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42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42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赐姓,舍李为赵,所以二人乘机进言。果然元昊竦然起敬, 
亲自下堂,替他解缚,延入赐坐,询及国事。两人抵掌高谈, 
指陈形势,所有西夏立国规模,寇宋计画,一古脑儿倾倒出来。 
元昊喜出望外,遂改灵州为兴州,号西平府为兴庆府,阻河带 

… Page 236…

宋史演义                                                              ·230· 

山,负嵎自固,居然筑坛受朝,自称皇帝,国号大夏,称为天 
授元年,设十六司总理庶务,置十二监军司,派部酋分军管辖。 
军兵总得五十余万,四面扼守,自制蕃书,形体方正,颇类八 
分,教国人纪事。遣使诣五台山供佛宝,欲窥河东道路,与诸 
豪歃血为誓,约先攻延,拟由靖德、塞门寨、赤城路三道并入。 
叔父山遇,劝勿叛宋,元昊不听,山遇挈妻子内降。不意知延 
州郭劝,反将山遇拿住,押还元昊,仿佛唐季之执还悉怛谋。 
元昊即将他杀死,决意寇宋,先遣使上表宋廷,词云: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远祖思 
恭,当唐季率兵拯难,受封赐姓。祖继迁,心知兵要,手握乾 
符,大举义旗,悉降诸部,临河五郡,不旋踵而归,沿边七州, 
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从朝命。真王之号,夙感 
于颁宣,尺土之封,显蒙于割裂。臣偶以狂斐,制小蕃文字, 
改大汉衣冠,衣冠既就,文字既行,礼乐既张,器用既备。吐 
蕃、塔塔,张掖、交河,莫不从伏。称王则不喜,朝帝则是从, 
幅辏屡期,山呼齐举,伏愿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 
是再让靡遑,群集又迫。事不得已,显而行之,遂以十月十一 
 日,郊坛备礼,为始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 
年号天授。伏望皇帝陛下,睿哲成人,宽慈及物,许以西郊之 
地,册号南面之君,敢竭愚庸,常敦欢好。鱼来雁往,任传邻 
国之音,地久天长,永镇边方之患。 
      至诚沥恳,仰俟帝俞,谨遣使臣奉表以闻! 
      是年为仁宗宝元元年,景祐四年后,又改元宝元。吕夷简 
等均已罢职,王曾封沂国公,已经谢世,复起用张士逊,及学 
士章得象,同平章事,王鬷、李若谷参知政事,因元昊表词傲 
慢,各主张绝和问罪,独谏官吴育却上言 :“姑许所求,密修 
战备,彼渐骄盈,我日戒饬,万一决裂,也不足为我害,这便 

… Page 237…

宋史演义                                                              ·231· 

是欲取姑予的计策 。”予以虚名,尚属可行。士逊笑为迂论, 
乃下诏削夺元昊官爵,禁绝互市,并揭榜示边,略言 :“能擒 
元昊,或斩首上献,当即授定难军节度使,作为酬庸 。”能讨 
即讨,何必悬赏?一面任夏竦为泾、原、秦、凤按抚使,范雍 
为鄜、延、环、庆按抚使,经略夏州。两个饭桶,有何用处? 
知枢密院事王德用,即王超子。见二十回。请自将西征,仁宗 
不许。德用状貌雄伟,颇肖太祖,且平日很得士心。因此仁宗 
左右,交口进谗,谓不宜久典枢密,并授兵权。仁宗竟自动疑, 
不但不许西征,反将他降知随州,改用夏守知枢密院事。元昊 
竟入寇保安军,兵锋甚锐,到了安远寨附近,见有数千宋军到 
来,他是毫不在意,以为几千兵士,不值一扫,哪知两阵甫交, 
蓦然宋军里面,突出一位披发仗剑,面含金色的将官来,也不 
知他是人是鬼,是妖是仙,顿时哗动夏兵,纷纷倒退。这位披 
发金面的将官,逢人就砍,无一敢当。夏兵愈觉惊惶,连元昊 
也称奇不置,没奈何麾兵遁去。看官!道此人是谁?乃是巡检 
指挥使狄青。点名不苟。青字汉臣,河西人氏,骁勇善战,初 
为骑御散直,从军西征,累著战功。他平时临敌,往往戴着铜 
面具,披发督阵,能使敌人惊退。俗小说中便说他有仙术了。 
至是为巡检指挥使,屯守保安,钤辖卢守勤,檄令御敌。他手 
下只带兵士数千名,一场对垒,竟吓退元昊雄师数万人。当下 
奏捷宋廷,仁宗欲召问方略,会闻元昊复议进兵,乃命图形以 
进。小子有诗咏道: 

     仗剑西征播战功,叛王枉自逞英雄。 
      试看披发戴铜面,已识奇谋在算中。 

      元昊自保安败退,改从延州入寇,孰胜孰负,且至下回说 

… Page 238…

宋史演义                                                               ·232· 

明。 

      宋有刘太后,而契丹有萧太后,真可谓兄弟之国,内政相 
等。至曹后取宗实为己子,隆绪后亦取宗真为己子,举动又复 
相似。古所谓难兄难弟,不期于南北两国见之。惟萧太后老而 
淫,萧耨斤且敢弑主母。而宋尚不闻有此。得毋由夷狄之俗, 
不及华夏之犹存礼教耶?夏主德明,事南事北,仿佛一条两头 
蛇,元昊独锐生鳞角,至欲图王争霸,羌戎中偏出枭雄,而宋 
廷适当乏人,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却敌,徒令元昊增焰耳。幸 
保安军尚有狄青,差足为中原吐气,然官小职卑,未握重权。 
屈良骥于枥下,美之适以惜之云。 

… Page 239…

宋史演义                                                              ·233· 

                第二十九回 中虏计任福战殁 

                                    奉使命富弼辞行 

      却说元昊欲寇延州,先遣人通款范雍,诈言两不相犯。雍 
信为真言,毫不设备。那元昊竟轻师潜出,攻破金明寨,执都 
监李士彬父子,直抵延州城下。雍始着急起来,飞召在外将士, 
还援延州。于是鄜、延副总管刘平、石元孙,自庆州驰援,都 
监黄德和,巡检万俟政、郭遵等,亦由外驰入。数路兵合成一 
处,往拒元昊。两下相遇,夏兵左持盾,右执刀,踊跃前来。 
刘平令军士各用钩枪,撤去敌盾,大呼杀入,敌众败走。平当 
先追击,被敌兵飞矢射来,适中面颊,乃裹创退还。到了傍晚, 
忽来敌骑数千名,猝薄官军,官军未曾预防,竟至小却。黄德 
和在阵后,望见前军却退,竟率步兵先遁。平亟遣子宜孙,驰 
追德和,执辔与语道 :“都监当并力抗贼,奈何先奔?”德和 
不顾,脱辔径去,遁赴甘泉。万俟政、郭遵等,亦先后奔溃。 
德和可恨,万俟政等尤可恶。平复遣军校仗剑遮留,只拦住千 
余人,与夏兵转战三日,互有杀伤,敌稍稍退去。平率余众保 
西南山,立栅自固。夜半四鼓,突闻外面万马齐集,且厉声四 
呼道 :“这般残兵,不降何待!”平与元孙料敌大至,勉守孤 
营,相持达旦。俄而天色已明,开营迎敌,见敌酋举鞭四至, 
悍厉异常,两人手下,已不过数千人,且累日鏖斗,势已困乏, 
怎能当得这般悍虏?战不数合,已被敌酋冲作数截。平与元孙, 

… Page 240…

宋史演义                                                              ·234· 

不能相顾,战到筋疲力尽,都做了西夏的囚奴。平愤极不食, 
见了元昊,开口大骂,竟为所害。元孙被拘未死。延州得此败 
报,人心益惧。幸天降大雪,冻沍不开,元昊始解围退去。 
      黄德和反诬平降贼,因致败挫,宋廷颇闻悉情形,诏殿中 
侍御史文彦博,往河中问状。彦博,汾州人,为人正直无私, 
一经讯鞫,当然水落石出。德和坐罪腰斩,范雍亦贬知安州, 
追赠刘平官爵,抚恤从优。罪不及万俟政等,还是失刑。诏命 
夏守赟为陕西经略按抚招讨使,内侍王守忠为钤辖,即日启行。 
知谏院富弼上言 :“守赟庸懦,不足胜任。守忠系是内臣,命 
为钤辖,适蹈唐季监军覆辙,请收回成命 !”言之甚是。仁宗 
不从。适知制诰韩琦,使蜀还都,奏闻西夏形势,语颇详尽, 
仁宗遂命他按抚陕西。琦入朝辞行,面奏仁宗道 :“范雍节制 
无状,因遭败衄,致贻君父忧,臣愿保举范仲淹,往守边疆, 
定然无误 。”仁宗迟疑半晌,方道:“范仲淹么?”琦复道: 
 “仲淹前忤吕夷简,徙知越州,朝廷方疑他朋党,臣非不知, 
但当陛下宵旰焦劳,臣若再顾嫌疑,埋才误国,罪且益大。倘 
或迹近朋比,所举非人,就使臣坐罪族诛,亦所甘心 。”百口 
相保,不愧以人事君之义。仁宗才点首道 :“卿且行!朕便令 
仲淹随至便了 。”琦叩谢而出。未几即有诏令仲淹知永兴军。 
先是仲淹知开封府,因吕夷简当国,滥用私人,特上疏指陈时 
弊,隐斥夷简为汉张禹。夷简说他越职言事,离间君臣,竟面 
劾仲淹,落职外徙。集贤院校理余靖,馆阁校勘尹洙、欧阳修, 
奏称仲淹无罪,也致坐贬,斥为朋党。都人士却号作四贤。韩 
琦此次保荐仲淹,所以有这般论调。仲淹坐朋党落职,系景祐 
三年事,本回信韩琦奏事,补叙此事,文法绵密。仁宗依奏施 
行,也算是虚心听受了。 
      惟张士逊主议征夏,至军书旁午,反无所建白,坐听成败, 

… Page 241…

宋史演义                                                              ·235· 

谏院中啧有烦言。士逊心不自安,上章告老。诏令以太傅致仕, 
再起吕夷简同平章事。夷简再相,亦以夏守赟非专阃才,不如 
召还。仁宗乃命与王守忠一同还阙,改用夏竦为陕西经略按抚 
招讨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仲淹尚未赴陕,奉旨陛辞,仁宗 
面谕道 :“卿与吕相有隙,今吕相亦愿用卿,卿当尽释前嫌, 
为国效力 。”仲淹叩言道:“臣与吕相本无嫌怨,前日就事论 
事,亦无非为国家起见,臣何尝预设成心呢?”仁宗道 :“彼 
此同心为国,尚有何言 。”仲淹叩别出朝,即日就道。途次闻 
延州诸寨,多半失守,遂上表请自守延州。有诏令兼知州事, 
仲淹兼程前进,既至延州,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择六将分 
领,日夕训练,视贼众寡,更迭出御。又修筑承平、永平等寨, 
招辑流亡,定保障,通斥堠,羌、汉人民,相继归业,边塞以 
固,敌不敢近。夏人自相告戒道 :“此次来了小范老子,胸中 
具有数万甲兵,不比前日的大范老子,可以骗得,延州不必妄 
想了 。”大范就指范雍,小范乃指范仲淹。 
      元昊闻仲淹善守,佯遣使与仲淹议和,一面引兵寇三川诸 
寨,副使韩琦,令环、庆副总管任福,托词巡边,领兵七千人, 
夜趋七十里,直抵白豹城,一鼓攻入,焚去夏人积聚,收兵还 
汛。元昊又向韩琦求盟,琦勃然道 :“无约请和,明是诱我, 
我岂堕他诡计么?”遂拒绝来使。独范仲淹复元昊书,反复戒 
谕,令去帝号,守臣节,借报累朝恩遇等语。时宋廷遣翰林学 
士晁宗慤,驰赴陕西,问攻守策,夏竦模棱两可,具二说以闻。 
仁宗独取攻策,令鄜、延、泾、原会师进讨,限期在庆历元年 
正月。仁宗改元宝元后,越二年,又改元康定,又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