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595' 《契丹国志》,卷10,第99—100 页的相关部分,在一些方面也没有考虑到他统治时期的头十年。
接下来有关王朝覆灭的相对详细的记载,大部分源于史愿所写的 《金人亡辽录》。史愿来自辽南京,他投
降了宋朝,并在被送还金朝前做了许多年官。他的书(除了零星片断外,早已失传)于12 世纪中期在宋朝
广泛流传。见'871'傅乐焕:《辽史丛考》,第168—171 页。
② 特别是见于'645' 《辽史》,卷62,第 946—947 页,耶律余睹1121 年降金时所做的严厉谴责。亦见'646'
《金史》,卷133,第2847—2848 页。
… Page 105…
女真是一个通古斯民族,其部落分散居住在东北地区东部的宽阔地带,
从高丽在鸭绿江流域的北部边界,穿过今天吉林和黑龙江东部以及符拉迪沃
斯托克 (译者注:即海参崴)以北的原苏联滨海省一直向北延伸(第三章概
述了他们的早期历史)。他们从阿保机上台特别是从渤海被征服以来就同契
丹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10世纪已足够强大,以致宋朝认为他们是反对
辽朝的一个潜在同盟,而他们也已经不时地给辽和高丽制造严重的麻烦。11
世纪末,他们被辽朝统治者长期分为三大群落。首先是“熟”女真,他们是
10世纪被契丹所俘获的部落后裔,被安置在辽河流域且已完全被同化。再往
北在吉林省东部生活着“顺”女真,他们被当作一支附属民族,与朝廷有着
密切与定期的联系。但是最庞大和最主要的部分是“生”女真,他们居住在
松花江中下游和黑龙江的东部山区。他们是辽廷名义上的属民,但不易真正
控制。这些群落中的每一支又分裂成许多部落与氏族组织,他们不但以小农
定居形式生活,而且也从事打猎、诱捕和放牧牲畜的生活。
在整个11世纪,“生”女真诸部的一支完颜部逐渐建立起对其邻部的统
治并将女真诸部落凝聚为一个强大的民族。辽廷承认了完颜氏为女真的首
领,并任命他们的首领为女真节度使。阿骨打是完颜氏的一个杰出的首领,
虽然在1112年他还不是他们的总首领。
在天祚帝朝初期,女真与辽的关系已经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女真人非常
痛恨辽朝在主要的边界贸易城市宁江州的地方官员经常欺诈他们的行径。他
们指责辽朝使者的傲慢自负,这些使者在通过女真人的领土时,奸淫妇女并
殴打村里的长者。而且他们厌恶他们的传统义务,即向辽朝皇帝进贡名叫海
东青的特殊鹰隼,海东青生长在沿海地区,为了猎取它们,女真人经常不得
不打开一条穿过他们的邻部五国部领土的出路。
1113年,阿骨打被部落首领们选为女真族的领袖以继承他的哥哥乌雅束
(1103—1113年在位),并被辽廷按惯例授予汉式官职节度使的称号。阿骨
打立即开始骚扰辽朝,他提出了几年来积淤心中的不满:即阿疎的问题。阿
疎是一个女真首领,曾反对过完颜氏的霸权并在辽朝境内避难。阿骨打多次
徒劳地要求将他遣返,并开始在边界建立防御工事。在1114年晚秋,由于阿
骨打的要求又一次被辽廷拒绝,他进攻了宁江州,宁江州是主要的边界贸易
点和辽朝皇帝按惯例接见女真首领的地方。
最初天祚帝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让地方军队去对付入侵者,虽然他从东
京附近派出了一些渤海军队去援助他们。这一有限的军队完全被击败,辽朝
低估了女真的力量与凶猛。1114年十月,天祚帝征集了由精选的契丹人和奚
人组成的一支军队,由他的北院枢密使萧奉先的弟弟萧嗣先指挥,但是这支
军队也在松花江令人吃惊地失败了,并且损失惨重。萧嗣先尽管无能,但逃
脱了惩罚,这更使契丹将领们的士气低落。到当年年底,宁江州附近的几个
边界州县已投降了女真,一些邻近部落也加入了他们。
1115年初,天祚帝转而求助于外交手段,派出使节与阿骨打开始和平谈
判。但在一月末阿骨打已宣布自己为新的金王朝的皇帝。他拒绝了从辽廷来
的信件,因其称呼他的名字而不是他的新头衔。而且他继续要求遣返阿疎并
从黄龙府撤回辽朝的驻军,黄龙府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行政中心。
零星的边界战斗在整个 1115年连续不断,而女真通常占上风。与此同
时,双方都在准备新一回合的战争。
1115年初秋,在松花江以西,天祚帝集结起一支自己亲自指挥的庞大军
… Page 106…
队。九月,在天祚帝能使这支军队发生作用之前,阿骨打已经占领了黄龙府
这一辽朝最东面的主要军事前哨基地。而后,当天祚帝最终于1115年冬天越
过松花江进入女真领土时,他的讨伐性战争被一次阴谋暗中破坏了。这次阴
谋是要废黜他,拥立他的叔父亲王淳(1062—1122年,契丹名涅里,追封庙
号为宣宗)为皇帝。
耶律章奴叛乱与渤海人起义
阴谋者们在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的领导之下,他是一名不满天祚帝统治
的皇室成员。他与亲王淳的妻子和儿子串通一气,并说服其他官员加入这一
阴谋。叛乱者们离开了远征军向上京进军,他们派人通知了当时任南京留守
的亲王淳,告知了他们的计划。然而,这位亲王很犹豫,因为他知道许多杰
出的和强有力的贵族成员仍然支持皇帝。当从天祚帝处派来的使者吩咐他对
叛乱者采取预防措施时,亲王决定借机保持忠诚。他将章奴的使者斩首并将
他们的首级送往皇帝处。
然而,叛乱并没有立即结束。叛乱者们穿过契丹乡村进军,进行劫掠并
集结支持者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他们没有能够攻占上京,而且当他们进攻
帝国在木叶山脉的冬捺钵时,被一小支忠于辽朝的女真军队击败。二百多名
有罪的贵族被处死,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被没为奴。耶律章奴在伪装成一名使
节并企图逃到女真人处时被抓获,后来他被腰斩为两截。他的肢体被分送到
其他都城加以展示,以使其他的潜在背叛者气馁。
虽然亲王淳依然保持中立,而且并没有以不忠于其侄子与君主的罪名而
受到控告,但这次叛乱并不仅仅是一群契丹贵族企图把摇摇欲坠的帝国从天
祚帝无能的统治下解救出来的一次尝试。因为除了耶律章奴以外,叛乱的领
导者们都与亲王淳有着血缘或姻亲方面的密切联系,叛乱也许可以假定为是
由于统治集团内部另一次权力斗争而引起的。天祚帝和淳成为皇位竞争者并
不是第一次了。40年前,在耶律乙辛派人谋杀了天祚帝的父亲后,他曾徒劳
地倡议亲王淳为新的皇位继承人。当乙辛下台时,亲王淳也失宠并被从宫廷
流放。虽然章奴的叛乱失败了,但是,这仍然加强了亲王的地位。为了确保
他的忠诚,天祚帝授予他秦晋国王的封号并任命他为辽朝军队的统帅,委托
他指挥对女真人进行防御作战。
章奴叛乱及先前1115年失败的影响立即可以感觉得到。战争波及邻近的
渤海地区,那里总是遍布着不满情绪,而且前些年曾发生过一次小叛乱。1116
年初东京发生了一次大规模起义,令人痛恨的契丹留守被刺杀,一名叫高永
①
昌的渤海官员宣布自己为新国家大元 的皇帝并向阿骨打请求援助以对付辽
朝讨伐军队。女真人的援军轻而易举地击退了辽军,但接着就转而进攻渤海
叛乱者,并在五月份杀死了高永昌。结果,辽河以东五十多个州的全部地区
都落入了女真人的手中。这使整个战略形式改变为对女真人有利。现在战争
不再局限于遥远和相对不重要的边界地区,而是威胁着辽帝国的心脏。大批
渤海人和契丹人逃到高丽定居下来 (见地图8)。
预料到女真人会向西进军,天祚帝命令他的叔叔亲王淳从南京道与西京
① 据郑麟趾:《高丽史》,卷14,第204 页。在'595' 《契丹国志》,卷10,第108 页中,他的称号为大渤
海国皇帝。
… Page 107…
道和渤海地区的难民中征募由精税士兵组成的一支新军。然而,由他征募来
的“怨军”2万人对平民的破坏远远大于敌人,而且到处士气低落。在南部
①
地区的汉人中间爆发了叛乱。 当女真人在 1117年初进攻松花江上的春州
时,东北部的军队甚至不战自溃。当年年底,女真人越过辽河,在战斗中击
溃了亲王淳的新军,并占须了辽河西面的几个州。阿骨打采用了一个新的帝
王称号并宣布他自己为新的金王朝的皇帝。
流产的和平谈判,1118—1120年
在这紧要关头,双方突然停止了敌对行为。1118年初,天祚帝发起和平
谈判,在两年中双方互派使节。但是女真人的要求非常苛刻:阿骨打还不准
备消灭辽国,但他要求辽廷册封他为大金国皇帝。援引澶渊和约的先例,他
进一步要求辽朝皇帝称呼他为兄长,并要求众多的皇子和公主到金廷作人
质,交纳绢银为岁币,正式割让上京、中京和兴中府三路地区。这将使辽仅
仅控制南京和西京道地区而剥夺他们的部落故土。后来在1118年末阿骨打稍
微放宽了这些要求,但辽廷仍然在他的条件面前犹豫不决,尽管他们发现自
己已处于绝境。他们保有的领土在1118年经历了一次可怕的饥荒,而且发生
了越来越多的地方叛乱与不断的叛投金朝事件;在最西面,阻卜又开始叛乱。
阿骨打也面临着他自己的国内问题。虽然他的最初胜利意想不到地容
易,但他的战争肯定加剧了女真人资源供应的紧张。再
者,控制新征服的领土已证明远非易事。1119年初,在东京爆发了一次反对
金朝占领的叛乱。叛乱被镇压下去,秩序得以恢复。1118年底,辽廷同意册
封阿骨打为东怀国王,但是阿骨打对于这一称号和册封文书的语言,以受到
羞辱为理由而加以反对,故而他在1119年夏季愤怒地拒绝了求和。1120年
三月,他终于不耐烦地打破和谈。敌对状态又恢复了。
重新开战,1120年
阿骨打的首要目标是上京,并于五月份攻取了上京,用此举显示他给予
这个衰老王朝以致命一击的决心。上京位于辽朝的心脏地带,是契丹人传统
的牧区,虽然它早已失去其政治与行政的重要性,但它依然是王朝意识形态
与礼仪的中心。契丹人的圣地,如圣木叶山,就位于它的附近。女真入侵者
洗劫并破坏了皇陵和其他重要宗教场所的建筑物。
达到主要目的后,阿骨打由于夏季的酷热和远离他的本土基地而暂时停
止了攻势,但辽朝并没有利用这一喘息时间组织起它的防御。在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