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 >

第6章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第6章

小说: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敖先生在文中讲到的南越的故事,就昭示了“分裂不可取,统一是大势所趋”的道理,反映了台独的荒谬。

  所以,不妨读点古书,领悟一下古人那闪光的智慧和思想。
、txt小说…天堂



第10章 《师说》解


  廖沫沙

  从学生方面来说,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说,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的雅量。

  年过五旬的老先生,大概总读过韩愈的《师说》。这篇文章里很有几句话值得今天当老师和学生的想一想。例如说: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的原意,是因为自己接受了门徒,为了抵制当时舆论的非议,所以写这篇文章自解。他的意思是说,自己虽是作了先生,并不一定样样贤以于弟子,从他学的人也不一定不如他,人们不必因此而大惊小怪。本来,只要是一个人闻道在先,不管他是什么人,都可以拜为师,要学习的是知识,用不着管他“生乎我前”或“生乎吾后”;也用不着要求老师精通百般武艺,只要他有一门是比自己好的,就应该认他为师,向他学习。这是讲给求学的人听的。他也可以反过来讲给“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听。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一个真理,并不是瞎说。老师和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限。在这门知识上老师高于学生,在另一门知识上,学生也可能高于老师;今天老师高于学生,明天学生可能高过老师。这也是辩证法,对立面的统一。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转换,学生要向老师学习,老师也有需要向学生学习之处。

  礼记的《学记》有一段著名的话,意思也和这相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说命’曰:‘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的话着重在自反自强,不如韩愈说得更彻底。

  但是它所说的:“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所引起的“学半”(就是说教学各居其半,相反而相成),就是在今天说来,也还是颠扑不破的。

  做先生的必然同时做学生,或者首先做学生,像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个道理说来很浅显,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不容易承认。特别是当老师当久了的人,或者像韩愈所说的“术业有专攻”的人就很不容易接受这个辩证法。

  老师们不容易接受这个道理,倒也事出有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韩愈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但是在封建时代却并不通行。正好相反,“天地君亲师”,在封建时代,老师是同“天地亲君”在一块,居高临下,弟子在哪里能同老师上下平等而又矛盾统一呢?老师毕竟是老师,师道遵严,神圣不可侵犯,弟子毕竟是弟子,怎可以超过老师?这个观点相沿成习,直到不久以前,还有许多人没有料到千古以来的老师和弟子,会有一个伦常大变的时候。

  新的师生关系,倒真像韩愈所说的,是“不耻相师”。就是互为老师,互为学生,彼此平等,不分尊重,真正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

  当然,学术思想批判和教学改革,是应当有方针、有目标的,方针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目标是提高学术和提高教学,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为改革而改革。从学生方面来说,应该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尊重真理的精神;从老师方面来说,也应该像孔夫子那样,有一点“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雅量。

  韩愈援引孔子的先例,作出判断说,“圣人无常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聪明有学问的人,没有一定的教师;见人有学问,不管是谁,就认他为师。我想还得给他添一句:“师亦无常道”,就是当老师的并不经常等于真理。一个当老师的人,既要勇于坚持自己的真理,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非真理。只要能做到这样一点,他就是“常师”和“真师”了。要保持师位的,不妨一试这条方案,同学们一道来为科学真理奋斗。

  在另一方面,当学生的也应当了解:既然师和弟子的关系并不以师必贤于弟子、弟子必不如师为条件,那么,今天的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某一方面的短处以后,也就不应该马上得到结论说,老师再不能作老师了。某一方面的短处并不等于一切方面的长处。即令把学生和老师换个位置,对于比自己多一些知识的人也仍然应该“不耻相师”。何况位置还并不能互换;何况今天的学生担负着重大的使命,更应该深切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还很有限,还必须虚心地向一切有所知、有所长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术业有专攻”的老师们学习呢!

  这就是我的《师说》解。

  作者简介

  廖沫沙(1907—1990),著名作家,杂文家,笔名繁星,原名廖家权,湖南长沙人。1961年参加编辑《前线》半月刊《三家村札记》专栏。代表作有《鹿马传》、《分阴集》、《廖沫沙文集》(四卷)等。1990年逝世,享年84岁。

  心香一瓣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国自古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但老师只能起引路人作用,并非是真理的守护神。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作为学生,应当不唯书、不唯师,有善于钻研、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相长。作为老师,也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现闪光点,和学生相互学习,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传播真理的使者。

  在真理面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的人,都可以称作我们的老师。碍于面子、不懂装懂、敷衍了事,都不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
。t…xt小说天堂   



第11章 阿Q今传


  李国文

  五十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站起来,如果只是政治上站起来,而不是在经济上也站起来,那么,这种自尊自强的精神就会差一点底气。

  试设想一下,阿q先生若还健在,会做些什么呢?

  他有没有可能和吴妈到北京城里来摆摊卖鱼丸汤呢?有没有可能和还俗的小尼姑风尘仆仆地往独联体倒运服装呢?有没有可能跟闰土老兄将返季蔬菜装车押往东北和内蒙古呢?或者,他哪儿也没去,老兄还在未庄,不过不住在土谷祠里了,那座小庙早在“文革”期间就夷为平地了。现在,他和小d,还有赵司晨的妹子,很可能在土谷祠的原址附近,新盖的乡镇企业里当厂长或者经理什么的。这一切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成为绝对可能实现的事情,而不是神话。

  大家肯定要称呼他老q的了,那土得掉渣的毡帽早就不戴的了,在上海订做的假头套,遮住那头上的疤痕,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加上那套虽不合身但却是名牌的西服(永远也不拆的商标就在袖口上缝着),和其实用不着,但一定要架上的进口金丝眼镜。

  接受电视台采访时,也蛮有模有样的了。于是,我们跟着镜头,看他忙着在乡办工厂里,指挥那些外来妹烤鳗鱼干,做梅干菜,生产糟鸡,茴香豆;也看他坐在桑塔那车里,赶去沪、杭、宁,和外商见面谈生意,签合同。虽然在喝咖啡的时候,吸吸的声音响一点,吃西餐的时候,刀叉的次序乱一点,而且,说不定,会随地吐一口痰,说不定,一张嘴来句“妈妈的”,说不定,白衬衫领口是黑的,领带也拧成了油条,说不定,把笔挺西裤的脚管挽起来的种田人习惯,未必能够马上改掉。但阿q先生的自信,让你吃惊,“外国人也是人,不比我多一只眼睛,多一张嘴巴,我干嘛要比他低一截子呢?”在与洋人谈买卖时,已经没有了当年他在未庄革命没有成功,柿油党没有当成,一看假洋鬼子举起哭丧棒,先把脖子缩起来,那种准备挨打的心理状态了,这实在是令人振奋的。

  五十年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站起来,如果只是政治上站起来,而不是在经济上也站起来,那么,这种自尊自强的精神就会差一点底气。所以,我们无妨假设,那位假洋鬼子,从大洋彼岸,回到未庄,虽然他的口袋里有一张他视为命根子的绿卡,虽然他自以为皮肤果真白了,眼珠果真蓝了,虽然一张嘴也能说什么福克纳,马尔克斯,昆德拉之类,但他敢向阿q挥舞他手中的文明棍吗?

  我看未必了,如果他真的不识相的话,那么阿q先生很可能要学王灵官,手执钢鞭将他打了。

  作者简介

  李国文(1930—),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原籍江苏省盐城市,1930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毕业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理论编剧专业。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著有随笔散文集《骂人的艺术》、《淡之美》、《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作品多次获奖。还著有《评点(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等书。

  心香一瓣

  阿q“今天”的生活,不正是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建设带给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民命运变化的写照吗?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实力的强大是一个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必要条件。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国际社会上可能会赢得说话的权利,但却会缺乏说话的底气,因为它的话语没有足够的分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解决不了温饱问题,一个民族又怎能奢望自己的人民自尊自信地活着?只有把社会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并且分配好,才能让人民生活得体面而幸福。
t xt+~小<说+天>堂



第12章 开悟前后


  '台湾'蔡志忠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他早已知道自己是什么,烈日下挑砖的建筑工人会甘于挑砖头而不会嫉妒树荫下那位年轻的工程师。了解自己便不会怨天尤人。

  乡下人老得特别快,我很多玩伴的祖父年纪才只四十几。

  乡下人的小孩命真好!没背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期待,有幸扮演自己——童年时过着童年。

  随着红叶、金龙少棒篚,一直还自以为是个小孩。看成棒转播时蓦然发现自己比那些大众选手们年纪还大了好几,才知道自己早已当了好久的大人!

  幸好我那位同学刚踏入社会时对我说:“我要走正途好好的冲刺以一席之地,到四十岁时若还一事无成,那么我将改走歪道演坏人。”因为他父亲说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时是怎样的人,他的一生也注定是怎样的人。

  幸好我那位同学果真在四十岁前闯出了一片天空,没有翻脸改白为黑,台湾也没多出一个坏人。

  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一个人到了四十他早已知道自己是什么,烈日下挑砖的建筑工人会甘于挑砖头而不会嫉妒树荫下那位年轻的工程师。了解自己便不会怨天尤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