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

第5章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5章

小说: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不住一切处, 即是住处也。就是你要住的地方,不住一切处就是住处!这个实在很难!所以说要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持之以恒地的做下去,才会有份相应。你不要说: “打坐修了三年,哎呀!师父,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真的一点消息都没有吗?有没有消息,你不要问我,你问你自己!做得了主,就有消息。作不了主,就没有消息。你问问你自己怎么用功的?你不要问我!

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就是佛心。你就这样做功夫,你就会有消息了。无住心就是无念,无念应万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我们今天念的:本法无无法,法法皆本法,无念应万法。每个念头起来都毕竟空,念头起来做一些事情,做一些事情都毕竟空。这样就是无念应万法。并不是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而无住,就是无住心,无住心者就是佛心。佛的心就是毕竟空,也是毕竟有。十方历代诸大菩萨,十方诸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历代祖师菩萨,诸大善知识,一切成道的人,这就是他的安住处!

昨天讲了,这就是安住处!就是要往生的地方!到哪里去你知道吗?就是这里!这就是诸佛子,将来要往生,现在要住的地方!是大休息处,大安乐处,大自在处,大解脱处!到得此处,就是找到西方极乐世界了!这样找到了,你就不会到处求了!因为已经是西方极乐世界了!西方有圆满休息的意思。学佛者人生圆满没有痛苦,休息处便是极乐世界。得如是者,即名无住心也。无住心者是佛心!

问:其心似何物? 这个无住心像什么东西呢?六祖《坛经》上怀让禅师讲:说似一物即不中。答: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一切形相都不是。说似一物即不中!它没有形相,没有长短,没有黑白,没有干净不干净,也没有生灭,湛然常寂。湛然就是光明,你见性的时候,尽虚空遍法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那个就是光明。

不是电灯光的那个光,那还是相上的光。这是无相之光,般若之光。你不要见到光就惊叹,这么亮的光!太阳光还是有相的光。真正湛然的光明,是大智慧的妙用,尽虚空遍法界。不要着相求,打坐的时候看到一小点光,看到一点太阳光,高兴不得了。真正的大智慧之光,湛然常寂。常寂就是空寂如如不动。常就是如如不动,永恒如此。寂就是静静的空空的。寂常如如不动,但是大光明,智慧大妙用现前。

湛然常寂,此是本心形相也。 什么是本心形相?这就是你心的形相。就是毕竟空同时毕竟有。这句话就是你心的形相。这句话说起来挺顺口,你们要理解它。毕竟空同时毕竟有,就是你心的形相。

亦是本身。本身就是法身。《坛经》说:心若虚空,又无虚空之量。心若虚空,又无虚空之相。这个量你要理解为无量无边的量。你如果作为相去理解,就是没有虚空那个空相。有那个空相就不对了!也无虚空之相,也无虚空之量。量就是无量无边,没有边没有量叫无量。如果有边有长有宽就是比量。十方世界没有边缘,无量无边的大智慧,就是没有量,叫无边无量。所以心若虚空,无虚空那个量。没有量,没有相,而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就是本体自性。

这个本身者,即佛身也。 这个佛身是什么样呢?湛然常寂,圆明不动。性若虚空,亦无虚空之量,又无虚空之相。了了分明的灵知之性,就是你的佛身。就是佛性,就是我们的灵知之性,是为佛身!什么是佛身?这个就是!

问:身心以何为见?这个见是知见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见性的见,没有这么多的见。眼见耳见鼻见身见这是六根六识的作用。这个见,六根同一见性。能见这个性是同一个见。没有这么许多的见,所以无如许种见。

问:既无如许种见,复何见?答:是自性见。自性之见,这个自性之见就是真如自性,本有的那种知见。不是另外要叫你生个知见,头上安头。真如自性本来有知见,真如自性本来有分别,不是叫你有比量现量的分别,不是叫你因相对而见。能见和所见,能所不是真见。真正的见是绝对的,是真如自性,自有见的作用。

何以故?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真如自性虽然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湛然空寂。但是它能生万法,能起各种妙用。这个就是见,所以真如自性不但能见,还能看到东西呢!它在六根门头放光。这就是我们自性的作用。

问:只如清净体尚不可得,此见从何而有?清净自性不可得,这个见从何而有?

答:喻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真如自性就像明镜。因为明镜里面没有东西,什么东西到这个明镜面前,什么东西都显相。虽然显相,在明镜里面还是没有东西。不管这个相有没有显,镜子里面都没有东西。有东西显,是镜子里面的影子,里面还是没有东西。这个相是影子,不显没有东西,显也没有东西。所以真如自性不管你起用不起用,它都是一尘不染,一法不立。不是你起念头了,就烦恼了,真如自性就污染了。它并不污染,依然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虽然是凡夫,自性也不污染。也是一尘不染,什么也没有。起用的时候,有东西照的时候,也没有!没有东西的时候也没有!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一念不生,一尘不染。每个念头生起,每个念头起用,它也是一尘不染。因为它毕竟空。何以故?为明鉴无心故。明镜无心,我们的真如自性也是无心。什么叫无心啊?就是没有妄心。妄心有住有念有染。无心就是不住一切处,叫无心,叫无念。无心即无念,念就是心嘛!所以说我们的真如自性本来就是无心无念,就像明镜一样。明镜无心,什么东西来都显现,它是毕竟空。

学人若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心不清净,被妄念所盖。起来的都是妄念,不是真见,是妄见。心如果清净,每个见都是真如自性,是真见。学人若是心被污染,你起每个念头都是妄念,不是真见。

心无所染,清清净净不生妄念,则我所心灭。什么叫我所心灭?我所就是我执。这个心是我所拥有的,这个是我,这个身体是我的,这些东西是我的,是我所有的。你如果有这个心,你这个心不灭的话,也就是我执不空的话,我执本身就是妄心,每起个念头都是妄念,都是我执分别。如果你心空了,我和我所执的心灭了,自然就清净了,那就是无我。无我就没有我所,连我都没有,哪还有我所?所以要先把我空掉!

怎么把我空掉?你这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组合。地水火风空根识毕竟空。你起念头的这个心,每个念头起来,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的这个心,刹那刹那的生灭不可得,就是毕竟空。心生起来每个念头都是毕竟空,每个念头都是我们的清净之心。这叫无我。既然我的心没有,我的身体毕竟空,我的心毕竟空,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属于我?连我自己都是空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我所有?既然这个世界上没有东西是我所有,还整天执着它干什么?你整天为它转,整天为它烦恼,不是很傻吗?

我执如果能放下,我所这个心放下,心自然清净。因为心清净了,自性就显现作用。能一切放下,天下太平,清净本然了,就恢复本来面目了!这个世界没有烦恼,没有斗争,没有争论,也没有你抢我夺,世界就太平了!

这个很难,除非你发愿:我成佛时,这个世界没有三恶道。娑婆世界将变成西方极乐世界。你这个愿你发了,你成佛以后裟婆世界就没有了!全部是清净本然的法性本体。你发大愿,你成大佛。佛不要着大小,佛没有大小。是大智慧的佛,不是大小的佛。听法不要落入观念去听,不要落在二元里去听,听法要进入毕竟究竟的理地去听。

《法句经》云: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修行者应该依止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呢?这个人是不是善知识?他这个人所讲的法,是不是从毕竟空建立一切万法?他的一切言论和行为,心也毕竟空,相也毕竟空,那么这个人就是善知识。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是善知识也。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什么意思呢?自性的体,般若的体,没有形相。没有形相你要去见它,不可见。这叫不可见。如果你能见到不可见的,就是见性。如果见到阿狗阿猫不叫见性,那叫见鬼。

晚上看到一条龙一样的东西,那叫见鬼。见到一个东西,就叫见鬼。见到那个不可见的,那个毕竟空,那就是性,那就是见性。见到还有个东西,那就没有见到本体。

如果圆融过来,见一切相,一切相也是性,当然见一切相也是见性。你要见到本体的话,见到毕竟空,见到不可见的为见性。闻到不可闻的为闻性。听到不可听的为听性。是名不可见也。

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世流就是世间法,世流就是生灭法,生灭法就是世间法。世流不能流也就是世间法转不动它。这个湛然常寂,圆明不动,无来无去的本体,世间法,生灭法转不动它。

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此知不是妄念分别的知。前面的那个知,无有知者是世智才聪,世间分别的知。后面的那个,自性无有形相,不能分别。不是世间上的分别妄念,世智才聪,所能知道的。无能知道的,妄念是不知道的,真知是见不到的。

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无不知者就是般若,无不知者就是无有不知者,就是我们的大般若妙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能分别一切是名无不知者

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知,没有物质世界分别执着的那个知,而是无知而知。本性智慧有知,般若本来有知,但没有知者。般若之知即是没有我执的知,不是分别执着的那个知,所以叫般若无知,无事不知。

般若无见,无事不见。见一切都毕竟空,就是无见。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的般若,世上万法有什么不在般若之中,有什么不是自性般若所化?般若一切都见,一切都知,只是此见之中无我!没有谁见,没有谁知!所以叫无知无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不见有无,就是不住。不见有无就是不住有无的观念,即真解脱。不住有无,就是超脱有无,能所,好坏,高低,爱恨这一切的二元。“空有”是一切二元之本。超脱一切的二元世界,不见一切的二元世界,见等于没见。见这一切二元世界毕竟空,等于不见,就是真解脱。

何者是不见有无?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 即名不见有也。你有清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