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艺术家万岁 >

第16章

艺术家万岁-第16章

小说: 艺术家万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部分第6节 品质之光(3)

    艺术家的 确是“集体人”,但他何以成为“集体人”、何以站稳“集体人”的地位而不“堕落”呢? 艺术家的自爱——对往事和奋斗成果的珍爱,为个人身上的“人类性”提供了最初的也是最 根本的内容。    
    对自我多情,对他人多情,对自然界多情,是艺术家“多情”气质的三种寄托形式。其中“ 自恋”’是基本形式——如果艺术家忽略自身,不注重自我情愫的丰富和 高尚,轻易将人生有限的经历和体验浪掷于艺术之外,那么他所能剩下的“多情”就会失去 “主宰”,失去鉴别力,随波逐流,成为社会习俗的俘虏。我们知道,全无艺术家个人特色 的作品放在众多艺术品中会显得多么干瘪、丑陋,因为它不是真正的艺术。我们也明晓,任 何艺术品都包含了艺术家的“内心独白”,都渗透了艺术家完好保存的生命品格。没有让· 维果的童年回忆,便没有影片《操行零分》。同样,没有艺术家内心珍存的个人的生活足印 ,便没有他的艺术世界。    
    艺术家的“自恋”和多情中,是不是含有病态的因素?如果 用世俗的标准,艺术家的气质便是病态的气质,更不用说他气质的某一方面是病态的了。人 们可以用现实的、功利的、人与人永远隔膜的眼光来把艺术家的多情视为“淫逸”,视为“ 痴狂”,当然也可以把艺术家的“自恋”视为一种“自淫”。但是,“伟大的人物和一般群 众不同,他们并不沿着许多人走过的道路前进——他们如果这样做就不能成为伟大人物。他 们总会有不同的感觉和不同的思想,以及——更加重要的——不同的行为。他们不是因为这 种不同之处才成为伟大人物,而是因为他们的伟大才产生这种不同之处,并且使这种不同一 般之处成为必不可少的素质。”〖HT5”F〗[《萧伯纳传》,420页]〖HT〗艺术家蔑视世 俗的评判,因为他的“自恋”和多情是他的气质,无法根除,他只能带着这种气质走在生活 的路上,在缺少理解的氛围中完成他的创作。    
    他生来并未想做勇士,但他的“自恋”和多情要求一 种自我保护。他必须有勇气和力量“热爱和相信”自己,必须有勇气和力量去恋爱他人和自 然。只有在这种双重的爱恋中,他作为艺术的造物主的伟大才是实在的。这双重的爱恋是与 巨大的正视这爱恋的勇气共存的。    
    〖BT2〗“孕妇”病,“孕妇”梦    
    艺术家是很接近于孕妇的一种人。他本能地喜欢自己所处的“艺术孕育”的状态,并为临盆 中的艺术创作而辗转反侧,夜不成寐。他期求着一种母性的“生产”,并为此恐惧、担忧、 甜蜜、梦想。他不断在心中描绘着自己的产品的模样,不断梦想着自己的婴儿的相貌、前途 和命运。在他的气质中,渗透着一股阴柔之气,一种母性。    
    愈是才华出众的艺术家, 便愈是富于温柔和同情。愈是创作力旺盛的艺术家,便愈是易于出现“怀孕”所带来的臆病 和痛苦状态。荣格说:“创作过程含有阴柔的特性,而创作品则是自潜意识深处源生出来的 ——或说是源自母体的。一旦创作力占了上风,人的生命便会受潜意识的支配与陶冶以对抗 强烈的意志,如此一来,意识自我便陷入一种伏流的情况中东漂西流,从此便沦为一位无能 为力的世事旁观者。进行中的工作便成为诗人的命运,而且亦会左右其心灵的发展。”〖HT 5”F〗[《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258—259页]〖HT〗艺术家的阴柔气质,使他处于听凭 心 中的无数艺术感觉和艺术构思支配的地位。他用生命的血和乳汁,孕育并哺乳他的艺术。在 此过程中,他享受到类似于做母亲的兴奋、快乐、骄傲、期待和幸福。艺术创作,成了他生 存的方式,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并且,由于他所从事的创造性劳动,他的心灵也在不 自觉的状态中,得到充分的拓展,日益无私、宽阔、深邃。    
    


第二部分第6节 品质之光(4)

    我们清楚,艺术家不等于艺术品。艺术家本没有“孩子”,天生的气质中具备做母亲的条件 ,他才有了创造“孩子”的可能。英格玛·伯格曼有《夏夜的微笑》、《沉默》、《呼喊与 细语》等一长串好“孩子”,科波拉也有《对话》、《现代启示录》、《棉花俱乐部》等一 系列“电影孩子”。任何艺术家都是其作品的母亲,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母性使艺术家无法自抑,他在莫名其妙的时 刻,受到生命和生活潮汐的冲击,不自觉地在潜意识中完成着后来成为艺术品的那种东西的 胚胎。他像一个温柔美丽的女子,把生命的胴体拥抱在怀里,从那里,他得到无数爱的还报 。他比一切人都富有,因为他的母性使他勇于献身。在母性的煦光中,艺术家哺育着他一个 又一个艺术孩子。意大利电影艺术家贝尔·托卢奇,就是这样把《随波逐流的人》、《巴黎 最后的探戈》、《月亮》、《末代皇帝》“抚养成人”。    
    艺术家的母性气质,不仅表 现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而且体现在他艺术创作的目的上。伯格曼在1972年编导的影片《呼喊 与细语》中,让安内斯、卡琳、玛丽亚三姐妹相聚在一座庄园里,围绕安内斯的病和死展开 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间的关系世界。在浓红色的客厅中,艺术家展开了成年后的三姐妹 彼此难于沟通、各怀心腹事的“现实故事”。在闪目的镜头中,耀眼的白色和强烈的光线, 把三姐妹的童年和青春年华烘托得格外刺眼,以至于使人不安。三姐妹虽为同胞,但无论怎 样努力,都无法进行情感的交流。玛丽亚一心想爱自己的大姐安内斯,一心想与二姐卡琳成 为真正的朋友,她“呼喊”着姐妹间真正的爱。但安内斯的鬼魂渴求她的拥抱的时候,却把 她吓得几乎发狂。歇斯底里过后,她连卡琳的友情也不想要了。病魔缠身的安内斯,自幼就 怀疑母亲对她是否有爱,一直到死她都未能与母亲有过真正的母女之情。临死之时,她想摆 脱孤独,与人交流,被人拥抱。但两个妹妹都只顾纠缠于各自的生活事件,不肯全心全意地 使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情感的安慰。只有女仆安娜,悉心照看她的病体,在她死后又用 丰满结实的身体拥抱、温慰她的灵魂。卡琳的丈夫是个学究气十足的贵族,她憎恨他。玛丽 亚制造桃色事件,造成丈夫自杀。影片中无论是姐妹,还是母女、夫妻,都相互隔绝,任何 声音都无法把他们的心呼唤到一起。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这样痛苦、无情而孤独?是什么原因 使人与人间的相互呼求散入空茫而不进入心底?伯格曼在引起观众的深思的同时,也对他的 “孩子”表现了他的理解和同情。在揭示人生、揭示人心的时候,伯格曼希冀的是让观众看 到人间痛苦的原因,人情冷漠的根子,从而把呼喊化为行动,把细语化为勇于付出的柔情。 可以说,这是一部表现“交流”的影片。艺术家通过缺少交流的几个主要角色,流露了他对 渴求与人相通但又无法与人相通的人们的关注和怜悯。    
    艺术家的性格趋于“内倾”, 内心世界的忧郁和明朗都胜于常人。他常常陷于现实生活所引起的疲倦状态,但内心却不肯 休息,一直“监护”着孕育中的艺术婴儿。因此,在世人眼里,艺术家总是带有几分怪异的 病态,像梦游人。他格外警醒,精神经常高度亢奋。他的体内蕴藏着属于他但又将出生到世 上,变成“另一个”的东西。他仿佛为了做母亲才来到世间,仿佛天职就是酝酿、生产艺术 作品,并通过作品来实现、来寄托他内心的歌哭。    
    卓别林认为:“艺术作品比史书包含了更可靠的事实和更详尽的记述。”〖HT5”F〗[《卓 别林自传》,394页]〖HT〗艺术家在他的造物 中,毫无保留地注入了个人的、时代的、人心的历史。


第二部分第6节 品质之光(5)

    他把所有的生活知识、社会见识,都 诉说给他的孩子,以利于这孩子在漫长的未来岁月中视暴风骤雨的考验为平常。艺术家的诉 说,包含了他作为“集体人”的深沉体验和思想,具有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高度。艺术从平 常的、细小的历史现象中显现历史的真实面目和本质,因此比“史书”“更可靠”、“更详 尽”。艺术的创造者不可能把一些虚假的、对人有害无益的历史大谎装进“艺术孩子”的内 心和大脑,贻害“孩子”和后世。卓别林的一系列以“夏洛”为自我化身的影片,就是通过 历史上无数的“小人物”的饥饿、恐惧、渴望、喜悦、痛苦、悲伤、孤独、流浪,把人类有 史以来的内在真实和未曾消逝的实质,艺术地描绘出来,成为“史书”之上的史书。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小说《夏娃日记》中,塑造了一个多情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女性形象夏 娃和一个务实、功利、呆气的男性形象亚当。夏娃对自然和人世的一切怀着一种艺术化的 本能。看到天空的星星,她便拿起一只篮子,不吃不喝,向地平线赶去,以为在那里地面离 天空的距离最近,可以伸手采摘星星,缀在自己的鬓边。她看到一颗流星,便担心如此美丽 的、亮晶晶的小东西既然可以一颗一颗地流落,就可能在同一个晚上同时流落,于是便不睡 觉,能多久不睡就多久不睡。她一一地把星星的位置和大小记牢,以便在某一夜星星全体陨 落的时候,用她的记忆中的星星一一使陨坠的众星复原。她看到火,先感到的是它的美丽、 娇艳。她并不知火的实用价值,也不重视任何事物的实用价值。在她的头脑和心目中,只有 “美”而无任何实际的观念。亚当则不同,他把夏娃的种种艺术行为、艺术感想嗤笑为荒唐 ,遇到任何事物都先问一句:“这有什么用?”马克·吐温通过夏娃与亚当的比较,表现了 两种人生、两种气质、两种境界。无疑,艺术气质属于“夏娃”。    
    鲁迅在表现“创造 ——人和文学的”主题时,同马克·吐温一样选取了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形象来充当“艺术家 ”的角色。鲁迅1922年写成的《补天》(原名《不周山》),着力塑造了创造者女娲的形象。 女娲在体内无形无名的力量推动下,刚刚从原始的混沌中醒来,便首先留意到天空的色彩, 太阳和月亮。她本能地走到海边,“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便有一个和自己 差不多的小东西在手里”。她对自己的造物又诧异又喜欢,“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 伊的事业,呼吸吹嘘着,汗混和着”:她的生命活力转移到她所创造的“小东西”身上。她 被一种创造的冲动所左右,不能自制。“在长久的欢喜中,早已带着疲乏了。几乎吹完了呼 吸,流完了汗,而且又头昏,两眼便朦胧起来,两颊也渐渐地发了热,自己觉得无所谓了, 而且不耐烦。然而伊还是照旧的不歇手,不自觉的只是做。”直至被创造欲搅得“近于失神 ”,直至被累倒在不周山上。当她再度醒来的时候,又投入了治水、补天的浩大而艰辛的工 程中,直至补好青天,她本人被累死。鲁迅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母性的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