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亚非文学史 >

第87章

亚非文学史-第87章

小说: 亚非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兆拥牧魇拧返取!
  达季叶对民间文学很有研究。他善于把民歌的表现手法运用到政治抒情诗中去,以塑造新的非洲人形象。因此,他的诗歌,激情澎湃,形式亲切活泼,很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如《你——主人》: 
  你——主人! 
  你与这片土地血肉相连。 
  你种稻, 
  你建桥, 
  你纺织毛线。 
  可你,只有你 
  衣衫褴褛,挨饿受饥, 
  无家可归,躺在监狱的门边。 
  啊!主人——人民! 
  达季叶的诗,还给人以乐观和信心——非洲人民一定会觉醒,非洲土地一定能获得解放。他在《我知道这一点》诗中写道: 
  然后, 
  会有一个夜晚——伟大的变革的夜晚, 
  ………… 
  他们将随着最后一次逞凶而完蛋。 
  这意味着, 
  明天人民将振奋起来, 
  是的, 
  人民会振奋起来, 
  被奴役的人民将振奋起来。 
  帕特利斯·埃默利·卢蒙巴(1926…1961)是扎伊尔民族英雄。独立前,他组织刚果民族运动党,为民族解放而斗争。1960年独立时,他出任国家总理。 
  卢蒙巴的诗,是非洲独立的呐喊。他于1959年发表在《独立报》上的诗《让我们的人民赢得胜利》,第一段哀而不伤、充满义愤地描述了黑人的苦难: 
  我心爱的黑兄弟,你在几千年来 
  过着非人生活的黑夜里哭泣! 
  你的骨灰在大地上, 
  被热风和飓风刮得四处飞扬。 
  为了一切强暴的压迫者, 
  你曾经把那金字塔建立。 
  你被赶进了猪圈,在从事武力征服的 
  一切战役中,你被折磨得精疲力竭。 
  在这首诗的最后一段里,诗人热情洋溢地抒发了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和对赢得胜利的信心: 
  让将来波涛汹涌的江河两岸 
  都将为你所有吧! 
  让一切土地和它的一切宝藏 
  都将为你所有吧! 
  让那炎热的中午的太阳 
  把你的悲伤烧光吧! 
  让这悲哀田地上被折磨死的你的 
  祖先洒下的那些眼泪, 
  在太阳光中蒸发掉吧! 
  让我们的自由而幸福的人民, 
  在我们的刚果,在这伟大非洲的心脏, 
  生存下去,赢得胜利吧! 
  卢蒙巴的诗歌,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战斗性,而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优美感人。如《非洲的早晨》,用黎明的光辉、新鲜的枝干、迷人的花朵等展现了黑非洲美好的未来。 
  扎克·腊伯马南扎腊(1913…)是马达加斯加著名的老一辈爱国诗人、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家。他从三十年代就开始从事文化活动,创办《青年评论》杂志,捍卫马尔加什人的民族尊严;同时也开始从事政治活动,创办了第一个马尔加什职工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参加争取祖国独立的斗争,并于1947年被投入监狱,由殖民当局非法判处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1960年马达加斯加独立后,腊伯马南扎腊回到祖国,担任国民经济部长。 
  三十年代,腊伯马南扎腊出版两本诗集:《幻想的羽片》、《夜将来临》。1940年出版诗集《在傍晚的台阶上》。四十年代末期诗人创作进入了新阶段,表现出鲜明的反殖民主义统治的倾向性。这时期的代表作《祖国》成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非洲诗歌中光辉的篇章: 
  虽然有凶狠的枭鸟厉声啸叫, 
  猫头鹰在着火的屋里 
  惊慌地乱跑乱跳, 
  还有贪婪的狐狸舔着 
  自己肮脏的身躯上的皮毛…… 
  啊,马克加斯加! 
  此刻,夜深人静, 
  我们还是看见了你的蓝空如此深邃浩渺, 
  机枪的嚎叫把人从睡梦中惊醒, 
  死神, 
  在撒满月光的草地上徘徊。 
  啊,马达加斯加! 
  我的祖国的伟大的夜, 
  我从自己痛苦的深渊中向你致意。 
  海岛啊,我热爱你! 
  海岛啊,我向你致敬! 
  这首长诗的结尾,是对自由的热情呼号,表现了身陷囹圄、死亡威胁着自己的诗人,对受尽磨难而未被征服的祖国的临终恳求:要继续战斗,直至胜利。这是战士对祖国的无限忠心。 
  腊伯马南扎腊对祖国的热爱,还表现在他于1950年写成的长诗《琅巴》中。在那里,诗人用马达加斯加妇女作为祖国的形象,赋予她最诱人的美,献给她最炽热的爱。全诗盎然生趣、欢快激越,表现了在监禁中诗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腊伯马南扎腊四十和五十年代的作品,分别收在《千年的典礼》(1955)和《消毒剂》(1961)中。 
  马尔塞林诺·多斯·桑托斯(1929…)是莫桑比克最著名的青年诗人,他的诗歌闻名于世。独立前,他是葡属非洲殖民地民族主义组织执行局总书记。现在是莫桑比克的重要政治活动家。他曾用里利尼龙·米凯亚的笔名发表了许多诗。“米凯亚”的意思是“长着尖刺的草”。主要作品有长诗《山嘉纳》、《是种树的时候啦!》、《给我的祖国》等。 
  诗如其名。桑托斯的诗确如“米凯亚”尖锐有力,无情揭露了那种仇视非洲人、强制推行殖民文化的政策。他在《我在哪里》一诗中写道: 
  我孤孤零零、 
  生活在文明的大街上, 
  它以残酷的仇恨, 
  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除了这些著名的诗人之外,黑非洲现代文学还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象尼日利亚的邓尼斯·奥萨杰贝(1911…)、安哥拉的贝萨·维克多(1917…)、阿戈斯丁诺·内托(1922…1979)、佛得角的乔治·巴尔博扎(1902…1972)等,他们的诗是战鼓,是号角,激励非洲人民为自己祖国、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行斗争,起到诗歌的战斗作用。 
  二、小说 
  随着黑非洲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生活的动荡,民族意识迅速发展。用一种大容量的新的艺术形式,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细腻地反映千姿百态、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不但成为必要,而且有了可能。这种大容量的新的艺术形式,就是小说。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在黑非洲民族解放斗争时期的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取得很大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在非洲乃至在世界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列涅·马兰(1887…1960)是塞内加尔用法语创作的安的列斯作家,著有《巴杜阿尔》(于1921年获龚古尔奖)。正如作品的副标题所示是“一部真正的黑人小说”。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原法属赤道非洲的殖民地乌班吉沙利的一个村庄。故事描写了殖民主义者如何“闯入”这个地区,如何强行“传播文明”,以及如何“改变”了当地原来“落后”的生活秩序。小说反映的生活是真实的,揭示的主题是深刻的。殖民者的所谓“传播文明”,实质就是强盗式的掠夺和残酷无耻的剥削。在小说中,作家有如下的议论:“文明呵,文明……你在累累白骨上建立起自己的王国,你是践踏法治的强权……你所到之处,生灵无不遭殃”。这是饱含血泪的控诉。小说的这种强烈的反殖民主义倾向,虽然使作家遭到殖民当局的审判,但却对塞内加尔以及西非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在马兰的《巴杜阿尔》所奠定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塞内加尔三十年代文学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倾向加强了,并在五十到六十年代得以发扬光大,产生了桑贝内·乌斯曼那样代表非洲人民向殖民主义提出控诉的著名作家。 
  桑贝内·乌斯曼(1923…)是塞内加尔成就最大的著名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为塞内加尔文学增添了国际声誉。他著有长篇小说《黑色的码头工》(1955)、《塞内加尔的儿子》(1957)、《神的儿女》(1960)、《全民投票》(1964)等。此外,桑贝内还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和两部中篇小说。 
  桑贝内的文学创作,是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黑色的码头工》,就是根据他在马赛港口当码头工人的切身经历写成的,具有自传性质。《赛内加尔的儿子》在思想性上更强,在艺术上也更成熟,第一次显示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才能,塑造了具有代表性的有觉悟的非洲青年知识分子的先进典型——乌马尔·法伊。为了使自己的同胞不再受殖民者开设的土产收购公司的剥削,乌马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法军退伍,回到故乡,组织了一个合作农场,自产自销农产品。于是乌马尔和他组织的群众,同殖民当局发生了冲突。最后,他本人被殖民者残酷杀害。作者借故事中的人物戈米斯的口指出,“乌马尔梦寐以求的理想你们是知道的。他希望你们联合起来。因此他被杀害了……是我们把力量联合起来的时候了。这里是我们的土地——它是先辈留下来的遗产。我们有义务捍卫好我们的土地,不让它被任何人夺走”。作者通过乌马尔这个艺术典型,不但讴歌了献身人民事业的非洲一代新知识分子,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形象地教育人们:孤军作战,个人奋斗,采取不彻底的改良办法,既不能推翻殖民制度、也不能获得民族的解放。所以,作家在他的下一部小说《神的儿女》中,就以浓墨细笔,着意刻画了人民群众中自觉的英雄人物。 
  《神的儿女》反映的是反殖民主义性质的铁路工人罢工的事件。桑贝内把这一事件放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广阔背景中加以描写,表现了非洲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作品不仅如实地记录了从开始酝酿到胜利结束的罢工全过程,详细地描绘了非洲工人同殖民主义者的艰苦、曲折的斗争,而且细致地刻画了罢工中人们生活、思想的种种变化,塑造了众多的属于不同阶层的人物的活生生的形象。《神的儿女》似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显示了黑非洲人民从奴隶到战士的转变和成长过程。 
  贝尔纳·达季叶不仅是象牙海岸最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散文家。1954年和1955年他发表了根据民间创作加工而成的神话和童话集《非洲神话》和《黑头巾》,这表明作者对民间文学有突出的爱好和精深的研究。实际上,他的诗文创作无不吸取民间文学的民主精华和艺术手法。1956年发表自传体小说《克连贝》,这是作家在小说方面的初次试笔。 
  《克连贝》生动描述了未来民族解放运动参加者——克连贝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小学的棍棒纪律,不许使用本国语的规定,使少年克连贝十分苦恼,他本能地反抗殖民主义者的同化政策。但他忍受着,化愤怒为力量,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希望将来利用教育提高人们的觉悟、改善人们的生活、改变祖国的殖民地附属地位。克连贝一面学习知识,一面探索摧毁人间罪恶、消灭民族压迫的道理。青年时代的克连贝已经拥有丰富的学识,又深知殖民主义的资本主义剥削本性,民族意识已经形成。因此被殖民当局视为危险人物而罗织罪名加以迫害。狱中的克连贝受到种种考验,但他不悲观失望,不消极气馁,而是经受考验,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他相信:祖国一定会独立,人民一定能自由。小说对主人公童年的描写、对城乡景物的描写、对儿童心理和行动的描写等,都极为生动和成功。同时书中运用了许多童话、寓言、传说故事,不但有助于刻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