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词表示”。按照这一理论,每种元素有一定的化合价,在原子化合时彼此相
连结,同时抵消了相对应的原子价。因此在化合物中原子不是堆积在一起,
而是处在一定的结构之中。分子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反之,依
据已知的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可以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从1861年至1873年,布特列洛夫依据化学结构理论曾预言过叔醇类的
存在及其结构;解释了同分导构现象;合成了一些有机化合物。但是初创时
期的结构论是不成熟的,一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1864年,肖莱马(1834—1892年,德国)较圆满地解决了布特列洛夫遗
留下的问题,他证实了碳原子4个化合价具有等价性。并肯定当时认为乙烷
有两种异构体是一大错误,从而排除了一个假想的烷烃系列。肖莱马对有机
结构理论及异构现象作了正确的解释,预见到丙醇应有两个异构体存在。后
来他分离出正丙醇,并合成了该物质。肖莱马的这些划时代成就使他成为现
代的科学的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5。物理化学的建立
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领悟到化学运动不再是一种孤
立的现象,一些物理因素的变化,例如温度、压力、电场的改变都会引起相
应的化学变化。19世纪下半叶,一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开始运用物理学的
规律来探索化学现象的本质和化学运动的规律,在化学热力学、电化学、溶
液理论、化学动力学等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从而为近代物理化学开辟
… Page 23…
了新天地。
(1)化学热力学的发展
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为什么能发生?怎样发生的?以及能发展到
什么程度的学科。还在19世纪初,人们已注意到化学反应与各物质的质量和
化学反应产物的挥发性以及溶解度有关。1861—1863年,贝特罗和圣—吉尔
(1832—1863年,法国)在研究酯化反应和逆向皂化反应时,发现在平衡时
二者反应都不完全,各物质的比例也是相同的。
1804年,古德贝格(1836—1902年,挪威)和瓦格(1833—1900,挪威)
认为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存在正反应和逆反应并当这种作用相等时,体系便
处于平衡。他们把这种思想发展成二条定量化的规律:①这种作用与自身的
质量成正比;②当反应物有相同的质量但体积不同时,那么这种作用的大小
与体积成正比。
1871年,古德贝格和瓦格根据分子碰撞理论导出质量作用定律;指出分
子碰撞仅仅一部分导致反应。后来有人用气体检验这一条定律,结果证明了
质量作用定律的正确性。
19世纪50至60年代,哥本哈根大学教授J·汤姆逊(1826—1909年,
丹麦)和贝特罗(1827—1907年,法国)试图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来解释反
应过程的方向性。他们认为“每一个简单或复杂的纯化学反应作用,伴随着
热量产生”,当无外部能量影响时,化学变化将向放出最大热量的物质或物
系的方向进行。他们几乎是同时发现这一定律的,因此称贝特罗——汤姆逊
原理。
霍斯特曼 (1842—1929年,德国)在60~80年代里,发现在热分解反
应中,分解压力与温度的关系。范霍夫(1852—1911年,荷兰)由此建立了
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及体系吸收热量间的函数关系,他称之为动态平衡原
理。他说:“在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之间任何平衡,因温度下降,向着产生
热量的两个体系和平衡方向移动。”1879年,罗宾发现增加压力有利于体积
减少的反应发生。1884年,才由勒夏特里指出了更加普遍的规律:一个化学
平衡总是向消除外界因素影响的方向进行。
19世纪70年代,由于盐矿的综合利用和合金性能的研究,迫切要求化
学家们提供多相系统平衡的知识。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吉布斯(1839—
1903年,美国)在热力学中引入了“浓度”的概念,将定组分的浓度对内能
的导数定义为“热力学势”,这样使热力学可用来处理多组分的多相体系,
从而可以处理化学平衡问题。他得到了关于物相变化的相律。而相律表明的
自由度为零的状态即是宏观下的平衡态。吉布斯奠定了近代物理化学的理论
基础,相律是物理化学中最普遍的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是f=n+2-r。f为
自由度,即整个体系可以独立变动的强度量的数目,如温度、压力、浓度等。
n为独立组分数,r为相数。
相律自 1878年提出后,未能被人们立即理解,后来罗津布姆 (1854—
1907,荷兰)把相律成功地应用于盐水体系的研究,他在论文里使用了易于
理解的图解法,才使相律引起应有的重视。
(2)溶液理论和电离理论
溶液理论起源于测定盐水的浓度。后来人们对溶液的认识不断深化,贝
… Page 24…
托雷 (1748—1822年,法国)在研究埃及盐湖时,于1798年提出溶液是没
有定比的化合物的观点,曾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格雷厄姆 (1805—1869年,英国)系统地研究了溶解物质的扩散作用,
他把能较快地从溶液的一部分扩散到另一部分的晶体叫凝晶体,而溶解后扩
散极慢的非结晶体叫胶体。
植物学家在19世纪初已经知道水可以经过细胞膜渗入细胞之中,生理学
家们还试图通过实验定量地测出这种渗透压力。1867年,特劳贝(1826—1894
年,德国)利用多孔磁筒得到一种半透膜,这种膜只让水透过,植物学家浦
菲弗(1845—1920年,德国)用这种半透膜准确测出了渗透压,由此得到一
条重要结论:在给定温度下,渗透压与溶液浓度成正比。范霍夫(1852—1911
年,荷兰)认为渗透压和其它因素的关系很象气态方程,渗透压随温而增加,
与体积成反比,所以可以设想具有渗透性的细胞象一台理想热机。由此他推
断渗透压也服从阿佛加德罗定律,并把热力学的一些结论应用到溶液上去。
他还证明稀溶液的渗透压与同浓度的气体压力相同。他把酸、碱、盐的渗透
公式改写成PV=iRT(i>1),对同一物质i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些现
象范霍夫虽不能完全理解,但却成为后来建立电离理论的实验依据。
由于伏打电池的发明随之带来了关于溶液导电机理的研究,当时人们感
到不解的是为什么氧和氢出现在不同的电极?水分子是在什么地方分解开
的?1805年,格罗斯(1785—1822年,德国)提出一种理论来解释水的电解。
他认为水在电解时水分子交替分解再化合,在正极附近水分子分解为带正电
的氢原子和带负电的氧原子,这些带负电的氧原子被吸引到正极并中和,然
后化为氧气放出。带正电的氢原子就和后面带负电的氧原子化合,这样顺序
延续到负极附近,使带正电的氢原子在负极上被中和,生成氢气放出。这个
理论同样适用于酸、硷、盐溶解的电解。格罗斯的电离理论简明形象,一直
流行到1890年。
法拉弟曾研究过电解现象,他把分解前的溶液叫电解质,即电可以分解
的物质。他认为在溶液中电流是带电荷的分解物运动的结果,他称之为离子,
意为被电分离出的物质小颗粒,带正电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叫阴离子。
1885年,青年化学家阿伦尼乌斯(1859—1927年,瑞典)提出了电解电
离度的公式。2年后发表了《论水溶液中物质的电离》的著名论文。他认为
盐溶于水就自发地离解为正、负离子。溶液越稀,电离度越高,分子电导率
也越大。到无限稀时,分子将全部电离,此时溶液电导率达到最大值。按他
的理论,在电解中两极间的电位差只起指导离子运动方向的作用。相同当量
的离子都带有相同电荷,因而在两个电极上得到的物质当量也是相同的。
阿仑尼乌斯的电离理论受到当时多数学者的反对。直到本世纪初这一理
论才得到承认。
(3)催化理论的建立
人类很早就知道催化剂,古代已应用酶酿酒,用硝石制造硫酸。19世纪
由于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发现了大量的催化现象,促使化学家们去思考与此
有关的问题。
1835年,贝采里乌斯首先提出“催化”概念。1838年,德拉托尔(1777
—1859年,法国)和施旺(1810—1882年,德国)分别发现糖能发酵成酒精
是由于一种微生物作用的结果。贝采里乌斯指出:发酵与铂粉的催化作用相
… Page 25…
似。他还认为生物体中生成的许多化合物,可能也是一些类似催化剂的有机
体。后来人们把这些有机催化剂叫“酶”。
催化剂为什么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1835年,贝采里乌斯在解释NO
对SO的氧化催化作用,提出生成过渡性中间化合物的假说,即一氧化氮与
2
氧生成NO,NO与SO反应生成硫酸再还原成NO。这里,NO就是把氧转
23 23 2 23
交给SO的活性中间物。后来威廉逊(1824—1904年,英国)对乙醇脱水也
2
作了类似的解释。从此,催化剂生成中间化合物的概念为人们接受。
在研究催化现象时,人们还发现催化反应不仅是在均相中进行,事实上
反应物在相界面上的浓度比在相中的浓度大,这叫“吸附作用”。1824年,
意大利学者波兰尼提出催化反应的吸附原理,他认为吸附是由于静电产生的
分子引力,结果使参与化合物质的质点相互接近,因而容易反应。但是法拉
弟认为吸附作用并不靠静电力,而是靠固体物质吸引呈现的气体张力。在19
世纪,自法拉弟之后催化理论没有更大的进展。
… Page 26…
四、近代后期数学
数学在这一历史时期 (1815—1872)取得了飞跃发展,这种发展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它的几个主要分支学科,如几何学、代数学与分析学等都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它们所蕴涵的新思想,对于以后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非欧几何学的发现与几何学的发展
在这一历史时期,数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工作之一应当说是非欧几里得
几何学 (简称非欧几何学)的创立,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年——公元前
275年,古希腊人)在他的《几何原本》中以所谓的公设和公理的形式给出
了几何学的一些基本前提,其中平行公理(在《几何原本》中称之为第五公
设,在《几何原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