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

第35章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35章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概念和感觉、本质和现象等等的辩证法。”同时,亚里士多德还认为, 

除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之外,还有一个永恒不动的非感性的实体存在着。 


… Page 111…

他说:“即使我们不能指出这些非感性的永恒的实体是什么?但它们的存在 

总是必然的。”他还认为,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永恒的实体存在,就不能说明 

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这样,他就把非感性的实体作为事物生灭变化的最高 

原因,从而又退回到柏拉图理念论的唯心主义立场上去了。 


… Page 112…

                              4。亚里士多德 (下) 



        (1)认识论和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从肯定客观存在的个别具体事物是“第一实体”出发,肯定 

  客观物质是认识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来源于感觉,感觉是认识的 

  基础,离开感觉就无所谓认识。他说:“谁不感觉,谁就什么也不认识,什 

  么也不理解;如果他认识什么东西,那他就必须也把它当做表象来认识,因 

                                                      ① 

  为表象和感觉是相同的,只不过没有物质而已。”在他看来,心灵就像一个 

  蜡块,外界就如一枚图章,把图章盖在蜡块上,蜡块就留下了图章的印痕, 

  人们就是这样获得认识的。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经验,他说:“在业务上看, 

  似乎经验并不低于技术,甚至于经验的人较之有理论而无经验的人更为成 

  功。理由是:经验为个别知识,技术为普遍知识,而业务与生产都是有关个 

  别事物的;因为医师并不为 ‘人’治病,他只是为‘加里亚’或‘苏洛拉底’ 

  或其它各有姓名的人治病,而这些恰巧都是 ‘人’。倘有理论而无经验,认 

  识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个别事物,这样的医师常是治不好病的;因为他 

  所要诊治的恰真是些 ‘个别的人’。”但是,亚里士多德更强调理性认识的 

  意义,他说:“我们认为知识与理解属于技术,不属于经验,我们认为技术 

  家较之经验家更聪明(智慧由普遍认识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前者知 

  其原因,后者则不知,凭经验只知事物之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家则兼 

  知其所以然之故……所以,与经验相比较,技术才是真知识;技术家能教人, 

  只凭经验的人则不能”。例如凭感觉经验只知道火是热的,而不知道火为什 

  么是热的。人们只有通过理性知识,才能了解事物的原因,事物的普遍性和 

  本质,因此理性知识更富有“智慧”。亚里士多德毫不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 

  他认为人类有能力获得可靠的知识,而科学的知识是可以用逻辑来证明的知 

  识,它是最可靠的、具有必然性的知识。对于亚里士多德承认客观世界是认 

  识的对象,承认感觉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来源,相信人类的认识能力,列宁给 

  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亚里士多德“对于认识的客观性没有怀疑。对于 

  理性的力量,对于认识的力量、能力和客观真理抱着天真的信仰”。 

       亚里士多德的认识论也具有动摇性而有时不免“陷入稚气状态”。当他 

  说感性就像蜡块,外物在蜡块上印下痕迹就是感觉时,是唯物主义反映论的 

  观点。但他又割裂了物质和形式的内在统一,他说:“感觉就是感受被感觉 

  的形式,而不是感受物质”,“正如蜡块一样,它接受的只是金戒的图纹, 

  而不是金本身”。“质料本身是不可知的”这无异是否认感觉能够反映物质 

  世界,从而偏离了反映论。当他说“宇宙万物,固皆皎然可见”,人们可以 

  认识客观世界时,是唯物反映论的观点。但是,有时他又认为理性思维的对 

  象存在于心灵之中,理性只以它自己所产生的概念为对象。这样,客观世界、 

  个别事物就被他从认识中排除出去了,从而得出“思维者和被思维者是同一 

  的”错误结论。这就抛弃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走上了同柏拉图一样的道路。 

  在认识论上他之所以失足,就在于他有意贬低感觉的作用,抬高理性知识的 

  地位,弄不清概念和感觉、本质和现象的辩证法。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真理的问题。他给真理下了一个著名的古典定义:“每 

  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义相符合”。他坚持客观真理论,生动地指出: 



① 转引自《列宁全集》第38 卷,第322 页。 


… Page 113…

 “并不因为我们说你脸黑,所以你脸才黑;只因为你脸是黑的,所以我们这 

样说,才算说的对。”他反对“大家意见一致就是真理”的看法,他说:“真 

理并不由持有信念的人数之多寡来决定;同一事物,有些人尝之为甜,另有 

些人尝之为苦;由此推广而循思之,若世人皆病,或世人皆狂,其间二三子 

独健独醒,世人必以此二三子为病为狂”。他还意识到真理是具体的,认为 

对同一事物说的一句话、一个意见,既可能是正确的,又可能是错误的。究 

竟是正确还是错误,要视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亚里士多德在真理问 

题上也没有将唯物主义坚持到底,他宣称一切科学知识的第一原理,都是通 

过心灵直观的产物和演绎的结果,而通过归纳得到一些普遍原则,只具有偶 

然性。这就背离了真理的客观性。 

     亚里士多德在许多领域里的影响都非常大,而影响最大的则在逻辑学方 

面。在古代末期,当柏拉图在形而上学方面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亚里士 

多德已经在逻辑学方面是公认的权威了,并且在整个中世纪都始终保持着这 

种地位。 

     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人。第一,他研究了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 

和最普遍的关系,第一个给概念分类,得出十大类范畴:实体 (如“人”或 

 “马”等)、数量(如“一尺长”或“一尺半长”等)、性质(如“黑”或 

 “白”等)、关系(如“两倍”、“一半”或“大小”等)、地点(如“市 

场上”或“吕克昂”等)、时间(如“昨天”或“去年”等)、姿态(如“躺 

着”或“坐着”等)、状态(如“着鞋的”或“武装的”等)、活动(如“施 

手术”或“针灸”等)、遭受(如“受手术”或“受针”灸”等)。他认为, 

这些范畴不是主观思维的产物,而是客观事物不同方面的反映或规定。“基 

本存在的类别正好是那些范畴说明的东西。因为存在的意义和范畴一样多。” 

事物的客观状况不断地改变着,所以范畴也是变化的。因此,恩格斯曾经把 

亚里士多德同黑格尔并列为“带有流动范畴的辩证法派”。第二,他提出了 

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两种逻辑方法,并制定了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归纳法就 

是由许多个别的事物归纳出普通的原理;演绎法则是由普遍的原理推出个别 

的东西。最简单的演绎推理就是三段论。例如由“凡人都是要死的”(大前 

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可以推出结论:“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亚里士多德研究了三段论的各种形式。第三,他第一次提出了逻辑思维的三 

个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确定了判断的定义及分类。现在 

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他都已经规定下来了。他没有把逻辑形式跟现实 

的内容割裂,而是力求从现实内容中、从存在中引出逻辑形式来;把思维、 

判断的联系,看成物体本身存在的联系的反映。列宁指出:“亚里士多德处 

处都把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混合起来,而且混合得处处都显出客观逻辑来。” 

     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中是“偶然的、不彻底 

的、尚未发展的、倏忽即逝的”。他坚持的基本上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以此 

和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斗争。他说:“传闻赫拉克利特曾说,同样的事 

物可以为是,亦可以为非是,这是任何人所不能置信的。”在同一时间,指 

同一事物“是人又是非人,不能是真确的”。恩格斯指出:“旧形而上学意 

义下的同一律是旧世界观的基本原则:a=a,每个事物和它自身同一”,但是, 

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 

遍有效的 ‘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 

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 ‘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法 


… Page 114…

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亚里士多 

德远远没有达到辩证法的思想。 



      (2)关于推理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第一卷第一章一开始就循序渐进地阐述了三 

段论。他认为它的主题是证明,并把他所阐述的这门科学叫做证明学。他首 

先指出三段论是由前提构成的,而前提 (判断)又是由名词构成的。接着他 

就对什么是前提下了明确的定义。 

     他指出,一个前提就是对一事物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个句子。这里 

指的是有主谓结构的判断,同时也是对前提判断的质的规定。结论也是肯定 

什么或否定什么的句子,但结论不是前提,而是由前题产生的结果。其实前 

提和结论都是关于某一确定的东西陈述为一确定的东西。前提是根据,结论 

是由根据所得的结果。三段论是由两个前提构成的。 

     如果说前提中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是确定的,那么结论则是关于确定的 

东西的肯定或否定。前提所涉及的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内容,但结论是跟着前 

提的。结论不能抛开前提,它必须就前提所涉及的内容来肯定或否定一个确 

定的东西。 

     从量上看,前提分为全称的、特称的和不定的,而无单称的。亚里士多 

德三段论关于前提的量的差别不同于今日。 

     全称的是这样一种陈述:某事物属于另外某事物的全体分子或无一分 

子。例如,A属于所有的B,A不属于任何B。特称的陈述是:它属于其中一 

些,或不属于其中一些,或不属于全体。 

     不定的前提是:无论它属于或不属于,都没有任何标志以显示它是全称 

的或特称的,即A属于所有的B,还是不属于所有的B,没有量的标志可以判 

定。他自己举的例子是:“愉快不是善。” 

     不定的前提,亚里士多德在谈到命题的关系的大部分场合中把它们等同 

于特称命题。而在他的三段论中,无论是单纯的推理形式,或带有内容的具 

体三段论的例子,都再没有用过不定前提。所以,后来的逻辑学家只采取了 

四种前提: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 

     在三段论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