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

第13章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第13章

小说: 略谈顿悟入道要门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

这样是非,憎爱,喜厌…所有的这些境界,色性本来就空,自性本空。你如果知道色性空的话,就没有是非了。所有的境界全都本来就空。色性就是境界的法性,本来就空,法性毕竟空。那么你知道一切法性空的话,万缘俱绝即是无念,一切万缘俱都绝尽了,那你还有什么念?无念就是正念。正念是什么?正念就是正法。你们要护持正法,护持正法就是护持你那个无念!护持你那个正念!时时保持你那个正念!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保任吗?

无念是什么?就是知见一切万法而不粘着,这就是无念。你如果能时时无念,并且时时护持你这个无念,那你这个念就是正念,不是邪念。你时时护持你的正念,你就在护持正法,你能时时护持正法正念,那么你说的言语全是正法。你不能护持自己这个正念,那你起心动念全是邪法。也没办法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所以,要弘扬正法,要护持正法,那就是要护持自己当下的这一念,时时保持无念正念,那你就是在护持正法。

问:如如者云何?

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如如是不动的意思。不动也不动,也不着不动,是名如如不动。也可以说,第一个如是空,第二个如是空还要空掉,叫毕竟空,是名如如。真如之心是空空,空也空掉为毕竟空,佛心又可名为真如。

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此行,亦得成道。“行此行”,到底行什么行?万法毕竟空,如如不动,湛然空寂,圆明不动。不取于相,一切相都不要执着认取。这是一切修行人之根本!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有一句话叫:如如不动不取于相,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三世诸佛都依此法而成大道!

三世所修证道无异,故名如如也。所修证道无异,无异是什么?就是一样,没有差别,不就是平等嘛!平等一如,就是毕竟空!如如就是毕竟空,所以体也毕竟空,相也毕竟空,用也毕竟空。一切色相毕竟有,也是毕竟空。佛性也是毕竟有同时毕竟空。每个人的佛性,都是如如不动。

 《维摩诘经》云:诸佛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乃至一切众生悉皆如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那么我们众生为什么还是众生呢?因为妄念,妄想,执着之故,把我们本来的智慧德相掩盖了。所以说诸佛一如,弥勒佛一如,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啊!乃至一切众生悉皆一如,众生佛性本一如也。

何以故?为佛性不断,有性故也。“有性故”指自性本空,自性本空,佛性本空。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本来是佛。本来是佛,自性本来就是佛啊!二元世界万相万法生灭无常,断灭无止,但佛性无始以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如如不动,从未有一刹那中断。朝面佛,夕面佛。肉蒲团上无位真人,何曾离开我们半步?

问:即色即空,即凡即圣,是顿悟否?

答:是。《心经》上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即色即空。色就是色性,空就是空性。空性毕竟空,色性也毕竟空。凡夫是凡夫的自性,圣人是圣人的自性,凡夫和圣人的自性平等一如。凡夫的性和圣人的性都是佛性,俱都平等。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顿悟?回答:是!

云何是即色即空?云何是即凡即圣?

答:心有染即色,心无染即空。心有染即凡,心无染即圣。心有染是你的心执着万相,如同乌云蔽日。心无染就是不执着不着相,不污染那就是空,如同晴空万里。有污染的是凡夫,没有污染的是圣人,全是假名空说。无论晴空万里还是乌云滚滚,太阳如如不动,无论凡圣,佛性一如,所以即凡即圣,凡圣不二。

又云真空妙有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真如空性起妙用的时候,那就是真空妙有。妙有就是色,色不可得即是真空,即是毕竟空。

今言空者,是色性自空,非色灭空。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悟此性空之理,非常重要!理论上叫“空性见”。有些人以为把色相境界灭掉才是空,其实不需要灭掉,境界万相当体即空,绝不是消灭掉之后才是空。不用消灭,这些境界色相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看上去是有,全是虚幻假相,如阳焰,走到近处即无。如幻梦,一觉醒来,啥也没有,了不可得!

我们要记住,当体即空有三种空:一无常是空。无常就是变化的,生灭的,不永恒的,一刻也无法固定的,这个无常本质是空。再一个叫缘起性空。什么叫缘起性空?一切万法都由因缘和合而成。因缘和合没有一个本体,也就无自性。无自性叫自性空。

什么叫无自性?每一样东西由各种微尘颗粒组合。各种微尘合成而没有一个主体,这个由微粒合成的东西,只是一个合成,一个结构,并不是一个体性的东西。给这个组合起个假名,实际上根本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东西。结果它只有一个名称,还有一个多种因缘结构的幻相。连这个东西都没有,更谈不上有什么性质和特性。所以说无自性,就是自性空,这是大乘佛法讲的缘起性空。

还有唯心现量之空。一切万物万相万法都是唯心所现,你的心是毕竟空,那么一切现象也是毕竟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还有一个空观法理,是南传佛教讲的析法真空。将万法中任一物体分析来分析去,最后都能分析到邻虚尘。这个邻虚尘无量无边,没有边没有量。没有边没有量,它就只能是空。这个空还不是空有的空,而是绝对的空。那你说它没有,它又是邻虚尘,说它有,它的有是无量无边无际。这个无量无边无际中有什么?既无量也无边,有什么?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没有量没有边的存在,那就是绝对的有。如果有量有边就是相对。空和有,大和小之比就是相对,无量无边就是绝对。无量无边就只有它这一个,如果有量有边就有两个,无量无边就这么一个的话,你不会找出两个。它是绝对的一个,绝对一个那就是绝对空。绝对空,那么无量无边的有,那也是绝对的有。有量有边就可以比较,就是二元,就不叫绝对,不叫究竟,绝对究竟和毕竟都是一个意思。毕竟空也就是毕竟有,无量无边的有,就是毕竟空。无量无边的空,就是毕竟有。

你要明白这个道理,空有不二,非色灭空。不是非要把这个色灭掉才有空。非色相坏灭为空,色相坏灭而成的空,那个空是空有的空,是相对空,就是断灭空。好多人着在断灭空上,对空和有不能圆融过来。《心经》上讲无眼耳鼻舌身意,他摸摸全有。怎么会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呢?他圆融不过来。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他圆融不过来。

有个沙弥念《心经》的时候,问他的师父说:“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怎么《心经》乱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呢?”站在二元世界,站在三界之内,一元绝对的那个境界,你怎么能理解?你没有开悟,怎么理解超三界的那种即空即色,毕竟空同时毕竟有的那种境界?

今言色者,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也。空性自色是什么意思?毕竟空就是毕竟色,就是空性自色,非色能色。是空性自己能显色相,不是以色相来显色相。所以“空即是色。”它是自性自色,空性本身自己就是色。毕竟空本身就是毕竟有,“色即是空”,毕竟色就是毕竟空。《楞严经》上讲:“色是自性自色,真色是自性之色,真空是自性之空。”

问:经云尽无尽法门如何?

答:为二性空故。见闻无生是尽。 尽者,诸漏尽。无尽者,于无生体中,具恒沙妙用。无尽者,就是起妙用。尽者,就是能把你的烦恼漏尽了。一切没有烦恼,没有烦恼达到毕竟空,没有烦恼的情况下,无尽就是显现一切,起恒沙妙用。

随事应现,悉皆具足,于本体中亦无损减,是名无尽。即是尽无尽法门也。这个也很重要。你看这个事相空的时候和这个事相有的时候,其实是一样的。这个本体的色性是一样的,不增不减。你认为这个色相空了,这个色相没有了,它被破坏了,你认为就减少了,实际上它没有减少。当你从大脑中生起一个色相,你认为这个色相增加了,它根本没增,不增不减就是尽无尽法门。

问:尽与无尽,为一为别?是为一为二呢?

 答:体是一,说即有别。体是一个,起恒沙妙用它就有别。

问:体即是一,云何说别?

答:一者是说之体,说是体之用。 为随事应用,故云体同说别。体就是一,起一切恒沙妙用,体是毕竟空,是相同的,而说就是有差别。起恒沙的妙用,随事应现。随事而应现就不同了。

喻如天上一日,一置种种盆器盛水,一一器中皆有於日, 诸器中日悉皆圆满,与天上日亦无差别,故云体同。为随器立名,即有差别,所以有别,故云体同,说即有别。所现诸日悉皆圆满,与上本日,亦无损减,故云无尽也。这是天上太阳本来没有损减公案。大家可以到河边去,晚上有月亮的时候,一百个人在河边,会看到一百个月亮。一百个人往不同方向走,月亮也跟着你往不同的方向走。水中月亮和天上月亮一样。天上是一个,水中显现无数,就是起用有很多不同。

但是起用的时候,当体即空。水中原本就没有月亮,就天上有那么一个月亮。但是要显用就有很多。甚至可以无数多。拿这个来比喻,天上的月亮比喻体,本来就一个。水中显了那么多月亮,这是用。你往东边走,跟着你往东边走。你走它也走。天上的月亮没增加,也没减少。喻本体不增不减。

问:经云不生不灭,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答:不善不生,善法不灭。纯善的法不灭,不善的法不要生,是指法来讲。对不生不灭的义理,如果理解为烦恼不生,智慧不灭。这个不生不灭在修行中更管用。时时烦恼不生,时时大智慧不灭。显现分别一切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就是大智慧。你的烦恼一个也不生,就是不生不灭。

问:何者善?何者不善?

答:不善者是染漏心。染漏心是什么心?染漏心是执着的心。一切万相本来是虚假的,你执着它,粘着上去执着不放。事情早就过去了,你还整天想着这个事,想这个猫怎么受伤了?挂在心上不放。你难受不难受,没有任何意义,猫早就受伤了,事情早就过去了,你还粘着这上面,就是执着。执着就是粘着,这就是不善,是不善之心。

善法者是无染漏心。无染漏心——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善的功德心,也不执着恶的那种心,这样的心就是无染着。过去心已经过去,未来心还没到,你不去追求它,当下心刹那刹那生灭,你观照它,不要跟着它想,三心了不可得,你就不污染。不执着就不染着,你就会过得很轻松,很舒服,很自在。

智慧不要灭掉,烦恼不要生起来,那就是根本。烦恼生起,原因是什么?烦恼生起的根本是执着!你不执着,烦恼就生不起来。你不执着,你的心就空灵,你的智慧就显现。

但无染无漏,即是不善不生,得无染无漏时,即清净圆明,湛然常寂,毕竟不迁。心性毕竟不动,清净本体,如如不动,湛然常寂。“常”就是恒常,“寂”就是空寂,“湛然”就是光明显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