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世界十大黑社会巨头 >

第41章

世界十大黑社会巨头-第41章

小说: 世界十大黑社会巨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唐尼和这三位特工的合影。他们问索尼:“你认识这个人吗?他是一位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我们只想告诉你这一点。”他们没有向他主动提出任何解决问题的条件,因为那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如果你直接向索尼这样的人提出那种条件的话,他会感到这是对他的莫大侮辱。

索尼的表情和语调丝毫未露声色,“我不认识他。不过,我以后再见到他时,就知道他是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了。”

唐尼他们通过电话窃听器和内线对这之后索尼他们的活动进行了监视。

正如预料一样,那几个特工拜访他之后,索尼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打电话把他手下的几个主要人物招集到一起。莱夫迪、布比和尼基几个人来到摩星旅馆见索尼。索尼跟他们说唐尼决不可能是个特工。他说,如果唐尼在联邦调查局的人手里,那肯定是他们绑架了唐尼,也许正给唐尼洗脑。

在这之后的一个多星期中,他们四处找唐尼,但并未对外人讲此事。他们与金苑俱乐部地区联系,甚至给几个女招待打了电话。莱夫迪去了迈阿密。他和马鲁卡把那儿找遍了,查了所有的旅馆和唐尼可能去的地方。他们从纽约派了两个人去芝加哥、密尔沃基和加利福尼亚,试图发现点情况。

10天后,索尼给桑托·特拉费肯特打了电话,告诉他有几个特工曾来找过他,讲了他们的谈话内容。他没有主动解释。他给仍在狱中的拉斯提·拉斯泰利也送了信。然后,他给老板的老板——甘比诺家族的族长保尔·卡斯特兰诺——打了电话。

因为此事,黑手党在纽约开了几次会,对损失作了估计。他们向全国散发了唐尼的照片——这些年来唐尼与莱夫迪、索尼或其他人一起拍的快照。所有黑手党家族都注意追寻唐尼的行踪。

族长们商量了对策。他们决定悬赏50万美元无限期地追杀唐尼。谁都可以获得这笔钱。还有人建议把黑手党内与唐尼有联系的人都杀掉。很显然,有些人将被杀掉,不过警方也没有办法制止。如果没有准确的消息说某个人要被杀掉,你就弄不到逮捕证上街把此人抓走,即使为了保护这个人的安全也不行。警方没有得到任何一个肯定要被杀的人的名字。

当然,唐尼本人的名字除外。联邦调查局派出了若干特工小组去拜访所有他们能找到的黑手党高级头目,当面告诉他们不要追杀这位特工,他赢了你们,现在一切都结束了。如果你们伤害了他,司法部将尽一切力量追击你们。唐尼和联邦调查局是不会屈服的。

8月14日,也就是特工人员向索尼讲了唐尼身份后的第17天,黑手党诸头目在新泽西召开了一次会议。索尼也去参加了会议。唐尼对此并不感到惊讶。索尼将面对几种选择:要么自首,要么逃跑,要么去参加会议。他去参加了这次会议,但从此便消失了。

当唐尼他们发现索尼失踪了的时候,就告诉杰里·洛尔:“一当你看到他们把他的鸽笼拿下来了,你就可以了结索尼·布莱克的案子。因为那时他已成为历史了。”一周后,有几个人到屋顶上把鸽笼拿了下来。

一个月后,索尼的女友朱迪打电话给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她想和唐尼谈谈。唐尼接了她的电话,她说她为索尼和她自己感到担心害怕,很想与唐尼见面谈谈,唐尼答应了。

这次见面安排在华盛顿。两位特工把朱迪带到了国家机场旁的马里奥特旅馆。

朱迪说她很害怕,很担心,很想念索尼。

唐尼告诉她:“朱迪,索尼可能回不来了。奇%^书*(网!&*收集整理我建议你不要再与那儿的人联系了。他们并不是你真正的朋友。自谋生路吧。”

“现在我明白了,”朱迪说,“不过我和索尼在一起时很快活。

我真的很喜欢他。”

“我也是。”

朱迪很难过,哭了一会儿。“唐尼,我一直觉得你不是那个世界的人,因为你的言行举止与他们不同。你身上带有一种情报人员的味道,你知道吗?我知道你并不仅仅是个贼。你是索尼和我的好朋友。索尼对你没有一点点反感。”

“你这么说,我很高兴。”

朱迪说索尼告诉过她特工来访的事,索尼不相信特工们所讲的话——唐尼决不可能是个特工。他们俩在一起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以及互相之间的感情都足以说明这一点。朱迪对唐尼说:“你知道他说了什么?他告诉我说,‘我实在太爱那小伙子了。’当他得知你是个特工时,他的心都要碎了。不过他说他并没有因为你是那种人而改变对你的感情,你干的是你的工作,而且干得很好。”

“我一直很喜欢索尼,”唐尼说,“现在仍然喜欢他。”

“他告诉我他要去新泽西开会。可这一去就杳无音信了。后来,我发现他离开之前把所有的珠宝、房间钥匙等等都交给酒吧招待查利。他带上唯一东西就是他的车钥匙。”

“他知道自己回不来了。”唐尼说。

“对。你觉得我会有什么麻烦吗?”

“不会的。我敢肯定你不会有什么麻烦。别担心。没有人会找你麻烦,只要你自谋生路,不再与那些人来往。”

最后,朱迪说她心情好些了,对索尼再也不会回来这一事实也接受了。她为这次谈话感到很高兴。

1977年托尼·米拉与唐尼相识后,他把唐尼介绍给了莱夫迪,莱夫迪又将唐尼引荐给索尼。因为这个缘故,索尼·莱夫迪和托尼·米拉成为黑手党追杀的几个主要目标。米拉是把唐尼带入小意大利的第一个人,也是唐尼结识并与其交往的第一位波拿诺家族成员。他曾因贩卖毒品及其他罪行在狱中服刑18年,1976年才被释放出来。波拿诺家族的一切非法赢利活动他都会参与。米拉为人卑贱、凶暴,是个了不起的杀手,曾一手承办过25起谋杀案。

直到1982年3月米拉才被杀死。他的尸体是在一个停车场的车里被发现的。该停车场位于彼拿诺家族的族长助理史蒂夫·香农所住楼的附近——北摩尔街和西街交叉的角上。有人朝他的脑袋开了4枪。他口袋里留有6700美元。

肯定要被黑手党杀掉的莱夫迪是唯一一位可以受到联邦调查局保护而免遭自己人杀死的人。1981年8月30日,星期天,莱夫迪一出自己的公寓楼,就被特工们抓走了。

随着一次次的出庭受审,身陷囹圄的莱夫迪终于相信了事实。他对同监的犯人说:“如果我在世还能干一件事,那就是宰了唐尼那狗娘养的。”

黑手党被螫痛了,各外家族都在盟誓立约,要对唐尼进行捕杀。而同时,黑手党又犹如一个被人捅了的马蜂窝,全军混乱。

黑手党分子自相残杀,其内部凡是轻信唐尼的成员或已被杀,或已成为除掉的对象。黑手党的一些家族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整个美国黑手党势力创巨痛深。

1982年8月2日,唐尼开始在南部地区的联邦法院318号大厅为联邦政府公诉多米尼克·拿彼利塔诺等人犯有敲诈勒索罪一案出庭作证。

1982年8月12日,在斯塔腾岛马里纳港区南大街附近的一条河里发现了一具完全变了形的尸体。尸体装在一个医院用的尸袋里。尸体本来已经埋掉了,可几场大雨冲开了覆盖的土,把尸体冲了出来。这个人是被枪杀的。双手已被剁掉——这证明是黑手党干的,而且证明此受害者违反了黑手党的安全保密法规。

11月10日,离莱夫迪、尼基·桑托拉、费西·拉比托、布茨·托马苏洛和其他几个人被判刑还有5天,根据牙科医生的验尸记录,那具尸体被判定是索尼·布莱尼的。

第十章 上海滩头的大富亨

——杜月笙

早年间,上海滩头出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出身贫寒,又无固定职业,却可以挥金如土。一夜豪赌,输赢之数可达十几万银洋。国民党的不少要人和银行巨头都要求助于他;他没有什么高官显爵,但达官贵人、军阀显要,见了他趋奉唯恐不及,甚至连蒋介石对他都要礼让三分。他无一技之长,却威震一方,连美、英、法、日的许多上层人物都知道他的厉害。他,就是旧中国上海滩上的杜月笙,他以一个小流氓身份,拜倒在黄金荣麾下,通过黄金荣情妇桂生姐的关系,看准走私鸦片的财路;上勾军阀、下拉流氓,斗倒“大八股党”,挤垮“潮州帮”,一跃而成为上海滩上最大的鸦片走私财阀。

10.1走投无路投拜名门

迷迷糊糊地,杜月笙走进了黄金荣的公馆。

这时的杜月笙已经二十多岁了,却依旧是个小瘪三。他参加了“清帮”,每天不务正业,在街上狂嫖滥赌,常常赌铜钿输脱了底。

好在杜月笙时来运转,遇上了“救星”,绰号“饭桶阿三”的黄振亿,平时很欣赏杜月笙的怜俐,活络机警。有一天,见到杜月笙袖拢双手,在马路上当“压路机”,便跑过去拍拍他的肩头,很诚恳地说:“月笙,你这样下去不是事体,假使你有心向上,我荐你到一个地方去,好吗?”

杜月笙懒洋洋地抬起头,说:“啥地方?”

“八仙桥同孚里,”黄振亿压低声音说,“黄金荣黄老板的公馆。”

杜月笙福至心灵,立即点头称谢。

就这样,走投无路的杜月笙投靠了上海滩上的大流氓黄金荣。

黄金荣本是上海法租界捕房的见习包探。由于他年轻力壮,心狠手辣,深得捕房头目法国人石维也的赏识。他利用这个力量在东新桥附近开了一家“聚宝”茶楼,广收徒弟,为租界作耳目,因此破起案来得心应手。他也步步高升,由探目、督察员而督察长,成为租界当局中的华探头目。借此他经营了戏院、浴室等各种财源流畅的生意。当时,法租界内的游艺尝戏院,如大世界、共舞台、黄金大戏院等,几乎全是他开设的。

黄振亿引进杜月笙时,黄金荣正在公馆打牌。

“老板,”黄振亿轻轻地走到一张方桌前,陪着小心,小声他说:“我给您老介绍一个小囝。”

“啊!”方头大耳,矮矮胖胖的黄金荣应了一声,转过脸来,目光越过黄振亿的肩头,落在杜月笙的脸上,那目光刀子一般挖人,杜月笙一阵心跳,心慌意乱地低下了头。

猛然间,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一副挖花纸牌上,那是赌钱用的。杜月笙的眼睛立时瞪圆了,原来连黄金荣这样的大闻人,也和自己一样,在公然赌这种挖花纸牌!他也是个凡人,不必怕他!

他心中立即有底了,昂然地抬起头,笔直地站立着,脸上浮满了笑容。

“蛮好!”黄金荣觉得这个人很有点气派,立即收容了他,并叫他到厨房边的灶披间去住。从此,杜月笙成了黄金荣的随从。黄金荣每天早晨要到他所开设的聚宝茶馆以喝早茶为名,包揽官司,调解纠纷,杜月笙总是拿着大衣、皮包,随侍在旁。

杜月笙是个聪明透顶的人,他“眼观四方”,“耳听八面”,冷眼观察一切。上自黄金荣,下至一般听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脾气性格,他都尽可能的揣摩测度,然后牢牢地记在心中,作为他应对接触的准绳。很快,他寻到了一条飞黄腾达的捷径。

10.2解开谜团

杜月笙吃了一惊。

一担担新制的棉衣棉裤挑进了黄公馆,数量足有两三千套。

杜月笙不禁纳闷,又不是军队发制服,要这许多棉衣做什么?一会儿,又是一箱箱的银角子抬进了门,略略估计也有两三千元。

在当时,两三千银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