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社会及其解体-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v 首先可能是一种由于资源有限导致的向下流动,G。Lenski在其《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中写道:“农业社会常常被描绘成一个很少有垂直流动的社会,事情并不那样简单,……事实上,从长时期看,向下流动远远超过向上流动,……”他并提到在近代革命前欧洲世袭贵族内部已然进行的新陈代谢:“比如,尽管罗马国家一直存在到基督教时代, 但其旧的元老阶级却没有存在这么久。61个在共和制早期生存的罗马贵族氏族一直是根深蒂固的。但到公元前367年却只有24个生存下来。最近对法国中南部福雷的贵族进行的研究表明,13世纪存在的215个贵族世家,在13世纪末有30%消失了,在十四世纪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存在下来,在18世纪后期法国革命之前,只有5个还存在。在英国,很少有大的家族逃过了中世纪的玫瑰战争和都铎王室放逐的虎口。在中世纪,英国贵族家庭的地位是不牢固的,在俄罗斯,许多高贵的家庭由于没收和在男性后代中平分遗产而遭破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7页。
xvi 载:《文物》,1976年第六期,第45—50页。
xvii 在等级社会没有真正倾覆,或者等级流动的制度没有真正稳固地确立和健全之前,世族大家就仍可能悄悄地重新出现,就象在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又渐渐在社会上占据支配地位。
xviii 见前第四章第二节。
xix 所谓世族“世代的延续”,自然非仅仅指身体的存在或子息的繁衍、而是指一个家族社会政治势力的延续,所以,晋范、中行氏奔齐后子孙为庶民,二氏即不再构成为“世族”。下面是根据程发轫《春秋人谱》算出的各国世族延续代数的原始资料(春秋结束时即止)∶
周∶
五至八世∶刘、尹、吕、单、周
三至四世∶王叔、甘、儋、原、内史、樊、祭、成、毛、阴、瑕
鲁∶
九世以上∶臧孙、孟孙
五至八世∶叔孙、季孙、东门、子叔、孔、秦、颜、申
三至四世∶展、冉、林、卜
晋∶
九世以上∶韩、范、赵、籍
五至八世∶栾、祁、、荀、魏、梁、史、嬖
三至四世∶狐、羊舌、胥、先、张、董、解、乐、贾、箕、医巫、女叔
楚∶
九世以上∶斗
五至八世∶()、屈、申、申叔、潘、工尹、熊
三至四世∶阳、伍、观、史
齐∶
五至八世∶国、高(姜姓)、鲍、陈、王
三至四世∶栾、高、崔、庆、卢蒲、闾丘、晏、隰、东郭、管、邴、
申、大史、卜祝、嬖
郑∶
五至八世∶罕、驷、乐人师、石
三至四世∶太叔、丰、印、游、良、国、羽、孔、然、皇、堵、候、
卫∶
九世以上∶石
五至八世∶宁、孙、孔
三至四世∶齐、子叔、公叔、大叔、王孙、史、褚师、赵、华、祝史
宋∶
九世以上∶华
五至八世∶乐、仲、孔、向、鳞
三至四世∶皇、鱼、荡、褚、嬖
陈∶
五至八世∶夏
三至四世∶辕、庆
秦∶
三至四世∶子车、医卜
蔡∶
三至四世∶朝
xx 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82页。
xxi 管东贵此文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3分,1993。
xxii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70—371页。
xxiii 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大夫家族的世袭,亦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但作为其范例的诸侯的世袭,则看来是一开始就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是一种直接的政治干预行为。
xxiv 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4—45页。
xxv 在西方甚至“仕不仕”也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要“有土”,见下条。
xxvi 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由于“封建社会”与“世袭社会”的并行性,我们经常对两者不加区别。
xxvii 或更准确地说“功名”,这是随着选举制度的发展而逐渐定形的。
xxviii 同上书,第55,58页。有关“家产制”可参见韦伯该书第48页注:“‘家长制的’(Patriarchical)当然不等于是苏丹制的,而是指一以礼仪上的最高祭司长来呈现世袭神性的家父长制。”这一早期的家长制在变革之后作为唯一世袭的制度(亦即君主制)依然保留,甚至得到强化。
xxix 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0页。
xxx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要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174页。
xxxi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要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175页。
xxxii 例如昭公六年子产在回答叔向对郑国铸刑鼎的指责时说:“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xxxiii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要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5页。
xxxiv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4—45页。
xxxv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要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6页。
xxxvi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中国文化要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8—179页。
xxxvii 其结果是常常导致除了孔子之后寥寥几个人物之外,其他儒者都是“贱儒”、“伪儒”、“小儒”。
xxxviii 因而他们也往往更强调“仁”在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xxxix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4、150、151页。
xl 同上书,第150页。
xli 英文资料参见:K。Jaspers: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Press;1965。esp。pp。28…50;126…140。T。Parsons“The Intellectual: A Social Category”;inP。Rieff;ed:On Intellectual;New York:Doudleeay1969;pp。3…25。中文资料参见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69—70页;帕森斯:“知识分子:一个社会角色范畴”,收在《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55—377页。
xlii 可参见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古篇)》,正中书局1948年版,第58至59页所举春秋时代“存亡继绝”、“不为已甚”的数例。
xliii 例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7页。
xliv 《左传·昭公29年》。
xlv 《论语·季氏篇》。
xlvi 《论语·雍也篇》。
xlvii 《论语·公冶长篇》。
xlviii 《论语·尧曰篇》。
xlix 《论语·学而篇》。
l 《论语·泰伯篇》。
li 同上。
lii 《论语·颜渊篇》。
liii 《论语·公冶长篇》。
liv 《论语·子张篇》。
lv 《论语·子路篇》。
lvi 《论语·宪问篇》。
lvii 《论语·泰伯篇》。
lviii 《论语·季氏篇》。
lix 《论语·雍也篇》。
lx 《墨子·尚同》。
lxi 《墨子·天志上》。
lxii 《墨子·天志中》。
lxiii 《孟子·滕文公上》。
lxiv 《荀子·富国》。
lxv 《荀子·荣辱》。
lxvi 同上。
lxvii 《荀子·富国》。
lxviii 同上。
lxix 《荀子·荣辱》。
lxx 《荀子·仲尼》。
lxxi 曾国藩:《曾文正公诗文集》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68页。
lxxii 《孟子·告子下》。
lxxiii 《国语·齐语》。
lxxiv 见第四章第二节的统计。
lxxv 《孟子·告子下》。
lxxvi 《国语·晋语》
lxxvii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8页。
lxxviii 《左传·襄公31年》。
lxxix 同上。
lxxx 《论语·为政篇》,又见 《论语·颜渊篇》。
lxxxi 《论语·子路篇》。
lxxxii 《论语·子张篇》。
lxxxiii 《论语·颜渊篇》。
lxxxiv 《论语·卫灵公篇》。
lxxxv 《论语·述而篇》。
lxxxvi 陈:“春秋时代的教育”,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五本,第四分,第750页。
lxxxvii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古篇)》,正中书局1948年版,第43页。
lxxxviii 郭沫若:《十批判书》,收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2页。
lxxxix 《论语·子张篇》。
xc 《论语·卫灵公篇》。
xci 《论语·为政篇》。
xcii 参见陈荣捷:“初期儒家”,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七本,第四分,第724页。
xciii 钱穆:“孔子弟子通考”,载:《先秦诸子系年》,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增订版。
xciv 同上。
xcv 陈荣捷:“初期儒家”,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七本,第四分,第758页。
xcvi 《孟子·公孙丑上》。
xcvii 《孟子·告子下》。
xcviii 《荀子·王制》。
xcix 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载:《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242页。
c 顾颉刚:“春秋的孔子与汉代的孔子”,载:《古史辨》第二册,北京:朴社1930年版,第133页。
ci 《论语·先进篇》。
cii 《论语·宪问篇》。
ciii 《论语·颜渊篇》。
civ 《论语·阳货篇》。
cv 《论语·雍也篇》。
cvi 《论语·卫政篇》。
cvii 《论语·子张篇》。
cviii 《论语·里仁篇》。
cix 《论语·里仁篇》。
cx 《论语·里仁篇》。
cxi 《论语·阳货篇》。
cxii 《论语·宪问篇》。
cxiii 《论语·阳货篇》。
cxiv 《论语·阳货篇》。
cxv 见《论语·季氏篇》,但孔子认为自己也只是“学而知之”。这里显然最好不因人而论,而不如说在一个人那里,“生知”会影响“学知”,“学知”中亦有“生知”。
cxvi 《国语·晋语四》。
cxvii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版,第21—22页。
cxviii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年版,第151—152页。
cxix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