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宝树史-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鹤鹫摺保伤鞘爻致梢牵募救拢鍪鼗に穆霰窍ⅲ拮慕庵浦妫晃鋈艘仓荒钏衅仙埔稻亩选5笔保恍┰诩业拿苤涫ζ鸪趺孛苄谐置苤渲溃蛭幢痪挤⒕醵芪创Ψ#罄聪蜃约旱淖铀妹磐浇龈菁且渲Ю肫扑榈卮冢蔚诒恍薷模氡窘痰男薹ú笤樱幸魉小⑿蘖丁⑷床恢约旱闹の蚝托恳馊ぃ非笪拇右逅常切行杂嗟拇址ê透髦中靶校艹说那寰步参胖贫纫嗨グ堋O衷谀昱芍械哪切┧椒鹩铩⒎匾约案髦忠茉炀模芸赡艽幽鞘焙蚱鸪鱿至恕4撕螅纭段氖飧拘分小把┯蚪鐾踝逯枪狻钡氖诩窃谝嫦0拢ㄖ枪猓┦逼冢胧γ啡缱瓮氚嘀谴锊槔释吆兔值祝蛞胧θナ溃嘀谴锊煌ú赜铮值自诖锬堑胤侥裂颍罄吹娇δ镜胤剑犊诮B邸罚彩诜鸱ǎ⒎氤觥段氖饷笤蕖贰ⅰ肚卫鼋鸶站贰ⅰ端淖返龋槔释叨嵘嶙牢尥呷瓷#虼舜等尥呷瓷;嵝矶喾拧
注释:
【1】 官堡:西藏古代君王居住的碉堡。
【2】 三佛舍利:五世达赖《西藏王臣记》载:松赞干布从自己的眉间白毫中变化出一比丘,往南印度调伏了邬吒格萨罗王,从沙土中掘出蛇心旃檀,剖取出十一面观音像,还从莲轮塔中取得拘留孙、迦叶、释迦牟尼等三尊佛的舍利一捧。
【3】 洛格夏惹观音:梵语“洛格夏惹”,意为“世间自在”,为观世音名号之一。相传今布达拉宫所供洛格夏惹观音系吐蕃时所请。
【4】 幻化小孔子:原文费解,智观巴《安多政教史》中将孔子作据此译出,仅供参考。
【5】 欧提耶那:即乌杖那,古西印度一地名,亦作“欧提耶奈”或“邬阇衍那”。
【6】 镇手足掌寺庙:松赞干布时期,曾建所谓镇压罗刹女妖肩部、臀部的昌珠寺等四寺,镇压罗刹女妖两肘、两膝的工布布曲寺等四寺,镇压罗刹女妖两掌、两脚心的隆塘度母殿等四庙。这三种类型的寺庙,藏文分别作、和。对此,汉文有多种译法,如译为“魇胜寺”、“再魇胜寺”者,或译为“镇肢寺”、“镇节寺”者等,对于常与混淆,都译作“镇肢寺”。本书分别译作“镇肩臀寺庙”、“镇肘膝寺庙”和“镇手足掌寺庙”。
【7】 内殿:亦作“后殿”,指背靠大殿后面的殿堂。
【8】 七佛:指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9】 五种姓佛:指大日如来、不动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光如来和不空成就如来。
【10】 二胜弟子:指释迦牟尼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11】 八大随佛弟子:指文殊、金刚手、观世音、地藏、除盖障、虚空藏、弥勒和普贤。
【12】 康本:地方小官名。
【13】 菩提萨埵:即堪布寂护,藏译希瓦措,传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自续派的创始人清辩论师的五传弟子,约在公元770年入藏,宣传大乘佛教教义,对赤松德赞时期佛教战胜本教卓有贡献。
【14】 班玛萨跋婆:即莲花生大师,亦称邬坚(乌杖那)大师,八世纪古印度乌杖那人,来吐蕃抑本兴佛,建桑耶寺,被后来的宁玛派尊为祖师。
【15】 洲:指桑耶寺内的各个殿堂,下同。
【16】 《朗氏犀角宝函》:亦译为《朗氏帙》,桑耶寺开光典礼上,赤松德赞、寂护、莲花生以及其他大臣聚会一堂时的言论汇集。
【17】 止观双运修法:心住一境之止与观察之观同时运行的修法。
【18】 十法行:指对佛经的抄写、供养、施赠、听闻、受持、披读、开演、讽颂、思维和修习。
【19】 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20】 多喀木:亦译为“多康”,安多和喀木(康区)藏区的总名。
【21】 中藏:指今昌都专区以外的西藏自治区。
【22】 三同门弟子:指仲敦巴·杰维迥尼的三大弟子博多哇、京俄哇和普穹哇。
【23】 瑜伽行中观师:即中观宗自续派。
【24】 六大法律:指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和奴不反主,为吐蕃松赞干布所制法律的一部分。
【25】 公子:指热巴巾的长兄藏玛,自幼出家为僧。
丙二 后弘期佛教
此又分二,即丁初,后弘期佛教的发生情况;丁二,藏地所出律统与教派。
丁初,后弘期佛教的发生情况
虽然有人主张朗达玛以前为“前弘期”,弥底起为“后弘期“,但前后弘期主要以别解脱律仪来划分,非此(宁玛派),若以新旧密乘来区分,则弥底之前大译师(宝贤)已译出《摄真实论》、《密集经》等,此后桌弥译《怅怙经》等亦早于弥底。柔热等人认为,前弘期如前所说;大译师仁钦桑布(宝贤)出世后(已有了卫藏十弟子),以国王为施主,进行译经活动,是为“中弘期”,国王未做施主,由俄译师等进行译经活动,是为“后弘期”。又,一些臆说者(桑杰)说,弥底、阿底峡尊者、大班智达释迦室利等出世后,有大译师宝贤、桌弥、桂译师、玛尔巴、热译师、年译师、萨班、俄译师【1】、胸译师【2】、邦译师等从事译经活动,是为“中弘期”;宗喀巴尊者从文殊听闻正见法类等,谓之“后弘期”;又有人说,前弘期如前所述;由喇钦从下路弘扬佛教,是为“中弘期”;天喇嘛叔侄时期,尊者阿底峡来藏弘扬佛教,是为“后弘期”。但是,如果划分为前、中、后三期,则如前所述,赤松德赞成年前,大臣玛尚将觉卧佛像送到芒域,驱逐来自里域和汉地的僧侣,卫藏地区无具足别解脱律仪的僧人,这时在佛入灭后一千五百年,与《月藏经》中所言“两千年内将毁教”及根敦佩在里域的授记基本相合,此前为“前弘期”从这时起至朗达玛灭佛为“中弘期”,从啦钦、大译师宝贤起,可作为“后弘期”。但是,多数学者只划分为前后弘两期,并指卫藏而言,在多喀木地区,三律仪传承及显密讲授传授从红传之时起,至今未曾中断。
关于卫藏地区佛教后弘的情况是,达玛在卫藏灭佛时,在曲卧日山禅院修禅的加热巴地方加地的杰米·藏饶赛、仲穹多的吾代·肴格迥、叶多的玛尔·释迦牟尼等三人看见出家的僧人狩猎,询问情况后,方知灭佛事,便驮了一驮《羯磨百论》等律经和阿毗达磨经,日伏夜行,逃往阿里上部。在那里依止善知识释迦喜饶暂住,但因语言不同,未能弘法。于是,又来到朵麦【4】,先后修炼于黄河河谷地带的多杰扎【5】、阿琼南宗【6】、丹斗协吉央贡【7】等地。以前,大臣桌达囊赤松杰为抵御汉人来玛隆(黄河谷地),后来出家,常发愿持教,于三十五岁的铁猪年去世,在灭佛前九年的水鼠年,他于宗喀代喀木地方降生为一个本教徒的儿子,取名木苏萨拔,长大后从舅父之侄温萨南加贝学习了一些念诵教言,从康仁钦多杰发菩提心,又依止吉杰维祖多学习中观、因明学,依止南噶丹绛曲闻听了瑜伽法。后来牧童们看到来这里的三位修行者,并讲说其历史。木苏萨拔具足缘分,是具备信解行【8】定力的人,当他听说后,善妙习气觉醒,决心解脱于轮回之苦,做佛教、众生之医师,遂往彼地,看到修行律经,生起信仰,请求出家。于是由藏·饶赛任亲教师、肴·格迥做阿阇梨,向他传授了沙弥戒,并以亲教师和阿阇梨的名字相结合,为他取名格瓦饶赛,后来因他聪慧异常,称之为“贡巴饶赛”。他出家后第二年,向先前的亲教师和阿阇梨请求传授近圆戒,因不足五比丘数,便去隆塘请拉隆贝吉多杰。拉隆贝吉多杰告诉他自己(因犯杀戒)不能凑数,要他另外找人。于是找到汉人比丘果旺(译音)和济万(译音)二人,仍由原前的亲教师和阿阇梨做亲教师、阿阇梨,由玛尔释迦牟尼做屏教师,由两名汉人比丘凑足五比丘数,为他授圆戒(菩提萨埵的律仪传承)。有人认为,除贡巴饶赛外,仲·益希坚赞和奴·绛曲坚赞也依止这些人受了近圆戒,并听授了毗奈耶经和阿毗达磨经的讲授但仲益希坚赞是喇钦的弟子。此后第五年,卫藏地区听说朵麦地区有别解脱律仪的佛教,前藏的领主查那益希坚赞和后藏的赞普们先后派勒巴、兰巴、卢梅和洛敦等十人来到多喀木向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等智者三尊请求做他们出家和受圆戒的亲教师,他们都说自己已经年老不能堪任,喇钦虽受近圆戒不到五年,但一般规定中特殊为主,他可以胜任。于是经请求,由喇钦任亲教师,藏·饶赛和肴·格迥分别做阿阇梨和屏教师,玛尔·释迦牟尼和汉和尚凑足五比丘数,为彼等剃度并授近圆戒。这十人是:卢梅·崔臣喜饶、仲·益希云丹、巴·崔臣罗哲、拉西·崔臣迥尼、松巴·益希罗哲,是为前藏五人;后藏的有古摩热喀哇·洛敦·多杰旺秋、夏果阿的仓尊·喜饶僧格、博东哇·乌瓦德噶等三人;阿里的奥坚二兄弟。这些人中,喇钦说洛敦法力大,可做护教;卢梅具足净行,可做亲教师;仓尊智力敏慧,可为导师;仲擅长任人封授,可持理教民。
《青史》中说,喇钦出家后,前往北方西夏迦诃地方的江安则城,向果绒僧格扎学习四部律典【9】,果绒僧格扎赐给他这四部经典,授权传播佛教教律戒。后来,他想去前藏的香钦布尊前学经,但在途中从隆塘·久典仲那里听说前藏发生大饥荒,遂折回东去拉则布迪。这里有僧团和三所依,一位叫噶奥乔扎的高僧,从南方泥罗善学佛法后回到喀木,驻锡在这里。喇钦遂拜会噶奥乔扎,向他学习《十万般若波罗蜜多经大疏》和《菩萨地戒品》等经十二年。有一次他梦见自己骑着一头大象,带着珍宝,游转许多城市,但为遇买主,梦醒后自忖:“佛教宝箧启,胜宝虽得赐,诸愚不希求,暂应住林薮”。这时,有称作“独脚鬼”的九兄弟对他生起敬信,请求授近事戒,并要求他去丹斗山。于是,他来到丹斗。这里有许多持和尚,哦诃衍那敦入成佛之见的人,他为置这些人于善道而往生喜足天界,遂设供养发愿道:“诸大护法尊位前,许诺护教众佛子,护持世间具幻力,愿护佑我作助伴。”当他修建许多三所依时,“独脚鬼”(相传因多信仰,在这里,巴果·益希雍仲和巴尔·尼丹扎巴、加巴扎和觉钦·喜饶迥尼、协贝多杰和萨扎嘉措、阿哇·多杰旺秋和奴拉辛·贝吉旺秋、博却曲江和茨尔·喜饶却等出了家。茨尔·喜饶却的弟子即卢梅·喜饶崔臣等卫藏众弟子。此外,该书中还讲,喇钦自己说他是大乘加行道者;最初是卖蒜女,中段是达那赤松杰,现在是木苏·格瓦饶赛;喇钦从四十九岁至八十四岁驻锡丹斗,在他修炼时,许多天神、龙众亲自来献供养;还云他曾去兜率天宫,拜见弥勒等,断除了对《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密义的疑难后,再回到瞻部洲,说他将转生八代,后在八十四岁的木猪年去世。
虽然如此,但盛传卢梅等人是喇钦的弟子,喇钦去世的地方是后来的官隆寺【10】所在之沟沟口称作“玛尔藏”【11】(玛尔巴的后裔)的藏人村庄背后石崖。可能当时喇钦和僧众在这里一起居住,最后在这里去世。这里有他的完整尸身色泽善妙、发出香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