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长阿含经 林崇安 >

第45章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45章

小说: 长阿含经 林崇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邪見來在會者,亦施與,彼自當知;若有不盜……乃至正見來者,亦
施與,為是故施,如是心施。』 」 
(54)佛告婆羅門: 「彼大臣以此十行示教利喜。」 
(55)又告婆羅門: 「時,彼剎利王於彼新舍生三悔心,大臣滅之。云
何為三? 
(56)王生悔言: 『我今大祀,已為大祀、當為大祀、今為大祀,多損
財寶。』起此三心,而懷悔恨。 
(57)大臣語言: 『王已為大祀,已施、當施、今施,於此福祀不宜生
悔。』是為王入新舍生三悔心,大臣滅之。」 
(58)佛告婆羅門: 「爾時,剎利王水澆頭種,以十五日月滿時出彼新
舍,於舍前露地然大火'艸/積',手執油瓶注於火上,唱言: 『與!
與!』(59)時,彼王夫人聞王以十五日月滿時出新舍,於舍前然大
火 '艸/積',手執油瓶注於火上,唱言: 『與!與!』彼夫人、婇女
多持財寶,來詣王所,而白王言:『此諸雜寶,助王為祀。』 
(60)婆羅門!彼王尋告夫人、婇女言: 『止!止!汝便為供養已,我
自大有財寶,足以祭祀。』 
(61)諸夫人、婇女自生念言:我等不宜將此寶物還於宮中,若王於枺
方設大祀時,當用佐助。婆羅門!其後王於枺皆O大祀時,夫人、婇
女卽以此寶物助設大祀。   229
(62)時,太子、皇子聞王十五日月滿時出新舍,於舍前然大火 '艸/
積',手執油瓶注於火上,唱言: 『與!與!』彼太子、皇子多持財寶,
來詣王所,白王言:『以此寶物,助王大祀。』 
(63)王言: 『止!止!汝便為供養已,我自大有財寶,足已祭祀。』 
(64)諸太子、皇子自生念言:我等不宜持此寶物還也,王若於南方設
大祀者,當以佐助。 
(65)如是大臣持寶物來,願已助王祭祀西方; 
(66)將士持寶物來,願已助王祭祀北方。」 
(67)佛告婆羅門: 「彼王大祭祀時,不殺牛、羊及諸眾生,唯用酥、
乳、麻油、蜜、黑蜜、石蜜,以為祭祀。」 
(68)佛告婆羅門: 「彼剎利王為大祀時,初喜、中喜,後亦喜,此為
成辦祭祀之法。」 
(69a)佛告婆羅門:「彼剎利王為大祀已,剃除鬚髮,服三法衣,出家
為道,修四無量心,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69b)時,王夫人為大施已,亦復除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行四
梵行,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69c)婆羅門大臣教王四方祭祀已,亦為大施,然後剃除鬚髮,服三
法衣,出家修道,行四梵行,身壞命終,生梵天上。」 
(70)佛告婆羅門: 「時,王為三祭祀法、十六祀具,而成大祀,於汝
意云何?」 
(71)時,究羅檀頭聞佛言已,默然不對。 
(72)時,五百婆羅門語究羅檀頭言: 「沙門瞿曇所言微妙,大師何故
默然不答?」 
(73)究羅檀頭答言: 「沙門瞿曇所說微妙,我非不然可,所以默然者,
自思惟耳。沙門瞿曇說此事,不言從他聞,我默思惟:沙門瞿曇將無
是彼剎利王耶?或是彼婆羅門大臣耶?」 
(74)爾時,世尊告究羅檀頭曰: 「善哉!善哉!汝觀如來,正得其宜。
是時,剎利王為大祀者,豈異人乎?勿造斯觀,卽吾身是也,我於爾
時極大施惠。」 
(75a)究羅檀頭白佛言:「齊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得大果報,復有勝者
耶?」 
(75b)佛言: 「有。」 
(75c)問曰: 「何者是?」 
(75d)佛言: 「於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若能常供養眾僧,使不斷者,  230
功德勝彼。」 
(76a)又問:「於此三祭祀及十六祀具,若能常供養眾僧使不斷者,為
此功德最勝,復有勝者耶?」 
(76b)佛言: 「有。」 
(76c)又問: 「何者是?」 
(76d)佛言: 「若以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并供養眾僧使不斷者,不如為招
提僧起僧房堂閣,此施最勝。」 
(77a)又問: 「為三祭祀及十六祀具,并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提
僧起僧房堂閣,為此福最勝,復有勝者耶?」 
(77b)佛言: 「有。」 
(77c)又問: 「何者是?」 
(77d)佛言: 「若為三種祭祀、十六祀具,供養眾僧使不斷絕,及為招
提僧起僧房堂閣;不如起歡喜心,口自發言: 『我歸依佛、歸依法、
歸依僧。』此福最勝。」 
(78a)又問: 「齊此三歸,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78b)佛言: 「有。」 
(78c)又問: 「何者是?」 
(78d)佛言: 「若以歡喜心受、行五戒,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
欺、不飲酒,此福最勝。」 
(79a)又問: 「齊此三祀,……至於五戒,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79b)佛言: 「有。」 
(79c)又問: 「何者是?」 
(79d)佛言: 「若能以慈心念一切眾生,如搆牛乳頃,其福最勝。」 
(80a)又問: 「齊此三祀,……至於慈心,得大果報耶?復有勝者?」  
(80b)佛言: 「有。」 
(80c)又問: 「何者是?」 
(80d)佛言: 「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有人於佛法中出家修
道,眾德悉備,……乃至具足三明,滅諸癡冥,具足慧明。所以者何?
以不放逸、樂閑靜故,此福最勝。」 
(81)究羅檀頭又白佛言: 「瞿曇!我為祭祀,具諸牛羊各五百頭,今
盡放捨,任其自撸щS逐水草。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我於
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以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
酒,唯願世尊及諸大眾明受我請!」 
(82)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231
(83)時,婆羅門見佛默然受請已,卽起禮佛,繞三匝而去。還家供辦
種種餚饍,明日時到。 
(84)爾時,世尊著衣持悖c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詣婆羅門舍,
就座而坐。 
(85)時,婆羅門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食訖去悖性杷叄馂槠
羅門而作頌曰: 
    「祭祀火為上,諷誦詩為上,人中王為上,眾流海為上, 
     星中月為上,光明日為上。上下及四方,諸有所生物, 
     天及世間人,唯佛為最上;欲求大福者,當供養三寶。」 
(86)爾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卽取一小座於佛前坐。 
(87)爾時,世尊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
大患,上漏為礙,出要為上,分布顯示諸清淨行。 
(88)爾時,世尊觀彼婆羅門志意柔軟,陰蓋輕微,易可眨H缰T佛
常法,為說苦拢B,分別顯示,說集拢B、集滅拢B、出要拢B。 
(89)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卽於座上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猶如淨潔白
疊,易為受染。檀頭婆羅門亦復如是,見法得法,獲果定住,不由他
信,得無所畏,而白佛言: 「我今重再三歸依佛、法、拢姡姺鹇
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
不飲酒。」 
(90)重白佛言: 「唯願世尊更受我七日請!」爾時,世尊默然受之。 
(91)時,婆羅門卽於七日中,手自斟酌,供佛及僧。過七日已,世尊
撸腥碎g。 
(92)佛去未久,時究羅檀頭婆羅門得病命終。 
(93)時,眾多比丘聞究羅檀頭供養佛七日,佛去未久,得病命終,卽
自念言: 「彼人命終,當何所趣?」 
(94)時,諸比丘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坐,而白佛言: 「彼究
羅檀頭今者命終,當生何所?」 
(95)佛告諸比丘: 「彼人淨修梵行,法法成就,亦不於法有所樱鼖疲
以斷五下分結,於彼現般涅槃,不來此世。」 
(96)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232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十六 
第二四經   堅固經 
(1)如是我聞: 
(2)一時,佛在那難陀城波婆利掩次林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
俱。 
(3)爾時,有長者子,名曰堅固,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4a)時,堅固長者子白佛言: 「善哉!世尊!唯願今者敕諸比丘,若
有婆羅門、長者子、居士來,當為現神足,顯上人法!」 
(4b)佛告堅固: 「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居士而現神足上
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
過失,當自發露。」 
(5a)時,堅固長者子復白佛言: 「唯願世尊敕諸比丘,若有婆羅門、
長者、居士來,當為現神足,顯上人法!」 
(5b)佛復告堅固: 「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居士而現神足
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
有過失,當自發露。」 
(6)時,堅固長者子復白佛言: 「我於上人法無有疑也,但此那難陀城
國土豐樂,人民熾盛,若於中現神足者,多所饒益,佛及大眾善弘道
化。」 
(7)佛復告堅固: 「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子、居士而現神足
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
有過失,當自發露。所以者何?有三神足。云何為三? 
一曰神足,二曰觀察他心,三曰教眨А!
(8)云何為神足? 
(9)長者子!比丘習無量神足,能以一身變成無數,以無數身還合為
一;若遠若近,山河石壁,自在無礙,猶如行空;於虛空中結加趺坐,
猶如飛鳥;出入大地,猶如在水;若行水上,猶如履地;身出煙火,
如大火聚;手捫日月,立至梵天。 
(10a)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此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天,當復詣
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言: 『我見比丘現無量神足,立至梵
天。』 
(10b)彼長者、居士未得信者語得信者言:『我聞有瞿羅咒,能現如是
無量神變,……乃至立至梵天。』 」 
(10c)佛復告長者子堅固: 「彼不信者,有如此言,豈非毀謗言耶?」    233
(10d)堅固白佛言: 「此實是毀謗言也。」 
(10e)佛言:「我以是故,不敕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
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子!
(10f)此卽是我諸比丘所現神足。 
(11)云何名觀察他心神足? 
(12)於是,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諸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能
識知。 
(13a)若有得信長者、居士,見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眾生心所
念法,隈屏所為皆悉識知,便詣餘未得信長者、居士所,而告之曰:
『我見比丘現無量觀察神足,觀他眾生心所念法,隈屏所為皆悉能
知。』 
(13b)彼不信長者、居士,聞此語已,生毀謗言: 『有乾陀羅咒能觀察
他心,隈屏所為皆悉能知。』 
(13c)云何長者子!此豈非毀謗言耶?」 
(13d)堅固白佛言: 「此實是毀謗言也。」 
(13e)佛言:「我以是故,不敕諸比丘現神變化,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
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如是,長者子!
(13f)此即是我比丘現觀察神足。 
(14)云何為教眨褡悖俊
(15a)長者子!若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十號具足,於諸天、
世人、魔、若魔、天、沙門、婆羅門中,自身作證,為他說法,上中
下言,皆悉真正,義味清淨,梵行具足。 
(15b)若長者、居士聞已,於中得信;得信已,於中觀察自念:我不
宜在家,若在家者,鉤鎖相連,不得清淨修於梵行,我今寧可剃除鬚
髮,服三法衣,出家修道,具諸功德,…… 
(15c)乃至成就三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