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

第4章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第4章

小说: 反特反谍奇战写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满意地笑了。   
      毛人凤下令执行计划
    12  月7 日清早,毛人凤正与美国顾问布莱德上校密谋在大陆的行动,台湾保
密局机要秘书匆忙走进来报告:
    “今晨两点,万能台自大陆报告,毛泽东的专列已经出发了,估计需要经过三
天两夜到达满洲里。毛的安全在苏联境内由苏方负责。”布莱德上校欣喜若狂:
“这是刺杀毛泽东的最好时机。毛泽东此时访苏对美国、对台湾都很不利。你们要
立刻选派最有经验的行动人员去大陆督战。”布莱德站起来又说:“我们在正面战
场虽然失利了,但是在情报工作方面一定要给共党以狠狠的打击。美国战略情报局
希望在毛到莫斯科前后,看到你们的成功!”毛人凤即刻命令:“按行动计划执行。”
接着,他又督战似地说:“立即电告计兆祥,通知××国驻苏办事处协助侦察毛泽
东在苏和回国的时间、路线。
    奖励计兆祥2000  美元,并晋升他为上校台长!”毛人凤转而对美国顾问布莱
德上校吹嘘:“共产党绝难料到,在他们党政要员集中的心脏地带的‘南池子’,
竟是我潜伏台指挥的天下!”“这我相信,仅就技术装备方面而言,共产党还不是
你们的对手!”北京朝阳门内路南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它是中共中央社会部
部长李克农的家。这一天,肩负着侦破潜伏台第一线侦察工作重任的曹纯之,第一
次来到这里,汇报侦破工作。
    李克农是我党我军赫赫有名的长期在国统区做地下情报工作的名将。他曾和我
党地下工作者胡北风、钱壮飞长期在敌人的心脏里与敌特进行过惊心动魄的斗争,
给党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被周恩来誉为“三杰”。
    尤其是1931  年,中央领导机关发生了党的重要领导人顾顺章叛变事件,国民
党政府如获至宝,准备将共产党员一网打尽。在这紧急关头,由于李克农、钱壮飞、
胡北风3 人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及时掌握了敌人的机密情报,以最快的速度,将叛
徒所知道的线索全部切断,从而使在上海的国际机关、中央机关以及中央领导同志
免遭劫难,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克农这个人,无论是自己的同志,
还是敌人,都无可否认地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传奇英雄。
    曹纯之虽久闻李克农部长大名,但打交道还是第一次。当他思绪未定之时,只
见李克农部长笑呵呵地从客厅走出来,热情地说:
    “杨部长向我介绍过了,同志们干得很好!今天请你们来谈一谈,下一步该怎
么行动。”曹纯之上任后,着手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调公安部的电讯侦察组监测,
从空中确定敌潜伏台的所在方位;一是在北京和天津查汇,从台湾给敌特活动经费
的这条途径,获得地上侦破线索。这两条“高招”果然立竿见影:电侦组先是破译
了台湾保密局给“0409”的嘉奖令(由中尉台长提升为中校台长);接着报告从北
京到台湾的电讯信号交叉点由初感应在天坛范围,进而北移东城缩小为前门外,最
后确定为南池子上空。由查汇获得的侦破线索正与在空中确定的敌台方位相吻合。
在天津黑龙江路银行发现了香港九龙××街道××号汇给北京新侨贸易股份有限总
公司计采楠小姐的两笔大额汇票(一笔是1500  元港币;一笔是2500  元港币),
计采楠的弟弟计旭(原名计兆祥)是北平特警训练班的最后一期学员,现恰住在南
池子九道湾43  号。         南池子紧挨中南海和天安门,旧时这儿王府宅第林立,深宅大院星罗棋布,大
小胡同纵横其间,是皇宫要员集中居住的地方。解放后,党政军领导人也多居于此。
在老百姓眼里,这个贵人居住的地方是个防范较严的禁地。
    正因为如此,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真空地带。
    南池子43  号的院内有两个院、两个门,正院向东,旁院向西。计兆祥住在正
院西房,住在旁院南东头的是个邮电工人(旧警察)。若在这个旧警察的北房安一
微小灯泡监视,夜间计兆祥发报,小灯泡受电波干扰就会闪动,以此便可肯定电台
在计兆祥屋里。公安部侦察处李光祥处长、苏字涵副处长提出这个绝对有把握抓住
敌台的建议,曹纯之马上表示赞同,当时主管该案的杨奇清也表示同意。但是,对
计兆祥进行实地严密监视后,潜伏台没有出现任何信号……曹纯之汇报完毕,李克
农往上推了一下鼻梁上的老式水晶石眼镜,温和地对他说:“老曹,从今天起,你
每天只向我汇报一个问题,就是对那些接近计兆祥的人的侦察情况。同时要注意,
我们着重打击的是国民党保密局这个组织,政策上不要扩大打击面,只捕潜伏敌人。”
“是!”曹纯之颔首答应。   
      两位伟人首次握手
    在沿途武装部队和专列警卫部队的密切配合下, 12 月9 日,毛泽东的专列安
全抵达“国门”满洲里市,列车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停了下来,因为中国铁路是
窄轨,苏联铁路是宽轨,要在此换车。
    在苏联国境线的车站上,早已停好了迎接毛泽东一行的高级专列。这是一辆设
备很好的专车。车上设有会议室、卧室、休息室和浴室,显得气派而堂皇。苏方赤
塔州的党政军领导人和苏联外交部一位副部长来到边境线上迎接毛泽东的到来。毛
泽东亲切地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手,互致问候后,又登上了苏方的专列。
    “呜——”汽笛高鸣中,草原上的这列专车驶离了边境线,在苏联国土上奔驰
起来。
    毛泽东登上苏联专列后,神态显得格外平静,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埋头读书和
查阅资料,有时连工作人员请他吃饭也没有听见。不知不觉中,专列到了入境后的
第一站奥特波尔,毛泽东发觉车停了,他问道:“这是到哪儿了?”工作人员告诉
他地名后,又请他下车,说是有仪仗队欢迎。毛泽东整理了一下衣着,大步走下车
来。
    他在站台上停了一下,望望天空,这里已是天地萧然,一片严冬景象。
    站前广场,寒林萧瑟,晓霜犹凝,北风吹得树枝沙沙地响,毛泽东却迈开了大
步,有力地朝前走去。
    军乐四起,鼓号齐呜,奥特波尔车站前肃立着一排排威武整齐的仪仗队,一色
的新军装,他们手持步枪“唰——”地一下齐整整地向着走来的中国领袖致敬。毛
泽东冒着寒风,大步检阅了仪仗队后,又与欢迎的人握手致意,稍事停留后又登上
了专列。
    列车顶着凛冽呼号的北风继续向前行进着。
    西伯利亚的寒流是有名的,对于初来乍到的中国客人也毫不留情,车顶上、车
窗前已开始挂上了一道道晶莹的霜花,星星点点,不停地抖动着。当列车到达新西
比尔斯克时,莫斯科方面把电话挂到了车站上,询问毛泽东的身体情况,途中是否
顺利,还需要什么帮助等。毛泽东听了挥挥手对工作人员说:“告诉苏联同志,我
们一切都很好,谢谢他们的关心。”当列车到达斯维德洛夫斯克站时,毛泽东的身
体有些不舒服,脸色有些不正常,可能是疲劳和气候的关系。
    “主席,要不要通知苏方一下?”工作人员不安地问道。
    “不用不用。”毛泽东摆摆手,站起身来说:“等车停下后,下去透透新鲜空
气就好了。”列车停稳后,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陪同下走下列车,沿着站台走了一
会儿。这时天气奇寒,冷气袭人,不少人冻得直搓双手,他们担心毛泽东受凉,忙
劝他上车休息。
    毛泽东笑了笑说:“没关系。”他活动活动身体,又登上了列车,随行的人见
他恢复了常态,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车到了雅罗夫斯基车站后,专程从莫斯科赶来迎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
苏大使王稼祥在这儿登车陪同前往。
    精干的王稼祥一登上专列,就兴奋地奔上前去紧紧握住毛泽东的双手说:“主
席啊,可把您盼来了——”毛泽东也高兴地迎上前去说:“稼祥同志,你辛苦了,
我这一回可少不得你这个苏联问题的专家哟!”12  月16  日清晨,莫斯科银装素
裹,白雪皑皑。大街小巷银枝拂掠,冰影映漾,四处显得格外的庄重和肃穆。快到
中午的时候,空气中有了一些暖意了,莫斯科人开始走上街头,他们都在议论着今
天的热门话题——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将来到这里。
    正午时分,伊万大帝钟楼上的那口古老大钟敲响了,“当当当——”12下深沉
而洪亮的钟声在莫斯科城内久久地回荡着。
    “呜——”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毛泽东乘坐的专列在钟声、汽笛声、车轮
声中准时徐徐驶进了莫斯科车站,顿时鼓乐齐鸣,欢声笑语划破了机车头那腾腾的
白色烟雾,男女青年们手持鲜花边挥动边欢呼,车站广场一片喜庆。
    月台前,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元帅布尔加宁、外贸部长孟希科夫、
副外长葛罗米柯、莫斯科卫戍司令西尼洛夫中将等一批高级领导人依次等候在站台
上迎接毛泽东的到来。欢迎的人们在寒风中已站了一些时候了,尽管他们穿着厚厚
的冬装,一个个脸仍冻得红红的,可他们依然热情和精神饱满。
    列车停稳后,毛泽东那高大魁梧的身影第一个出现在车门口,他微笑着边向人
们挥手,边大步地走下车来。莫洛托夫等人热情地迎上前去,与毛泽东亲切握手拥
抱,又把欢迎的人向毛泽东做了逐个介绍,毛泽东与他们一一握手问候。由于天气
太冷,苏联同志怕毛泽东吃不消,于是加快了欢迎仪式。
    毛泽东匆匆检阅了仪仗队后就由莫洛托夫陪同前往下榻之处,苏联驻华使节罗
申也陪同随行人员前往。
    毛泽东被安置在莫斯科郊外一座非常优雅、舒适的别墅内,这里曾是斯大林的
住所。
    安顿下来后,莫洛托夫请毛泽东好好休息,他转告毛泽东:“下午6 时整,斯
大林同志约毛主席在克里姆林宫会面。”毛泽东在卧室内休息了一阵后,便叫工作
人员马上做好会晤前的准备工作,自己则点着了一支烟,沉思着在屋内来回踱步。
他习惯性地一手夹着香烟,一手背在身后,久久地凝视着郊外茫茫白雪覆盖着的田
野,似乎在掂量着即将与斯大林握手的分量。         毛泽东是清楚的,直到自己赴苏前夕,斯大林仍然怀疑中国共产党会不会也走
“南斯拉夫式”的道路。还有,斯大林对自己让中国的一些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
人士参加新政府的做法也表示过忧虑,担心这样有可能使新政府选择一条亲美英的
西方路线。然而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从当时的时局和世界革命的大局
出发,断然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毛泽东说:“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苏联
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此时
的毛泽东有充分的自信心去打消斯大林的顾虑,他为即将开始的会晤做好了各方面
的准备。
    过了一会儿,警卫人员前来接毛泽东去克里姆林宫,毛泽东只带了顾问兼翻译
的师哲,随警卫人员登上了小车。
    克里姆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