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光荣的荆棘路_林丹环 >

第20章

光荣的荆棘路_林丹环-第20章

小说: 光荣的荆棘路_林丹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淌驼苎Ъ叶际鞘粲谒街督准叮级杂谥悄苡幸恢痔厥獾摹⒆偶沂降淖愿海铝τ诰竦娜艘跃裎伲缙ば骋云じ镂僖谎S惺彼橇熬瘛币淮室不咕醯貌还黄斐橄螅檬裁础熬狻薄ⅰ傲榛辍被颉肮勰睢币焕嗟拇首郑诿崽没实匦闯隼矗肽盟纯窒盼颐恰H说纳硖灞阍谡庵秩死嘌醯幕髦校袅蟪删瘢庵志窠徊侥燮鹄矗俦涑梢恢志獾亩鳌5且眉词故蔷凭残胗幸桓觥笆堤濉薄偷旌掀鹄础拍芪睹朗士凇H欢颐钦庑┛闪乃兹巳葱胍庵志袼鄣木U庵止肿胖鼐竦奶仁凳怯泻Φ摹K刮颐呛妥匀坏谋灸懿罚刮颐嵌杂谔煨晕薮釉斐梢恢终逋瓯傅墓勰睿馐俏遗浪囊桓鲋饕恪M闭庵痔榷杂谏镅Ш托睦硌В杂诟泄佟⑶楦校绕涫潜灸埽谖颐巧纤嫉牡匚唬彩羌偃鲜兜摹H死嗍橇橛肴馑斐桑苎Ъ业娜挝裼Ω檬鞘股硇男髌鹄矗藕托车纳睢

  作者简介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心香一瓣】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位的。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过分看重精神,往往脱离实际,夸夸其谈,骄傲自大,这正是本文所批判的。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崇高,因为正是它们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尊重每一种劳动,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不能轻视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样才能享受和谐的生活。

  一句话,唯有舍弃高傲,脚踏实地,回归本真,才能与万物和谐共生。
.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33章 关于死亡


  '奥地利'弗洛伊德孙凯祥译

  人生就像是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真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我们当然有着思想准备,把死亡看成生命的必然归宿,从而同意这样的说法:每一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账,人人都得还清账——一句话,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而实际上,我们则习惯于用言行表明,情况不是这样。我们表现出一种明确的倾向,试图“暂缓考虑”死亡,或者从生活中将它排除掉。我们总是想把死包藏起来,秘而不宣。我们甚至还有这么一个说法:“想到某事就像我们想到死亡一样。”当然这是提倡自己死亡时,自己能看得到,我们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旁观死亡的人而活着。

  至于他人之死,文明人都小心翼翼地不当着别人的面提起。只有儿童不顾忌这些条条框框,他们肆无忌惮地互相威胁对方会死,甚至当着心爱者的面谈论死亡。比如:“亲爱的妈妈,你死了太可惜了。

  不过,你死了之后,我会做这,做那。”如果别人对自己不坏,文明人是不会谈论甚至想到别人死亡的,除非他是一个以同死亡打交道为职业的医生、律师或者类似的人。如果他人之死会给自己带来自由、金钱、地位方面的好处,文明人更不会谈论这人的死。当然,我们对死亡的这种敏感仍无力捉住死神之手。当死神之手落下之时,我们在感情上会受到震动,仿佛我们完全被破灭打垮了。于是,我们习惯于强调死亡的偶然性——事故、疾病、感染、衰老,这种习惯暴露了我们修正死的含义的努力,将必然性修改为偶然性。众多人同时死去对我们来说特别可怕。我们对死者本人采取了一种特殊态度,就像是向某个完成了特别困难任务的人表达出敬意一样。我们对死者的评价往往也是扬长避短,提出这样的要求:对于死者宜隐恶而扬善。因而无论在悼词中还是在墓碑上,只写下被对怀念者有利的话语。这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了。死者已不需什么尊敬,但在我们看来,对死者的尊敬比对真理的崇敬更为可贵,甚至胜过对生者的尊敬。

  文明人这种惯常的对死的态度在自己心爱的人——妻儿、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死去的时候,达到了高潮。此时,我们往往痛不欲生,我们的一切希望、自尊、快乐都随着死者进入了坟墓,任何事情都不能给我们以安慰,任何东西都不能弥补爱人之死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这种行为表明,我们似乎也像阿什拉部族的原始人一样,心爱的人死去,自己也必须跟着去死。

  我们对死亡的这种态度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不能在生活的游戏之中,对生活本身孤注一掷,生活便显得贫乏,毫无意义,平淡而肤浅。这正像美国人调情一样,从一开始双方就知道,一切都会十分顺畅。这样的调情与欧洲大陆式的谈情说爱刚好形成对照。在欧洲大陆,谈情说爱的双方一开始就须记住引起爱情的严重后果。我们易于受到感情的束缚,人死之后,往往悲痛欲绝。这使我们不愿意想到自己会有危险,也不愿设想同自己有关的人会遭到什么不幸。我们不敢从事带有危险性然而又是必须做的工作,诸如在空中飞行、远征到他国、实验爆炸物等等。我们不敢设想自己会遭到不幸,因为,如果灾难降临,谁能弥补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这样重大的损失?我们总是从一切事情中排除死亡,也随之排斥了很多东西。

  所有这一切之必然结果,便是我们力图从虚构的世界中,从文学和戏剧中,寻求某种东西,给贫乏生活以补偿。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知道该怎样去死的人,以及能够杀死他人的人。只有在这里,我们才将自己同死亡协调起来,经历了人世沧桑,我们自己却仍安然无恙。

  人生就像是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真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在文学的领域之中,我们找到了我们所渴望的那种多样化的生活。我们似乎随着某一特定人物的去世而死去,而实际上,他死了,我们还活着。我们随时准备着在下一个人物死去时,自己再次象征性地死去。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神病的根本原因。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心香一瓣】

  弗洛伊德在1920年发表的《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对自己早年提出的本能理论做了修正,将本能分为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即“生命本能常欲将生命的物质汇集而成为较大的整体,而死亡本能则反对这个趋势,主要将生命的物质重返于无机的状态。这两种本能势力的协作与反抗产生了生命的现象,到死为止。”

  他认为,生命本能是建设性的,导致新生命的诞生,而死亡本能则是破坏性的,如果这两种本能相辅相成,便能演出令人目眩的动荡人生,反之会导致自杀。本文对人们对死亡本能的态度进行了描述,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自己和身边的人。
ww w。xIaoshuotxt。。《t》xt小说天堂



第34章 我之于书


  夏丏尊

  什么书在什么时候再去读再去翻,连我自己也无把握,完全要看一个时期的兴趣。关于这事,我常自比为古时的皇帝,而把插在架上的书譬诸列屋而居的宫女。

  二十年来,我生活费中至少十分之一二是消耗在书上的。我的房子里比较贵重的东西就是书。

  我一向没有对于任何问题作高深研究的野心,因之所买的书范围较广,宗教、艺术、文学、社会、哲学、历史、生物,各方面差不多都有一点。最多的是各国文学名著的译本,与本国古来的诗文集,别的门类只是些概论等类的入门书而已。

  我不喜欢向别人或图书馆借书:借来的书,在我好像过不来瘾似的,必要是自己买的才满足。这也可谓是一种占有的欲望。买到了几册新书,一册一册地加盖藏书印记,我最感到快悦的是这时候。

  书籍到了我的手里,我的习惯是先看序文,次看日录。页数不多的往往立刻通读,篇幅大的,只把正文任择一二章节略加翻阅,就插在书架上。除小说外,我少有全体读完的大部的书,只凭了购入当时的记忆,知道某册书是何种性质,其中大概有些什么可取的材料而已。什么书在什么时候再去读再去翻,连我自己也无把握,完全要看一个时期的兴趣。关于这事,我常自比为古时的皇帝,而把插在架上的书譬诸列屋而居的宫女。

  我虽爱买书,而对于书却不甚爱惜。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所认为要紧的处所标出。线装书大概用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铅笔划粗粗的线。经我看过的书,统体干净的很少。

  据说,任何爱吃糖果的人,只要叫他到糖果铺中去做事,见了糖果就会生厌。自我入书店以后,对于书的贪念也已消除了不少了,可是仍不免要故态复萌,想买这种,想买那种。这大概因为糖果要用嘴去吃,摆存毫无意义,而书则可以买了不看,任其只管插在架上的缘故吧。

  作者简介

  夏丏尊(1886—1946),浙江上虞人。文学家,语文学家。1939年创办《月报》杂志,任社长,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上海沦陷期间,他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抗战胜利后,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20世纪30年代,身为开明书店总编辑的他,创办了《中学生》

  杂志。

  【心香一瓣】

  人们常把书籍比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精神的食粮,那么爱书的人又是怎样对待书呢?本文就是一个爱书的名人的心迹表露。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夏丏尊先生也对书有着同样的“贪念”。文中对自己读书的范围、习惯及方法等进行了述说,传达出他对书籍的深厚感情。

  爱书的人,总是觉得书中各有其趣,在兴趣的诱导下自由地汲取营养,才奠定了深厚的知识基础。这对于今天青少年的阅读,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ww w 。 xia oshu otxt mtxt。小_说_天堂



第35章 生命和小皮箱


  叶圣陶

  要保住生命就得推广开来保住“四万万同胞”的生命,要依靠小皮箱就得推广开来依靠整个中华国土这个其大无比的小皮箱。

  空袭警报传来的时候,许多人匆匆忙忙跑到避难室防空壕里去。

  其中有些人,手里提着一只小皮箱。小皮箱里盛的什么?不问可知是金银财物证券契据之类,总之是值钱的东西,可以活命的东西。生命保全了,要是可以活命的东西保不住,还是不得活命。带在身边,那就生命和可以活命的东西“两全”了。这样想法原是人情之常,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