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采采女色_雍容 >

第27章

采采女色_雍容-第27章

小说: 采采女色_雍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在意妈妈永远年轻的。妈妈的化妆品都是我买的,她什么好的都用不惯,永远素面朝天。一瓶芦荟胶,整个秋冬往脸上擦擦就成了。妈妈的白发不多,不敢去外面的理发店染发,因为有过敏纪录。我就挑选一种染发剂,试用过,证实安全了,从此自己动手为她染发。妈妈乖乖坐着,让我摆弄上半小时,之后我检查成果,得意自夸:“技术蛮好!”染一次可以顶个半年,刚好等到我下一次回家。前几日,妈妈和我用雅虎通时说,她去理发店洗头,那个小伙子说有一小处染得不够均匀,我对着摄像头龇牙咧嘴,表示愤怒。妈妈大笑。

    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妈妈,我简直没法子不相信自己也有年轻的基因呢。



 散文第43节 妈妈逸事之 笨妈妈

    我总是叫她“笨妈妈”。妈妈属于那种特没想法,单纯得不得了的人。

    妈妈对待一切机械的东西都有点恐惧心理。我买电脑及上网已多年,试图培养妈妈对电脑的感情,结果花了整整一年才使她相信:死机和重新启动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很多次在外忽然接到妈妈的电话,大惊小怪的喊电脑不知道怎么了,你赶紧回来吧。我告诉她重新启动,实在不行,切断电源也可。她总是不放心的追问:“怎么样重新启动?不要紧吧?不会坏掉吧?”我一到家,她就夸张的比画着:“刚才真把我吓坏了!”

    我是没有耐心的人,总是以为妈妈天经地义要很快学会一切看起来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教了几次不会,就急得跳起来:“笨妈妈!”

    虽然如此,妈妈刚刚学会笨拙地捏鼠标,就能玩起空档接龙,以及后来的蜘蛛纸牌了。这很快成了她闲暇时的消遣。我对一切电脑游戏有天然的厌恶,嘲笑她拿电脑做这样低级工作。妈妈有点不好意思。久后,她居然学会紫光打字。虽然拼音使她苦恼非常,边打边看键盘,速度慢得惊人。有一天她主动提出,帮我把大学毕业论文底稿输入电脑,当作练习。我大笑。此后,她真的一字一字的输入了两三千字,虽然始终没有完工,我也着实表扬了一番。

    老爸的性子和我一样急,如果听不懂我的讲解,就怪我讲不清楚;如果听懂了,就怪我这么简单的也讲,简直是侮辱他的智慧。他接触电脑比妈妈还晚,领悟得却快得多,像模像样的用起word,ps等等,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的使用,统统不在话下。相比之下,我还是叫妈妈“笨妈妈。”

    因为出国工作,网络成了我和家里最主要的联系方式,临走之前,我对妈妈来了一番“恶补”,成效卓著。她学会了收发邮件,去新浪网看体育新闻,上联众打游戏,用msn和雅虎即时通讯。于是每个晚上她必定坐在电脑前,开启视频和语音,和我唠叨上半小时,批评我把房间搞得那么乱,晚上又乱吃东西,等等。当然,遇到一点小问题,比如接收一个文件,她还是大惊小怪,喊老爸来处理。这时我和老爸都皱起眉头:“笨!”

    妈妈就傻笑。

    老爸和我一样,常会自作聪明把电脑搞得一塌糊涂,或者四处乱逛,不小心招惹了病毒,他就一口咬定是妈妈去联众打游戏被撕诹恕B杪栉薮又帽纾对我诉苦。我道:“胡说!”以妈妈对电脑的敬畏之情,弄坏电脑概率极低。叫她别理睬老爸咋咋呼呼,继续玩她的?

    笨妈妈在联众只玩一种游戏,就是斗地主。每斗必输,乐此不疲。有一天她很不好意思的对我说,我帮她注册的账号,负了好多分,没人愿意和她玩了,能不能注册一个新的?我笑得不行。回家时果然重注册。没几日,又负了上千。我眉头一皱,指使男朋友:“去,去联众陪妈妈打牌,把你的分都输给她!”男朋友遵命找到妈妈搭伙,不一会儿,雅虎传来妈妈的惨叫:“怎么可以啊,他的牌太好了,我转眼输了几百分了!”我教训男朋友,他无可奈何的说,你妈妈不懂得和我配合啊!这样吧,我有一个账号积分不少了,给她用可好?我告诉妈妈,妈妈害羞的说:“不用了,我不懂得换账号登陆……”

    于是笨妈妈就只好继续在联众寻觅和她输得一样惨的牌友了。

    为了给她多几种消遣,我四处寻找简单的小游戏,尤其是flash格式的。时不时传过一个给她。有天传给她一个华容道,对她说:“慢慢玩吧,我过了六关了,懒得继续了。”第二天一上线,她就兴奋的告诉我:“我十五关全都过了!”我很纳闷,自己试了一下,始终在第七关就被卡住了。这样的情况此后屡有发生,我忽然发现她大有天分。原来笨妈妈比我聪明着呢。对此,妈妈谦虚的表示:“你不像我退休了有时间可以整天研究……”

    妈妈玩游戏上瘾,老爸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看来,将来家里非得有四台电脑不可呀!



 散文第44节 妈妈逸事之 傻妈妈

    妈妈非但笨,而且傻,这是我和老爸一致结论。基本上,我和老爸都不是好人,心思多多,怪话多多,每每妈妈就成了我们欺负的对象。

    有段时间老爸狂喜欢朝天椒,总把所有的菜都弄得很辣,辣得我和妈妈连声抗议。有一天,他端来他的招牌菜之一红烧猪蹄,我们尝了一口,一齐丝丝叫。妈妈抱怨:“怎么搞的,和你说不要做得这么辣了嘛!”老爸气呼呼的,眼珠一,忽然板起脸说:“我一点辣也没加,是你买的不对,谁让你买四川猪蹄的?”妈妈困惑地盯着那盘猪蹄:“不会吧……那个卖猪的,明明和我说是本地猪肉,经过检疫的啊……”我和爸爸楞了三秒,笑得东倒西帷B杪韪加莫名其妙。等她终于反应过来时,脸涨得比红烧猪蹄还红。这个“四川猪蹄”的笑话,一时在亲戚朋友间流传甚广。

    我是懒人,因为懒的缘故,对体育并无太大兴趣。妈妈却对一切赛事兴致很高,尤其喜欢球类运动,又尤其喜欢足球。每到世界杯,据说女人怨声载道。我们家却是相反的,平时牢牢掌握遥控器的老爸,也不得不让出来。妈妈最狂热支持巴西队,我唯一一次半夜爬起来看球,就是陪她看巴西队一场半决赛。不幸的是,巴西队输了,弄的妈妈好不伤心。妈妈对中国队也是一片愚忠,中国队叫她伤心却简直是一定的,好在还有女足可以安抚她受伤的心灵。妈妈看球极投入,激动处就大呼小叫,看久了,有时也得意洋洋的评论几句。爸爸对此嗤之以鼻。妈妈很容易弄懂了一些简单规则,可是她一直把“角球”当作“脚球”。用普通话还可藏拙,闽南方言这两个字发音却是截然不同的,有次她喊:“出界了,罚脚球!”刚好被老爸听见了,又成了傻妈妈长久流传的笑料。所以爸爸蔑称她为“伪球迷”。伪球迷就伪球迷吧,一点都不妨碍她看球的乐趣。除此之外,妈妈也是姚明的追星族,常常上新浪体育查找姚明的一切新闻。不过妈妈挺讨厌据称是万人迷的贝克汉姆,球迷男友表扬她趣味纯正。

    我和老爸基本不看电视剧。万一哪天看了一会儿,大抵是专挑败笔出来讪笑:这剧本编得多粗糙,情节多不合情理,演员多矫揉造作……总之一句话dd垃圾!妈妈偏偏就喜欢追垃圾电视剧。天知道,到这年纪了,她还单纯似孩子,随时要被感动,哪怕是最蹩脚的表演,都能叫她掉下泪来。哪部电视剧叫她哭得最利害,她对它的热情也最高。于是老爸又增加了一项乐趣,在她看电视剧的当儿,时不时观察她的表情,每到煽情之处,就调侃她:“嘘,要哭了,要哭了,噢,真的哭了!”妈妈早就红了眼圈,还要一边不好意思的分辩:“没有,没哭!”这样的小喜剧,几乎每日上演。有时候我也收敛刻薄,试图陪她看一会儿。可是那一锅粥的剧情越看越糊涂,妈妈就试图对我解说前后情节,她说上半天,我就更糊涂了,末了还是放她自己去哭哭笑笑好了。

    我从小抓起一本书,一坐半天,不言不动,唯独脸上表情丰富,旁若无人。这是大人和朋友多时的笑柄。据他们讲,我看书入迷的时候,就是在我旁边高声讲我的笑话,我也是毫无反应的。如果推醒我,我抬头看人,一脸茫然。

    原来,这傻气自有由来的。

    自从来了一次新加坡,妈妈对钱的观念都“混乱”了。

    她来探望我之先,我就重点告诫她,一块钱新币,就是一块钱,不要把每样物价都换算成人民币,否则我会被气死的。这个告诫完全无效。无论是和我去吃饭,去超市买日用品,还是逛街,甚至搭巴士,妈妈都会发出响尾蛇一样的丝丝声:“好贵啊!”当她注视着一种商品,眼珠子一动不动的长达半分钟时,我知道她正在脑子里飞速的把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并且和国内作比较,之后大抵又要发出惊叹。我又好气又好笑:“拜托,老妈,这是新加坡,你这样算法,还叫不叫我活啦?”

    新加坡地铁和巴士售票是智能化的,人手一张“易通卡”,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入站,或者上车时,用卡轻触读卡器,出站或者下车时,再触碰一下,就能支付正确车资。妈妈对那玩意儿有紧张感,总是怕下车时忘了触卡(那样就得付全程车资)。有一次她自己出去,误把我的卡也带在包里,等于支付了双倍车资,发现以后,我极力安慰她不过是几毛钱的事情,她还是懊恼了多日。

    等我回家,情况就倒过来了。说真话,我在新加坡并不觉得物价贵,一是坡人平均工资和物价之比,二是习惯了两块钱可以吃顿饭或者乘地铁横穿城市。回国却觉得物价高昂得不得了。和妈妈去超市,看到十块钱一罐的酸奶,我嫌贵,妈妈说:“怎么会啊,才两块钱新币,买吧买吧。”我笑:“妈妈,你在新加坡算人民币,回国算新币,真是不让我活了啊。”正赶上季末打折,我试穿了一双鞋,挺满意,还是嫌贵。妈妈冲过来说:“不会啊,才四十块新币。要不多买上一双带走吧?”我当场昏倒。

    有这样隽语无穷的傻妈妈,实在是不开心也不成。



 散文第45节 妈妈逸事之 小资情结

    老友喵喵总是批判我满脑子小资意识,我明白他大抵是出于妒忌,就宽宏大量原谅了吧!仔细一想,我的小资意识——我自己以为并非正宗的小资意识——其实肇始于妈妈。

    我是异常幸运的,自幼在父母羽翼之下,他们虽有艰难的时候,却从未让我受过窘迫之苦,清淡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所以长大后,我对生活对金钱的态度都相当健康和豁达。他们教会我无须羡慕别人丰裕的物质,却要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享受细节之乐。

    妈妈算不得心灵手巧的那类。从前老爸讽刺她:“说给我打一件毛衣,去年夏天打到今年冬天,估计明年都穿不稀!甭杪杈秃炝肆场2还回想起来,小时候不少衣服是妈妈亲手做的。有一件藕荷色毛衣,从念小学穿起,长大后添上线,翻过两次,至今还能上身,算是个小小奇迹。冬日穿出去,别人说:“哇,手织毛衣啊。”还特受羡慕。一件黑色的裤子,妈妈又用几块碎绒布,拼成两只小鹿,缝在裤腿上,似乎是她从一本书上学来的——都是一点点温馨的记忆。

    我家从前的被套,都是缎面的,是父母结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