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依存于苏联。苏联社会主义的成长,使得资本主义体系之内部的矛盾激化起来,因而促进普罗列达里亚的世界革命。理由是:苏联社会主义的成功,对于社会主义之终极的胜利,具有绝大意义。
这样,我们看到外的矛盾,只有通过过程之内的规律性的发展,才在过程的发展之上,曲折的发生影响。我们只有具体的分析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才能把其影响的性质、程度及力量,暴露出来。
——摘自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过程外的矛盾与过程之内的矛盾,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但不是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他须通过过程之内的规律性才影响于过程之发展。他不是主要与决定的东西,主要与决定的矛盾是在过程之内部。
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即社会内部的矛盾,给予决定的影响于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即所谓人定胜天。从有劳动工具之产生以来,就是如此的。此处举例是进步社会之事。
“物必先腐也,然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然后谗人之”。“非战之罪,乃天亡我”的说法是错误的。五次[反]围剿失败,敌人的强大是原因,但战之罪,干部政策之罪,外交政策之策(罪),军事冒险之罪,是主要原因。机会主义,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帝国主义吸引与国民罪(党)叛变,对于革命说当然是原因。外的力量,须通过内的规[律]性(机会主义等)才能曲折的即间接的发生影响。流水不腐,非流水腐;户枢不蠹,非户枢蠹。物之本身情况如何,是第一原因。国民党能够破苏区与红军,但必须苏区与红军存在有不能克[服]的弱点。若能克服弱点,自己巩固,则谁也不能破坏。红军至今没有被破坏,就因为此。中央苏区、鄂予(豫)皖苏区被破坏,主要的[是]内的原因。西路军亦然。“内省不疚,失何忧何惧。”九一八之不能抵御,原于一九二七[年]之失败。今日国难之是否得救,决定于统一战线能不能发展与巩固,不决定于日本。国民党之不能照旧不变的存在,原于其政策与组成之弱点。资本主义之必然灭亡,原于其内在的矛盾。阶级与政党之兴亡,原于其自身之条件。人之健病、生死,原于其自身条件。机械力推动物体运动,通过物体自身的可动性。任何事物、任何过程,外力是有影响的,且是严重的影响,然必通过内的情况才起作用。决定的东西属于内力。
具体分析两个过程,才能把互相作用的性质、程度、力量发现出来,各过程的情况是互不相同的。
——摘自毛泽东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4日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批注(见《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105—109页)
[解析]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3版)在此阐发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国,但两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源泉,外部矛盾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
作者分析道,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对社会的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样,国际资本主义企图扼杀苏联这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经济上的封锁,政治上的攻击和军事上的干涉。但这种企图能否成功,完全取决于苏联本身的发展和是否强大。苏联本身的强大,社会主义在苏联的成功,不仅能粉碎国际资本主义的企图,而且能促使资本主义体系内的矛盾激化,促使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生。
毛泽东在读这几段文字时,作了大量的批评,旁征博引,足见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在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等因素要通过这对矛盾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在自然界中,“物必先腐也,然而(后)虫生之”;在战争中,也同此道理。项羽在战败后自刎于乌江边,临死前说遁:“非战之罪,乃天亡我。”不是仗没打好,而是天要亡我。毛泽东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它不符合内因起决定性作用的辩证法观点。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革命力量损失惨重。当时在分析原因时,有人提出敌人的强大是我们失败的原因。毛泽东显然不同意这一点。他在这里深刻地分析道:“战之罪,干部政策之罪,外交政策之罪,军事冒险之罪,是主要原因。机会主义,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外的力量,须通过内的规律性(机会主义等)才能曲折的即间接的发生影响”。接着,他运用内外因关系的理论分析了中国抗战的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指出,抗战能否胜利,不是取决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而是取决于中国的统一战线能否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要为社会主义所代替;阶级和政党的产生和消亡也是由其内部规律所决定的;人的生老病死也是由其内部原因决定的。总之,“物之本身情况如何,是第一原因”。外力必须通过内部情况才起作用。
毛泽东的评语反映出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1937年,毛泽东在写《矛盾论》时,对内因和外国关系的原理做了进一步的阐发:“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这样,唯物辩证法就有力地反对了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外国论或被动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国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01—302页)毛泽东关于内外国辩证关系的论述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发展。
53。否定不是破坏一切(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在形式论理学,所谓否定是绝对的否定。形式论理学把否定看作完全的取消。例如,动物界中某种动物为他种动物所灭亡,这是否定。形而上学的论理学,没有看见过程之内部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之自己的否定;认为否定性不是发展着的矛盾之内部的起动的动因,而是外的动力。机械论者恰好把这样对于否定之外的理解,作成其方法论的基础。所以,考茨基在所著唯物史观之中,攻击基于物质的自己运动之辩证法的否定,他说,在物质之中,没有任何的自己运动,这完全是从那说精神的自己运动的黑格尔那里借来的神秘主义,自己运动,什么也没有说明。反之,运动的源泉,乃是两个外力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之下,一力否定他力。环境否定有机体——这是反命题。有机体征服环境的抵抗——这是合命题。在这里,否定,否定之否定,是完全相互作用的外的东西。考茨基对于辩证法的否定观——正命题之中已经包含矛盾或反命题,反命题之中包含着正命题——,加以批判。考茨基简直不理解对立的统一正是过程的发展之起动的源泉。他说:“运动,起于相反的要素之对立或冲突。”这样,考茨基所以攻击恩格斯所举麦粒的例,其中没有何等否定,单只是有机体的变化,其理由充分的明了了。
所以,和一切的机械论者同样,构成考茨基的特征的东西。就是在否定之理解中有如此的动因一件事:(一)当作对于过程的发展之外的动因看的否定,(二)绝对的否定,当作破坏看的否定。
但是,辩证论者的特证,对于否定有与此不同的理解。伊里奇说:“把否定的要素当作最重要的要素包含着的辩证法中,其特征的东西,重要的东西,不是完全的否定及胡乱的否定,也不是怀疑的否定及混惑的否定;而是当作联结的动因看的否定,当作保有肯定的,即不伴有任何混惑、任何怀疑的发展的一个动因看的否定。”
——摘自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辩证法唯物论教程》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形式论理学的错误在于把否定看作过程与过程间的外的否定,再则看作绝对的否定,这是完全不理解现实的看法。辩证唯物论即科学的考察与此相反,物质的现实是自己运动的,并且这自己运动是互相联结的。任何过程都是由于矛盾的斗争而自己向前运动,经过突变转化到相反的方向去。任何过程都由正命题,对正命题之否定的反命题,及对反命题之否定之否定的合命题,构成其发展之全生涯,正命[题]之中已经包含矛盾或反命题在内,反命题之中也包含正命题在内,合命题之中又包含正命题反命题在内。所谓否定,如列宁所说:“不是完全的否定及胡乱的否定,也不是怀疑的否定及混惑的否定,而是保存联结的因素,肯定的因素,即不伴有任何混惑、任何怀疑的因素的否定。”否定不是破坏一切,一刀两断,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先行的东西中间包含有后来的东西,后来的东西中间包含有先行的东西。没有否定的运动,也就没有肯定的运动,一切过程都是如此。(举例)
——摘自毛泽东1936年11月至1937年4月4日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批注(见《毛泽东哲学批注集》第119—121页)
[解析]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3版)在这里说明了旧的形式逻辑及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区别。前者认为,否定的原因不在于事物自身内部的矛盾,而在于外部;否定的特征是绝对的否定,是一刀两断,新事物同旧事物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和继承性。唯物辩证法则认为,事物发展中出现的否定,是由自身内部的矛盾所引起;事物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向前发展;现存的事物中已经孕育了新事物的萌芽,新事物出现即是对旧事物的否定,又是对旧事物中合理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即否定一种扬弃。毛泽东在读到这两段文字时,在其中重要的句子下面划了不少浪线和杠线,并写下了这段寓意深刻的评语。在评语中,毛泽东概括了该教程原文对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的阐释。毛泽东对否定不是破坏一切这个思想尤为重视。他在读后面的有关段落时,还写有一些重要评语。他在作者引证的列宁有关否定的东西中有肯定的东西的话语旁,两处批下“至理名言”,“完全否定,乾坤或几乎息”。在作者阐释列宁思想的段落旁批下’否定是过程更向上的发展”;“一刀两断,斩尽杀绝,不是辩证法的否定”;“哥哥身上有妹妹,妹妹身上有哥哥”;“辩证法否定是过程发展之动因,这种否定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方面表现为扬弃,即克服旧物事(事物)之主要的不适于保存的东西;一方面表现为肯定,即把旧事物中某些还暂时适于生存的东西给以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