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什么叫修行 >

第2章

什么叫修行-第2章

小说: 什么叫修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是相当杰出的在家修行人。现存大乘经里,大部份也以在家菩萨为主,不
    但说法的是在家菩萨,连闻法的也部份是在家。现在的佛教寺院里所供奉的
    菩萨像,除了地藏菩萨现出家相外,其余如文殊、普贤、观音等都现在家相。
    小乘以出家为重,因此说出家得阿罗汉果,在家最高证阿那含果;大乘以居
    士为多,因此说在家菩萨所入不思议境界,非小乘声闻能知。崇出家而抑在
    家,实有失佛法平等的真义;崇在家而抑出家,也恐非佛陀之本意,且易流
    于低级的民间信仰,或只重学术研究,不重实际修持的世间知识,沦为文字
    的游戏。应该说在家与出家平等,才是大乘佛法的特徵。

(2)。男人与女人─过去佛教受世间重男轻女的影响,以为女人的业障较重,较难
    修行,尤其在佛陀时代,又立有八敬法来限制女人出家,其实这是适应印度
    当时的环境使然,并非佛陀不主张男女平等。我们从经上或历史可以看到许
    多有成就的女众,如胜蔓经的胜蔓夫人、妙慧童女经的妙慧童女、法华经的
    龙女、以及佛陀的姨母摩诃波□波提、佛陀俗家妃子耶输陀罗、禅宗初祖达
    摩弟子尼总持、近代长沙复律尼师等,都是在家或出家修行,道风高妙的女
    性大德。所以,就修行而言,经上的意思应为平等摄受,胜蔓经说:「摄受
    正法善男子、善女人」;法华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
    一四句偈,读诵解义,如说修行,功德甚多」。甚至摩诃波□波提比丘尼去
    世后,佛以「大丈夫」来称呼他,因为「大丈夫」是不拘形相的,凡能依佛
    法去做,而且做得彻底的,不论男女都叫「大丈夫」。

(3)。智慧与愚痴─从世间的观念看一般学问家、科学家、哲学家都是众所公认智
    慧高超的人,若从佛法的观念看,那不过是一种世智辩聪,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世间的智慧纵能促使人类文明进步,却也带给人类各种的灾难,又如哲
    学家虽能推论宇宙人生的部份道理,道德家依社会需要规范人类伦理行为,
    但归根究底的说,皆为世间有漏智所成的有为法,不能令人明心见性,了生
    脱死,获得究竟的安乐。因为世间智是由第六识妄心分别出来的一种妄知妄
    见,是相对杂染的我执,所以由此所生的理论,非但有限,而且钻不出矛盾
    的桎梏,它只可称为「知识」─由经验和不断学习累积而成的知识,不可称
    做「智慧」。那么怎么才够资格称做「智慧」呢?智慧有照了和监别的功用,
    能勘破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是缘起幻相,其中并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
    存在,又能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妙理,证同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常住真
    心佛性。修行人有了智慧以后,于己可以断惑证真,离苦得乐;于他可以普
    度一切,同超生死苦海。这个智慧是三世「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一种圆明
    本觉智」、「清净无分别智」、「无所得智」、「真空无相智」。不论你的
    知识有多丰富、学问有多高明,只要不达前说的智慧内涵,就是世间智,不
    是出世间智,仍旧终日与烦恼为伍,而不得脱离,从前禅宗六祖慧能,近代
    高僧慧明和广钦,率皆目不识丁,却能成就一番道业。修行人于修行之初,
    更不必妄自菲薄,怀疑自己有无慧根了。

第二、关于信心的问题。关于信心的问题。可以分成两项:

(1)。佛法是不是究竟?

(2)。修行能不能解脱?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在佛陀生时,本为自然天成的,
但于佛陀灭后,众生因根机不同,所解互异,有的「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有
的「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有的「无自智力,因于广论而得解」,有的「心乐
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既能解,即为能信。有的虽学法义,却始终不得其
解,心生疑惑,即对佛法缺乏真正的信心,这是修行首要的难题。如欲消除,只
有先教修习十善,从人性的善念中不断薰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根力,
直到机缘成熟了,决定能信得及。也就是说要了解佛法是不是究竟,除了读诵听
闻、思惟以外,应先自基本的人伦著手,所谓「人道成,即佛道成」,当一个人
广行十善而成就时,就是信心成就时,信心一成,「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绝对毕竟不退转,绝对深信佛法是究竟的理趣。但假若一味坚执必得佛法究竟才
肯去修,于是终日推寻义理,「百年钻故纸」,到头来定无所获,甚至连起码的
信也无,比起那只会念佛,诚信有西方极乐的老太婆还更不如,原因何在?永远
不尝法味而已。至于修行能否得解脱,就要看修行的观念和态度了。俗话说:「
心正法正,心邪法邪」,一个人心诚意正,即使学到了邪法,也不会被邪法引诱,
反能从中了知邪法的弊端;若心存邪念,即使学到正法,也会利用所学的法来博
取名闻利养。心正的修行人定能一路向上,证得涅盘极果;心邪的修行人学法造
业,终究是生死轮回。另外,修行的法门有八万四千,法法可修,法法方便,要
皆不违八正道的原则,同时具有恒心、精进心,必然达到解脱的境界。

第三、关于生活的问题。关于生活上的问题,也可分三项:

(1)。时间的有无。(2)。环境因素。(3)。经济能力。

    有的人一听到修行,就忙说:「我没时间!」「我整天工作,忙碌不堪!」
这是对于修行一事误解的缘故。其实修行的真义不只于念佛打坐,或读经听学,
而是「于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如能做到平常日用之间,历六缘─行、
住、坐、卧、言语、作作,对六境─色、声、香、味、触、法,「悉当观察,应
做不应做」,即是于二六时中,随机随缘修行,并无时间久暂有无的限制了。有
的人又说:「我想修行,但先生(老婆)不准许。」或说:「孩子太小,需要我
来照顾。」这应从佛法的因缘观作解析,了知今日障碍,无非过去世障碍他人,
今日结为所亲所爱,也是过去的恩爱仇怨所致,现在如不赶紧修行,珍惜难得的
人身,难闻的佛法,等到他日无常一到,又是恩仇缠绵,生生死死永远无了期。
然而此身既为情牵爱缚,又将如何解冤释结呢?

    若从修行方法来说:

    第一,对于所亲应当心柔语软,切勿恶言相向,或处处挑剔。

    第二,凡事应为所亲设想,不可藉故逃避(即使是修行也不可)。

    第三,若所亲能赞同是最好,若不赞同,可暗中代其行善布施,阴结佛缘。

    第四,在家利用时间或读经、或念佛(出声念或默念),或如上说于作息中
          安心息妄。

    第五,任何逆境临头,都应泰然处之,不可扰乱所亲,影响家庭生活。

    如果做到上述五点,可称为会修行的人,即刻摆脱因环境所造成的障碍。另
外又有人说:「我三餐都已不得温饱,那有余力修行?」或说:「等我钱赚多一
点,再来修行。」或说:「现在的修行处处要钱,没钱怎么修?」没错!合理的
经济生活是修行的要件之一,但「有钱有有钱的修法,没钱有没钱的修法」,两
者所获致的效果完全一样,主要在修行人的心念上有无贪吝之心,至于修行实务
的问题,可以向亲近的善知识请益,切勿固步自封,或因贫困而自惭形秽,大大
违反修行真谛,错失良好的机缘。

    上述旨在建立修行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修行态度,最后再辅以修证成佛的根本
「发菩提心」,即完成修行人应具备的心态了。什么叫发菩提心?菩提是觉的意
思,全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境界唯佛一人能称,
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

    然要成佛先须薰习佛种,这应从汇聚菩提心的前方便─信成就发心做起,起
信论将此发心的行相分成三种:

(1)。直心─依八正道里的正见、正思惟,即是远离二边戏论的中道正观。但依真
    理而行,心念贤直,没有谄曲心、分别心、虚妄颠倒的心。

(2)。深心─乐念真如法,并能广集一切善行,备足福慧的资粮。

(3)。大悲心─诸佛皆以大悲为本,若无大悲,即不与菩提心相应,即不是成佛的
    正因,所以修行人于世间最重要的心态,就是「欲拔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
    此三心相应,才能圆发菩提心。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修行的先决条件有四:(1)。明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
拣择行门。

(1)。明信因果

    所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在楞严经里列举出十种恶因得恶果的事相,
但众生虽畏恶果,却不知断除恶因,而菩萨知因知果,就不会去造恶因。若自修
行的方面看,修十善业种人天善因的,必得人天善果;修四谛十二因缘种二乘因
的,必得声闻、辟支佛果;修六度、十度发菩提心种成佛因,必得究竟佛果。另
外,尚有某类外道,不知正道的因果,有的执断执常,有的拨无因果,有的非因
计因,非果计果,由于他们修行的「因地不真」,造成了证验上的「果招迂曲」,
以致永远不成佛道。所以修行人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正信,不可邪信或盲信。

(2)。严持戒律

    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戒的真实大用,从自利
来说可以因戒生定、由定发慧;从利他来说,可以严净毗尼,宏范三界。又毗尼
藏为佛法寿,毗尼久住为佛法久住。佛临入灭前,殷殷劝勉修行人以戒为师,大
有深意。然持戒的类别虽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而持戒的观
念却非条文式的律法所能规范。

    佛遗教经中除了要修行人奉持根本的毗尼外,又谈到一般生活上的方便戒:

    1。凡夫戒─「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
    财宝,皆当远离,如避火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

    2。比丘行者自律─「节身时食,清净自活。不得参与世事,通致使命,咒术
    仙药,结好贵人,亲厚矫慢,皆不应作。当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
    疵,显异惑众,于四供养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应蓄积」。

    根本戒有轻重戒的分别,是依所受戒而持;方便戒为轻遮戒,是站在出家修
行的立场设立。若不出家,当依职业、身份和环境的需要去变通,但于原则上仍
应谨守善法,不得逾越了该遵循的分寸。另外从生活的历缘对境中,修行人必须
去除五欲和弃舍五盖,才能掌握持戒的基本观念。

    去五欲─五欲是指世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境。因能起人贪欲之心,
所以叫欲;能使人蒙昧真理,离净就染,所以叫尘。五欲恰似地狱的五条根,常
能诳惑修行人,使其心生爱著,去造种种的恶业,而堕落三途恶道,因此修行人
于精进道业时,一定要加以去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