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菩萨戒律仪论+堪布益西彭措 >

第51章

菩萨戒律仪论+堪布益西彭措-第51章

小说: 菩萨戒律仪论+堪布益西彭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壹、真实:
  七相都无复何有,此有行者无所得,
  彼亦速入真实义,故如是许彼成立。
  在观察时,七相中的任随一相皆无所有,故车无有自性,言车有自性者唯无明障蔽慧眼者之所妄计。若能由人我空性之理而生定解,必将速疾悟入真实胜义之道,故应承许不加观察唯由世人共许彼假有成立之义。
  未贰、除疑难:
  若时其车且非有,有支无故支亦无,
  如车烧尽支亦毁,慧烧有支更无支。
  (有支)车的自性尚且非有,支分的自性亦定非有,比如一辆车被烧尽之时,其车的众多支分同样毁尽无余。若用智慧之火焚尽我执的有支,则更无蕴等支分的我所存在,如云:“我性且非有,何况有我所。”
  巳贰(随意义之我而说)分二:午壹、虽无自性极为应理名言;午贰、能现前胜义之相。
  午壹、虽无自性极为应理名言:
  如是世间所共许,依止蕴界及六处,
  亦许我为能取者,所取为业此作者。
  世间共许承认,依止五蕴六界及六处等亦假名承许我为能取者,因依彼等安立我故。亦可安立所取五蕴为作业,我为作者。
  午贰(能现前胜义之相)分二:未壹、证见远离断常之道;未贰、明得解脱之果。
  未壹、证见远离断常之道:
  非有性故此非坚,亦非不坚非生灭,
  此亦非有常等性,一性异性均非有。
  此依诸蕴假立之我非有自性,故不可说坚、不坚、亦坚、亦不坚、非坚、非不坚,如是生灭、常、无常、一性、异性各各四句,均皆非有。如《中论》云:“寂灭相中无,常无常等四。”
  未贰(明得解脱之果)分三:申壹、唯一假立故能除俱生我执;申贰、除我执故亦无我所;申叁、无有彼二解脱之应理。
  申壹、唯一假立故能除俱生我执:
  众生恒缘起我执,于彼所上起我所,
  当知此我由愚痴,不观世许而成立。
  凡夫众生以无始习气恒缘我事,起实我执,于彼所属之法上起我所执,当知此我唯具无明愚痴的众生方有,在不观察的前提下并随世人共许而安立。
  申贰、除我执故亦无我所:
  由无作者则无业,故离我时无我所。
  由无作者,则决定无有作业,由离俱生我执时,决定无有俱生我所之法。
  申叁、无有彼二解脱之应理:
  若见我我所皆空,诸瑜伽师得解脱。
  若能以智慧现见我、我所之法皆为空性,破除能所二取边执,诸瑜伽师必定获得解脱。如《中论》云:“若内外诸法,我我所皆灭,诸取亦当灭,取灭故生灭。”
  卯贰(说其余有事也如是假立)分二:辰壹、推理瓶等之分与有分等;辰贰、推理因果。
  辰壹、推理瓶等之分与有分等:
  瓶衣帐军林鬘树,舍宅小车旅舍等,
  应知皆如众生说,由佛不与世诤故。
  功德支贪相薪等,有德支贪所相火,
  如观察车七相无,由余世间共许有。
  象瓶盂、衣服、军队、森林、珠鬘、树木、舍宅、小车、旅舍等事,应知皆如众生所说而成立,由佛亦不与世间更起异诤故,如《宝积经》云:“世间与我诤。我不与世诤。”功德与有德,支与有支,贪与有贪,能相与所相,能烧与所烧之薪火,此五种观待法若以观察车的七相理论来推求各各的假立义时,则俱无所得,若不观察,唯由世间共许之观待法,皆容为有。
  辰贰(推理因果)分二:巳壹、真实;巳贰、自宗不同。巳壹(真实)分四:午壹、若有堪忍自性因果则问何者即先;午贰、问因果是否接触而破;午叁、明因果中一者不成立另一者也不成立;午肆、彼难与自宗不同。
  午壹、若有堪忍自性因果则问何者即先:
  因能生果乃为因,若不生果则非因,
  果若有因乃得生,当说何先谁从谁。
  因能生果,故名为因,若不能生果,则定非为因,因为不会有无因而生之果,果法若有观待于自己同类之因方得有生,如是则自性因果二法,何者居先、或此二者谁从谁生?
  午贰、问因果是否接触而破:
  若因果合而生果,一故因果应无异,
  不合因非因无别,离二亦无余可计。
  如果说因与果和合而生果,因果二者应成一味无有差异,同时亦无法分辨此法为因、彼法为果了。若因与果不和合而生果,则互无关系,因与非因皆无能生与不能生的差别,应成“一切恒从一切生”的过失。若计因果有自性,其间除合不合之外,无第三种情况出现,故自性实有之因决定不能生果。
  午叁、明因果中一者不成立另一者也不成立:
  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
  若自性实有之因不生果,则决定无果。既然因是无生空性,果应亦复如是。若远离了果法,所谓的因亦应成非因。
  午肆、彼难与自宗不同:
  此二如幻我无失,世间诸法亦得有。
  中观宗认为因果二法如梦幻般现有,非自性实有,故无有过失,世间诸法均观待缘起力而生,亦得有如梦如幻之现相。
  巳贰(自宗不同)分二:午壹、出妨难;午贰、彼答。午壹(出妨难)分三:未壹、汝自宗应成接触等相同之难;未贰、上述太过非正理之难;未叁、无宗无理而力破之难。
  未壹、汝自宗应成接触等相同之难:
  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
  小乘有部宗诘难曰:若以因果合不合之同等理论观察时,中观宗所说的能破所破,应同犯如是过失。
  未贰、上述太过非正理之难:
  汝语唯坏汝自宗,故汝不能破所破。
  汝中观宗所宣能破理论,非但不能破斥我有宗派,反而唯能毁坏汝自宗,故汝不能真实破斥所破之他宗。
  未叁、无宗无理而力破之难:
  自语同犯似能破,无理而谤一切法,
  故汝非是善士许,汝是无宗破法人。
  汝中观宗自说能破理论,实际上同样犯了对他宗所发的太过,故只是相似能破,非为真实正理。汝无理而谤一切法性,非是得到诸大善士的赞许,甚至可说是唯破他宗不立自宗的破坏佛法的罪人。
  午贰(彼答)分二:未壹、接触等之答;未贰、明余答上已述讫。未壹(接触等之答)分二:申壹、略说自宗无过;申贰、彼者以理广说。
  申壹、略说自宗无过:
  前说能破与所破,为合不合诸过失,
  谁定有宗乃有过,我无此宗故无失。
  中观师答:前说能破与所破为合而破、或不合而破等诸多过失,是针对坚定执有自性之宗而安立。而我无此有自性之宗,决定无有合不合二种过失。如《回诤论》云:“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由我全无宗,故我唯无失。”
  申贰、(彼者以理广说)分三:酉壹、说比喻;酉贰、立真义;酉叁、如何辩论亦破不了无自性宗而结尾。酉壹(说比喻)分二:戌壹、总说影像之喻;戌贰、别说虽无真实影像而依彼能净面垢之喻。
  戌壹、总说影像之喻:
  如日轮有蚀等别,于影像上亦能见,
  日影合否皆非理,然是名言依缘生。
  比如日轮遇到日蚀时,被侵蚀的缺陷差别,依水中的影像亦能现见。虚空中的日轮与水中的日影,以相合与否的理论观察皆非应理,但在名言不加观察的基础上,乃依缘起力所生,亦为眼识现量所见。
  戌贰、别说虽无真实影像而依彼能净面垢之喻:
  如为修饰面容故,影虽不实而有用,
  如是此因虽非实,能净慧面亦达宗。
  如为修饰面容时,显现在镜中的影像虽然不实有,但亦有一定的助力作用。此中所说的大缘起因、离一多因等胜义理论虽非实有自性,但依此能清净慧面之垢,亦能通达无生大空性之宗。
  酉贰、立真义:
  若能了因是实有,及所了宗有自性,
  则可配此合等理,非尔故汝唐劬劳。
  若计能破之理论为实有,及所破法亦有自性,则可配此能破之理推求能立所立是合还是不合,而向中观宗问难,然中观宗非如是承许,故汝唐设劬劳,将不净宗之过失推于净宗,毫无所益。如《中观四百论》云:“有非有俱非。诸宗皆寂灭,于中欲兴难,毕竟不能申。”
  酉叁、如何辩论亦破不了无自性宗而结尾:
  易达诸法无自性,难使他知有自性,
  汝复以恶分别网,何为于此恼世间。
  中观宗以自他共许之幻化诸喻,令众生轻易了达诸法无自性,而汝宗所许则难使他人了知诸法皆有自性,以无自他共许实有之喻故。汝宗非但不于众生开示破除恶见疑网的方便——空性正理,反而复以恶分别执使其网上加网般地宣说诸法实有自性,令诸众生再再增上邪恶分别无法得以解脱,何为于此恼害世间众生耶?
  未贰、明余答上已述讫:
  了知上说余破已,重破外答合等难,
  云何而是破法人,由此当知余能破。
  前在安立缘起法时,亦当了知破实事宗所余之能破理论,此处答有部宗所谓能破所破合不合之问难时,为其所发太过,已是重破了。中观亦承许缘起因果,所破为于无自性法中执为实有;并非是唯破他宗所见真实之法、自无所立的破法之人。上文已尽破彼执,余有如是执者,此理亦能破也。
  癸贰、(空性之分类)分二:子壹、略说;子贰、广说。
  子壹、略说:
  无我为度生,由人法分二,
  佛复依所化,分别说多种,
  如是广宣说,十六空性已,
  复略说为四,亦许是大乘。
  佛陀为度化众生而善说无我空性,由人法而分摄为两种空性,佛陀又复依随所化众生的根器差别,将二无我又分别宣说为多种空性,如是广宣说者,于般若经中有十六空性,复摄略说为四种空性,亦许为大乘的甚深教法。
  子贰、(广说)分二:丑壹、广说十六空之分类;丑贰、归摄四空之分类。丑壹(广说十六空之分类)分四:寅壹、宣说内空等四;寅贰、大空等四;寅叁、离边空等四;寅肆、诸法空等四。寅壹(宣说内空等四)分四:卯壹、内空;卯贰、外空;卯叁、内外空;卯肆、空性空。
  卯壹、内空:
  由本性尔故,眼由眼性空,
  如是耳鼻舌,身及意亦尔,
  非常非断故,眼等内六法,
  所有无自性,是名为内空。
  由前理论抉择诸法本性应如此,眼由眼自性空,如是耳鼻舌身以及意识自性亦尔,诸法于胜义中本来非常亦非断的缘故,眼等内六法均无自性,是名为内空,经云:“云何为内空,内谓内法,即眼耳鼻舌身意,当知此中眼由眼性空,非常非坏,何以故,本性尔故。”
  卯贰、外空:
  由本性尔故,色由色性空,
  声香味及触,并诸法亦尔,
  色等无自性,是名为外空。
  外境诸法本性亦尔,故色法由色法自性本空,声、香、味及触并诸法自性空亦是如此,色等外尘六境皆无自性,是名为外空,经云:“云何外空,外谓外法,即是色等,色由色空,乃至法由法空。”
  卯叁、内外空:
  二分无自性,是名内外空。
  内识相续所摄之根依处与诸根不摄之外色境,此二分悉无自性,是名为内外空,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