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大陆"密谋透析-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在那里祈祷。”在这种情况下,人民解放军再实行渡海作战显然是以己之
短击敌之长,而选择陆地战场同美国侵略者进行较量,则能充分发挥我军的
优势。
杜鲁门首拒蒋介石
1950 年6 月25 日晚,蒋介石在收到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关于朝鲜战争
报告的同时,也收到了李承晚由其驻台湾的大使而交的告警求援急电:他当
即向李承晚驰电声援,并予以鼓励,表示将采取有效步骤对南朝鲜进行援助。
同时在台北阳明山“总统官邸”召集紧急军政会议,出席人员中有陈诚、王
世杰、谷正纲、黄少谷、张道藩、张群、雷震、张其昀、吴国桢、俞大维、
叶公超、何应钦、周至柔、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蒋经国、黄镇球、彭
盂缉等。会上决定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从6 月26 日零时(即25 日
午夜后)起,全面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实行宵禁,停止三军官兵的休假和外
宿,加强台湾海峡和大陆沿岸的海空巡逻,加强各岛及台湾海防的战斗准备,
加强台湾的防空和民防措施,加强对交通运输和经济活动的管制,加强特务
活动。台湾岛顿时处于弓上弦,刀出鞘的临战状态。
据麦克阿瑟派到台湾担任联络的费尔德上校和汉斯上校透露, 1950 年
6 月25 日清晨朝鲜战争爆发后,当天一早,麦克阿瑟在东京就得到了布朗(驻
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和穆西奥(驻南朝鲜大使)的战况报告,立即同正
在东京的约翰逊和布莱德雷、诺斯塔德举行紧急磋商。中午和下午又陆续得
到了朝鲜战况的进一步报告,获悉:南朝鲜第1 师在瓮律、开城被歼,第7
师被击溃,春川被围,江陵失守,共军主力指向汉城。麦克阿瑟、约翰逊、
布莱德雷和诺斯塔德再次开会到深夜。会上,麦克阿瑟提出了一份“在亚洲
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经约翰逊、布莱德雷等人研究赞同后,交由约翰
逊向杜鲁门转达。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1。立即援助南朝鲜,并建议由台湾
调一个军驰授南朝鲜;2。认为台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应以海空军保
卫该岛,并给予蒋介石以广泛的军事援助;3。加强菲律宾和印度支那的军事
力量;4。保卫日本的安全。征得约翰逊和布莱德雷同意后,麦克阿瑟连夜派
出以费尔德为组长的“驻台湾军事联络组”进驻台湾,同时致电蒋介石,通
报朝鲜战况和向台湾派驻联络组的决定,并询问蒋介石在确保台湾安全的前
提下能否派一个军驰援南朝鲜以及台湾所急需的援助,并请蒋介石严密监视
大陆中共的动态,对大陆沿海采取积极的行动,以探测中共对台湾进攻的紧
迫性。
6 月26 日晨,李承晚再次向蒋介石急电求援,蒋介石便立即召集陈诚、
俞大维、叶公超、周至柔、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黄镇球、彭孟缉、萧
毅肃、俞济时和王世杰等在阳明山“总统官邸”开会,直到深夜。
26 日中午稍过,美军驻台湾军事联络组在组长费尔德率领下,由东京飞
达台北。“国防部”厅长赖名汤、刘廉一前往接待,并陪同费尔德到阳明山
会见蒋介石,费尔德向蒋面交了麦克阿瑟的亲笔信件。
当蒋介石“得悉北朝鲜发动了全面的武装进攻”,已断定南朝鲜将难以
进行有效的抵抗,所以他首先考虑的是用什么办法及时地对南朝鲜作有效的
援助,以“击破北朝鲜共军的进攻”。蒋介石同费尔德等人从外交到军事,
从保卫台湾到援助南朝鲜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决定派遣52 军(附
3 师)立即作开赴朝鲜战场的准备,并对52 军的干部配备、兵员装备的补充
更换、运输等问题作了部署。当天下午蒋介石分别向李承晚、麦克阿瑟复电,
表示一经同意, 52 军即可经空中和海上运赴朝鲜战场,投入战斗。同时通
过外交程序向社鲁门提出这项建议。
在美国布莱尔大厦杜鲁门召集的晚餐会宣读麦克阿瑟关于“在亚洲遏制
共产党扩张的计划”时,宣布了蒋介石的这项建议。当时,约翰逊、布莱德
雷和柯林斯从朝鲜战争的实际需要和军事原则考虑,都主张接受蒋介石的建
议。杜鲁门也表示:当他听到蒋介石愿意派兵援助南朝鲜时,他的“第一个
反应是应当接受蒋委员长的这番好意”。他并且希望看到有尽可能多的联合
国会员国积极地参加“对朝鲜的行动”,他还希望联合国发出号召并组织行
动。
国务卿艾奇逊则对台湾出兵南朝鲜一事坚决反对,他说:“当前台湾是
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区,麦克阿瑟明确指出了这个危险,所以我们才决定派
第7 舰队和13 航空队去保卫台湾,怎么反而叫台湾跑到别处去保护他人呢?
况且蒋介石的军队并不见得比南朝鲜军队高明。这样就不如把这些需要给蒋
介石的装备直接送给南朝鲜,其效果是可以预期的。”约翰逊马上进行辩解,
说台湾只是缺乏海空军,其地面部队在亚洲地区的反共国家中却是最强大
的。蒋介石要求派去支援南朝鲜的52 军,是蒋介石在东北的60 万军队中唯
一没有被中共消灭的一个军。约翰逊认为在第7 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从台
湾调52 军去增援南朝鲜是可取的。杜鲁门看到双方相持不下,争论不休,遂
宣布暂予搁置,待下次会议再从长计议。
6 月27 日,麦克阿瑟又向杜鲁门告急,并再次请求批准蒋介石的建议。
而艾奇逊却将他收到的建议蒋介石出兵的电报擅自扣压,并继续反对讨论蒋
介石派兵援助南朝鲜的建议。
6 月28 日,蒋介石驻美“大使”顾维钧和胡适在白宫会见杜鲁门时,面
交了蒋介石建议派军驰援南朝鲜的电报副本。杜鲁门表示他是十分愿意接受
蒋介石的意见,同时答应将扩大对台湾的军事援助。
麦克阿瑟于6 月29 日,从朝鲜前线视察回到东京后,第三次急电杜鲁门,
请其从速采纳蒋介石的建议。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也向杜鲁门进言,应当
接受麦克阿瑟的请求,批准蒋介石的建议。杜鲁门、约翰逊、布莱德雷、柯
林斯都主张动用蒋介石的52 军,而不急于使用在日本的两师美军。他们认
为,这样做不但可以争取时间,及时稳定战局,并且可以减少美军的伤亡损
失,使有限的美国地面部队能够在紧急情况时使用到别的更重要的地方去。
可是,艾奇逊和国务院却一致反对。艾奇逊用一种歇斯底里的神情提醒约翰
逊和布莱德雷等人注意中共6月28日声明所包含的严重性和蒋介石关于援助
南朝鲜声明发表后在西方盟国中所引起的震动和惊愕(注:中共声明即6 月
28 日周恩来针对杜鲁门的6 月27 日所发表的声明。蒋介石声明,系指蒋介
石在6 月26 日晚广播讲话中所讲对南朝鲜将进行军事援助和派兵驰援的
事)。艾奇逊说:“中共的声明不只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而且是他们打
算出兵干涉的预兆。如果蒋介石的军队开进朝鲜打击北朝鲜共军,毫不怀疑,
中共必将加倍地进行还击。那样一来,朝鲜战争马上就会扩大,局势的发展
也必然难于控制,其结果不仅美国将要深深地陷进去,而且会把我们的盟友
吓跑。”
蒋介石的建议和麦克阿瑟的3 次请求,终于在艾奇逊的阻挠下,于6 月
30 日被杜鲁门最后否决。
美国拒绝国民党出兵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当局颇为失望。当时在美国的
于斌主教对台驻美“大使馆”武官皮宗敢说,美国政府拒绝的原因乃是台湾
自己“大嘴巴”之故,到处宣扬派兵援韩,以致吃了闭门羹。当时台湾驻美
“大使”顾维钧也表示他完全同意于斌的看法,亦认为台湾当局处理此事极
为失当。事实上,蒋介石出兵援韩的用意,乃是欲利用美国力量助其反大陆,
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他失掉了一次机会,但他并不懊恼,因为他在此时
此地的当务之急是巩固台湾,待机反攻。
7 月1 日, 52 军各部队也先后收到命令,重新恢复正常的军事训练和
沿海的防卫施工。
老蒋盼藉日军重振士气
初次要求出兵朝鲜受阻,蒋介石并没有灰心,他相信会有机会,当务之
机是加强对自己部队的训练。此时“圆山军官训练团”第一批学员已经结业,
这期训练为期两个月,受训为100 人。朝鲜半岛的战火,使蒋介石更加重视
这项训练工作,他经常亲自来视察,除了慰问“白团”军人外,更是为激励
那些败撤退台的各级指挥官。当时蒋的算盘是:“武器靠美援,士气靠日军
重振”。
1950 年秋天,美援武器逐一抵达,紧接着需要部队训练,以及更进一步
的实战训练。一年后有数百名指挥官接受训练,于是,那年又来了10 名日本
军官, 1951 年再来54 人。这时,共有83 名“白团”成员在台湾。
比较晚来的这些成员,前往台湾也是以化名方式,搭乘中国籍的运蕉船
“铁桥轮”到台湾的。方法是船只预先减少船员数,待“白团”成员上船后,
船员名额与人数刚好相符。有的人则是在舱底睡了三天两夜,船靠岸后才能
够出来。据小笠原清的了解,当时麦克阿瑟总司令和日本政府应该已经知情,
但他们都保持沉默。“白团”的人偷渡到台湾,一直到1952 年“中日和
平条约”签定后,才得以有各种名义申请护照。如岩坪博彦(江秀坪)以“中
日文化经济协会研究员”的名义申请,大桥策郎(乔本)以“凤梨工厂顾问”
名义申请,自始至终不能说出“白团”的名义。日籍军官在日本也以中文名
字相称,从来不问彼此的日本原名。
“白团”的日籍军官长期滞留台湾,一开始他们每年休假一次,后来变
成两年三次,每次休假期达一个月,每次回日本时一定是先去看冈村宁次,
报告在台情况后才回家。而因为身体欠佳不能来台湾的冈村宁次,也再三叮
咛军事顾问团在台工作:“绝对不得涉及经济与生意”,以免抵销了报恩的
诚意。同时,小笠原清每个礼拜会到“白团”人家里收信一次,每三个月给
送薪水一次,而且每一次一定要拿到他们妻子所写的收据给冈村宁次检查。
然后冈村宁次再亲自将收据交给台湾方面,以免发生误会而使得工作无法进
行。
参加“白团”工作的83 名军官为从少佐至少将的旧日军,多数毕业于日
本陆军大学和日本海军大学,他们都是旧陆海军的中级干部,属于兵团参谋
或团长。
小笠原清认为,如果与占领日本的麦克阿瑟将军麾下的200 名军官团相
较,在质与量上皆有其1/3 至1/2 的实力。这支从未公开真实身份的“覆面
部队”,悄悄进台湾本岛后, 20 年来在台湾训练国民党军部队,准备反攻,
从来不敢张扬。他们并且预备,在工作全部结束后,也要以“覆面部队”的
姿态完全撤退。
“覆面部队”曝光
但是,在1950 年夏天时,“白团”的事情终于外泄,日本有部分周刊及
媒体陆续报道旧军人的鬼祟行动,并且明白指出冈村宁次正是幕后的唆使
人,为此盟军最高总司令便命令冈村宁次出面说明。冈村的回答是:“我们
为报答终战时的恩义而参加这个行动,这也并不违反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