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

第37章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37章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形式就是柏拉图的理念,但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并不是在具体事物以外独立 

分离存在的,它和质料 (物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具体事物,这是他和柏拉图 

的根本不同之处。这种“形式”当然也不能简单他说它就是精神。但是,亚 

里士多德又认为有一个最高的没有质料的纯形式,不动的动者,并且说它就 

是努斯,也就是神。阿那克萨戈拉提出来的这个精神性的本原——努斯,经 

过柏拉图的发展,到亚里士多德这里,可以说已经达到比较完全的形态了。 


… Page 118…

所以,黑格尔说它是“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唯心论了”;中世纪后期的经院 

哲学就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为基础建立它那庞大的哲学体系的。但是亚 

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和他的其它一些根本思想是有矛盾的,所以亚里士多德 

是动摇于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怎样推论出这个没有 

质料的纯形式——不动的动者的呢?这种学说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究竟占有 

什么地位呢?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即使在希腊神话中也将世界和人类说成是 

生成的、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早期希腊哲学家带着明显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流,用“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样生动的比 

喻说明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他提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要按照一定的逻各斯 

的学说;他又是开始比较深刻地认识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产生事物的根 

源的哲学家。所以,他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奠基人。而爱利亚学派却提出了静 

止的问题。他们认为人类理性所认识的是不变的“存在”。它是事物的本质, 

要在运变的现象背后去认识发现不变的本质,这种思想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 

是很重要的。他们的错误在于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本质和现象割裂开来, 

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认识不变的本质,感性认识所认识的只是变幻的假 

象,不是真理。由于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对立,运动和静止的问题就成 

为希腊哲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他们之后,无论是唯物论者或唯心论者, 

都力图将运动和静止结合起来,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东西。恩培多克勒、阿 

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以不变的物质性的元素、种子和原子来说明种种变化 

的事物和现象。但他们在辩证法方面落后于赫拉克利特,不懂得对立面的斗 

争是事物运动的真正源泉,因而他们不能真正说明如何由本身不变的元素产 

生运动变化的事物,解决不了事物的动因问题。 

     另一方面,这时候出现的智者,一般讲来,他们在政治上代表了当时的 

民主势力,反对旧的传统。在理论上,他们主张以人为中心的相对主义,反 

对旧的奴隶主贵族和宗教的绝对权威。他们和爱利亚学派相反,重视感性认 

识而贬低理性认识,以至于像高尔吉亚那样达到否认“存在”,即使有“存 

在”也不可知,即使知道了也不能说这样三条结论,成为西方哲学史最早出 

现的不可知论和怀疑论。他们实质上也是只承认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而否认相 

对的静止。他们以相对主义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成为古希腊最早出现的有 

主观唯心论倾向的哲学。苏格拉底想维护客观真理,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 

和怀疑论,孜孜以求事物的普遍定理。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又接 

受了巴门尼德的思想,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理念。不 

过他修正了巴门尼德的某些思想,将巴门尼德所说的唯一的“存在”,变成 

许多不同的理念,而且理念和具体事物的关系,也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不 

过是在真实性的程度上有高低不同的差别而已。这是在唯心论的立场上从变 

化中寻求不变的东西。理念既然是不变的,它怎么能成为运动变化的事物的 

原因和本质呢?从苏格拉底开始将目的论思想引入哲学,柏拉图的理念既是 

事物的形式,又是事物追求的目的,事物的运动就是要追求(模仿)那绝对 

完善的目的——理念。亚里士多德从这方面发展了他们的思想,提出了形式 

因(本质因)、动因和目的论三者合一的理论,形成了形式和质料、现实和 

潜能这两对基本的范畴。形式既是本质,又是目的和动因,它就是现实,它 


… Page 119…

推动质料 (物质);质料是潜能,它以形式为目的,必然要向现实转化。这 

样,形式和质料、现实和潜能这两对范畴本身就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变化 

流动的。所以人们称亚里士多德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以后, 

运动和静止、相对和绝对的问题还继续存在,而相对主义和怀疑论的思想却 

逐渐发展了,不过它们不像智者时期那样起进步作用,而是希腊罗马的奴隶 

制日益衰落的思想表现。 



      (3)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现实世界中的事物都是具体的、个别的、多样的,而哲学却是要从个别 

中抽象出一般来,得出多中之“一”。因此,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成为哲 

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既是辩证法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古代希腊哲学中, 

它又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一个问题。人的认识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 

象到本质的。希腊哲学从具体的物质性元素——水、气、火开始。既然已经 

是哲学,它们也就不是现实具体的水、气、火,而是具有一般性的水、气和 

火了。但是,这种一般化了的水、气、火终究是有局限性的,说它们是万物 

的本原,会遇到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许多唯物论哲学家寻求更为一 

般的物质本原。从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到德谟克里特的“原子”,可 

以说是当时所能达到的最一般的物质概念。 

     毕达哥拉斯学派从另一方面寻求一般。他们将事物的数量关系抽象出 

来,认为一般的“数”才是事物的根本原则。将事物的某一方面抽象出来专 

门进行研究,本来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抽象。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错误在于将抽 

象的一般的数过分夸大,认为它是先于具体事物和决定具体事物的东西。这 

样就开始走向唯心论。爱利亚学派也循着这个方向,得出最一般的“存在”。 

如果他们所说的“存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那就是我们讲的和物质等 

同的存在了。但他们所说的“存在”是将任何规定性都抽象掉了。这样的“存 

在”,是将物质的唯一标志——客观实在抽象掉了,将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也抽象掉了,而且还将运动、变化、可分性、多样性等物质的根本属性 

都宣布为虚假的。这样的抽象就不是科学的抽象。这种非科学的抽象得到的 

范畴——“存在”就背离唯物论,走向唯心论。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形成、繁荣、高峰,以及衰落几个阶段, 

这几个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兴衰基本一致的,同时,又是古代各 

门具体科学知识进行理论概括的表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形 

成、并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理论思考的最初表达。例如,从古希腊哲学探讨 

的本体论问题来看,伊奥尼亚学派最初提出了始基说,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为 

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后来,一些哲学家从物质的结构方面进一步探讨,提 

出了四根说,种子说,并发展成为原子唯物主义;另一些哲学家则从万物的 

共同属性方面进行概括,提出了以数、存在、理念等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 

最后发展成为理念论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前人理论思维成就的基础 

上,第一次提出了实体 (本体)、物质和形式等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个别 

与一般(多和一)、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等一系列范畴,把人类理论思 

维推上了古代的最高峰。古希腊罗马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初期阶段,已 

经获得了一系列可贵的思想成果。这不仅表现在对本体问题的研究上,而且 

表现在对运动观、时空观、决定论、认识论、辩证思维形式和形式逻辑,以 

及社会历史观与伦理学等方面的探讨上。古希腊哲学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内 


… Page 120…

容,它在欧洲哲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奠基的作用。在古希腊罗马哲 

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都可以找到以后各种世界观的胚胎、萌芽以 

及据以发生的源头。 


… Page 12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