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27科学与社会-曾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科学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当代有一些激进的科学主义者,他甚至也认为,伦理主义者对克隆技术的反对和担忧,也不是全无道理的。他认为,从伦理的角度来谈论一个克隆人的问题,当然是有一些他可以接受的理由的,但是反过来他们大多数人都认为,伦理标准和道德判断,应该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调整的,这是一个看法,就是说你用来反对克隆技术的那些伦理标准或者道德判断,在这一些科学主义者看来,其实伦理标准是传统社会的产物,必须要随着这个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你不能用过去的道德标准,伦理标准来判断今天的新技术,新技术应该,引出我们的一些新判断,所以这是一种观点。
另外一种观点,他们认为,技术就是我们的生存方式,我们,如果没有技术,我就无法生存,而且一种技术,一旦产生以后,我们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完全控制它们的。还有一些技术主义者认为,对克隆技术的这种担忧,其实有一点大惊小怪。因为,与历史上那些重大的技术变革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影响相比较,克隆技术并不见得,就比历史上某些技术变革的出现,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更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感受更强烈一些罢了,你如果回溯历史,回到历史上某些重大的技术变革产生的那个年代,可能那个时期的人,很多也惶惶不可终日,只不过我们今天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反映会这么强烈,因为我们身处在这个时代当中,我们直接地感受到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带来的变革和影响,和我们本身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科学,它是一种技术的形式,但是反过来,我们知道,技术只是实现我们人类目标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比这个手段,这个方式,更根本的有一些,我们人自身的东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接下来把科学的人文性质,把它概括为这样三层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科学就它的本性来说,是我们人类自我完善化的工具,因此,它不能和我们人类自我完善化的目标,发生冲突,这是一个我们谈到科学的人文性质的时候。第二个自我完善化本身,它是一个技术、美学和伦理三位一体的概念,我们如果在实现这个技术目标的同时,消解了美学和伦理,这个技术目标,实际上就是不助于被接受的,所以这是它的第二点。第三点,人主要是由于他的社会性而面临伦理问题,科学能够告诉我们,怎样最有效地去达到某些目的,但是,它不能够告诉我们,应该追求哪一种目的,或者说是这一种目的,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面,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说,科学探讨和伦理的探讨它总是合而为一的,其实如果用今天的观点来看,柏拉图的观点他就过于乐观,我们看到科学的探讨和伦理的探讨,在很多方面已经表现出分离了,而科学和伦理方面的分离其实就是我们看到的今天科学和社会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彼此之间,并不是和谐地同时存在于我们这个现实世界当中,上面这样一些问题,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所以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20世纪后半叶技术生活的标志及其影响,那我把20世纪后半叶技术生活的标志及其影响,我也把它归纳成为四个方面。第一点,那我把它称之为叫做“植根于工业化时代的生活方式的瓦解”,什么叫“植根于工业化时代的生活方式的瓦解”,换一句话说来说,我们现在谈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叫做知识化社会,叫做信息化社会,这个知识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全球化,换一个角度来说,广泛深刻的社会化,整个社会 整个世界越来越融为一体,它急剧地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日常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性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面貌。所以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技术进一步导致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简单化和复杂化,其实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所谓简单化,就是我们比如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越来越接受某些单一的标准,比如美国人在技术方面,在商业方面很多的标准,它被全球化推动以后,就变成了普遍的标准,原来的很多的不同的标准,非常丰富的色彩,都被整齐划一地简单化了,另外一个方面它的复杂化就是实际上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的要求,越来越多样,而且我们的要求越来越复杂,不管技术怎样进步,似乎都难以满足我们对现实生活的要求,所以它既简单又复杂。第三点,就是传统伦理判断和伦理标准的不确定性,我们似乎想不起来,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有哪一个问题引起的伦理学的争论,会像我们今天遇到的克隆技术的问题引起的争论,这么激烈。第四个,我把它归纳为就是知识和语言的混乱,什么叫做“知识和语言的混乱”,它主要就是指现代知识已经高度专门化了,而且技术语言和价值语言,越来越互相隔离,这样一来,使得不同的人之间沟通起来,变得非常之困难,但是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又特别容易。一方面,人们之间要交流,似乎隔着一道鸿沟,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似乎都有一些共同的倾向,一种共同的喜好,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20世纪后半叶技术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一种广泛深刻的影响。
我们在这里谈到20世纪后半叶技术生活的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谈到的,或者我们面临的这种科学和社会的关系,和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相比较,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换一句话来说,就是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的一般面貌是怎样的。
那这就转入了我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科学社会关系的时代特点,那我们把它放到一个历史的流程当中来讨论,看它在不同的时期,关于科学和社会的关系,呈现出了一种怎样的基本面貌,那我把它划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古希腊,古希腊哲学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叫Logos,这个概念用我们今天的理解来说就是相当于规律性的这样一个概念,数理化的这样一个概念。按照柏拉图的观点,我们人类生活就是要追求知识,而最高的知识就是一种善的知识,所以知识就等于善,伦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科学标准,本来就是一个标准,所以古希腊的思想家,他们坚持认为,当我们在追求一种技术的时候,我们必须把一种人文的价值赋予它,技术本身是从属于一种善的结构的,等级越高的知识就代表了更大程度上的善。
第二个阶段就是文艺复兴,我们谈到文艺复兴的时候,科学和社会的一般关系是怎样的。我把它归纳成为艺术和科学是统一的,所谓艺术和科学是统一的,就是我们看待文艺复兴这个时期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他表达他关于我们这个社会的理念,并且努力要把这种理念转化成为他的创造作品的时候,我们看到,他总是试图用一种和谐和比例的原则,去探索科学和艺术,正是在这样一个角度上,他带来了文艺的复兴,所以这是它的第二个阶段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我认为是19世纪,19世纪的一个特点,就是艺术和科学它是分离的,艺术和科学的分离,成为19世纪知识分子生活的一大特点。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努力地想用浪漫主义来抵制科学的进步,他认为,科学进步似乎损害了我们人的精神自由。
第四个阶段就是20世纪的后半叶,20世纪后半叶科学和社会的关系总体的面貌,我想把它概括成为“科学乐观主义成为一个主导的潮流”,科学和技术的巨大的进步,在20世纪的后半叶使得人们一切问题的解决似乎指日可待,用技术来改造世界的机会,似乎是无限的。
第四个问题我想要进一步分析一下,科学乐观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一个基础,就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影响非常深远的,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它是跟我们人的生存状态紧密联系的一种,思想方式。第二个就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它的最高的标准,就是能够满足我的需要的东西,它就是真理。还有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可以说和科学主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的对象就是实际的物质存在,承认这个世界本身是物质构成的就意味着,我们要追求一种操作这种物质的技术方式,所以这样一来唯物主义也成为了推动或者,导致这个唯科学主义盛行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科学乐观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如果要分析起来,大概主要是这三种。
最后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当代人们对科学乐观主义对唯科学主义,实际上已经开始抱持一种警惕的态度,希望能够把人文的方面更好地结合进技术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使得科学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容纳我们人文的方面,能够使得科学的要求和价值的要求,表现得尽可能统一,在当代世界上人们做出的平衡唯科学主义的努力主要有哪些。
那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我要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康德的哲学,一直到现在为止,康德的哲学都是现代思想界用来讨论科学和社会关系,平衡科学的那种过度影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思想资源。
康德的理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是经验,我们的人的认识,实际上他的手段,在技术的这个方面,只能够满足我们技术的需要,他认为超出我们经验的方式,去探讨那些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问题,超越了我们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主要是沿着康德的这个思路来进行科学研究的,认为知识性的研究,不能够讨论价值的问题、宗教的问题、美学的问题。
但是20世纪的哲学家,主要是指那些科学主义的哲学家,在这样做的时候,他们其实往往表现得过于激进,他认为,经验性的知识,技术的知识就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目标。在他们看来,那些非经验的,那些超越我们经验范围的那些价值性的知识实际上就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其实价值性的知识,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知识,是我们人的生存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和我们的经验的技术的知识,是互为补充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康德的这个努力,就引出我这里要讲的另外的一种平衡唯科学主义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
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它主要是一种必然性的观念,但是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它主要是一种非理性的,偶然性的观念,按照尼采存在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人的存在,就是不断地在那里选择命运,而这个观点直接冲击了传统的科学观念和宗教观念,因为宗教它也是谈论必然性,我们的存在服从一个必然的上帝观念。而科学的认为,我们服从一个必然性的物理定律。尼采的存在主义关于人是完全自由的,人的存在是全面的、开放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实际上就意味着,他认为世界不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