贸易 
远归,知其必携财。倩邻媪诣其家,初作问候状,后乘机藏蛊于指,弹之立毙。事主疑而执之,送诸官,究得其 
实。据供,妇女初嫁时,已附带十九蛊,嫁后与根据夫又害六人,后增至二十五蛊矣。其所害六人,施察出确证 
者三,挖土得尸骸者二,其一即犯事之家。予怪之而未信,次日,提妇女复亲鞫之,历历不讳。因令呈所养 
蛊视之,出初一竹筒,空然无所有。女禀法堂听政之所,邪祟不敢入,必咒祭司户而后可。如是,则果现,乃 
蠕蠕赤蛊耳,遂令以足践踏之泥水。吏曰∶却未灭,令妇女呼之蛊仍在筒中,依然如前数。于是访所以绝之法, 
用石函入蛊虫,封以印纸,投于江,蛊乃灭。盖蛊之为害甚毒,有谓刺 能捕蛊虫,使无遗匿。殊不知蛊之为 
类不一,其最毒者,虽刀断石碎,火焚土埋,而蛊依然不灭,根据附妇女,中人立死,死后财物为蛊搬运,以利 
养蛊者。每害一人,则增一蛊。或云∶其人被害,魄即附而为蛊。(《宦游笔记》。雄按∶虽非医案,足广见闻。) 
陈自明云∶两广山谷间有草曰胡蔓,又曰断肠,亦有感蛇毒致生恶菌,名为定年药。有淫妇与北人交好者, 
别时阴以药置饮食中,仍解之曰,子必某时来。若根据期而至,彼复以药解之,若过期不往,必死,故谓之定年 
药。如服神仙追毒丸一粒,其病即瘥。五倍子三两,山茨菰二两,麝香三钱,千金子去油一两,红芽大戟一两 
半,各为末,用糯米煮浓饮为丸,分为四十粒。每服一粒,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此 
丸能解一切毒,一名太乙丹紫金丹,一名神仙太乙丹,一名玉枢丹,又名神仙解毒万病丹。宜于端午重阳七夕 
合之,须洁净之所,尤忌一切冲犯。(雄按∶胡蔓又名野葛,又名雷公藤,浙东亦有之。土人用以杀菜虫,遂呼为 
虫药。余在婺每闻轻生者,服之辄死。狱讼频兴禁之不止,似比定年药之毒尤烈也。蛇蕈杀人亦速,恐虫药非此 
二物所造,然皆可以玉枢丹救之。) 

卷二十二
诸虫
属性:《贾谊新书》云∶楚惠王食寒 得蛭,恐监食当死,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曰∶天道无亲,惟德是 
辅。王有仁德,病不为伤,王病果愈。王充《论衡》云∶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 
陶弘景曰∶楚王食寒 见蛭,食之果能去结积,虽曰阴 ,亦是物性兼然。(《本草纲目》。) 
唐时京盛医人吴元祯治一妇人,从夫南京还,曾误食一虫,常疑之,由是致疾,频治不减。请吴医之,吴 
揣知所患,乃择主人姨奶中谨密一人,预戒之曰,今以药探吐,以盆盂盛之,当吐时但言有一小虾蟆走去,然 
切不可令病患知之,是诳 也。奶仆如约,此疾顷除。(《北梦琐言》。) 
元载不饮酒,人强之,辞以鼻闻酒气即醉,人谓可治。取针挑载鼻尖,出一小青虫。曰∶此犹魔也,闻酒 
即畏之,去此无患。是日载酒一斗,五日倍之。(《清赏录》。) 
孙兆治向大王宫中有一宫人,七太尉所宠也,忽患一疾,凡恶心则吐虫数条,后仍频作。七太尉甚愍之, 
累治不瘥,每用杀虫药,则吐虫愈多。诸医殆遍召。孙诊之,孙曰∶六脉皆细,非虫脉也。今虽吐出,乃脏寒 
而虫不安,移居上膈,因而吐出。复用杀虫之药,为药所苦,不能自安,所以吐出愈多也。孙遂用药,不三五 
钱,皆一色丸子,虫遂不吐。明日再召孙至,六脉渐大,进前药其病不作。后求方,乃硫黄、附子各一两,并 
末,糯米糊为丸。每三十丸,米饮下。(《纲目》。此张景岳治虫用温脏丸之蓝本也。但大寒大热,虫俱不安, 
亦未可执一。) 
窦材治一妇人,病腹胀,诸药不效。令解腹视之,其皮黄色,光如镜面,乃蛲瘕也。先炙牛肉一片,令食, 
后用生麻油调轻粉五分服之取下,下蛲虫一合,如线如须状,后服安虫散而愈。 
张子和曰∶汴梁诸匠氏,有木匠赵作头、铁匠杜作头,行次失路,迷至大宅乞宿,主人不纳,曰家中有人 
重病,不敢纳君。杜作头 ∶曰∶此赵公乃汴梁太医之家,今蒙上司见召,迷路至此,盖病者当愈,而遇此公 
也。主人然而入,良久复出,将邀二人入室,与之食已,主人起请曰∶烦太医看病何如?赵见而笑曰∶一药可 
愈。二人窃议曰∶来时所携熟药,寄他车上,此中实无奈何?杜曰∶此甚易耳。潜出门得牛粪一块,作三十粒, 
下以温水。少顷病患觉胸中如虫行,一涌而出,状若小蜣 一二升。以手探之,又约一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