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36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36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一一就坐。圣祖命朕道:‘我乃人皇九人的一人,是赵氏 
始祖,再降为轩辕皇帝。后唐时复降生赵氏,今已百年,愿汝 
后嗣,善抚苍生,毋怠前志。’说毕,各离座乘云而去。王捷 

… Page 202…

宋史演义                                                              ·196· 

所遇,想即这位圣祖了 。”愈造愈奇。王旦等不敢指驳,只黑 
压压的跪在一地,齐声称贺,因颁诏天下,避圣祖讳,“玄” 
应作“元”,“朗”应作“明”,载籍中如遇偏讳,应各缺点 
画。寻复以“玄”“元”二字,声音相近,改“玄”为“真”, 
 “玄武”为“真武”,命丁谓等修订崇奉仪注,上圣祖尊号 
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圣母懿号曰: 
 “元天大圣后 。”勅建景灵宫太极观于寿邱,奉圣祖圣母,并 
诏建康军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尊像,授丁谓为奉迎使,迎 
像入玉清昭应宫。真宗又亲率百官郊谒,再命王旦为刻玉使, 
王钦若、丁谓为副,把天书刻隶玉籍,谨藏宫中。此后玉清昭 
应宫祀事,均归王旦承办,即赐他一个官名,叫作玉清昭应宫 
使。《纲目》于王旦病殁,特书玉清昭应使王旦卒,故本编亦 
特别提出。王旦虽自觉可笑,但帝命难违,也只得随来随受罢 
了。这是寓褒于贬之笔。 
      且说真宗皇后郭氏,谦约惠下,性疾侈靡。族属入谒禁中, 
服饰稍华,即加戒勖。母家间有请托,未尝允诺。以此真宗亦 
颇加敬礼,素无间言。景德四年,从真宗幸西京,拜谒诸陵, 
途中偶冒寒气,还宫寝疾,竟致不起。及崩,谥曰章穆。宫中 
尚有数嫔,最邀宠眷的要算刘德妃,次为杨淑妃。这位刘德妃 
的履历,不甚明白,她本随一蜀人龚美,流至京师。龚美素业 
锻银,自导妃入都后,仍执旧业,不知如何得识内侍,出入宫 
邸。是时妃年尚只十五,生得巧小玲珑,纤秾秀媚,兼且有一 
种特技,善能播鼗。鼗本寻常小鼓,没甚可听,偏经她纤手摇 
来,音韵悠扬,别具节奏。在色不在鼗。内侍等遇着闲暇,辄 
往听鼗,渐渐的哄动都下,连襄邸中也得闻知。真宗尚未为太 
子,年少好奇,即带着侍役,微服往游。既至龚美寓中,睹着 
这位刘美人芳容,已是目眩心迷,暗暗称赏;及令她播鼗,果 

… Page 203…

宋史演义                                                             ·197· 

然声调铿锵,比众不同。刘亦知真宗不是常人,除运动灵腕外, 
免不得有眉传目语的情形,惹得真宗心猿意马,一经还邸,便 
令侍役召入,作为侍女。当下问明籍贯,据说是 :“先家太原, 
后徙益州,祖名延庆,曾在晋、汉间做过右骁卫大将军。父名 
通,即在宋朝做过虎捷都指挥使,因从征太原,中道病殁。时 
女尚在襁褓,因家世廉洁,向无余资,不得不鞠养外家。会因 
舅氏等相继去世,只剩表兄龚美,素业贱工,餬口四方,是以 
随徙至此 。”话虽如此,未足尽信。她一面说,一面含着悽切 
态度,越觉楚楚可怜。看官!你想这真宗年当好色,怎肯将她 
轻轻放过?况这刘美人心灵手敏,乐得移篙近舵,图个终身富 
贵。洛皋解珮,幸遇陈思,神女行云,巧逢楚主。两下里相怜 
相爱,几似胶漆粘合,熔成一对鸾凤交。偏真宗乳母秦国夫人, 
秉性严整,看他两小无猜,料有情弊,遂乘间入白太宗。太宗 
即传入真宗,当面训责,令他斥逐刘女。真宗不得已,遣女出 
邸,潜置王宫指使张耆家。老婆子太不解事,几乎拆散鸳鸯。 
到了真宗即位,大权在握,当即召入宫中,封为美人。名称其 
实。破镜重圆,钟情倍甚。那美人确系聪明,对着那郭皇后, 
侍奉殷勤,就是与同列杨氏,亦和好无嫌,因此宫中相率称诵。 
未几进位修仪,且因她终鲜兄弟,即以龚美为后兄,令改姓刘, 
赐给官秩。银匠也交运了。先是郭后连生三子,长名禔,次名 
祐,又次名祇,皆蚤殇。杨氏生子祉祈,又皆夭逝。真宗望子 
心切,又选纳沈女为才人。沈氏本宰相沈伦孙女,父名继忠, 
亦曾任光禄卿。就是杨氏祖籍,亦尝通显,她本是天武副指挥 
使杨知信侄女,比刘氏先入襄邸,刘封修仪,杨亦封修仪。至 
郭后已崩,刘、杨名位相埒,均有嗣袭中宫的希望。沈才人虽 
是后进,但系将相后裔,望重六宫,却也是一个劲敌。刘氏外 
表谦和,内怀刻忌,日思产一麟儿,借得后位,怎奈熊罴不梦, 

… Page 204…

宋史演义                                                              ·198· 

祷祀无灵,只好想了一条以李代桃的计策,暗中授意李侍儿, 
令司御寝,按天里叠被铺床,抱衾送枕。也是真宗命该有子, 
竟要她侍寝当夕。春风一度,暗结珠胎。一日,随真宗临幸砌 
台,狭小金莲,稍被一绊,那头上玉钗,竟致震落。李不觉失 
色,真宗暗地卜祷,钗完当生男子。及左右拾钗进奉,果得不 
毁。真宗甚喜,既而果产一男,取名受益,就是后日的仁宗皇 
帝。李以是得封才人。刘氏取受益为己子,且商诸杨氏,合同 
保护,一面密嘱心腹,只说皇嗣为自己所生,不得泄漏外廷, 
一面悄语真宗求请立后。真宗本宠爱得很,当然言听计从,遂 
册刘氏为德妃,并召谕群臣,将立刘为继后。忽有一人出班跪 
奏道 :“不可不可 !”正是: 

      蛾眉已博君王宠,鲠骨难移主上心。 

      欲知何人谏阻,且看下回表明。 

      东封西祀,全是瞎闹,不特无益而已,其劳民费财,尤不 
胜言。当时惟孙姡Ф瑁钍秦芮校孀诿髦渲叶患樱
盖理欲交战于胸中,燭理未明,卒为私欲所胜耳。彼刘美人以 
色得幸,专宠后宫,亦何尝不自私欲所致乎?幸刘氏有吕武之 
才,无吕武之恶,其事郭后也以谨,其待杨妃也以和;即宫中 
侍儿,得幸生子,饰为己有,迹近诡秘,但上未敢欺罔真宗, 
下未忍害死李侍,第不过借此以攫后位,希图尊宠,狡则有之, 
而恶尚未也。然后世已深加痛嫉,至有狸奴换主之讹传,归罪 
郭槐,归功包拯,捕风捉影,全属荒唐。宣圣所谓恶居下流者, 
其信然耶?本书褒不虚褒,贬不妄贬,足与良史同传不朽,以 

… Page 205…

宋史演义                                                               ·199· 

视俗小说之荒谬不经,固不啻霄壤之别矣。 

… Page 206…

宋史演义                                                              ·200· 

                第二十五回 留遗恨王旦病终 

                                    坐株连寇准遭贬 

      却说真宗欲立刘氏为后,有一大臣出班奏道:“刘妃出身 
微贱,不足母仪天下 。”观此言,益知刘妃履历,不足取信。 
真宗视之,乃是翰林学士李迪,便不觉变色道 :“妃父刘通, 
曾任都指挥使,怎得说是微贱?”言甫毕,又有参知政事赵安 
仁出奏道:“陛下欲立继后;不如沈才人出自相门;足孚众望。” 
真宗道 :“后不可以僭先。且刘妃才德兼全 ,不愧后仪,朕 
意已决,卿等毋庸多渎 !”李、赵两人,碰得一鼻子灰,只好 
告退。真宗即命丁谓传谕杨亿,令他草诏册后。亿有难色,谓 
语道 :“勉为此文,不忧不富贵。”亿听了此语,竟摇首道: 
 “如此富贵,却非所愿,请公改谕他人 。”气节可嘉。谓乃命 
他学士草制,竟册刘为后,并晋授杨修仪为淑妃,沈才人为修 
仪,李才人为婉仪,所有典礼,概从华赡。刘氏既正位中宫, 
更留心时事,旁览经史,每当真宗退朝,阅天下章奏,辄至夜 
半,后侍坐右侧,得以预览,所见皆记忆不忘。真宗有所疑问, 
她即援古证今,滔滔不绝,因此愈得帝欢,渐渐的干预外政了。 
      真宗仍谈仙说怪,祈神祷天,闻亳州有太清宫,奉老子像, 
遂加号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亲往朝谒,又是一番 
铺张。且改应天府为南京,即宋州。太祖旧藩归德军在宋州, 
因改名应天府,至是复改称南京。与东西两京,并立为三。勅 

… Page 207…

宋史演义                                                              ·201· 

南京建鸿庆宫,奉太祖、太宗圣像。真宗亦亲去巡阅,相度经 
营。至还宫后,正值玉清昭应宫告成,修宫使就是丁谓。起初 
预估年限,应历十五年,方得竣工,真宗嫌时过迟,拟缩短期 
限,丁谓乃令工役日夕并营,七年乃就。凡二千六百一十楹, 
制度弘丽,金碧辉煌。内侍刘承珪,助谓监工,屋宇略不中式, 
便令改造,造好复拆,拆后复造,不知费了若干国帑,才算造 
成。宫中建一飞阁,高可插天,名曰宝符,贮奉天书。复仿真 
宗御容,铸一金像,侍立右侧。真宗亲制誓文,刻石置宝符阁 
下。张咏自益州还京,入直枢密 ,至是忍耐不住,上疏言: 
 “贼臣丁谓,诳惑陛下,劳民伤财;乞斩谓头,悬诸国门;以谢 
天下!然后斩咏头置丁氏门以谢谓 。”数语传诵都下,偏真宗 
信任丁谓,竟命他出知陈州,未几遂殁,寻谥忠定。他如太子 
太师吕蒙正,司空张齐贤等,俱先后凋谢。吕谥文穆,张谥文 
定。不忘老成人。王旦亦衰迈多疾,累请致仕,奈因真宗不许, 
只好虚与委蛇。他本智量过人,明知真宗所为,不合义理,但 
已被五鬼挟持,没奈何随俗浮沈。合则留,不合则去,奈何同 
流合污?先是李沆为相,尝取四方水旱盗贼等事,奏白殿廷。 
旦方参政,以为事属琐屑,不必多渎。沆笑道 :“人主少年, 
当令知四方艰难,免启侈心,否则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 
即旁及土木神仙,我已老,不及见此,参政他日,或见及此事, 
应回忆老朽哩 。”及沆殁,果然东封西祀,大营宫观,旦欲谏 
不能,欲去不忍,尝私叹道 :“李文靖不愧圣人,所以具有先 
见,我辈抱愧多多哩 !”李沆殁谥文靖,故称作李文靖。嗣见 
五鬼当朝,老成迭谢,乃密白真宗,请仍召用寇准。真宗乃召 
准入京,命为枢密使。准因三司使林特,党附儉壬,辄加沮抑。 
特遂暗加谮诉,惹得真宗动恼,召语王旦道 :“准刚忿如昔, 
奈何?”旦复奏道 :“准喜人怀惠,又欲人畏威,这是他的短 

… Page 208…

宋史演义                                                              ·202· 

处。但本心仍是忠直,若非仁主,确是难容 。”真宗默然,嗣 
竟出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判河南府,徙永兴军。 
      至祥符九年残腊,真宗又拟改元,越年元旦,遂改元天禧, 
御驾亲诣玉清昭应宫上玉皇大帝宝册兗服。翌日,上圣祖宝册。 
又越数日,谢天地于南郊,御天安殿受册号,御制钦承宝训述, 
颁示廷臣,命王曾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