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梦追思 -范正美著-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好地联系实际,我三上省物价局探讨价格改革的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了理解商品销售理论价格计算公式的推导,我利用休息日到省商业干校,专程请教宛文国老师。为了强化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习题,我还跑到黑龙江商学院去请教有关老师。至今我还保存着王伯文、王开基、张弥臻这三位老师的《物价习题集》。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复习“商业物价”,我还利用去北京的机会,去北京商学院找主讲老师童宛生,探讨有关“商业物价”教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探讨有关教学的思路和体会,听取期末复习、考试的指导意见。为了帮助学员们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增强价格计算的实战能力,搞好期末复习,我和宛文国老师合编了一本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商业物价学习指导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有这些努力,终于得到学生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如前所述,当时电大经济类学员火爆,讲商业物价课成为高校的一种时髦。我的辅导课受到学生们的推重和赞扬。如在哈尔滨青年宫,当时举办的电大经济专业就有多个班级,同时几个教室开课。某大学一位老师也讲商业物价,与我同时在这里开课,形成了与我并列的擂台式的竞讲局面。因为我的课,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紧密联系实际,课堂活跃,学生们纷纷跑到我这边来听课,弄得那位老师十分被动,以后不得不调整她的讲课时间。
商业物价课的成功,使我在经济教研室站稳了脚跟,取得了学校和教研室的信任。从1986年开始,经济类普遍开经济法课。省电大缺经济法教师,学校和系里正为此犯愁,我便主动请缨,得到学校领导和系里的积极支持。我没有系统受过法学训练,还是大学学习期间,有一门“法学概论”课,因为社教而没有开出,我自学过老师编写的这本油印教材。1978年之后,我曾经借过宪法和有关刑法资料研习过,那是为了应付突然事变——自己一旦被捕——而作准备;以后又想研究经济、社会与法的关联问题,对法治、法制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时一有机会就看这方面的书刊。提倡法制建设以后,特别是自己对文革的思考,更觉得有研究法的必要。这次有机会开课,为教而学,自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能力适应经济法的教学需要,便挺身而出,解决了学校的难题。
为了开好这门课,除了自己下大力读书外,我还作了各种努力。首先,我主动争取经济法的教师培训会在黑龙江省举行。当时开会有三个要点:一是风景游览区;二是食宿好;三是服务好。我认为到镜泊湖去,准能得到中央电大责任教师的同意。为此,我请田主任同我一起跑牡丹江、上镜泊湖考察,联系会议在镜泊湖宾馆召开的具体安排问题。果然如愿。培训会期间,我建议为各地教师编一本教学案例资料,得到中央电大经济法主讲教师、北大经济法教授高承德、中央电大经济法责任教师王晓明的鼎力支持。在高老师倡导下,我建议经济法教学搞成三件套:即一本好教材(中央电大用北大高承德教材),一本法规汇编,一本案例资料。经过努力,我策划和主编了两本案例。一本叫做《经济法教学案例选》,供教师用,约12万字;一本叫做《经济法400案例析》,供学生用,40余万字,均在全国电大范围内使用。从而在我国经济法学史上,开了案例法的先河(见《中国经济法情报概览》第388页,武汉出版社,1989年)。
我的经济法学辅导课,深得学生好评。通过十余年的经济法教学,我总结了一套比较实用的经济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我强调法学的教学,必须坚持理和法、知和行的辩证统一。要重视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区别与联系,这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石;但这种理,不能脱离具体法律、法规,而是以理析法,以法明理;理是社会关系的科学论证,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二者相互贯通。学法在于知和行,以知法、懂法为指导,做到依法工作,依法护身。因此,法教学的基本方法就是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实现理和法、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因此,案例便成为搞好法的教学的关键。要有案例,但不能滥,也不能乱,而是以一当十,归纳成各个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串讲。例如,对于经济合同分析教学,我归纳为三部(步)曲,使学生在茫茫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中得到向导,掌握订立经济合同、处理经济纠纷、进行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进而分辨方向,找到打开进入经济社会迷宫大门的钥匙。
电大作为远程教育,主要依靠多媒体进行教学,因此,专职教员不多,这就需要专职教员一专多能,具有复合型的特点。直率地说,我基本符合这个要求。
根据系里安排,我负责商业经济、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课程,除了主要讲经济法以外,还兼过与商业有关的市场学、商业经济管理、商业企业经营管理、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商业经济活动分析等课程,讲过政治经济学。应该说,这些课程具有兼容性、互补性和贯通性,要求教员具有比较贯通的经济学、哲学的基本理论、市场经营、企业管理和社会经验,我在工厂呆过,当过领导,同时,我有比较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依靠自己的拼搏和不懈努力,注意这些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我正在探讨和撰写经济美学,又使得我的这些辅导课,具有一般教师不具备的特点。例如,我讲经济法,常常引一些有关管理的知识,指出因为管理不当,可以造成违规、违法的后果,如不少合同的违约,就是管理不经意而导致的;又如讲工业产权,关于设计、关于实用审美,我可以得心应手地讲一点美学知识;在市场营销、管理课中,我的辅导,既有法的严肃性,又有文化底蕴和美学知识的趣味性,使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内容有血有肉,妙趣横生,如此等等。经常是,我的课堂活跃,笑声不断。这就使我的辅导课,知识贯通,各门课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又不脱离实际,学起来轻松愉快。还有,我在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有时作为引言,有时撒为花絮,有时充当笑料,有时化作添加剂,为我的课程补充了有益的资料,使我的课堂泛波澜、生光彩,具有魅力而吸引学生。成人教育,学生有工学矛盾问题,但也以工学矛盾作护身符,不高兴就不来。在我上课时,这一点表现得并不突出,出勤率常在百分九十五以上。顺便说,我发现,学员们一旦知道我的经历,而对我更加尊敬和爱戴,师生之间一下子拉成零距离。特别是“被耽误”的高中老三届,他们中的许多人与我同病相怜,很理解那段社会、那段人生,很快接受了我。因此,后来文教系统议论对于我不能当老师的说法,是太不了解文革、也太不了解我的经历和为人。
我不但给电大讲课,还经常接受社会邀请,为别的院校讲课;不但给在校生讲课,还给政府机关、社会上的工商企业、社会上办的职称晋级考前培训班等讲课。讲课的内容除培训班按规定课程内容主要讲经济法之外,我还讲市场学、企业管理、经济形势,还有农业产业化、经济美学等。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员,不仅要注意传授知识,而且特别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非智力——主要是伦理、道德、情性、行为、思维——教育。我认为,同知识教育相比,非智力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起着动力和挂帅的作用。我觉得,既要解决学生想学、为什么学的问题,也要解决学生能学、会学等怎么学、如何提高能力的问题;不仅要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而且要进一步教育他们端正心态、学会做人、学会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工作质量,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因此,我在课堂上绝不仅仅进行知识教育,而是特别注意有针对性地随时进行各种不同的非知识教育,密切联系实际和我自己的经验教训,启发、诱导、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训练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先做到。例如,我要求学生要认真细致,我自己在檫黑板时也注意做到这一点。我要求学生不要迟到、早退,我自己一定提前到达教室,上好上满课时。因故迟到,便主动作自我批评。我告诉学生,成功的公式是:
成功=明确的目标+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时间安排+不懈地努力
所谓明确的目标,就是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达到何种标准,尽量有具体的要求;所谓积极的心态,就是认为我行,我是这块料,我是适合做这样事业的人,我具有实现自己目标的条件和能力;所谓科学的方法,就是讲究适合自己特点、习惯和能力的方法,是自己不断摸索和总结的方法,不盲目模仿别人,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所谓科学的时间安排,就是根据自己的精力、爱好和能力,安排学习和工作;所谓不懈地努力,就是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都要有决战决胜的斗志和毅力,既要经受住成功的考验,永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又要能够经得起失败的打击,甚至毁灭性打击,百折不挠,直至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志,为人民服务之志。只有把自己的志愿融化在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的宏伟大志之中,才能有无穷的动力,才能充满激情和耐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既要有雄心大志,敢于藐视困难,又要着眼于细部,十分重视困难。要从小事做起,不要做那种“小事看不来,大事不会做”的人。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事无巨细,胡子眉毛一起抓,有重点,有中心,学会弹钢琴,等等。
这些,就是我在教学中注意贯穿始终的问题。我还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启发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授其鱼”,而是“授其渔”。
气可鼓,不可泄。我总是注意从自己的体验的角度,激励学生有奋斗就有回报,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特别是参加全国性考试。我总是告诫学员,信心、意志、毅力和耐力,这些心态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我经常向学生宣讲两句格言是:
人努力,任何时候为时未晚。
人能做到的,经过努力,我也能做到,甚至要做的更好。
由于我注意课程的德与智、知与行、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与学的关联,并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处处对学生负责,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诚心诚意、全心全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的努力,学生报以颂词。他们有困难,愿意找我出主意;有想法,乐于与我交流。电大学生遍天下,出门的时候,每每有学生主动同我相认,饶有兴趣地描绘听我讲课或指导毕业作业的感受。有时漫步在街上,突然一位女士,亲切叫我老师,同我叙一叙我的教学给她留下的美好印象;有时逛商店,售货员上来介绍她是我的学生,一边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