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

第23章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23章

小说: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岸才有用。光那个名声一点用都没有!

那个梁武帝,做大量功德事,甚至披袈裟上台讲法。面对达摩祖师,他却什么都不知道。坏在一时的虚名之上。梁武帝发度牒助人出家为僧,大量兴建寺院,大做水陆法会,等等,福报很大。他的子孙姓肖,多少代以后都是当宰相以上的朝廷大官。福报很大,但是没解脱!你如果没有解脱,即使有再大的福报,但你如果诽谤正法,照样堕恶道去!

有一个很早以前的老法师,是镇江焦山定慧寺的方丈。老法师讲经说法,讲得很好。到处讲经说法,人家供养他什么金啊,银啊,钱啊,还有一些金条。他看见这些东西很欢喜,拿回来就放到金库里面锁好。他的徒弟侍者知道他有很多的钱。他年纪很大了,要死的时候,快要断气了,还把金库的钥匙抓在手上不放。这些徒弟侍者,想把钥匙抢过来开金库,大家分金条。老法师手都硬了,使劲抓住钥匙不放。学生说不放没关系,死了再说。就这么死掉了。他的手硬了,钥匙拿不出来怎么办?拿热水泡,泡软了,钥匙拿出来了。他的侍者徒弟,赶紧去开金库。金库一开门,“啪”,一条大蟒蛇滚出来!你们要分我的金条?我这一辈子讲经说法,这么辛苦,积累这么点金条,我还没死,你们就分我的金条,恨死你们了!就这么一念的嗔恨心,化为蟒蛇,始终守在金库里。毕竟是蟒蛇,最后是人的力量大,把蟒蛇赶跑了。金条分掉了。当和尚名气再大有什么用?还不能无心,也不能无念,也不能毕竟空。还恋着金条,往生不了,所以就当蟒蛇去了。一念嗔恨心就当了蟒蛇。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用功,千万千万要自度!然后再考虑度别人。自己都度不了,整天想着度别人。这只能算无自知之明。你自己还没整明白,把别人度到哪去?依然六道之中,甚至下三恶道。自己继续轮回不算,还把别人带下去,不仅自害还要害别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这有限的生命,这有限的时间,趁现在身体还好,寿命还在,赶紧用功。我不是只说你们年纪大的,千万别这么想。年轻的人同样,谁知道明天干什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昨天晚上有人问我,师父你明年还过来主持打七吗?我说今年都不知道,明年我死了呢?生命无常,明年我还活着不活着,我自己没把握。

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了不可得。当下这个念都把握不住,还去想未来?我们知道,三心了不可得。时时观照住当下一念。每个念头毕竟空,每个境界毕竟空,时时这样用功。功夫到了自然成就,那才能自在啊!不然的话,没办法潇洒自在。所以莫求一世虚名快乐,不觉长劫受殃!万古长劫中,一旦堕入六道轮回,不知多少劫才能上得来?堕入三恶道根本没办法修行。我们元音上师讲:“你们要弘法吗?我考考你。为十地菩萨提草鞋的是谁?”傻了,啥也不知道。你修行没到一定地步,弘什么法?上师讲了,你一定要把名闻利养的心完全息灭,才能弘法!否则不是弘法,是自害害人。如果求一世虚名的心没有息,喜名闻利养的心没有息,你弘法反而会害你自己。为什么?弘法的时候很忙啊!稍微讲经讲得好一点,好多人就追随着你,大家都拥着你,不知不觉中你越来越傲慢,越来越骄横,最后也不用功了,那就害了自己。以前那些祖师,让他的学生出来弘法,都是50岁以上的学生,反复地考验他。觉得他确实有点力量了,才让他出来做事。不然的话,不会让他出来做事情。让他好好地保任,保任不好,急切让他出来做事情,难免出问题。这是爱惜他,保护他。你确实到了一定的程度,有力量了,护法神都会把你推出来。没办法躲避。所以要努力努力,没到这个地步,还要努力努力!还要好好用功打七!用功打坐。

众生自度,佛不能度。若佛能度众生时,过去诸佛如微尘数,以前无量诸佛如微尘数,那么一切众生总应度尽。你看我们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愿力多大!如果他能够把你度了,那么他早就把娑婆世界众生全部拉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佛那么慈悲,不是不想拉你,是没法拉你,拉不动你。很多业力要你自己消的。众生如果带着贪嗔痴杀盗淫无量习气,都到了西方世界,西方就成了五浊恶世娑婆世界!

何故我等,至今流浪生死,不得成佛。大家真要有点惭愧心!为什么我们这些人,还在流浪生死,不能成佛呢?他们为什么都已经成佛,到了彼岸。要这样问问自己!

当知众生自度,佛不能度。努力努力自修! 还是这句话,努力努力自修。后面自修两个字,是要自己修!

努力努力自修,莫倚他佛力。倚就是依靠,不要每天老想着依靠佛菩萨,求感应。你求感应你就是着相。粘着佛相,照样出问题,照样着魔。但凡有一点点粘着,不管粘着什么,就死在什么上。粘在佛上,就死在佛上。粘在见性上,就死在见性本位上。翻不过身来,一点没用!什么地方都不能粘着,不能依靠。

真正的佛,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旦承当,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没有什么,没有谁,可以依靠。不要依靠师父,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女孩子成天想依靠老公,老公一出事,她就傻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生灭、变化、无常的。要找个依靠,怎么可能?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包括你这个色身,都会坏,都不可靠,都是暂时用一用。你要完全依靠他,这不可能,这叫妄念。总有一天靠不住,总有亲人离开你的一天,你会死去活来地痛苦。大丈夫顶天立地,修学佛法的人,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好多人总是依靠周围的事,依赖周围的人。依赖性太强,碰到一些事情就过不去。

经云:夫求法者,不著佛求。法就是真理,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求这个真理,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这是对已经达到一定层次的人讲的。你如果着佛求,就会着在佛上。你本来是佛,加上一个佛求,那不是以佛求佛吗?你的心就是佛!你的心是真佛。用你的心求名相上的佛,真佛求假佛。本末倒置!若对明心的人讲,相毕竟空,性毕竟空,于毕竟空之中,哪还有什么佛,有什么法?真正明白了,万缘俱绝,无修无证,放下就是!一悟到家,直踏如来门!

问:于来世中,多有杂学之徒,云何共住?杂学就是三教九流,各种学说,法门,教门。修气功的,练什么法术的,等等皆是,龙蛇混杂。这里指的是除佛法之外的一切学术修炼法门。

现在我们打佛心七。在同修里面,以前学什么的都有。有的以前学过气功,现在学心中心法,以前的习气还放不下。你要知道,气功修的是相上的东西,都是梦幻泡影。心中心大法是心地法门,证不生不灭的佛性大道,速开智慧,明心见性,即生成就,救度众生。这样无上大法,你不去专心用功,怎么求那些旁门左道生灭法呢?赶紧醒醒吧,不要再犯糊涂了!

我也练过气功,我知道这个东西是绕大弯子,走冤枉路。没得到佛法之前,我到四川去求什么自然特异功能,练得很起劲。出现很多的境界,什么大龙王啊,什么大老头子,两个侍者,哗啦哗啦过来了,龙王钻到身体里去。练气功练出很多境界。我也学过周易八卦,算得很准。但是这些都是枝末的东西,如果不好好修正法,明心见性。沉浸在这些东西中,这辈子你白活了。依然六道轮回,最后很可能落入三恶道。

求什么着什么,练气功着在气上,死了变成精气鬼。精气鬼是什么?看到一棵树,趴上去吸树上面的东西,吸那棵树的生气。看见一个人,扑上去压住他,把他的精气吸掉。你吸那个精气有什么用?精气真气尽虚空遍法界,用不完,使不竭。你还要吸那一点臭气。现在修心中心法,习气还是忘不了。怎么会这么愚痴?还不赶紧放下脱开!在心中心法里面,以前练法轮功的也有。千万不要学法轮功了!法轮功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定性为敌我矛盾。有人说自己修过法轮功,你已经错了还不知错,还到处宣扬,我是法轮功的什么什么人。希望你到佛菩萨前好好忏悔!而后专心修学佛门正法大道!

要学正法,修正法。现在是末法时期,多有杂学之流,龙蛇混杂。我们要做佛门龙象。听师父讲完之后,做一个龙象佛子。龙蛇混杂,你不要做那个蛇,要做真龙。十方学子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这么多的人,怎么共处呢?你绝不能把这些人都推开!谁没有犯过错误?谁没走过弯路?我们佛祖雪山六年苦行修的都是外道。众生平等,佛法平等。每个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资格和机会。怎么办?

答:但和其光,不同其业,同处不同住。在这个世界上,面对娑婆世界所有的众生,和其光,和他打成一片。但是你不能和他一同造业。也不要和他们同住,他住在相上,你也同住在相上,他造业你也造业,那就不行!你要和他同光,你要和他和合,不要伤害他,他也是众生。你和他处在同一个生活环境,你不要和他同样着相造业。

不同其业,就是造业不同。你要造的是成佛的业因,你造的是明心见性的业因,你造的是善业,你不要造着相的业。造业有不同,虽然同处这么个环境,但不同住。不同住就是环境是在同一处,心住不同。修行的人,明心见性住在毕竟空。毕竟空就是你的心住处。住在毕竟空处,不作住在毕竟空之想。你不要认为,噢!我住在毕竟空了!你还是住相了,你那住毕竟空的想法就是相!大魔头又来了。

一点都不能傲慢,一点都不能着相,住在毕竟空,也不作“我住在毕竟空”之想,这样才没傲慢心。不然的话,你老想着,我就是住在毕竟空。那你就是着相,你着毕竟空相!

经云:随流而性常也。随着生灭的假相流转,而你的心性,恒常不变。一点傲慢心也不能有。有一点也是执着。诸大德说: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有一点点我慢心起来,道德就没了,德水就留不住了。

只如学道者,自为大事因缘解脱之事。开示悟入佛知见,学道的人的大事因缘,就是解脱之事。开示悟入佛知见就是解脱。

俱勿轻未学,敬学如佛。不高己德,不嫉彼能。自察于行,不举他过。于一切处,悉无妨碍,自然快乐也。这段话非常重要!现在世界上的人,通病就是我慢心重。贡高我慢,爱面子,这段话你如果深入理解进去,将会终生受益。人一生大事因缘就为了解脱,想解脱唯有修学佛法。既不要轻视那些还没有来学的,也不要轻视后来新学的。敬这些学佛的人,和敬佛一样。尊敬同修,同学,把他们当做佛,当成善知识。不要认为自己的德很高,也不要妒忌别人有能力。因为妒忌心,不跟你说话,毁谤你。你比我强,我不服气,造是非,说坏话。这是妒忌心,是修行人必须去除的坏习气。

自察于行,不举他过。就是常常观照自己,自观自行。时时观照自己不足之处,常见自己过,莫见他人非。更不举报宣说他人过失错误。不要老看别人的缺点。看到他人的过错,等于没看到。多看别人的优点,时时看到自己的过错。这样你才能够和其光,不同住。因为娑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