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据《曲礼》,是二十岁。勃死于去交趾路上的海中,《旧唐书》说年二十八,《新唐书》说二十九,在淮南、南昌作序时,成是二十四、五、六。《王子安集》百分之九十的诗文,都是在北方——绛州、长安、四川之梓州一带,河南之虢州作的。在南方作的只有少数几首,淮南、南昌、广州三地而已。广州较多,亦只数首。交趾一首也无,可见他并未到达交趾就翻船死在海里了。有人根据《唐摭言》、《太平广记》二书断定: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据他作过沛王李贤的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诸王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在虢州,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反映当时封建盛世的社会动态,很可以读。这个人一生倒霉,到处受惩,在虢州几乎死掉一条命。所以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骚满腹一方。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是说得对的。为文尚骈,但是曹初王勃等人独创的新骈、活骈,同六朝的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他是七世纪的人物,千余年来,多数文人都是拥护初唐四杰的,反对的只有少数。
——摘自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7—10页)
[解析]
毛泽东的这个批语,共有1000多字,写在一本清代项家达编的《初唐四杰集》中王勃的《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的旁边。毛泽东还在标题前画了一个大圈,表示熟读和重视。从批语中的其他内容来看,大约写于1958年之后,60年代之前。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硕儒王通之孙。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逐出王府。任虢州参军时,因擅杀官奴,犯死罪。遇赦后渡海省亲,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号“初唐四杰”。著作甚丰,原有集散佚。明人张燮辑有《王子安集》16卷。
对王勃的生平遭际,毛泽东是很熟悉的。他读过《新唐书》和《旧唐书》中的《王勃传》。《新唐书·王勃传》中写到:“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毛泽东读这篇传记时,在这段记载下用红铅笔画着着重线。
前面引述的毛泽东的批语,可分两个部分,前者为考证,后者为评价。就行文而看,无疑是凭记忆兴之所至写的,足见其惊人的记忆和平时博读的功底。一番叙述,对王勃的行年踪迹和创作历程作了基本概括,透露出近于职业的研究精神。
毛泽东的考证,论证了王勃在淮南写《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在南昌写《滕王阁序》的年龄。关于王勃在南昌作序的时间,旧有二说。王定保《唐摭言》卷五以为是王勃14岁时作。蒋清翊《王子安集注》卷八本文注引申其说,谓当时王勃之父王福畤在六合当县令,王勃路过洪州,便是前往六合。辛文房《唐才子传》及《名胜志》据新、旧《唐书》中《王勃传》,说是王福畤谪贬海南时,王勃前往省亲途中所作。毛泽东以后说为是,进一步指出王勃时年当在“二十四、五、六”。毛泽东花力气弄清王勃写这两篇序文时的年龄,是因为它们是王勃骈文的代表作。
在文学创作上,王勃论诗不满人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诗风,常常“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做诗能突破当时文坛盛行的宫体诗束缚,风格较为清新明朗。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意境开阔,气象高爽,一扫前人送别伤离的低沉格调,历来为人们传诵。亦长于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户晓;其中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尤为时人赞赏。
毛泽东在批语中高度评价了王勃的文学成就。他引用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一首,来肯定王勃等人致力于改变齐梁以来浮华绮丽的形式主义文风,对唐朝文学发展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毛泽东特别指出了王勃虽“为文尚骈”,但写的是“新骈、活骈”,与六朝之“旧骈、死骈,相差十万八千里”。其差别所在,既在于文风(“光昌流丽”),又在于内容(“反映当时封建盛时的社会动态”)。这个评价,是恰当的。
毛泽东更同情王勃的命运遭际,并把它同作者的为文气质联系起来。王勃才华出众,有建功立业的壮志,但“一生倒霉,到处受惩”,于是,“他的为文,光昌流丽之外,还有牢骚满腹一方”。这个观点,确是独到的知人之谈。
毛泽东特别喜爱的《秋日登滕王阁饯别序》,便集中体现了王勃为文风格,即光昌流丽与牢骚满腹的结合。全文用严谨的对仗,和谐的声律,精炼的语言,细致优美地描绘了湖光山色:“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雾,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是光昌流丽一面。接下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怀才不遇,遭际危艰的牢骚,跃然纸上。毛泽东读后,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警策的句子后面画着臼。尤其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优美的句子表示了由衷的喜爱。60年代初,他在和子女们的一次谈话中,一边背诵这篇诗序中的佳句,一边评论,谈兴正浓时,坐到桌前,悬时挥毫,为他们书写下这一具有诗情画意的千古名句。
毛泽东批注过王勃的其他诗文。如《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毛泽东在一本《注释唐诗三百首》中这首诗的天头的上面,简洁而有力地批注了一个字“好”。在凝聚着真挚友情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句下,连画三个大圈。他还把全诗当作书法练习的内容,其手迹收在《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里面。
20。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王勃)以一个二十八岁的人,写了十六卷诗文作品,与王弼的哲学(主观唯心主义),贾谊的历史学和政治学,可以媲美。都是少年英发,贾谊死时三十几,王弼死时二十四。还有李贺死时二十七,夏完淳死时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如果党再对他们加以鼓励,不怕失败,不泼冷水,承认世界主要是他们的,那就会有很多的发明创造。我们近来全民性的四化运动(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充分地证明我的这个论断。由王勃在南昌时年龄的争论,想及一大堆,实在是想把这一大堆吐出来。一九五八年党大会上我曾吐了一次,现在又想吐,将来还要吐。
——摘自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中古籍批语集》第10—13页)
[解析]
毛泽东这段批语,无疑是由此及彼的借题发挥了。
毛泽东由青年文学家王勃的创作成就而联想到的其他“英俊天才”中,贾谊、李贺,我们有专条叙述。
批语中提到的王弼(226一249),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人,大族后代。王弼幼年聪慧,十几岁就爱好《老子》,通辩能言,对答如流。官至尚书郎,但事功非他所长,得病而亡,年仅24岁。他的著作现在流传下来的较多,除《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以及《老子指略》的佚文外,还有《论语释疑》一书的片断,保存在梁人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论语正义注疏》中。王弼是魏晋玄学开风气的哲学家。
批语中提到的夏完淳(1631—1647),明末诗人,抗清将领。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脊)。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夏允彝是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在当时文坛上声望很高,他们二人创立“几社”。夏完淳从小受到他们的学识、文章和气节的熏陶,加之天资过人,聪明早熟,5岁知书史,7岁能诗文,受到前辈赏识。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抗清义师蜂起,他仅14岁,便随父亲及老师在太湖起兵抗清复明。上书南明鲁王,鲁王授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兵败,只身流离。顺治四年(1647)在家乡被捕,押解南京。当面痛骂洪承畴,被杀时,年仅17岁。他一生虽然十分短暂,但却生得可歌,死得可泣,著作也很有成就。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作品风格高亢激越,慷慨悲歌。特别是被捕后写的诗《南冠草》、文《狱中上母书》等,皆为血泪浇成的正气篇。后人编刻有《夏节愍集》。
早在青年时代,毛泽东就感叹过一些早天的英俊天才。1916年12月4日致黎锦熙信中,为说明强身健休的重要性,毛泽东说:“颜子则早天矣;贾生,王佐之才,死之年才三十三耳;王勃、卢照邻或早死,或坐废。此皆有甚高之德与智,一旦身不存,德智则随之而隳矣!”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读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再次抒发一大堆感慨,确实反映了他一生的一个重要主张:青年人、贫贱的人,最有朝气,最有创造力,他们是事业的希望所在。基于这个认识,他一生都反对压制青年人,反对瞧不起低贱的人。
毛泽东在这个批语中说的,他在1958年党的代表大会上“曾吐了一次”,是指他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破除迷信”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举了古今中外29个年轻有为和有发明创造的例子。其中也谈到:唐朝的诗人李贺,死的时候只有27岁;作《滕王阁序》的王勃,初唐四杰之一,也是一个年轻人;晋朝的王弼,做《庄子》和《易经》的注解,他18岁就是哲学家,他的祖父是王肃。他死的时候才24岁。毛泽东又说:举这么多例子,目的就是说明青年人是要胜过老年人的,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