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文学史-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忠诚、耿直、勇敢的理想人物站立起来了。他的死并非敌人所为,而是
因吹号角用力过度,胀裂了太阳穴才死的,死后,上帝派天使把他的灵魂接
上了天堂,这些描写,都进一步完善了这位英雄。作品中并没有回避罗兰性
格中的缺点,比如他过于自信,只要求留下两万人殿后;在身临危境时又三
次拒绝吹号呼救;这些描写不但不损害这个人物,反而衬托出这个高大形象
的真实可信,更为栩栩如生。忠君与爱国,正是封建主义上升时期的普遍理
想,罗兰身上寄托着时代的期望和社会理想,因而后世的法兰西的爱国英烈
们,无不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鼓舞与力量。
查理大帝是贯穿全诗的中心人物。历史上的查理当政近半个世纪 (公元
768—814年),他南征北战,使帝国强盛而庞大,后世的人们视查理为封建
王国统一和兴旺的象征。史诗中的查理既有生活中的原型,更是一个典型化
的崇高艺术形象。出现在《罗兰之歌》中的查理不是当年仅36岁的年轻国王,
而是一个须发皆白的二百岁老人,体现了人们对英明而卓有权威的领袖人物
的期望。他体恤忠贤、明察奸佞、主持公道、深谋远虑;他不但年高德劭,
而且若有神助,为了帮助他追击敌人,上帝甚至让太阳暂不落山为其照明。
查理的顺应民心和最终胜利,象征着封建王权战胜诸侯割据,是符合历史发
展的趋势的。
史诗中还塑造了叛徒甘尼仑的形象,对此予以无情的鞭挞。与罗兰的高
大形象形成对照,他虽出身高贵,却有着丑恶的灵魂。他贪生怕死,鸡鼠肚
肠,特别是他为了苛全性命不惜以卖国为代价,成了可耻的民族败类。对甘
尼仑的批判是爱国主义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罗兰之歌》在艺术上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史诗成功地塑造了几
个性格鲜明的形象,描写人物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展现其心理世界;
在刻划人物时常常以相当准确的形容词来点明其性格特征。大规模的战争场
面的描写也分外吸引人,显示出奇特的想象力和控制局面的能力。史诗中还
弥漫着浪漫色彩,夸张、拟人、对比手法常用来营造奇异的氛围,为英雄人
物的功绩增添无尽的魅力。总之,《罗兰之歌》是英雄史诗中的杰出之作。
③ 《尼伯龙根之歌》
德意志的英雄史诗 《尼伯龙根之歌》结构庞大,有9516行,共39歌,
每歌均有标解。它产生于公元1200年前后,然而早在民族大迁徙时代其中心
内容已经流传并逐渐具有胚胎,到公元12世纪才真正定型。史诗分上、下两
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歌到第19歌,名为《齐格弗里德之死》,从第20歌
到39歌为第二部分,名为《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史诗由北欧神话、一定
的历史根据和英雄传说混和而成,被称为德国的《伊利昂记》。
贯串《尼伯龙根之歌》的中心情节是争夺尼伯龙根宝物。尼德兰王子齐
格弗里德杀死巨龙,得到了尼伯龙根宝物。他向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求
婚,巩特尔答应把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嫁给他,同时要求齐格弗里德帮助他打
败撒克逊人并去征服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齐格弗里德凭着隐身衣和刀枪不
入的奇功使巩特尔如愿以偿娶了冰岛女王。哥哥、妹妹双双成婚。10年后,
姑嫂争执,哥哥的忠臣杀死了妹夫并将尼伯龙根宝物沉入莱茵河。13年后,
妹妹克里姆希尔特嫁给了更强大的匈奴王埃采尔,立志为齐格弗里德复仇。
又过了13年,克里姆希尔特终于杀死了哥哥巩特尔和他的忠臣哈根,她的部
… Page 19…
下目睹其残酷地杀害堂堂武士,愤怒至极,杀死了克里姆希尔特。在遍地血
泊中史诗结束。
《尼伯龙根之歌》虽取材于神话并以民族大迁徙为时代背景,但反映的
却是公元12世纪日耳曼民族的社会现实,是刚刚形成并逐渐巩固起来的封建
社会思想道德观念的体现。这里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君对于臣、夫之于妻的
道德规范。最为具有时代特点的是对于财产的贪婪欲望,为了夺得尼伯龙根
这个象征权势的宝物,史诗中的人们置兄弟姐妹、夫妻、朋友的情份于不顾,
尔虞我诈、相互残杀。史诗淋漓尽致地刻划了一幅阴暗、残酷的封建现实的
图景。值得深思的是,在同一时期出现的《熙德之歌》、《罗兰之歌》等欧
洲英雄史诗所具有的为祖国、为集体、为个人的荣誉而奋斗的英雄精神,在
《尼伯龙根之歌》中根本寻觅不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些虚伪丑恶的世相。
④ 《伊戈尔远征记》
俄国的《伊戈尔远征记》是一部带有浓厚爱国主义色彩的英雄史诗。它
由序诗、3章和结尾组成,史诗描写基辅罗斯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内王公
相互残杀,盘踞在黑海沿岸的突厥族波洛夫人乘机侵袭抢劫,严重地威胁着
人民的安全。伊戈尔这位作战英勇、深受众望的英雄出于对荣誉的追求而远
征,讨伐波洛夫人,由于远离俄罗斯诸侯而孤军奋战,虽有万夫不挡之勇仍
然惨遭失败并遭囚禁。基辅大公斯维雅托斯拉夫号召诸侯团结起来保卫祖
国,抵御外敌,为“罗斯的土地”、为“伊戈尔的创伤”报仇雪耻。伊戈尔
逃出牢笼,重返祖国。
浓厚的爱国主义是这部史诗的鲜明主题。作者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幅员
辽阔的俄罗斯国土,它是一个统一的庞大整体。那风、太阳、蓝色的闪电、
在跳跃的乌云、朝雾、鸣啭的夜莺、哑啼的寒鸦、大海、湖泊等构成了史诗
的壮丽背景。如今俄罗斯的土地在呻吟,王公们的内讧破坏了和平,敌人的
入侵使战死的军人的妻子在恸哭,伊戈尔的溃败使整个俄罗斯悲痛欲绝。只
有团结一致、消除政治上的分裂才能保卫美好的国土,拯救俄罗斯的人民。
在此,基辅大公的形象是与进步的历史要求相吻合的,他高瞻远瞩,为克服
同室操戈而呼吁,为维护全俄罗斯的利益而奋斗,他是人民的爱国理想体现,
是那个时代的英明王公。
伊戈尔是一位具有双重性格的英雄。一方面他具有一系列的优良品格:
军人的勇敢与热情,对一切敌人和困难无所畏惧,是在“号角下诞生、头盔
下长大,用长矛利刃进餐”的健儿,为了俄罗斯的“蓝色的顿河”而跨上了
快捷的骏马,将生死置之度外;另一方面,伊戈尔征战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追
求个人的荣誉,正是这种荣誉的片面追求把他引向了注定要失败的境地。尽
管如此,伊戈尔仍然是骁勇的俄罗斯民族英雄的典型,他的感情和信念与祖
国紧紧地连在一起,因而在他终于逃出波洛夫人的囚禁重返祖国之时,俄罗
斯人民表达了由衷的喜悦之情。
《伊戈尔远征记》充满着抒情色彩,俄罗斯的土地和人民被赋予了博大
与深厚的特质。城市、乡村、江河洋溢着浓郁的情感,连飞禽走兽也仿佛具
有人的智慧。当伊戈尔失利后,“基辅悲伤的呻吟起来,……忧愁在俄罗斯
国土上泛滥,大量的悲哀在俄罗斯国土上奔流”,这类拟人化的描写充满于
诗中,使史诗传达出盎然的诗意。还有语言上对民间诗歌的吸收以及对口头
文学的借鉴发展都使得这部史诗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 Page 20…
4。骑士文学
骑士,最早是罗马奴隶主中的一个阶层,是封建统治中处于最低阶层的
分子,他们以骑兵役为条件,获国王或领主封予的采邑。几次十字军东征,
使他们接触了东方文化,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地位也逐渐获得了提高。公
元12世纪出现了骑士团。骑士的主要道德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尚武。
骑士不仅忠于基督教,保护国家、城堡,还要效忠和保护女主人、领主夫人,
女主人在骑士的心目中像圣母一样神圣和崇高,这一观念后来发展为对贵妇
人的爱慕和崇拜。为贵妇人去冒险和取得胜利,从而获得其垂青,在骑士们
看来是最大的荣誉和骄傲,这一切就构成了所谓“骑士精神”。而在作品中
反映这些生活理想,描绘骑士在征战中的冒险经历和异邦见遇,表现骑士和
贵妇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抒发骑士的荣誉观念,便是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曾盛行于西欧,属于封建世俗文学。和教会文学不同,骑士虽
也称效忠宗教,但并不奉行禁欲主义,骑士文学肯定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
类作品往往有引人入胜的艺术虚构,比较细腻的心理描写,一些优秀作品中
的浪漫主义因素,对后世欧洲作家的创作起了很好的作用。骑士文学中的曲
折丰富的情节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为后世长篇小说家们所继承和发
展。骑士文学与英雄史诗也不相同,英雄史诗强调民族和人民的命运,英雄
人物的活动是和国家、民族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而骑士文学中的主要人物一
般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作品着重描述的是个人的爱情和复仇、个人的功
绩和荣誉以及个人与环境的冲突,这种重视“独立人格”的思维方式和内容,
对以后的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公元11、12世纪是骑士文学的繁荣时期。法国是骑士制度发达的地方,
其骑士文学最为兴盛,十字军东征不但使骑士们接触了古老的东方文化,欧
洲各国的骑士们也在东征中相互影响,彼此熟悉了对方的文化和传说,法国
骑士文学越过国界,为其它欧洲国家的骑士文学提供了借鉴,英国、德国也
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1)骑士抒情诗
公元12世纪初在法国南方普罗旺斯出现的抒情诗,是骑士文学最早的成
就。骑士抒情诗与民间诗歌传统密切相连,普罗旺斯抒情诗在诗法、曲调、
表现技巧方面承袭了民间诗歌的一些样式,但它不同于民间诗歌大都表现的
是妇女对爱情婚姻不幸的感叹,而是渗透着骑士的“典雅爱情”,有着自己
鲜明的特色。
普罗旺斯抒情诗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过上千种诗歌格律,而且大都
有相应的曲调。主要的种类有:牧歌——写骑士在乡间百般追求牧羊女,而
往往是在大自然怀抱中成长的牧羊女不相信骑士矫揉造作的那一套,结局以
牧羊女的拒绝告终,这类牧歌摆脱了流行的骑士诗歌铺陈的俗套,洋溢着清
新的气息。马卡勃吕有这样一首牧歌:
姑娘说:“你那么把我夸奖,
老爷,我真有些不好意思。
既然你那么夸赞我,
老爷”,农家女说,
“为了报答你浪费的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