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社会功能 作者:[英]j.d.贝尔纳陈体芳译-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菡绲氖率怠N颐遣荒懿辉诹街智巴局渥鞒鼍裨瘛N颐强梢岳谜庵忠馐抖比嗣瞧毡橄M运接笠滴薹ㄎ嗽旄I缁岫右岳玫募际踝试词敌猩缁峄N颐且部梢匀萌讼笙L乩漳茄ダ谜庵忠馐栋盐颐且恢蓖葡蛞奥驼秸�
”—
—兰斯洛特
·霍格本:《从理性退却》(第40—41页)。
不幸在实际上,力求实行国内自给自足的政治势力恰恰就是力求最大限度地扩张陆海军力量的政治势力,而且在目前世界政治结构中,一个国家单靠本身资源生存的能力,只能被看作是战备的一个方面,而且还决不仅仅是战备的一个防御方面。
科学研究转用于军事分析一下政府科研开支,就可以清楚看出在决定科研方向的时候军事考虑的相对重要性。如果我们首先看一下科学和工业研究部在1936
—37年度的纯开支数字,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最大的一笔钱105
D000镑是用于国立物理实验室的。
该实验室的三个最重要的部门:冶金、空气动力学和无线电都多少具有直接的军事价值。审查了他们的报告后,也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这些部门也是最活跃和管理得最好的部门。
其次的最大开支项目是用于燃料研究的22D000镑。它主要涉及煤的氢化和从煤中提炼汽油的生产方法。这也有直接的军事价值。38,000镑用于研究食品,主要是食品的保存方法。把这几项加在一起,就可以知道在这个部的总支出
——460,000镑(不包括付给研究协会的津贴)——中,约有160,000镑,亦即至少不止三分之一的费用可以算作军事开支,而且同可能的军事用途还有相当密切关系;同时无庸置疑的是:这些正是管理机关最关注的几部分工作,迅速发展的前景也最大。
军事科研 说得准确一些,军事科研并不仅仅限于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提高不依赖国外供应的程度从而增强军事潜力的各种科研工作。军事科研还涉及设计和试验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正是这方面的工作吸收了我在本章开头所列举的巨额经费。使这类科研有别于其余科学工作的特征有二。它具有自觉的社会目的,那便是寻找可以造成死亡和破坏的最迅速、最有效和最可怕的手段;其次,它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两个特征往往使军事科研至少在平时和科学事业的主体隔离开来。制造新武器时的考虑和制造新生产机器时的考虑完全不同。技术上的完善和耐用程度要比任何经济上的考虑重要得多。所以在某些方面,武器设计师要比民用机器设计师更能自由地把自己想出的点子付诸实施。不过即使金钱不成问题,时间却是一个问题。除非以最快速度研究出新武器,否则就有落后的危险,这样就会把先前花在科研上的钱全部浪费掉。在普通工业中大量存在的设备废弃现象,在这里更为严重,而且由此造成科研工作的浪费也大得多。设备废弃不仅由于军事生产的条件而自然而然地产生,还由于商办军火制造厂的活动而变本加厉。在商业中,要是一项发明可能引起大量有价值的工厂设备报废的话,就不予使用,而在军事上,由于支付这些费用的是纳税人,设备报废越多就越好,每一种新设计都意味着生产厂商要得到一笔新订货。这时,政府就有责任把过时的军事物资加以处理,供落后国家进行战争时使用。当然也还有相反的力量在起作用。军事当局本身的传统的愚蠢和保守主义阻碍了新武器的研制,不过一旦有一个重要的国家研制新武器,其他国家也一定会群起效尤。军火厂的董事们和陆海军高级军官之间的密切关系往往能减轻他们对于新武器的嫌厌情绪。
在军事科研中忙乱、浪费、保密和重复劳动等现象比在最糟糕的工业科研中还要严重。所以无怪乎它平时不但效率低,而且不能吸收最有才能的科学家参加工作,因而也就进一步减低了工作效率。即使在强迫科学为战争服务的国家里,如象在现代德国,我们也可以怀疑,在那里有着相当多的心照不宣的破坏活动。
⒇只有当科学家认为自己的工作最终可能为人类造福时,他们才会自动拿出新颖的军事发明。事实上,肯定有成千上万的有才能的科学家能够很容易地大大改进目前的攻守方法,而且甚至可能暗地里这样做了,可是由于人道主义的理由或者因为对自己本国政府有自己的看法,而宁愿不发表自己的发明。
战时的科学家 当然,在战时一般是有可能说服科学家,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国家是为正义事业而战的,因此他就可以问心无愧地专心致志地改进战争技术——由于政府可以另外用逮捕入狱的办法或者更加令人不愉快的办法(直接服军役)来对付科学家,他就更加容易作出这个选择了。回顾起来,在上次大战中,科学家们的态度似乎是极其可悲的现象。他们连一点科学国际主义的气味也没有。他们不以帮助本国进行物质上的破坏为满足,而且还不得不辱骂敌国的科学家,甚至诽谤敌国的科学事业。已故威廉·拉姆赛爵士是当时最出色的化学家之一。他于1915年在《自然》杂志的社论中写道:
“科学的目的是探索未知事物的知识;应用科学的目的是改善人类的命运。德国人的理想离开真正的科学家的概念实在远得不能再远了;对于一切有正确思想的人来说,他们提出的所谓为人类造福的方法是令人厌恶的。虽然这些观点在普鲁士统治阶级身上得到积极表现,不过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决不限于他们:这些观点其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
……协约国的座右铭应该是
‘此事决不许重演。
’不仅要消灭象癌一样侵入德意志民族的道德观念中的、危险的和令人无法容忍的专制主义,而且绝对不许它有复活的可能。用这个国家的一个出色的代表人物所说的漂亮话来说,就是必须使这个国家的
“血流光
”。
科学的进步会不会就此停滞呢?我认为不会这样。科学思想方面的最伟大的进步并不是由日耳曼种族的人促成的;而且早期的科学知识的应用也并不是以德国为发源地的。据我们目前所知,只要对条顿人实行限制,庸庸碌碌的人就不致于在世界上到处泛滥。他们先前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同他们居住在一起的犹太人赢得的,我们可以有把握地相信,那个种族会保持他们的活力并继续坚持学术活动。
”—
—《自然》杂志,第94卷,第138页(1915年)。
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征兆,因为在过去历史中,科学一直被认为是超然于斗争之外的。例如在拿破仑战争期间,伟大的英国化学家戴维不仅获准前往法国访问,而且还受到拿破仑本人的隆重接待,虽然戴维的某些工作是具有军事价值的。
全面备战 我们目前所处的状态正介乎和平与战争之间。到处都在日益紧张地进行备战。备战支配了经济和政治生活,在欧洲,战争已经在西班牙打响了。军事科研已成为最紧要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应召从事这项工作。人们不仅正要求科学家参加军事科研,而且要他们在战争中担负有新的任务。现代战争不同于过去的一切战争、甚至不同于上次世界大战之处是:全体居民都必须参加,大家都处于类似的危险中。空袭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在保护居民免遭这类攻击的新任务中,人们期望科学家参加实际的防御工作、特别是防御毒气的工作。这个要求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使今天的科学家不能不正视目前军事形势的现实。科学家为了保护自己和同胞,竟要花费时间和智慧设法防止要不是因为有了科学本来根本不存在的危险。这种情况本身似乎是十分荒谬而可怕的。经过更周密的考察,他就会明白,防空问题不仅是军事和技术的问题,同时也是经济和政治问题。正是那些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考虑,使得它与其说是一项可怕的但到底是必要的措施,倒不如说它是一宗可耻的骗局和伪善行为。
防空 防止空袭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积极的防战争空和消极的防空。积极防空是要阻止敌机到达目的地或者在它们到达目的地后阻止它们飞回基地。这包括袭击敌方机场和平民以作为报复以及用战斗机、高射炮和气球阵进行各种截击。大多数军事专家认为:这些方法单独地或一起地加以采用,也只能在某种程度上阻挠一下军事和工业力量大致相等的国家之间的空袭。飞机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寻找驾驶飞机的热情青年差不多也是同样很容易能办到的。有人认为积极防空很有效。他们的观点凭借的是两个军事设想。但是,西班牙战况却说明这两个军事设想是毫无根据的。有一种设想认为,在今后战争中,空袭将仅限于军事目标,其中当然包括工厂。可是现代空军却毫不犹豫地轰炸居民中心,其目的只是为了造成心理效果即恐怖效果,它不仅对居民中心进行投弹,而且还以机枪扫射逃避的平民。对于来犯的空军所造成的重大伤亡也并没有能象原来预期地那样阻止它再度来袭,虽然这使空袭成功的次数减少了。
保护平民 虽然科学家介入了现代空中战略的几乎一切方面,不过人们最需要他们合作的地方,却并不是这种积极防空,大家明白,在未来战争中,哪个国家维持本国平民工作能力和士气的时间最久,哪个国家就有获胜的机会,而且大家明白,虽然不可能防止空袭,却可以尽量减少空袭造成的损失。不过各国、特别是德国和英国提出的防空措施,清楚地表明了防空工作本质上具有军事性质的目的,而这些办法的制订者则具有极其狭窄的阶级观点。迄今人们都是胡乱地制订消极防空措施,毫不顾及现代空袭包含的种种有关的危险。高爆炸弹的危险性最大,而毒气的危险性则最小,可是人们所规划的几乎一切措施都是为了预防毒气和救护中毒的伤员。这些措施甚至不能有效地应付大量集中的毒气,而只有大量集中使用毒气,毒气才值得使用。对高爆炸弹根本没有提出什么防御办法,对燃烧弹也没有提出什么办法来,指定用于防空的金额仅为32,000,000镑,而用于潜在的进攻性武器的经费却将近2,000,000,000镑。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当局对保护贫民的重视程度。而且,且不说这些规划很不够,还把最沉重的负担加在居民中比较穷的一部分人身上,而他们所得到的保护却最少。这些人最接近攻击的目标:工厂和运输中心。西班牙和中国的经验可悲地表明,他们也是被存心选择为牺牲品的。他们没有力量建立私人避弹室,也无法坐私人汽车逃往乡间别墅。人们显然以为:只要保证富人有相对的安全,作战的士气就能维持下去。
实际上,消极防空的技术问题并不是解决不了的;要做到万无一失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只要能在战争期间把大部分妇女和儿童成批疏散到乡下、在夜间把大多数余下的居民撤走并为留下的人员提供防火、防弹、防毒气、有通风设备的防空洞,就能收到相当大的防空效果。可是凡是保持私人财产权的国家都不可能采用这类防御措施,因为如果要做到这一步的话,房屋、食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