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 >

第18章

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第18章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科技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理学家马让迪 (1783—1855年,法国)通过“活体解剖”做了大量动物实 

验,进一步证明了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功能及分布,他还试图用物理 

化学原理来解释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 

     著名的生理学家穆勒(1801—1858年,德国)集当时生理学研究的大成, 

于1834年出版《人体生理学概论》。他对神经系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其中 

一项重要成就是证明了人的感觉与外界刺激神经的方式无关,仅取决于感官 

的结构与功能。例如不用光作用视网膜,而采取压力刺激的方式,同样可以 

产生光亮的感觉。这一研究为感觉生理奠定了基础。穆勒在当时享有盛名, 

在19世纪后半期,他和他的学生完成了许多发现与发明,对发展德国医学起 

过重要的作用。不过穆勒认为感官的机能来自某种神秘的“神经能量”,从 

而陷入了不可知论。 

     在30年代,马让迪的学生C·伯纳德(1813—1855年,法国),深入而 

系统地研究了活体解剖,他的格言是“拼命去做实验,然后再想”。他在研 

究神经系统对营养和分泌的作用时,发现了肝脏的产糖功能和血管运动神 

经。他通过实验证明身体内糖的产生功能是受中枢神经控制的。继而他又发 

现所谓血管舒缩神经的功能,这种神经在感官冲动的刺激下产生不随意运 

动,以控制血管。这一结论是通过在活的动物身上进行实验得出的。伯纳德 

的这些实验研究为实验生理学奠定了基础。 

     韦伯兄弟发现了神经的抑制作用。1831年H·韦伯(1795—1878年,德 

国)研究了听骨的感觉功能,后来他和F。韦伯(1806—1871年,德国)合作 

推进了神经系统的研究。他们观察到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心跳停止等现象。 

     在50年代神经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853年,沃尔发现了神 

经兴奋传导和变性法则;1857年,朴夫鲁格尔发现刺激内脏神经可以引起肠 

运动的抑制现象,2年后他又提出了极性兴奋法则。1861年,布诺卡发现了 

大脑皮质中的语言中枢。 



     (2)消化系统生理 

     19世纪初,人们对消化系统的生理现象很少了解,例如穆勒在著作中就 

认为食物在胃里发生的化学变化就是消化的全过程。1833年,美国军医毕奥 

蒙特(1785—1853年,美国)发表了有关消化的生理现象。还在1822年, 

一名胸部受伤的水手曾找毕奥蒙特治疗,两年后水手得以康复,但是胃部的 


… Page 58…

伤口却不能愈合。为了“完全看清消化过程”,毕奥蒙特将生的和烤熟的肉 

用丝线吊着放入他的胃中,借此研究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消化的影响,结果 

证实了胃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伯纳德在动物身上也造成了类似的情况,这一研究使他在1846年发现胰 

液可以把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把淀粉转化为糖, 

并溶化含氮物质或蛋白质。1848年,他用狗做实验,证明肝在神经控制的内 

分泌影响下,可以把其它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在此之前的一些理论却认为植 

物才能把无机物质变成有机物,动物只能吸收有机物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 

1857年,他进而证明肝能产生一种肝淀粉或糖元的物质,经过酵解后成为葡 

萄糖。这样他阐明了糖尿病的性质,并推翻了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的说法。 

1856年,他又发现了唾液分泌中枢。伯纳德的功绩在于用化学的方法研究机 

体的代谢和分析组成分,从而扩充了生理学的领域。1860年,他写成了《实 

验医学研究导论》,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生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逝 

世后法国议会决定破例为他举行国葬。 

    在消化过程中酶起着重要的作用。1836年,施旺发现了胃蛋白酶。1844 

年,沃伦顿在研究胰液的消化机能时发现了淀粉酶。 



     (3)血液系统生理 

     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1578—1675年)已经认识到血液是靠心脏的机 

械作用在血管循环流动,这种循环又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但在18世纪,“活 

力论”普遍为人们采用,因此血液循环系统的研究进展甚微。 

     19世纪,伯纳德提出动物同时处于内环境和外环境中,他强调:内环境 

的恒定是自由和独立的生命赖以维持的条件。他所说的内环境主要指血液。 

     19世纪对血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主要有:1842年发现血小板, 

1845年发现凝血现象,1846年发现血球的阿米巴样运动,1849年证实脾脏 

有造血功能,1861年获得氧化血红素光谱,1862年人工制成生理食盐水,1866 

年进行了血液中的气体分析。 



     (4)胚胎学 

     冯·贝尔(1792—1876年,俄国)是近代胚胎发育理论的创始人。他原 

是一位医生,后来向德国著名的比较解剖学家焦令格尔学习生物学,自 19 

世纪20年代起研究胚胎学。1828年,他发表《动物发展史》,指出细胞的 

增殖与分裂是一切胚胎发育的共同过程,从而奠定了胚胎发育理论基础。 

     冯·贝尔将胚胎分为两个原始胚层,上层叫动物层,下层叫可塑层。动 

物层发育成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肌肉、骨骼;可塑层发展为血管、 

食道、肠及附属器官。他还把胚胎的发育分为三个时期:一为原始分化时期, 

动物层分化为皮肤层和肌肉层,可塑层分化为血管叶和粘液叶;二为组织的 

分化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三为形态的分化时期,开始形成器官。他曾 

详细观察过某些器官的形成过程,例如他发现眼是由2个原始体形成的,神 

经管的突出前部形成了眼窝,而头部的上皮则发展成晶状体。冯·贝尔由此 

得出结论,认为发育实质上是一种分化过程。 

    还在1811年,比较解剖学的创始人梅克尔 (1781—1833年,德国)就 

曾猜想:一个物种是从另一个物种进化而来,因此高等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 

程中会重演物种的进化。冯·贝尔指出这种理论是错误的。他认为高等动物 


… Page 59…

的胚胎在发育之初仅表现出某种类型的一般性状,但在后期却表现出纲的性 

状,最后才表现出目、科的性状。因此,一种类型的胚胎可以和另一种类型 

的胚胎相比较,但不同类型的成年动物却不能比较。 

     1826年,冯·贝尔在解剖一只刚交配过的母狗时,在许多滤泡中发现了 

一个黄色班点,他判断这就是哺乳动物的卵。他说“哺乳类的卵实际上也像 

鸟卵一样是一个小卵黄球,不过体积更小罢了。 

     冯·贝尔的比较胚胎学为进化论提供了依据,达尔文高度评价了这一点, 

他写道:“冯·贝尔赢得了所有动物学者的深切敬意,约在1859年,他就表 

示相信现在的完全不同的类型是由一个单一的祖先类型传下来的。” 



                  2。细菌学、免疫学及寄生虫学的发端 



     (1)细菌的发现与研究 

     17世纪,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观察到过去用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列 

文虎克(1632—1723年,荷兰)用一台自制的显微镜在雨水、泥土甚至牙垢 

中发现了各种形状的微生物。他还观察到煮沸后的肉汤,放上一段时间,汤 

里会出现微生物,放在封闭容器中的肉虽然不会生蛆,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 

到大量微生物繁殖出来。他在1684年发表了最早的细菌图,从中我们可以辨 

认出链球菌、杆菌和螺旋体。这些发现使当时的学者们相信,微生物是从无 

生命物中诞生的,而各种生物又是从微生物中产生的。这种认为生命是从无 

生命物质直接产生出来的假说叫“自然发生说”。这原是一种古老的错误的 

理论,结果却在17世纪得到新发现的“支持”。18世纪后,人们又开始怀 

疑“自然发生说”的正确性。一位英国神父用煮沸的方法杀死瓶子里有机溶 

液中的微生物,可是不久又生出了新的微生物,于是他认为无生命物质确实 

可以产生微生物。生物学家斯巴兰札尼(1729—1799年,意大利)对这一实 

验产生怀疑,他认为这可能是瓶口未封闭好的结果,于是他用19个封闭的瓶 

子,在沸水中浸1小时,结果在瓶内有机溶液中确实没有再见到微生物。据 

此,他认为英国神父见到的微生物是从空气中进入瓶内的。 

     19世纪后,此类争论仍在延续。施旺强调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但法国 

博物家普谢却在1858年宣布,他已用实验证明生物能在几天里从无生命中自 

生出来。这样,到1860年法国科学院为解决这一问题发起了征奖活动,结果 

由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年,法国)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长期悬 

而未决的难题。 

     巴斯德原是一名化学家,他对生物学的研究是从研究发酵开始的,从 

1857年起,他致力于各种发酵机理以及改进醋和酒的生产。还在30年代施 

旺等人就已提出酒精的发酵是一种活的酵母作用的结果,但李比希等化学家 

却认为发酵仅是化学过程,与生物无关。巴斯德经过研究后指出:发酵的产 

物不仅是酒和二氧化碳,还有甘油、丁二酸和其它物质,然而这一复杂的过 

程不是一般化学方程式所能表达的。他用实验证明在没有“有机氮化物”的 

条件下,发酵在酒精中照样进行,乳酸发酵也同样进行。1861年,巴斯德观 

察到了醇酵母是一种杆状的类似鞭毛虫状的微生物,其发酵作用只能在无氧 

条件下进行,这使他发现存在着不依赖氧生活的微生物。1863年,他把发酵 

机理推广到腐败作用,认为这是微生物把死去的动、植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 

的过程。 


… Page 60…

     巴斯德是达尔文的信奉者,他认为微生物不可能在短时间里由无生命物 

质生成,有机培养液中的微生物可能是由空气中的某种微生物胚种繁殖起来 

的。1860年,他在阿尔卑斯山区的不同高度上做实验,证明空气中的胚种和 

高度成反比。1864年,法国科学院在巴黎大学举行辩论会,他制造了各种形 

状的长颈瓶,内盛肉汤,瓶口不封,以利空气进入,几天后肉汤没有变质。 

巴斯德解释说:空气中的胚种在流经弯曲的瓶颈时,都被沾在管子的内壁, 

而不能进入肉汤中。法国科学院评论这次辩论,认为巴斯德“利用最精确的 

实验,扫清了生物自生这个问题上的疑云。” 



     (2)细菌的培养基、染色及灭菌 

     最初用显微镜观察的细菌都是没有染色的,观察者很难看清细菌的细致 

结构。1849年,植物学家科恩(德国)首先用植物染料将组织切片染色。1769 

年,霍夫曼(英国)使用植物染料洋红为细菌染色。1876年,细菌学家科霍 

 (1843—1910年,德国)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