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亚非文学史 >

第59章

亚非文学史-第59章

小说: 亚非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现代小说是侯赛因?海凯勒(1888…1956)写的中篇小说《宰奈卜》(1914),他用规范的阿拉伯语夹杂一些埃及方言写成。故事是说一个出身于乡绅家庭的青年学生哈米德,爱上了堂妹阿齐宰,但由于农村的习俗使他不能向她表露衷情。后来,他又爱上了在他父亲田里干活的女雇工美丽的宰奈卜,而宰奈卜也发觉哈米德对自己的爱情;但她认为,由于社会地位的差别,他俩是不可能结合的。姑娘把心给了同她一样出身的青年雇工易卜拉欣,但由于农村的陈规陋习,姑娘没有向家人表露自己的心迹,反而屈从于家长的意志,嫁给了一个她并不喜欢的青年。她所爱的青年易卜拉欣去苏丹服兵役;哈米德离乡去开罗,开始了新的生活。姑娘陷于深重的精神痛苦之中,后来染上了肺病,抑郁而死。小说描写的是埃及的农村生活,由于地主与雇农之间社会地位的悬殊,使青年男女不能相爱,终于酿成人间悲剧;小说突出地描绘了埃及农村迷人的自然风光。《宰奈卜》尽管存在某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但它毕竟是第一部以文学形式反映现代社会问题的中篇小说。 
  紧接着,穆罕默德?台木尔(1892…1921)发表了小说集《目睹集》,它涉及若干社会问题。他的弟弟迈哈穆德?台木尔(1894…1973)继续哥哥未竟之业,从事小说、戏剧创作。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作家,但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风格技巧,他们都没有达到台木尔兄弟的水平。迈哈穆德?台木尔后来成为埃及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的奠基人。易卜拉欣?马齐尼(1889…1949)的长篇小说《作家易卜拉欣》(1931),阿拔斯?迈哈穆德?阿卡德(1889…1964)的长篇小说《萨拉》(1937),都是这一时期形式与内容结合较好的作品,其内容都涉及社会道德问题。剧作家陶菲格?哈基姆(1898…)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作了长篇小说《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文学家塔哈?侯赛因(详见本章第三节)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日子》三部(1929,1939,1962)细致地描写了主人公在二十世纪初、从埃及内地乡村到首都最高宗教学府、最后去法国留学的生活经历,揭示了贯穿其间的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它的主题和风格,被认为是阿拉伯新文学的重要里程碑。 
  在二十世纪头三十年的阿拉伯文学中,曾出现过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学流派,即“旅美派”文学和“埃及现代派”文学。 
  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从黎巴嫩、叙利亚到美洲去的阿拉伯侨民人数日益增加,到本世纪初,在美国和巴西等国的大城市里就已有三十五万阿拉伯人。1893年第一份阿拉伯文报纸《费哈报》在巴西出版,此后报刊总数达二百种以上。在侨民中出现了一批文学家、作家和诗人。1920年一些作家和诗人在纽约成立了“笔会”;1933年在巴西圣保罗成立了“安达鲁西亚协会”。这些作家和诗人逐渐创造出新的文学风格,称“旅美派”文学,或“叙美派”文学。这一派中成名最早的是黎巴嫩作家、历史家艾敏?雷哈尼(1876…1940),而黎巴嫩诗人、作家和画家纪伯伦?赫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旅美派”的领袖。另一位代表人物是黎巴嫩作家、文艺批评家米哈依尔?努埃曼(1889…)。“旅美派”作家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阿拉伯人在美洲新的环境中的奋斗和追求,对个性解放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他们对阿拉伯国家的落后状况表示不满、号召人民起来反对外国统治者。他们在宗教、婚姻、恋爱等问题上明确地表达了反对封建思想和为推动社会进步而斗争的思想。1948年以后,“旅美派”作家创作了不少谴责犹太复国主义的作品。“旅美派”文学产生、兴盛在二三十年代,仅存在了二十年左右,但留下的文学遗产却不少,影响颇大。 
  “埃及现代派”或称“埃及现代主义派”,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形成,不过在二十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到了三十年代成为主要文学流派。“埃及现代派”在它的初期,跟西欧现代派的文学是完全不同的,也没有什么关系。它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埃及及民族独立运动日益高涨的产物,与埃及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文化启蒙运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这一运动在文学上的表现。 
  这个流派主张文学要紧密配合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反映现代生活,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愿望,为创建埃及的新文学而奋斗。由于它产生于现代,反映了埃及现代生活的脉搏,故被称为“埃及现代派”。这一派著名的代表作家有塔哈?侯赛因、易卜拉欣?马齐尼、台木尔兄弟、侯赛因?海凯勒、阿拔斯?阿卡德和陶菲格?哈基姆等。 
  虽然“旅美派”文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影响很大,但到了三十年代,“埃及现代派”占据主要地位。在三十至四十年代,现实主义的阵地在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加强。 
  与小说的情况不同,在诗歌方面直到本世纪初变化仍不大。从形式上说,仍然是阿拉伯传统的旧体格律诗,这种诗体,有严格的韵辙结构;但是,在内容上随着时代的推移,诗人所要表现的主题较前有了扩大,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的、民族的和宗教的等等方面的问题。近代阿拉伯诗歌复兴运动的先驱是迈哈穆德?萨米?巴鲁迪。而现代诗人艾哈迈德?邵基(详见本章第二节)、哈菲兹?易卜拉欣(1871…1932)和赫利勒?穆特朗(1872…1949)则是诗歌复兴运动的主要继承者,也是复兴派诗人的杰出代表。这三位诗人出色地担负起由巴鲁迪开始的诗歌复兴的重任。他们都精通阿拉伯古典诗歌,最后形成了他们自己的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后来的人称他们为“保守派”,但他们的诗不是古诗的翻版,而是汲取传统诗的精华,在艺术上进行再创造。从维护诗的整体框架、诗歌的风格来说,他们是保守的,但在他们的诗中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和时代精神,他们这一代诗人是阿拉伯古诗风格和现代文化、时代精神的结合。 
  接着又出现了以阿卜杜·拉赫曼·舒克里(1886…1958)、易卜拉欣·马齐尼和阿巴斯?迈哈穆德?阿卡德(1889…1964)为代表的“笛旺派”(意即“诗集派”)诗人。他们受十九世纪英法文学中浪漫主义流派的影响,认为诗歌应该表达内心的活动,描写人生的善与恶,痛苦和欢乐。同时要描写大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感情。这个流派的创作特点是,无论从题材和形式——语言和音韵来看,都有革新。他们采用现代通俗的语言,打破传统诗严格的韵律障碍,确立以抒发内心活动为主的新倾向。 
  这两派诗人创造了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开辟了两条不同的创作道路。另外还出现了第三种诗歌创作的流派,这就是侨居美洲的阿拉伯诗人、如纪伯伦和伊里亚?艾布?马迪(1889…1957)等创造出来的。他们也是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流派,但和舒克里等人的一派又不完全相同,他们更多的是描写大自然和怀念遥远的祖国。他们也有自己的悲哀和痛苦,但更多的是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他们向着两极发展,一部分发展成为苏非主义(注:苏菲主义或苏菲派是伊斯兰教的一种派别,也称神秘主义。它提倡隐遁苦修,秘密传道,脱离世俗生活,忽视肉体存在价值,专求精神上与安拉接近。苏菲主义在各伊斯兰国家流行甚广,已形成自己的一套道德和修行哲学。),即神秘主义;另一部分发展成为享乐主义。 
  在古典诗风派里,继邵基、哈菲兹、穆特朗等诗人之后,又出现了艾哈迈德?宰基?艾布?沙迪(1892…1955)、阿里?迈哈穆德?塔哈(1902…1949)、阿齐兹?阿巴扎(1899…1973)、艾哈迈德?拉米(1892…)和萨拉哈?阿卜杜?赛布尔(1931…)等有名的诗人。 
  本世纪前半叶,在伊拉克出现了两个著名诗人:杰米勒?绥德吉?宰哈维(1863…1936)和迈阿鲁夫?鲁萨菲(1875…1945)。前者是出身于贵族家庭思想开明的诗人和作家,常常在诗中发表诸如给妇女以权力等的进步思想,在形式方面他也是一个革新家。后者的诗歌倾向于保持古典的形式,它的内容往往带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具有明显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这里我们还必须提一下突尼斯青年诗人艾布?卡西姆?沙比(1906…1934),他没有学过外语,但他阅读了许多翻译作品,也读过不少“旅美派”诗人、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诗人的作品,从中汲取了营养,创造出新的形象。他的作品摆脱了阿拉伯传统诗的主题,大多为牧歌式的抒情诗,洋溢着热爱自由、追求解放的感情。同时在诗的韵律方面给人以清新、简明、流畅之感。他写有诗集《生命之歌》。“一旦人民要生存,命运必定作响应。黑夜一定会逝去,枷锁一定要砸开”是沙比的著名的诗句。他的诗作在阿拉伯各国广泛传播,很有影响;可惜他不到三十岁就夭折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阿拉伯各国的文学开始有了新的发展,并逐渐趋于繁荣。从五十年代开始,各阿拉伯国家在政治上先后获得了独立,成为主权国家;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开始得到发展。但各国的政体不一样,有的仍保持着封建君主制,有的虽采取议会制,而实权掌握在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人手里。阿拉伯各国社会结构的状况还是很复杂的,既有大量的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也有民族主义和其他一些因素,各种思想交织在一起,互起作用。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新一代阿拉伯作家大量涌现,作品很多,所反映的面也很广。有的作品描写工人、店员、知识分子等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也有不少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1912…)写有长篇小说《两宫之间》(1956)、《向往宫》(1957)和《甘露街》(1957)三部曲。小说描写开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几代人的生活经历,反映了近现代埃及社会的变迁。他所塑造的人物活动舞台,几乎都在开罗,所以有“开罗作家”之称(注:纳吉布?马哈福兹于1974年所写的长篇小说《卡尔纳克》(即埃及影片《咖啡馆》),是属于揭露前掌权者劣迹的所谓暴露文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埃及作家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加维(1920…),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和塑造农民形象,他的长篇小说《土地》(1954)和《农民》(1968)比之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同样反映农村问题的小说,大大地前进了一步,而且对主题的剖析也深刻得多。《土地》以第一人称叙述夹杂着第三人称回忆的笔法,写二十年代末期埃及农村生活。揭示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土地》在探究现实问题的深度上,具有洞隐察微的笔力,因而受到好评。在艺术风格上,《土地》的文字通俗、明白、畅达,富于乡土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长篇小说《农民》一说它是《土地》的姊妹篇。另一个作家伊哈桑?阿卜杜?古杜斯(1919…),则善于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