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论-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文三仕三去不喜不愠是忠而非仁, 陈文子屡离乱邦是清亦非仁。士志于道。士而怀居,不足为士。最高一等的士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谋何事?所忧何为?君子〃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天下愈是无道,愈是要有所承担。〃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另外,从个人来说,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暂的,〃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个人的才能也是要努力发挥出来,并求为社会所用的。
那么,为什么在某些时候又要退隐呢?理由是∶第一,不降志,不屈道,〃君子不器〃,因其有道在身。第二,不辱身,不残体,全身保生。此一全身保生,不仅有对自己生命负责之意,还有〃孝〃的意味,〃父母在,不远游〃③,〃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④第三,退隐自有其乐,自有其充足的价值,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理由,这在陈述入世理由时孔子总把济世与修身联系在一起就已见其端倪,并且为后来学者常进而为儒,退而为道,儒道互为表里埋下了伏笔。夫子欲居九夷,又欲乘桴浮于海,并不全是戏言,〃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赞颜回处陋巷而〃不改其乐〃,夸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的志趣,并说〃吾与点也〃,更见出孔子并不纯以退隐为手段,退隐亦不失为归宿。但是这和道家的退隐观仍有差别,两者虽都肯定退隐的自在价值,但道家之退隐是根本的退隐、彻底的撤出,而儒家的退隐则是在退之前要求尽责,在退之后亦不排除复出的可能,所以,儒者虽然在退隐中亦心安理得, 但客观上却有某种无奈。第四,在退隐中更有益于养志、讲学、明道。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一般人的隔离性智慧。孔子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但是,在此退是为了进,〃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一语最能说明这一点。
总的说来,孔子不甚执着于外在的行为方式,而是强调坚持内心的道德原则。〃君子之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⑤由此,在出处、进退、行止、辞受、取与、言默、穷达等问题上都不固执一端,而是因时而异。但是,孔子的基本立场当然还是倾向于入世和进取。除了上面的理由,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下面一种似乎矛盾的说法得知。
孔子说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意思显然是说天下有道则隐, 无道则见。但是,在《论语》中孔子另有7处说到〃邦有道〃则〃不废〃, 则〃知〃,则〃 〃,则〃危言危行〃,则〃如矢〃、则〃仕〃,则以〃贫且贱焉〃为〃耻〃,而〃邦无道〃则〃免于刑戮〃,则〃愚〃,则〃不 〃,则〃危行言孙〃,则〃可卷而怀之〃,则以〃富且贵焉〃为〃耻〃。⑥孔子还在1处明确地说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⑦那么,孔子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到底是天下有道则隐还是无道则隐呢?
产生这种矛盾是因为这些话是在出入与出处两个不同的层次上说的。出入是第一问,是问个人对人间社会的事要不要介入?出处是第二问,是问如何介入?是否一定要出仕参政?说天下有道则隐,无道则见是在第一个层次,即在对人间社会的根本态度的层次上说的,在这一层次上,愈是天下无道愈是要入世,愈是要拯民于水火,救世于欲坠,即使〃天下滔滔者皆是〃,亦要挽狂澜于既倒。这是孔子和儒者的根本精神,⑧〃吾曹不出苍生何〃,天下愈无道,社会愈黑暗,愈要关切,愈要努力,此为仁者胸怀所不可辞,而假如天下大治,社会臻于理想状态,反而可以退隐山林、田园或书斋,主要做自己有兴趣而非有义务的事。由此推论,我们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社会正是要造成这样一个多数人都可相对退隐,即不必大家都来关心政治的社会,甚至热心问政和直接从政的人越少越好, 这就说明政治已上了轨道, 其日常运行只需借助一个可以监督和改换的专业集团即可,大多数人则可安心和自由地从事自己有兴趣也对社会有益的工作。另外,人与人之间也可保持一种〃游刃有余〃的活动空间,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一种自觉的距离感即一种并非热乎,而是相对冷淡的态度,以免相互牵扯、相互掣肘,而且这也体现出一种相互之间的尊重。这大概就是庄子所说的〃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⑨的意思。从个人品行来说,〃相濡以沫〃固然可贵,而从社会理想来说,〃江湖〃却比〃泉涸〃更值得向往。
至于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则是在第二个层次,即在个人已决定入世甚至出仕之后, 考虑政治上的取舍进退的时候说的。这时,考虑的主要不是个人对社会的基本态度,而是个人对政治、对政府的态度。政治的清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士的进退。但在这个时候,即使退隐也是具有政治意义的,也是一种政治姿态,而不仅是上文所言自得其乐的退隐,退不是退去救世心,所以日后有机会仍可进。考虑孔子说话的场合与背景也可帮助我们理解其意思。我们注意到,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时是在与隐者相遇时说的,是第一位的出入之辨,而在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则是在评论政治时说的,这句话前面一句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后一句话是〃邦有道,贫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我们从上下文可以看出此处所说〃天下〃的意思,是指特定的政治或政府,而不是与隐者相遇时所指的〃社会〃。并且,孔子在说到〃无道则隐〃时仅1处使用〃天下〃一词,其它7处都是用〃邦〃一词。这些都说明在孔子那里,虽然有隐有见,有退有进,但进是第一位的,退是第二位的,前者是仁,后者是智,前者是常,后者是变,前者是经,后者是权,两者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统一的。
上一页|回目录|下一页
返回首页〉学术简历〉讲授课程〉招研计划〉学术著述〉散文杂著〉翻译著作
再论退隐与进取
学术著作…伦理学 伦理学 社会史 人生哲学 返回首页〉学术简历〉讲授课程〉招研计划〉学术著述〉散文杂著〉翻译著作 《良心论》 《底线伦理》 《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 《道德·上帝与人》
第八章:为为
二、再论退隐与进取
我们可以再进一步比较一下个人对于社会的两种基本态度,第一种即上述隐者的态度,我们可以再以庄子的思想予以更充分的说明;第二种即孔子的态度,我们可以再以《周易》的思想做一概括。
为什么在阐述隐者的思想时选择庄子而非老子?老子本人最终可能是位隐者,但《道德经》中论述社会政治的言论甚多,给人的印象是作者是一个入世者而非出世者,并且是位非常冷静的入世者。作者主要还是在人世间思考, 思考的多是社会问题,政治、外交、军事无不涉猎,而且作者又是从宇宙论、本体论的角度来阐述其人生哲学和社会理论的,哲学味很浓。这些阐述的口吻使人觉得作者不是处在士的地位,不是处在臣民的地位,而倒是处在君主地位,甚至使人推测作者是位失位的君主或其后裔。《道德经》〃代君王立言〃的倾向是很浓的,其中考虑的常是全局、整体与大势,当然,这也可以说是因为采取了一种很不寻常的普遍和抽象的观点。
但是,有两个原因还是使老子与隐者联系起来了,甚至使他被推为隐者之宗,一是他所论的道的基本倾向是清净无为,这可以用于社会政治,也可以用于个人;二是他的个人气质确实有与社会很不合的一面,他疏离于众人,例如,在《道德经》第20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深深的孤独感,⑩如果太史公说他最后出关〃莫知其所终〃的话可信,这大概是他出关隐遁的一个原因。
也许正是由于在老子思想中有这些不同的倾向,所以,老子之后的发展才会多途∶一如老韩,韩非把老子的思想变成了一种狭隘的法家理论中的人君南面术;二如黄老(实应为〃老'黄'〃),它在汉初的社会政治中起了实际的作用;三为老庄,这是向纯粹的个人追求的哲学的一种发展,然而,后来却成为主流。
庄子的思想形象鲜明和独特地见之于一幅也许是他的自画像∶庄周〃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11我们要注意此一〃独〃字∶个人可撇开人世而作逍遥游,可不通过人事而独见道,与世无涉,与世无碍,冷淡而不谴是非。人世间一切人们所尊所贵的东西与庄子的个人理想相比都失去了份量。庄子的精神世界是一个非常美丽和诱人的世界,任何有幸能够进入这一精神世界的人大概都会流连忘返,其中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有〃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的〃至人〃,相形之下,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得到的东西∶如地位、名声、财富、尊贵等当然都显得黯淡无光,得到这些东西的人往往不过是在充当〃牺牛〃,〃神龟〃,〃祭豕〃的角色, 而这些角色,庄子一个也不愿做,他宁处穷闾陋巷、困窘织屦,也要保证自己的精神自由。一个体味到〃恬淡寂寞虚无无为〃乃〃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的人,怎么可能舍〃醴泉〃而食〃腐肉〃呢?
可是,庄子心底对人间社会又确实不是无动于衷的,他斥责制度的残生害性,痛哭刑场上的死者,提出〃千世之后,必有人相食〃的严重警告。偶而透露出来一点的庄子心底的那一种忧伤和牵怀执着,看来并不亚于儒者,不同的是他更绝望和无奈,这也许是因为他看不到实现他心中所悬的社会理想的现实途径。我们一直在讨论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而庄子也许是第一个接触到社会应当怎样对待个人(不是如何对〃一己〃或笼统的〃一群〃, 而是对每一个人)的问题。庄子是在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上发言的,这里重要的不是得出何种结论,而是使人可以对最根本的事情发问,而不至于视若无睹。
《庄子》中说到一个流放者的故事, 说他去国数日,见到认识的人就感到欢喜, 去国旬月,见到国人就感到欢喜,及期年也,则见到似人者就感到欢喜。〃去人愈久, 思人愈深〃,人怎么可能离开人呢?那怕人真的很丑陋、很下贱! 人只要生而为人,他的命运就在这一刻被决定了,他就是这人中的一个。虽然庄子讥讽〃一犯人之形〃就沾沾自喜者,认为说〃老曰人耳人耳〃者,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 我们在庄子的著作中还是可以看到对人的一种深深关注。庄子说,隐并非自隐,〃时命大谬也〃,退隐并不全是因为个人的理想和至乐寄于此, 也还有深深的失望和无奈,而不做绝望的事是一种智慧。
总之,对人世的失望,对个人无待的精神自由的向往,加上一种灿烂无比的才华和异常精细的美感,使庄子倾向于做出个人宜摆脱社会的羁绊而做一个逍遥真人的结论。美国十九世纪的梭罗有两点很象庄子∶一是在社会政治问题上的直指根本价值和毫不妥协的立场∶二是力求过一种独立于社会的、重视精神自由漫游的简单质朴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