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征服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5
序 言72
静“的生活轨道,使他们的行政体制、文官、军事以及教会制度都增加了活力;打开了输入新的欧洲产品的大门,并且用来自拉丁种族的文明加强了土著种族。 所有那些视历史为”值得花费时间“
研究的人可望同意这样的观点,即这两种征服归根到底都是以赐福作伪装的。 无论在普雷斯科特之前还是以后,这同一研究课题已经由罗伯逊、温泽、赫尔普斯、马卡姆、洛伦特以及其他人部分地详细讨论过。 所有人几乎是只相信十六世纪西班牙旧派历史学家的论据。 实际上也没有别的材料,因为秘鲁人除了有那些从最广泛意义上说主要不是对历史学家有吸引力,而对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有吸引力的重要的例外①之外没有留下可用的记录。 众所周知,普雷斯科特对罗伯逊的著作给予了一个并不过高的评价,直到今天,将这两位作家所做的编排和结论加以比较还是很有意思的。在《秘鲁征服史》中,由普雷斯科特所表现出的一个相当独特和显著的特点是对人类自由事业的明显的冷漠。 他把拉斯。 卡萨斯看作一个梦想家,把美洲事务委员会企图结束对印第安人的野蛮奴役看作是乌托邦,而且他对试图将这些富于人道主义的建议付诸实施的布拉斯科。 努涅斯没说一句赞扬的话。 由道桑维尔指出的这种明显的前后矛盾,部分地可以用这个主题对于那些早期的北美作者来说非常棘手这个理由来解释,部分地也可用普雷斯科特头脑中保守的历史观倾向来解释。 他首先是一名“历史片段的讲述者”,他需要在
①参看莱比锡的卡尔。 希尔斯曼先生出版的《美洲神话和考古学目录》。
46
82序 言
头脑中有一种特殊的宁静来进行这种艺术创作,而这种宁静却易于被冲突的动乱即时加以破坏。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尽管对伟大的巍然矗立的历史丰碑施加的现代压力掀动所有的瓦解力量进行攻击,普雷斯科特的《秘鲁征服史》仍然屹立不动;其中的绝大部分,在的确令人吃惊的程度上,是无法取代的,我相信我曾听到人们说,“我们本来可以有一部更好的书”。无论这一点是否可能,然而我想,可以毫不怀疑地说,尽管有其种种瑕疵,《秘鲁征服史》无论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是一部值得重视的书。托马斯。 塞科姆,1907年12月26日于阿克顿
下面是W。H。 普雷斯科特的著作表,1796—1859:
《天主教徒费迪南德与伊莎贝利亚的统治史》,三卷本,1837—1838年;几种较晚的版本:新校订并附有作者的最新校正和补充的版本,1873年,187年由J。
F。柯克出版;经作者同意出版的版本,182年;其他版本,1890年;《墨西哥征服史》,三卷本,1843年,1846年及稍后的版本;新校订本等等,由J。
F。柯克出版,1874年,1901年(博恩的标准藏书,1903年);评论和史学论文(主要收集自《北美评论》杂志),1845年;《秘鲁征服史》,两卷本,18471年,及以后的版本;新校订版本等等,由J。
F。 柯克出版,1874年,1893年902年(博恩的标准藏书);经作者同意的译本,182年,以及随后的版本;,《约翰。 皮克林回忆录》,184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统治史》,卷1,卷2,1855年,《第十个一千》,1856年;卷3(附有目录和评论杂录),1872年;三卷本,1873年;新校订本等等,由J。
F。柯克出版,187年,1902年(博恩的标准藏书);《尊敬的艾博特。 劳伦斯回忆录》1856年;《查理五世皇帝退位后的生活纪实》(补充罗伯逊所著之
47
序 言92
《查理五世》),1857年。作品选集——由J。
F。柯克出版的带插图的15卷本,1895年;由W。H。芒罗出版的22卷本(附有蒂克纳所写的作者生平),1905年,1906年。普雷斯科特生平——乔治。 蒂克纳作,1864年,书内附有肖像、纹章以及十七幅插图;还有由罗洛。 奥格登在《美洲文人录》中所写的《普雷斯科特生平》作为补充,1904年(对其短暂的生平的简短评论以及他与蒂克纳的关系,参看《大西洋月刊》1904年11月号,以及《民族》杂志,纽约,1904年5月5日)。
48
第一卷 导言——印加文明概貌
第 一 章
这个国家的自然状况——秘鲁文明的渊源——印加帝国——王族——贵族
在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时,位于这个大陆上的许多国家当中的两个最强大和最开化的国家,无疑是墨西哥和秘鲁。但是,尽管这两个国家在文明的发展程度上彼此相似,但在文明的特性上却差别甚大;因而善于钻研的人种学者可能产生一种很自然的好奇心,要去探索这两个国家为了力求摆脱蒙昧状态并使自己在人类文明的阶梯上处于较高位置而采取的不同步骤。 在以前的一本著作中,我曾力求揭示古代墨西哥人的制度和特性,以及他们被西班牙人征服的历史。 本书将致力于描述秘鲁人;而且,如果发现他们的历史不如阿兹特克人①的历史那样奇特异常和对比鲜明,它所提供的一幅动人的图画中描绘的关于印加族长制统治下有一个组织完备的政府和朴实的劳作习俗的情景,却使我们同样感到兴味盎然。在西班牙入侵时期的秘鲁帝国,从北纬二度附近沿太平洋一直延伸到南纬三十七度;这条线也是一些现代共和国厄
①居住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的一分支。 ——译者
49
第 一 章13
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和智利的西部边界。 秘鲁帝国幅员的宽度不容易确定;因为它虽然西面到处为大洋所限,却能向东面扩展,在许多地方越过山脉伸向远方,到达一些未开化国家的疆域,这些国家的确切位置不能肯定,或者说,它们的名称被从历史地图上抹掉了。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秘鲁帝国的宽度总的说来与其长度是不相称的。①
这个国家的地形非常奇特。沿着海岸延伸的一长条陆地,宽度很少超过二十里格,整个区域为一条巨大的山脉所限,这条山脉起自麦哲伦海峡,在南纬十七度线左右达到最高点(实际上是美洲大陆的最高点),②而且,在越过这条线以后逐渐降低,到达巴拿马地峡时成了高度不大的丘陵。 这就是著名的安第斯山脉,或者是当地人所称的“铜山”,③尽管他们本来可能有更多的理由称之为“金山”。
山脉有时形成一道单线,更多的时候是形成两道或三道彼此平行或互相交叉的线,在大洋上的航海者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条连续不断的链索;而那些在高原居民眼里显得挺拔突兀的大型火山,在航海者
①萨缅托:《太平洋海岸的最初发现》(以下简称《最初发现》),手稿第65章;谢萨。 德莱昂:《秘鲁史》(安特卫普,154),第41章;加西拉索。 德拉维加;《王家评论》,(里斯本,1609)第一卷,第一册,第8章。 按照后面这位权威的说法,帝国版图最宽时不过一百二十里格,但加西拉索的地理学经不起推敲。②按照马尔特-布伦的说法,我们是在赤道上见到这条山脉的最高峰的。(《普通地理学》,英译本,第86卷。)但是较近的测量表明,这个地点是在南纬十五度到十七度之间,在那里,内华达山高达25,250英尺,伊利马尼山24,30英尺。③至少,anta(安塔)这个词被认为是Andes(安第斯)的语源,它在秘鲁语中的意义是“铜”。见加西拉索:《王家评论》,第1卷,第5册,第15章。
50
23第一卷 导言——印加文明概貌
看来只不过是同一条巨大雄伟的山脉中的许多山峰。 造物主在这一地区创造的规模非常宏伟,以致观察者只有从很远的距离外眺望时才能看出几个部分与庞大的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确,在造物主的创作中,很少有比这条海岸的风貌逐渐展现在远处太平洋海面上航行的水手面前时使人产生更崇高的印象了;从远处海面上看,一山高过一山,而钦博拉索山,以它那光芒四射的雪顶闪烁在云层之上,仿佛一顶神的王冠居于这一切之首。①
这个国家的面貌似乎特别不利于发展农业和内陆交通。沿海岸的狭长的砂土地带雨量稀少,仅仅有几条细小的溪流供水,这与安第斯山脉东麓注入大西洋的滚滚巨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山脉的梯级陡峭,斑岩和花冈岩山坡纵横断裂,而且它的高处被积雪所覆盖,这些积雪除了由于山脉本身的火山喷火的毁坏性活动所消融以外,即使在赤道的炽热阳光下也终年不化,这些情况似乎同样不利于庄稼人的劳动。 人们可能认为,这块漫长的土地上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被这一地区荒凉险峻的地形所阻塞,被悬崖绝壁、汹涌的激流和不可逾越的峡谷所遮断,处于山脉之中的这些可怕的峡谷,它们的深度是那些在高入云端的小道上迂回前进的提心吊胆的
①洪堡:《美洲山脉和土著居民的遗迹风光》(以下简称《山脉风光》),(巴黎,1810)第106页;马尔特-布伦,第88卷。 洪堡对安第斯山脉所作的少数几幅速写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画家和哲学家的手笔,使我们更感遗憾的是,他没有把对这引人入胜的地区的观察结果象他在墨西哥所做的那样详细描绘出来。
51
第 一 章33
旅行者所无法目测的。①然而印第安人的勤奋劳作(我们几乎可以称之为天才)却足以克服所有这些自然障碍。通过一个适宜的水渠和地下水道系统,沿海的荒地受到丰富的水流灌溉,这些水流使荒地变成了一派良田美景。 安第斯山脉的陡峭的山坡上筑起了梯田,而且,由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纬度的特点,它们按照通常的分类展示出各种不同的植物类型,从迅速生长的热带植物到北方气候中的温带作物;骆马群——秘鲁羊——与它们的牧人在山顶上冰雪覆盖的广阔的荒野上游荡,那些地方超出了可耕地的极限。 一个勤劳的民族在高原上定居;夹杂在果园和遍布各地的菜园之间的市镇和小屋,似乎是悬在天空中,远远高于通常的云层高度。②维系这许多定居点之间的交通的是一些通过各个山口的大路,这些大路使帝国的首都与最边远地区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个文明的发祥地可追溯至库斯科盆地,正如这个名称的含义那样,它位于秘鲁的中部地区。③秘鲁帝国的渊源象所有国家的渊源一样,被神话的迷雾弄得模糊不清,这些迷雾浓重地笼罩在它的历史上,就象笼罩在旧大陆任何古老的或
①洪堡用他那通常的生动的描述写道:“这些峡谷异常深邃,如果把维苏威火山或多姆山放在它们的底部,也超不过附近山脊的高度。”见《山脉风光》,第9页。②基多平原的海拔高度为九千至一万英尺之间。在这茫茫群山中的其他峡谷或高原的高度更大。③加西拉索说,“在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