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

第4章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4章

小说: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风当前,万境万事,你心如如不动,当然入佛位!受佛戒即入佛位,得如是者,即名解脱,亦名达彼岸。达彼岸,就是这边是烦恼,那边没有烦恼。到那边时,叫你烦恼都不可能。每个念头起来都是毕竟空,每个念头叫你烦恼都不可能。八风吹不动,你就到了彼岸。到了毕竟快乐,毕竟无烦恼,般若大智慧的那个彼岸去了。超六道,越三界。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从理上讲就是贪嗔痴三毒。贪,贪心。嗔,嗔恨心。痴,愚痴无明的心。贪嗔痴就是三界,你如果把这三界超越了,你没贪嗔痴了,你就进入佛的境界。那是毕竟空,也是毕竟有,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的心。

毕竟有就是自己了了分明的灵知。毕竟空就是一尘不染,一法不立的法体。你的自性法体是大力菩萨。什么是大力菩萨?大力菩萨就是忍辱!忍辱是通达无生之理,通达一切名相万法不生不灭之理。无生,本来就不生,根本没存在过,有什么好忍?什么都没有,让谁忍?就是无忍之忍,就是忍辱波罗蜜。一切事情到你面前你都忍辱,人家过来毫不讲道理地揍你一顿,你能忍辱,心里很平静,根本不动。就是活的大力菩萨!

像虚云大和尚,根本没做任何事情,一帮军阀士兵进来,问他黄金藏在哪里?拿着棍子把他打个半死。他几个徒弟都被狠打。侍者当场就被打死。

此事缘起是,虚云和尚在涌泉寺的时候,想修建广州光孝寺。香港有个大居士也发心想修这个寺,捐来金条。当时没有因缘修这个寺。把这些金条埋在福州涌泉寺山上的一棵树下。

虚云和尚到广东修建云门寺。云门寺修建好了之后,想修南华寺。金条放在涌泉寺不放心,从水路运回来。运到南华寺,暗藏在一个地方。这个过程中有人发现,于是议论传说南华寺有很多的金条。军阀知道了,为了追查金条,虚云老和尚被打得死去活来,身边侍者当埸被打死。打死都不说金条下落。

佛源老和尚当时也是虚云老和尚的侍者。为了保管好施主的金条,虚云老和尚又被拷打,打死过去拿水浇醒,缓过来又打。扬言不交出来今天把你打死。他就是不说,又一次打死过去,死过去入定了。

到兜率内院跟弥勒佛讲:“我要回来,我不干了啦,太苦啦!”弥勒佛说:“这怎么行?你自己发的愿,怎么能不管?你必须回去!”

他没办法只好回来。出定之后,把身体慢慢养好。接着北上到上海。赵朴初在上海迎接他。到北京开全国第一次佛教会议。他是名誉会长。圆瑛法师是会长。佛教会议之后南下到庐山修建林云寺。后来,云居山的和尚过来把虚云老和尚接过去。云居山的祖庭当时很破烂。老和尚到云居山住茅蓬修建寺院。一直活到一百二十岁,把云居山寺院修建好。

这就是大力菩萨!若非大力菩萨怎么能忍辱此难忍之忍!娑婆世界这样的痛苦也能忍受,是不是?无量力尊。无量力是什么?最大最大的力量是什么?给大家讲过,是般若的力量。般若智慧的力量是无量力!通达明心见性的道理,通达无生法忍,那种力量就是最大最大的力量。没有力量能够和它相比,叫无等等力,叫无量力尊!那就是佛了!大丈夫。大丈夫就是佛。

问:心住何处即住?心要住在什么处呢?怎么住呢?我们的心安住在什么地方,才是应住之处?

答:住无住处即住。住无住处即空。什么叫无住处?无住处就是毕竟空。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那个住!也就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处,就是那个本位。住在那个本位上。那个本位就是法位。那个法位就是我们的自性之位,我们心的位置。心位毕竟空。法位毕竟空。住就住在那个毕竟空。

不是相对空!相对空是空和有二者相对的空。相对空属二元世界。绝对空是进入一元绝对。绝对的就是没法比量的,毕竟的与究竟的空。这种空上次讲过了。什么叫毕竟空?与毕竟有同时存在的毕竟空,就是毕竟有。

什么叫毕竟空?见性的人知道。“啪”脱开了,什么都没有了!无量无边,没有量没有边就是无法形容,没法表达的那种境界状态!尽虚空遍法界也是假名词。勉强开口就是,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了了分明,一尘不染,一法不立。这个一尘不染,一法不立就是毕竟空。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毕竟有。毕竟有就是毕竟空,毕竟空就是毕竟有。实际上没有两个东西,就是一个,一元嘛!这就是真如自性!

这就是你所要住的位置。心所安住的正确位置是毕竟空。了了分明的心是毕竟有,毕竟有安住在毕竟空。本来就是在毕竟空里,你不要让它挪动,被牵被转到别处。这个心本来就是!你放下一切,恢复本来,就是毕竟空。你的心是毕竟有。毕竟有与毕竟空本(融)为一体,绝对不可分!一切万法同样。一切万法分到最后就是邻虚尘。邻虚尘没有量没有边。没有量没有边叫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空叫毕竟空,无量无边的有叫毕竟有。一切万法无量无边毕竟是有,一切万法的实相又是什么也没有。通俗些说:这个有实际上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之中却什么都有!

法性和佛性同一的,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无量无边,都是毕竟空毕竟有。在有情范畴尤其具体人类上常常使用佛性,在整个宇宙时空万法上往往叫法性。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

这个问题今天再重讲一遍。有些人听过,有些人没听过。你如果知道这个窍诀,用起功来那就太方便了!时时抱定一个毕竟空!念头起来毕竟空,看一切万法毕竟空,毕竟空就是连“空有”那个空都不是的空,是超越二元的空。你这样做功夫,你时时这样做功夫,那就是你的心最应该安住的地方。这功夫不是一天两天能见效。明心见性之后做保任功夫要有恒心,长远心。

禅宗大德三十年不杂用心,做的就是这个毕竟空的功夫。赵州老和尚,吃饭穿衣,行住坐卧,不杂用心,三十年打成一片。在这种功夫之下,心才能完全与自性相吻合,从而打成一片。这种功夫要老老实实地做!你明心见性之后,不要到别的地方去求。就把你的这个心安住在本位上,观照你的心在本位上。这是观自在菩萨法门。把你的心安住在无所住处,毕竟空处。这样做功夫,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学习我们元音老人坐脱立亡!九十六岁站着就走!靠的全是功夫!

什么功夫?无修而修,无证而证,无得而得。就做这种功夫。如果你明白这真理,做起功夫来无所求。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不在意。有饭吃,有衣穿,有些钱用,就行了。在家居士,钱还是要有点,不要太没钱用,不然没饭吃不行!但是不要多,钱多了没用。多了存在银行就是个数字而已。数字有什么用?够用就行。如果超得太多了,拿到我这里来,我们建寺院。建庙有功德是不是?想开了。

问:云何是无住处?前面讲住无所住处。什么是无住处?这个处就是时空的交合点。时就是时间。一分钟一秒钟过去,一个念头起来,一个念头起来。这个过程就是时间。还有个空间。空间就是方位。方位和时间的交合点就是处。所有的时间和空间的交合点,都是毕竟空。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这个就是无住处。明白不明白?

我们世间上的人说那个处所。比方说灵岩寺。就是时间和空间交汇点。空间是济南市长青镇,时间是2007年冬。两者交汇之处有大灵岩寺。广州就是广州时间和空间交汇之处。美国同样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交汇点。所有这些处,全都是毕竟空。那就是无所住处。你家里也是时空交汇,毕竟空处。

有这样一件事。小孩早上出去上班,晚上没回来。找了十年找不到。请师父观观看,到底哪里去了?还有东营的一位老太太,有个大学毕业的小女儿,长得很漂亮。早上出去参加一个什么考试,晚上没回来。一直到现在都没找到。从小养到大学毕业了,你说能够无住处吗?心能够不动摇不烦恼吗?真做到,那才是真功夫!老太太就这样十年烦恼下来,当时身体很差。我劝她说:“你别烦了,你就念念咒,修六字大明咒吧!”她修起六字大明咒,身体慢慢好起来,心也慢慢宽起来。唉!这种境界碰到,你怎么能够放得下?这都是时空交汇点。

这样的时空交汇点。早上小孩出去读书,临走说,爸爸妈妈再见!结果晚上没回来。学校打电话来,你儿子在学校,让你到操场去看,他躺在那里不动,摔死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旁边的人劝说:“你别哭了,节哀吧!”

她说:“这不是你死了儿子,如果你死了儿子,你会怎么样?”

这些时空交汇点上,你能不能毕竟空?没功夫不要说大话!功夫要做到这样。一切东西都看破它,毕竟空。一切时空交汇点都毕竟空,住在这个毕竟空上。一切事情到你面前的时候,你的心那么平静。平静地去处理这些事情。不是不处理,是很平静地去处理。不是不心痛,是很心痛!但是很平静。你不会生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压不住内心的悲痛。古人说过:泰山崩塌于眼前而神色不变,麋鹿声色于左而不去看一眼。那是定力,那是真的定力!

你知道这一切毕竟空,看都不看它。如果知道那还有个东西,漂亮不漂亮,你不去看他,那是死定。那个不看是死定。如果知道这一切毕竟空而不去看它,那是真正的定,那是住无所住处。这不容易!

问:云何是无住处?答:不住一切处,即是住无住处。不住一切时空交汇点上。你不住着它,对一切事情的发生,都不住着它。住着就是执着,不执着就不起烦恼!不起烦恼就是无所住,即是住无住处。

云何是不住一切处?答:不住一切处者,即是不执着一切时空交汇点。哪个地方都不执着才行!你执着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起烦恼。上次讲过,很多人玩古董。执着在古董上,也一样。执着哪里,你就死在哪里!古董你买回来,你爱得不得了,你死了就粘在那个古董上面,变成妖魔鬼怪。人家把你的东西买去,你不高兴,把人家家里人害死。哪个地方的时空交汇点,你都不能执着。你执着在哪个地方,就死在哪个地方。

打坐也一样。无论你看到什么境界,都是梦幻泡影。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你看到佛,你喜欢佛,你追求佛,你就死在佛上!你喜欢涅槃,追求涅槃,最后一定死在涅槃上!佛不可得,涅槃也不可得。你一旦放下,本来就是!本来就是涅槃,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是涅槃!你不放下,你去追求,南辕北辙,大错特错!

趋向圣道也是邪!趋就是追求,是有方向性的行为。追求圣道还是邪!并不在于你执着、追求、趋向的是什么!而是执着、追求、趋向的本身就是邪!因为这背离、远离佛性本体!你心不观照自性,住着自以为神圣美好的东西。学佛学佛就放不下佛。学佛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佛的性空!毕竟空!其实无论任何时空交汇点,一丝一毫,一点点都不能住着,着一点相就倒霉!

答:不住一切处者,不住善恶,有无,内外,中间,不住空,亦不住不空,不住定,亦不住不定,即是不住一切处。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