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文学史-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冲突的起因是春香不从卞学道为守厅,卞学道利用特权将春香囚入死牢。春香是封建暴政的受害者,但同时又是它的揭露者和抗议者。公堂之上,春香面斥卞学道,“那劫持有夫之妇的人,为何无罪?”“你是临此治民还是专用酷刑来把人薅恼?”接着,又进一步揭露:“使道士大夫,不把四政司,不知四十八方南原百姓的苦,但知枉法去徇私”。她公开提出,要“伸冤雪恨”,“愿得七尺剑,刺杀贼谗奸”。她相信,“无罪之人总有翻身日”,“使道必然没有好下场”。这里,春香悲愤交集的控诉和抗议,正表达了当时朝鲜人民对封建制度久积的愤懑和仇恨。春香从争取个人爱情自由到维护自己人格尊严逐步展开了反对官僚暴政的斗争,这场冲突就大大增强了春香形象的社会意义。这就使春香成为当时朝鲜人民的思想、情绪、意志和愿望的表达者。
李梦龙是封建末期出身于两班阶级,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早期,他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婚姻自主的贵公子;科试及第受任全罗御使时的梦龙,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与卞学道相对立的“清官”形象。他与当时社会腐朽两班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和人民群众有一定的联系。他暗察南原,注意倾听下层群众的呼声。他自己就说过:“要知城里事,须问种田人”。他还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权限内按照民意惩处贪官污吏。最后,他在卞学道的生辰寿宴上丢下讽刺诗一首:
金樽美酒千人血,
玉盘佳肴万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落,
歌声高处怨声高。
诗歌无情揭露了卞学道一伙花天酒地残酷剥削人民的罪行,集中表达了广大群众对道德腐败,行为丑恶的封建官僚的愤懑和抗议。事后,及时罢职卞学道,清理狱犯,与春香团圆,一同反京。
在封建制度败落、人民斗争高涨的年代,出现象李梦龙这样的“清官”是可能的。但要彻底解决李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矛盾,一个出身两班贵族的“清官”,用“御使出道”、革职罢官的方法是绝对不能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梦龙的形象只是表明,当时朝鲜人民需要借这个理想“清官”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反对社会丑恶、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而已。
卞学道是李朝末年封建官僚的典型。骄奢淫逸,枉法徇私是他的特征。小说中,他与春香、梦龙及广大群众处于对立地位。他本来就是一个“刁钻乖僻”的“失德小人”,却被官僚统治集团继续任命为南原使道。他身负重任却不理政事,反依仗权势,迫害百姓,甚至欲置春香于死地。卞学道的贪婪、横暴,正说明了李朝封建社会腐朽败落,已接近死亡的边缘。
春香、梦龙、卞学道的形象是当时朝鲜社会不同阶级人物的典型代表。此外,书中还刻画了侍女、书童、艺妓等人物形象,丰富了作品的社会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同情。
在艺术上,《春香传》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学风格的中篇小说。小说的结构具有民间故事的特点:有头有尾,故事性强。小说“上卷”从春香出生写到与梦龙恋爱、别离,为故事的“开端”;“下卷”紧接上文,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和一个个波澜起伏的斗争场面:春香勇斗卞学道、御使暗察南原、狱中相会、寿宴填诗、革职罢官等,一步步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突出了作品主题。“上卷”着重抒情,“下卷”着重叙事,最后以大团圆结局,化悲为喜。整个作品显得完整、统一、和谐,具有古典艺术的情趣。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春香传》和许多民间文学作品一样,对人物外形、心理、人物环境的描写,是和小说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且这种描写,又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褒贬,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情绪。刻画春香,作者结合游春、恋爱、结婚等情节,用细笔描画了她的外形、情态、心理;更通过别离、审讯、坐监等场面,表现她追求平等、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内在思想和品质。人物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书中梦龙的形象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在情节发展中表现他的思想和性格。作家对他是有褒有贬,基本肯定,也有批评。对于贪官卞学道,则运用漫画手法勾画他的丑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封建官僚的憎恶和否定。由此可见,《春香传》的基本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的,但也包含着浪漫主义的因素。
《春香传》的文体和语言具有民间文学的特点,“说唱”结合。“说”的部分用散文写成,“唱”的部分则用韵文。散文通俗易懂,用于叙事;韵文优美典雅,用于描写和抒情。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也用散文、韵文写成。春香的语言散、韵相间,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表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品质;梦龙的语言多用韵文,反映了他的教养和身分;卞学道的语言皆用散文,显得矫揉、粗暴、武断;农夫的歌词朴素而又和谐,表现了劳动者的本色。
《春香传》还引用了许多民歌、童谣、成语、警句、俚语和小故事,更增强了作品的民族、民间文学特色。书中还提到中国古代作家的诗歌典故,这些,和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东西揉和在一起,混然一体,相映成趣,更体现了小说的古典风格。
《春香传》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也受到了封建意识的渗透。表现在一方面以“圣君圣德”、“人寿年丰”、“太平盛世”等颂词来称颂已临近崩溃的李氏王朝;另一方面,又宣传“天地神灵”、“神鬼报应”、“苦尽甘来”等宗教迷信观念。这些不能不影响作品思想和形象的完美。
总的说来,《春香传》是朝鲜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是朝鲜人民宝贵的文学遗产,它深为广大朝鲜人民所喜爱,至今,它仍然给我们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第十章 中古越南文学
第一节 概述
越南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东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越南的古典文学,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主要反映了奴隶制时期和封建时期的越南社会的面貌。在十世纪以前尚未发现有成文文学,但流传下来的民间口头文学却相当丰富。最初的口头文学是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如关于世界起源的《天柱神》,关于种族起源的《龙子龙孙的故事》,表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山精水精》等。这类作品反映了越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丰富优美的想象。越南古代大量的民歌、民谣也是今天所能看到的较早的文学作品,它们原以口头文学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才用文字记录下来。内容大都为歌咏劳动与爱情,反抗剥削压迫,反对封建混战,反对包办婚姻,揭发贪官污吏等等。这些歌谣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爱憎感情,体现出越南劳动人民的勤劳、活泼、开朗的性格,对后来越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十世纪以后越南才建立起第一个独立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李朝。李朝定佛教为国教,大力提倡儒学,定汉文为全国通用文字,仿效汉制,开科取士,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李公蕴建朝后于1010年颁布的迁都升龙(今河内)的诏书就是用汉文写成的,被认为是越南最早的历史文献,也是越南文学的开端。从这个时期起至二十世纪初,儒家思想占主要地位,越南文学完全以儒家思想为正宗。李朝时期尚无长篇著作,流传越多的是诗歌书启。
十三世纪陈朝时期,民族意识有所增强,民族文化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据传朝臣韩铨首先创造越南国音字“字喃”来代替汉字。这是借用汉字来标识越南音的文字,但有些比汉字还要复杂,不易在群众中普及和推广。尽管如此,字喃的产生仍不失为越南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为越南国音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许多文人逐渐使用字喃进行创作,阮铨的《祭鳄鱼赋》开创了字喃律诗的先河。之后,相继出现了陈光启的《卖炭翁》、阮士固的《国音诗赋》、朱文安的《国音诗集》和无名氏的《王嫱传》等国音文学代表作品,它们为越南民族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字喃的产生直接推动了诗歌创作的大众化和民族化。过去仅在劳动人民中间口头流传的民歌、民谣,现在得以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且传播开去。一些思想进步的作家,也得以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滋养。他们逐渐感到封建文人学士所恪守遵循的格律音韵过于刻板、拘谨,不利于表现新鲜、活泼的思想感情,于是大胆尝试,依据中国诗歌的音韵格律,结合越南的民歌、民谣,创造出一种新的诗体,即六八体诗。这种诗体,结构简单,字数六八相间,句句押韵。由于它形式灵活,易学易记,深受人民群众欢迎,很快就普及开来,成为越南文学中的一种主要诗歌体裁。六八体诗适宜于叙述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因此,长篇叙事诗也应运而生。根据民间传说整理改编的《贞鼠》和《石生》,便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六八体诗。后来,又将汉文七言诗与六八体诗组合成一种新的诗体,即双七六八体诗(四句一组,每句字数为七、七、六、八)。由于它比较讲究文字和声韵,所以在文人之间较为流行。此外,赋这一文体也被采用,十九世纪后,更发展为用字喃写赋。
与此同时,作为越南文学另一个颇为重要的方面,是利用汉字和汉文学形式所进行的创作,即汉语文学。越南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汉族语言、文学艺术的熏陶和影响。在这时候,越南文坛涌现出一批诗人和作家,如陈光启、范伍老、陈光朝、阮忠彦、张汉超和朱文安等。他们运用诗、词、歌、赋等多种汉文学体裁进行创作,在表现对于社会生活的感受和认识的同时,抒发出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理想抱负。
十五世纪的阮鹰(1380…1442),是越南杰出的民族诗人、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一方面用汉语,同时也用字喃进行创作。他遗留下来的主要著作,既有历史文献性的《平吴大诰》、《军中词命集》、《兰山实录》等散文作品;又有优秀的诗歌作品《抑斋遗集》(注:《抑斋遗集》是后人搜集、整理阮鹰所有的诗文而编汇成的总集。书成于阮朝初期(十九世纪中叶),编纂者为阮能静、杨伯宫和吴世荣。)和《抑斋诗集》;还有描述越南地理和风土人情的《抑斋舆地志》。阮鹰的《国音诗集》收有254首字喃诗,是目前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字喃诗集。阮鹰的作品感情饱满,语言平易清新、活泼流畅,因而开一代新风,在越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黎思诚(1442…1497)也是十五世纪的主要诗人。他是黎朝皇帝(黎圣宗),提倡运用字喃进行创作。他不仅精于国音文学,更工于汉语文学。他的字喃作品有《洪德国音诗集》、《十界孤魂语文》等,主题多属歌颂封建王朝,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他的诗声律严谨,风格清新,对越南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十六世纪以后,越南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社会矛盾随之尖锐起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