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深白佛:“我今不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
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
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
须深白佛:“唯愿世尊为我说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见法住智!”
佛告须深:“我今问汝,随意答我。须深!于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
有老死耶?”
须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离生有老死。”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
“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有无明故有行,不离无明而有行。”
佛告须深:“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耶?”
须深白佛言:“如是,世尊!无生故无老死,不离生灭而老死灭。”
“如是,乃至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耶?”
须深白佛:“如是,世尊!无无明故无行,不离无明灭而行灭。”
佛告须深:“作如是知、如是见者,为有离欲恶不善法,乃至身作证具足住
不?”
须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须深:“是名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
不放逸住,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97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
98 远尘离垢法眼净
尔时,须深见法,得法,觉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心
得无畏。
须深稽首佛足,白佛言:“世尊!我今悔过!我于正法中盗密出家,是故悔
过。”
佛告须深:“云何于正法中盗密出家?”
须深白佛言:“世尊!有众多外道,来诣我所,语我言:‘须深!当知我等先
为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及余世人恭敬、供养,而今断绝,悉共供养沙门瞿
昙、声闻大众。汝今密往沙门瞿昙声闻众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还来宣说,
我等当以彼闻法,教化世间,令彼恭敬供养如初。’是故,世尊!我于正法律中
盗密出家,今日悔过,唯愿世尊听我悔过,以哀愍故!”
佛告须深:“受汝悔过。汝当具说:‘我昔愚痴、不善、无智,于正法律盗密
出家,今日悔过,自见罪、自知罪,于当来世律仪6成就,功德增长,终不退减。’
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见、自知而悔过者,于当来世律仪成就,功德增长,终
不退减。”
佛告须深:“今当说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国王,有防逻者,捉捕盗贼
,缚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盗,愿王处罪。’王言:‘将罪人去,反缚两
手,恶声宣令,周遍国中,然后将出城外刑罪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彼
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人,反缚两手,恶声宣唱,周遍城邑,将出城外刑罪
人处,遍身四体,劖以百矛。日中,王问:‘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复
敕臣:‘复劖百矛。’至日哺时,复劖百矛,彼犹不死。”
佛告须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宁有完处如手掌不?”
须深白佛:“无也,世尊!”
复问须深:“时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缘,受苦极苦剧不?”
须深白佛:“极苦,世尊!若剧以一矛,苦痛难堪,况三百矛,当可堪忍!”
佛告须深:“此尚可耳,若于正法律盗密出家,盗受持法,为人宣说,当受苦
痛,倍过于彼。”
99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
100 远尘离垢法眼净
佛说是法时,外道须深漏尽、意解。
佛说此经已,尊者须深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当时,国王、大臣、婆罗门、社会领袖、在家居士、以及其他世人,都恭敬、
尊重地供养佛陀及其僧团 衣被、饮食、卧具、汤药供给无虞,使佛陀的僧团
获得很大的利养;对于那些邪说外道的出家人,既不恭敬、不尊重,也不供养他
们衣被、饮食、卧具、汤药等生活必需品。
那些外道于是聚集在未曾讲堂,议论纷纷:“从前,我们常常接受国王、大臣、
社会领袖、在家居士、及其他世人的恭敬对待,供养我们衣被、饮食、卧具、汤
药,如今这些都断绝了,反而去供养沙门瞿昙及其僧团。在座当中,谁有此智慧、
能力,能够潜伏到沙门瞿昙的僧团中出家,去听闻佛法,回来照本宣说?我们要
利用那瞿昙的教法,来教化国王、大臣、社会领袖、及在家居士,使他们信靠、
安乐,我们就可以得到像从前那样的供养了。”
在场有人应声说:“有一名年轻人,名叫须深,生性聪明、慧点,有能力潜伏
在沙门瞿昙的僧团中出家,听瞿昙说法后,再回来照本宣说。”
诸外道于是去拜访须深,表明来意,请求须深肩负起此任务,佯称出家,实
则盗法,回来广说,使众人得供养如前。
须深听后,默然接受众人的请求,前往王会城迦兰陀竹园。
须深到达竹林精舍时,恰遇许多比丘,正在房舍外的空露地上经行,立即向
前拜见众比丘,说道:“诸位尊者!我今天可以在正法中出家,接受完整戒律,修
行清净梵行吗?”
众比丘于是带着须深去拜见世尊,向佛陀稽首礼足之后,站在一旁,禀告佛
101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
102 远尘离垢法眼净
陀:“世尊!这名外道须深,现在请求于正法中出家,接受完整戒律,修行清净梵
行。”
世尊一眼看穿外道须深的来意,也不点破,便告诉诸比丘:“你们应当度化外
道须深,令他出家。”
诸比丘度化须深出家,转眼已经过半个月,有一名比丘告诉须深说:“须深!
你应当知道,我们已经断了生死轮回的因,确立清净的身、口、意行,依法修习,
心意识已明觉而坚固、不退转,自知此后不会再承受有续的冲动了。”
须深听后,便问那比丘:“尊者!你们已学习离断欲界的各种欲贪及恶不善
法,有觉有观 觉知一切感受、观察护持自己的心念,念兹在兹一心远离;并
因离断欲恶不善法而一其心,身心喜乐,成就初禅,故不生烦恼、得心解脱吗?”
比丘回答:“不是,须深!我们并非得初禅的缘故。”
须深又问:“你们已经能纯熟的运用觉、观,因而舍离觉、观的作意,于起心
动念了了分明,达到不离觉、观但不受觉、观束缚的境界,因禅定力而身心喜乐,
成就第二禅,因而不生烦恼、得心解脱吗?”
比丘回答:“不是,须深!我们并非得第二禅的缘故。”
须深又问:“尊者、你们已经舍离二禅的喜心,一心行舍,以正念、正智继续
修习,使身心因离喜而产生妙乐,达到圣者所说、所舍的境界,成就第三禅,因
而不生烦恼、得心解脱吗?”
比丘回答:“不是,须深,我们并非得第三禅的缘故。”
须深又问:“难道尊者们已经舍离苦受,息灭乐受,断除忧、喜,不苦不乐受
亦舍,内心不苦也不乐、安住不动、清净无妄念,达到舍念清净的境界,成就第
四禅,因而不生烦恼、得心解脱吗?”
比丘回答:“不是,须深!我们并非得第四禅的缘故。”
须深又问:“难道你们已经心得寂静、解脱,从灭除色想着手,修得八种层次
的定力,超越对色界、无色界的欲贪,亲身证得‘八解脱’的禅定境界,入灭尽
定,因而不生烦恼、得心解脱吗?”
103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
104 远尘离垢法眼净
比丘回答:“不是,须深!我们并未亲身证得‘八解脱’的禅定境界
须深又问:“尊者所说,为何前后矛盾呢?未得禅定,怎么能说:自知作证不
受后有呢?”
比丘回答:“我是依佛所教,正观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心清净无染,以菩提
智慧永尽喜贪,故自知作证已得解脱。”答后,众多比丘即离座而去。
须深目睹众比丘离去之后,心想:这尊者的说法,前后矛盾,说他们未得禅
定,竟又说已自知作证不受后有!
想罢,便去拜见佛陀,向佛陀行礼后,站在一旁,禀告佛陀说:“世尊!有众
多比丘在我面前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我当下
就问那发言的尊者:‘你们已经远离欲恶不善法,修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
四禅、乃至亲身证得八解脱的禅定境界,因而不生烦恼、得心解脱吗?’他回答:
‘没有,须深!’我就问他:‘你所说的前后矛盾,未得禅定,竟说已自知作证不
受后有!’他回答:‘我是由菩提智慧,而自知已得解脱。’说完后,他们就离座
而去了。我现在要请问世尊:‘为什么他们的说法,前后矛盾呢?未得禅定,如何
能说自知作证不受后有呢?’”
佛陀告诉须深:“他们是先熟知我所教授的正法,知道因缘生灭、无常、苦、空、
无我、无我所的道理,心生厌离,依法修行有了空的体验,然后悟知涅槃寂
灭的真理。那些善男子‘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之后,便能悟后起修,独一静处,
专精禅思,心住正念、毫不懈怠,一舍再舍,乃至念念明觉,离断我见,自知作
证不生烦恼、得心解脱。”
须深禀告佛陀:“我不知道:‘先知法住,后知涅槃,而复诸善男子才能独一
静处,专精禅思,心不放逸,离断我见,不生烦恼,心得解脱。’所以,我先前
才会听不懂那比丘所说的境界。”
佛陀告诉须深:“不管你先前知不知道,且从现在开始,你当先知法住,复知
涅槃 亦即,先熟知我所教授的正法,知道因缘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无我所的道理,于触境中以法作意,生厌离想,依法修行有了空的体验,进而悟
105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
106 远尘离垢法眼净
知涅槃寂灭的真理。善男子们有此正知正念后,才能独一静处,专精禅思,心安
住于正念中毫不懈怠,一舍再舍,乃至见证诸法空性,念念明觉,离断我见,得
心解脱。”
须深禀告佛陀:“望世尊为我说法,使我得知、得见法住智,而能如理作意!”
佛陀告诉须深:“我现在问你,你依照自己的心意回答。须深!你看众生的现
象,若有生,就一定有老死;这道理,不必等到身坏命终之时,才能确知有生必
有老死吧?”
须深回答:“是的,世尊!有生,就一定有老死;这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可以
确知了,不必等到将死之时,才能领悟有生就有老死的道理。”
佛陀说:“从以上生与老死的因果关系,来思惟以下这环环相扣的缘起现象:
有生,是因为有有续的冲动;有有续的冲动,是因为有贪取;有贪取,是因为有
爱喜;有爱喜,是因为有苦、乐、不苦不乐受;有这些觉受,是因为有接触;有
接触,是因为有六根;有六根,是因为有名色;有名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