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35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35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逢恶罪深逾长恶,欺人术尽且欺天。 

      这天书再降何处,由小子下回叙明。 

      澶渊修和,本出真宗本意,观其在道逗留,望敌惊心,一 
若身临虎口,慄慄危惧。赖寇准力请渡河,敌气少沮。化干戈 
为玉帛,得以振旅还京,此非寇公之功,乌能至此?王钦若乃 
以孤注之言,肆其谗间,木朽虫生,仍由真宗胆怯之所致耳。 
迨至天书下降,举国若狂,欺人欺天,不值一笑。钦若小人。 

… Page 196…

宋史演义                                                               ·190· 

不足深责,王旦名为正直,乃以钦若一言,美珠一樽,竟箝其 
口,后且力请封禅,冒称众意,利令智昏,固如此哉!读毕为 
之三叹! 

… Page 197…

宋史演义                                                              ·191·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 

      却说王钦若抵乾封后,再上天书,据言 :“有木工董祚, 
在醴泉亭北,见黄帛曳林木上,帛中有字,苦不能识,因辗转 
告至臣处。臣遣人觇视,与前时所降天书相似,因特敬谨取奉 
阙下”云云。真宗御崇政殿,传集群臣,朗声宣谕道 :“朕五 
月丙子夜间,复梦前日的神人,入室告朕,说是来月上旬,当 
在泰山颁降天书,朕即密谕钦若,留心稽察,今果与梦兆相符, 
降书泰山。上天眷佑,可谓特隆。惟朕自愧无德,恐不能仰答 
天庥呢 。”这种天书,虽千万册不难立致,真宗说是自愧无德, 
我想他宣谕时,正恐不免面赤哩。宰相王旦,又率百官拜贺道: 
 “圣德日增,天无不应,臣等不胜庆幸呢。”真宗欣然道: 
 “这也仗卿等辅弼的功劳。”上欺下,下罔上,真会捣鬼。说 
罢,又迎奉天书至含芳园,就正殿上面庋阁,一面斋戒沐浴, 
谨备法驾,诣殿拜受。仍命这位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启封宣读。 
百官歛足恭听,但闻尧叟读着道 :“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 
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 
岁 。”读讫,复捧书升殿,百官遂表上尊号,称真宗为崇文广 
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既而敕建玉清昭应宫,虔 
奉天书。知制诰王曾,都虞侯长旻,上书谏阻,均不见报。到 
了孟冬,真宗至泰山封禅,用玉辂载着天书,先行登途,自备 

… Page 198…

宋史演义                                                              ·192· 

卤簿仪卫,随后出发。途中历十七日,始至泰山。王钦若迎谒 
道旁,献上芝草三万八千余本,倒也亏他采办。真宗慰劳有加。 
复斋戒三日,才上泰山,道经险峻,降辇步行。总算虔心。享 
祀昊天上帝,左陈天书,配以太祖、太宗,命群臣把五方帝及 
诸神于山下封祀坛。礼成,出金玉匮函封禅书,藏置石。音 
感,石箧也。真宗再巡视圜台,然后还幄,王旦复率从官称贺。 
翌日,禅祭皇地祗于社首山,如封祀仪。王钦若等连上颂词, 
什么彩霞起岳,什么黄云覆辇,什么瑞霭绕坛,什么紫气护幄, 
还有日重轮,月黄色,说得天花乱坠,弄假成真。真宗即御朝 
觐坛中的寿昌殿,受百官朝贺,上下传呼万岁,振动山谷。有 
诏大赦天下,文武进秩,令开封府及所过州郡,考选举人,赐 
天下酺三日。改乾封县为奉符县,大宴穆清殿,又宴泰山父老 
于殿门,真个是皇恩浩荡,帝泽汪洋。句中带刺。 
      过了数日,转幸曲阜,谒孔子庙,酌献再拜,命近臣分奠 
七十二弟子,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饬此后祭用太牢。真宗 
复率从臣,游览孔林,到了兴尽思归,乃下诏回銮,仍用玉辂 
载奉天书,按驿还都。钦若护驾西归,更联合一班媚子谐臣, 
朝奏符瑞,暮颂功德,惹得真宗堕入迷团,自以为五帝三王, 
不过尔尔。丁谓又上封禅祥瑞图,揭示朝堂,于是东封不足, 
复议西封。可巧徐、兗大水,江、淮亢旱,无为烈风,金陵大 
火,各处灾祲,接连入报,这也可作符瑞。乃把西岳封禅,暂 
行停办。越年余,中外稍稍安靖,再将旧事提起,由群臣表请 
西祀汾阴,有旨准奏,定期来春西幸,所有典礼各使,免不得 
仍用熟手。嗣陕州奏称黄河清,集贤院校理晏殊献河清颂,真 
宗亲制奉天庇民述,宣示相臣。转眼间冬尽春来,命群臣戒备 
祭仪,毋得懈怠。适值京畿大旱,谷米腾贵,龙图阁待制孙姡В
毅然上疏道: 

… Page 199…

宋史演义                                                              ·193· 

      臣闻先王卜征五年,岁习其祥,祥习则行,不习则增,修 
德而改卜。陛下始毕东封,更议西幸,殆非先王卜征五年慎重 
之意,其不可一也。夫汾阴后土,事不经见,昔汉武帝将封禅, 
故先封中岳,祀汾阴,始巡幸都县,遂有事于泰山。今陛下既 
已东封,复欲幸汾阴,其不可二也。古者圜丘方泽,所以郊祀 
天地,今南北郊是也。汉初承秦,唯立五畤以祀天,而后土无 
祀,故武帝立祠于汾阴。自元成以来,从公卿之议,遂徙汾阴 
于北郊,后之王者多不祀汾阴。今陛下已建北郊,乃舍之而远 
祀汾阴,其不可三也。西汉都雍,去汾阴至近,今陛下经重关, 
越险阻,轻弃京师根本,而慕西汉之虚名,其不可四也。河东 
唐王业之所由起也,唐又都雍,故明皇闲幸河东,因祀后土。 
圣朝之兴,事与唐异,而陛下无故欲祀汾阴,其不可五也。昔 
者周宣王遇灾而惧,故诗人美其中兴,以为贤主。比年以来, 
水旱相继,陛下宜侧身修德,以答天谴,岂宜下徇奸回,远劳 
民庶,盘游不已,忘社稷之大计,其不可六也。夫雷以二月启 
蛰,八月收声,育养万物,失时则为异。今震雷在冬,为异尤 
甚。此天意丁宁以戒陛下,而反未悟,殆失天意,其不可七也。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今国家土木 
之工,累年未息,水旱耍l,饥馑居多,乃欲劳民事神,神其 
享之乎?其不可八也。陛下必欲为此者,不过效汉武帝、唐明 
皇巡幸所至,刻石颂功,以崇虚名,夸示后世尔。陛下天资圣 
明,当慕二帝三王,何为下袭汉、唐之虚名?其不可九也。唐 
明皇以嬖宠奸邪,内外交害,身播国危,兵交阙下,忘乱之迹 
如此,由狃于承平,肆行非义,稔致祸败。今议者引开元故事 
以为盛烈,乃欲倡导陛下而为之,臣窃为陛下不取,其不可十 
也。臣言不逮意,陛下以臣言为可取,愿少赐清问,以毕臣说, 
臣不胜翘首待命之至。 

… Page 200…

宋史演义                                                              ·194· 

      真宗览奏,因他有少赐清问一语,即召内侍皇甫继明,传 
旨再问,教他尽情说来。孙姡嗽偕铣碌溃骸
      陛下将幸汾阴,而京师民心勿宁,江、淮之众,困于调发, 
理须镇安而矜存之。且土木之工未息,而夺攘之盗公行,外国 
治兵,不远边境,使者杂至,宁可保其心乎?昔陈胜起于徭役, 
黄巢出于凶饥,隋炀帝勤远略,而唐高祖兴于晋阳。晋少主惑 
于小人,而耶律德光长驱中国。陛下俯从奸佞,远弃京师,涉 
仍岁耍Ъ⒅妫尬ゾ梅现簦荒蠲衿#恍舯呋迹仓
今日戍卒无陈胜,饥民无黄巢?枭雄将无窥伺于肘腋,外敌将 
无观衅于边陲乎?先帝尝议封禅,寅畏天灾,寻诏停寝。今奸 
臣乃赞陛下,力行东封,以为继承先声。先帝尝欲北平幽、朔, 
西取继迁,大勋未集,用付陛下,则群臣未尝献一谋,画一策, 
以佐陛下继先帝之志者,反务卑词重币,求和于契丹,蹙国糜 
爵,姑息于继迁,曾不思主辱臣死为可戒,诬下罔上为可羞。 
撰造祥瑞,假托鬼神,才毕东封,便议西幸,轻劳车驾,虐害 
饥民,冀其无事往还,便谓成大勋绩。是陛下以祖宗艰难之业, 
为奸民侥幸之资,臣所以长叹而痛哭也。夫天地神祗,聪明正 
直,作善降之祥,作不善降之殃,未闻专事笾豆簠簋,可邀福 
祥。《春秋》传曰:“国之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臣愚非 
敢妄议,惟陛下终赐裁择! 
      真宗看到此疏,亦知孙姡歉鲋页迹恢中榭涞哪钔罚
已是萦绕胸中,无从解脱,因此将两疏留中,束诸高阁。 
      仲春吉日,乘着天气晴和,启銮西幸,仍奉天书发京师, 
出潼关,渡渭河,遣近臣祀西岳,遂进次宝鼎县。汉称汾阴。 
奉祀后土城祗,一切礼仪,略与前等。余如赏功赦罪,颁宴赐 
餔,亦与前例相同。迭召隐士李渎、刘巽、郑隐、李宁见驾, 
渎托言足疾,不愿逢迎。隐与宁总算到来,受赐茶果粟帛,仍 

… Page 201…

宋史演义                                                              ·195· 

迄请回山。惟巽受职为大理评事。还次阌乡,召见道士柴又玄, 
问他无为要旨。又玄略陈数语,不甚称旨,便即令退。及抵陕 
州,又遣陕令王希,征召隐士魏野,野亦托疾不至。先是咸平 
五年,张齐贤闻京兆隐士种放名,奏请征命。真宗准奏往征, 
放即诣京师,受官左司谏,直昭文馆。后来东封西祀,无不随 
从,时论颇加鄙薄。至李渎、魏野,并辞不至,名盛一时。渎 
与野本相友善,均遁迹终身,及野殁,渎痛失良友,隔六日亦 
卒,尤觉奇异。还有杭州隐士林逋,终身不娶,隐居西湖,结 
庐孤山,妻梅子鹤。真宗料他高节,不肯就征,但赐他粟帛。 
逋至仁宗时乃殁,临终时口吟自挽诗,有“茂陵他日求遗稁, 
犹幸曾无封禅书”二语,传诵远迩,众口皆碑,这也不在话下。 
实是褒扬高节。 
      惟西封以还,尚有余岳未封,再遣向敏中为五岳奉册使, 
加上五岳帝号,并作会灵观奉祀五岳,一面任王钦若为枢密使, 
擢丁谓参知政事。另用林特为三司使,三人互相勾结,专言符 
瑞,经度制置副使陈彭年,素性奸媚,绰号九尾狐,与内侍刘 
承珪,也阴通声气,广修宫观,朝中目为五鬼。承珪又奏言: 
 “汀州王捷,在南康遇一道人,自言姓赵,讳玄朗,即司命真 
君,授捷丹术,及小镮神剑,既而不见,因此上闻 。”真宗即 
召捷入朝,授官左武卫将军,赐名中正。廷臣均不胜惊异,真 
宗却语辅臣道 :“朕尝梦神人传玉皇命,谓令朕始祖赵玄朗, 
授朕天书。次日,复梦神人传圣祖言云,吾座西偏,应设六位 
候着。朕乃命在延恩殿设道场,五鼓一筹,果闻异香。俄顷, 
黄光满殿,圣祖竟至。朕再拜殿下,嗣复有六人到来,各揖圣 
祖,一一就坐。圣祖命朕道:‘我乃人皇九人的一人,是赵氏 
始祖,再降为轩辕皇帝。后唐时复降生赵氏,今已百年,愿汝 
后嗣,善抚苍生,毋怠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