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48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48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侄继宗,逃至特磨道,由余靖遣将追获,解京伏法。独智高窜 
死大理,靖辗转索取,才函首入献。当时广南一带,有农种籴 
收的童谣,到此始应验了。 
      狄青入任枢密,庞籍等均言位不相宜,仁宗不听。俗小说 
中,有奸相庞洪,屡谋害青,想是庞籍之误,但庞籍尚称贤相, 
即奏阻枢密使,亦非有意害青。籍女且未尝为妃,更属捏造, 
此如潘美之加名仁美害死杨业诸讹词,同一影射,而荒谬尤过 
之。青在枢密四年,很加慎重,只因平素恤下,每一公出,士 
卒辄环拥马前,且谓青家狗生两角,并屡有光怪,以讹传讹, 
哗动京师。学士欧阳修,及知制诰刘敞统奏称 :“青掌机密, 
致启讹言,不如调赴外任,转得保全 。”仁宗乃用韩琦为枢密 
使,罢青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陈州。越年,病终任所, 
赠中书令,谥武襄。有子数人,长名谘,次名咏,并为阎门使。 
咏承父志,以战略闻。特叙二子,以正小说中狄龙、狄虎之误。 

… Page 270…

宋史演义                                                              ·264· 

这且无庸细表。 
      且说皇祐五年后,仁宗下诏改元,号为至和。适值张贵妃 
一病不起,竟致玉殒香消,仁宗哀悼逾恒,竟辍朝七日,且禁 
城举乐一月,追册为皇后,治丧皇仪殿,赐谥温成,加赠妃父 
尧封为郡王,晋封尧佐为太师。知制造王洙,迎合意旨,阴与 
内侍石全斌附会,拟令孙淝读册,宰相护葬。庞籍时已罢相, 
又用陈执中继任。执中奉命维谨,独孙淝入朝抗奏道 :“陛下 
命臣淝读册,臣何敢不遵?但臣职任枢密副使,非读册官,臣 
不读册,是谓违旨,臣欲读册,是谓越职,请陛下将臣罢免, 
臣才可告无罪了 。”志节可嘉。仁宗默然不答。越日,竟罢淝 
枢密副使,徙知杭州,且令参政刘沆,充温成皇后园陵监护使。 
葬毕叙功,擢同平章事。宫闱私宠,滥恩至此,色之迷人大矣 
哉!既而知谏院范镇,及殿中侍御史赵林等,交章劾论陈执中, 
非宰相才,且纵妾笞婢至死,亦当坐罪云云。执中乃免职。其 
时中外人士,属望老成,莫如范仲淹、文彦博、富弼三人,这 
三人忠正相符,不喜阿附,因此在朝未久,俱被外调。直道难 
容,古今同慨。仲淹徙知青州,竟于皇祐四年,病殁任所,追 
赠兵部尚书,予谥文正。他祖籍是邠州人氏,徙居江南吴县, 
二岁丧父,随母更嫁,及长,始知家世,辞母归宗,苦志励学。 
及贵显后,食不重肉,衣不重裘,俸禄所得,留赡族里,尝置 
义庄一所,赈恤孤贫,所守各郡,恩威并济,人民多立生祠, 
就是羌夷亦爱戴如父。及殁,远近皆哀,如丧考妣。补叙范文 
正生平,无非旌善。生四子,历有政绩,事见后文。文彦博出 
知许州,见前回。富弼出判并州,均尚在任,并著政声。 
      仁宗既罢免执中,当然要另择相才,适枢密直学士王素, 
因别事入奏,陈言已毕,仁宗道 :“卿系故相王旦子,与朕为 
世旧,非他人比,朕所以与卿熟商。今日择相,何人可任?” 

… Page 271…

宋史演义                                                           ·265· 

素对道 :“但教宦官宫妾,不知姓名,便可充选。”仁宗道: 
 “据卿所云,只有富弼一人 。”素顿首贺道:“臣庆陛下得人 
了 。”仁宗又问及文彦博,素答言亦一宰相才。乃遂下诏召二 
人入朝。并授同平章事,士大夫都额手称庆。过了至和二年, 
又改称嘉祐元年,仁宗御大庆殿受朝,忽眩晕欲仆,急命群臣 
草草行礼,入返寝宫,嗣是数日不朝,大臣不得见,中外忧惧, 
亏得文,富二相,借祈祷为名,直宿殿庐,方得镇静如常。彦 
博因乘间请立储君,仁宗含糊答应。越月,仁宗疾瘳,亲御延 
和殿,彦博与弼才退还私第。只立储一事,又复搁起。知谏院 
范镇,屡请立储,竟忤帝意,罢免谏职。学士欧阳修,侍御史 
赵?,知制诰吴奎等,上疏力请,又不见从。殿中侍御史包拯, 
又上疏板谏,说得非常恳切,也把他徙调出外,权知开封府。 
包拯字希仁,合肥县人,初举进士,授建昌知县。因父母俱老, 
辞不就职。后数年双亲并逝,拯庐墓终丧,始出知天长县。人 
第知拯之廉明,不知拯之孝养,故特为揭出。县中有盗,割人 
牛舌,豢牛主人,投署控诉。拯语道 :“牛舌已去,不能复活, 
你速回去,烹宰这牛,免得不值一钱 !”主人道:“小民是来 
追究割牛舌的人 。”拯佯怒道:“一个牛舌,值得甚么,你也 
要来刁讼,快出去罢 !”主人吞声而去,即将牛杀讫,鬻肉易 
钱。未几即有人来告他私宰耕牛,拯忽道 :“你为何割他牛舌?” 
那人不禁失色,一讯即服。自是以善折狱闻。已而入拜御史, 
加按察使 ,又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复入为天 
章阁待制 ,更知谏院,除龙图阁直学士,兼殿中侍御史。素 
性刚毅,不阿权贵,豪戚宦官,皆为敛手。既知开封府,大开 
正门,任人民诉冤,无论何种案件,概令两造上堂直陈,立剖 
曲直。遇有疑难讼狱,亦必多方察,务得真情。锄豪强,罪奸 
枉,奖节义,伸冤曲,一介不取,铁面无私,童稚妇女,群知 

… Page 272…

宋史演义                                                              ·266· 

大名,或呼为包待制,或呼为包龙图,京师为之语道 :“关节 
不到,有阎罗包老 。”后人撰有《包公案》一书,却有一半实 
迹。至说包公殁后,为阴司阎罗王,乃是随口附会,不足凭信。 
小子有诗咏包公道: 

      立朝一笑比河清,见《包拯传》。妇稚由来识大名。 
      尽说此公能折狱,得情仍不外廉明。 

      越二年,复召入为御史中丞,他又要面请立储了。未知得 
邀俞允与否,且看下回便知。 

      狄青、包拯两人,垂誉至今,称颂不衰。而包龙图三字, 
盛名尤出狄上。即妇人孺子,无不知有包龙图者。甚且谓狄之 
荣显,多由包拯之力,是则子虚乌有之谈,固难取信耳。尝考 
狄之立功,莫大于夺昆仑关,包之成名,莫要于知开封府,著 
书人不敢溢美,亦不敢没善,就两人功名,择要演述,已足存 
其实迹;而当时朝政之得失,亦销纳其间,以视俗小说之附会 
荒唐,不值一噱者,固不啻霄壤之别也。此书一出,可以扫尽 
巵言。 

… Page 273…

宋史演义                                                             ·267· 

               第三十三回 立储贰入承大统 

                                    释嫌疑准请撤帘 

      却说包拯奉诏为御史中丞,受职以后,仍然正色立朝,不 
少挠屈,甫经数日,又伏阙上奏道 :“东宫虚位,为日已久, 
中外无不怀忧。陛下试思物皆有本,难道国家可无本么?太子 
系国家根本,根本不立,如何为国?”仁宗怫然道 :“卿又来 
说此事了。朕且问卿,何人可立?”拯叩首答道 :“臣本不才, 
叨蒙恩遇,所以乞请建储,无非为宗庙万世至计,陛下今问臣 
应立何人,仍是疑臣多言,臣年将七十,且无子嗣,还想甚么 
后福?不过耿耿孤忠,不能自默呢 。”语诚且挚。仁宗面色转 
和,方道 :“忠诚如卿,朕亦深知,建储事总当举行,待朕妥 
议便了 。”拯乃退出。原来拯有一子名海В⑵薮奘希⑼ㄅ小
潭州,壮年去世。崔氏无出,守节不再嫁,因此拯面奏仁宗, 
 自称无子。但拯有媵妾,已娠被出,在母家产生一男,事为崔 
氏所知,密为赡养,母子俱全。嘉祐六年,拯进为枢密副使。 
越年,遇疾将殁,崔乃白拯取回媵子,由拯命名曰綖。拯并留 
遗嘱道 :“后嗣倘得为官,当谨守清白家风。如或犯赃,生不 
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我子孙 。”言讫 
乃逝。有诏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随笔结过包拯事,免得后 
文另起炉灶。惟立储一事,也至嘉祐六、七年间,方才定夺。 
      先是张贵妃殁后,仁宗痛失爱妃,追怀故剑,复召回前时 

… Page 274…

宋史演义                                                            ·268· 

所宠的杨美人。应二十八回。杨本刘太后姻戚,色艺兼优,自 
重入宫后,晋封婕妤,历加修媛、修仪诸名位。怎奈秀而不实, 
诞玉无期,就是曹后以下诸妃嫔,或生而不育,终成虚愿。史 
称仁宗有三子,曰昉,曰昕,曰曦,皆夭殇。仁宗复采选良家 
女十人,一一召幸,宫中号为十閤。刘氏、黄氏在十閤中,尤 
称骄恣,免不得有内外请托等弊。当嘉祐四年秋间,月食几尽, 
御史中丞韩绛,密奏十閤恃宠,不足毓麟,反伤阴教,应严加 
裁抑云云。仁宗检查得实,乃将十閤尽行遣出,并放宫女一、 
二百人,既而文彦博告老辞职,富弼因母丧丁忧,就是黑王相 
公王德用,德用面黑,人呼为黑王相公。前曾召为枢密使,至 
是亦已免职,刘沆亦罢去,乃用韩琦同平章事,宋庠、田况为 
枢密使,张昪为副使。琦既入相,即以建储为请。仁宗谓后宫 
有孕,待分娩后再议,哪知满望弄璋,变成弄瓦,琦乃怀《汉 
书·孔光传》进呈,且奏道 :“汉成无嗣,曾立犹子,彼系中 
材主,尚能若此,况陛下呢?太祖手定天下,传弟不传子,陛 
下知法先祖,何妨择宗室为嗣呢 。”仁宗仍然不决。会宋庠以 
惰弛免官,擢学士曾公亮为枢密使,嗣更与韩琦并相,以张昪 
代公亮后任,并进欧阳修参知政事。公亮娴法令,修长文学, 
昪通治术,与韩琦同心辅政,朝廷称治。四人均以建储未定为 
忧,一再疏陈,终未见报。会知谏院司马光及知江州吕诲,又 
连章固请,词极剀切,仁宗颇为感动,将二疏送交中书。及琦 
入对,即中读光、诲二疏。仁宗遽谕道 :“朕有意久了,究竟 
何人可嗣?”琦忙答道 :“这事非臣等所敢私议,请陛下自择!” 
仁宗复道 :“宫中尝养二子,年少的近时不慧,就是大的罢!” 
琦闻旨 ,便即请名 。仁宗道 :“就是宗实。”琦极力赞成。 
仁宗道 :“宗实现居濮王丧,须降旨起复 ,方可册立 。”琦 
复道 :“事若果行,不可中止,陛下断自不疑,乞从内中批 

… Page 275…

宋史演义                                                             ·269· 

出!”仁宗道:“且先由中书传旨,起复他知宗正寺,何如?” 
琦便应声遵旨,当即出传上旨 ,起复宗实 。宗实父允让,见 
二十八回。封汝南郡王,嘉祐四年冬薨逝,追封濮王。宗实居 
庐守制,因有诏起复,固辞不拜,哀乞终丧。仁宗再召问韩琦, 
琦对道 :“陛下为宗社计,乃择贤而立,今固辞不受,勉尽孝 
道,这便是所谓贤呢,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