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30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30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国良法。太宗点首称善。原来太宗长子元佐,病狂致废,次 
子就是元侃,与元佐同母所生,迭见前文。端拱元年,受封襄 
王,嗣复晋封寿王。自寇准奏对后,太宗已决计立储,遂于至 
道元年八月,立寿王元侃为皇太子,改名为恒,大赦天下。太 
子既立,庙见还宫,都下士民,遮道欢呼,齐称他是少年天子。 
太宗闻知,反滋不悦,召寇准入见,与语道 :“人心遽属太子, 
将置我何地 ?”准再拜称贺道:“这是社稷的幸福呢 !”太 
宗不觉感悟,入语后嫔,都相率称庆。太宗益喜,复出赐准饮, 
尽欢乃罢。诏命李沆、李至并兼太子宾客,并嘱太子以师傅礼 
事二李。太子每见二人,必先下拜,沆与至上表辞谢,太宗不 
许,手谕二李道: 
      朕旁稽古训,肇建承华,用选端良,资于辅导。借卿夙望, 
委以护调,盖将勖以谦冲,故乃异其礼数。勿饰当仁之让,副 
予知子之心!特此手谕。 
      二李复相偕入谢,太宗又面谕道 :“太子贤明仁孝,足固 

… Page 168…

宋史演义                                                              ·162· 

国本,卿等可尽心规诲,有善应劝,有过应规。至若礼乐诗书, 
系卿等素习,不烦朕絮嘱了 。”二李叩首而退。太子年逾弱冠, 
姿禀聪明,相传母妃李氏,夜梦尝用裾承日,因此有娠。及产 
生后,左足指纹,成一天字。此皆史臣谀颂之辞。五六岁时, 
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自称元帅。又尝登万岁殿,上升御座。 
太宗尝手抚儿顶,笑颜问道 :“这是皇帝的宝座,儿也愿做皇 
帝么?”太子即答道 :“天命有归,孩儿亦不敢辞。”太宗暗 
暗称奇。既而就学受经,一览即能成诵。至是立为储贰,入居 
东宫。越二年三月,太宗寝疾,渐即弥留。宣政使王继恩,忌 
太子英明,阴与李昌龄、胡旦等,谋立故楚王元佐。后令王继 
恩召吕端,端料有变故,佯邀继恩入书阁中,秘密与商。至继 
恩既入,他竟出户反键,将继恩锁置阁内,自己匆匆入宫,谒 
见皇后。后涕泣与语道 :“宫车已晏驾了!”吕端也为泣下。 
即又问道 :“太子何在?”后复道:“立嗣以长,方谓之顺, 
今将若何?”端收泪正色道 :“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怎敢 
再生异议?”后默然无语。端即嘱内侍往迎太子,待太子到后, 
亲视大殓,即位柩前。越日,奉太子登福宁殿,垂帘引见群臣。 
端平立殿阶,不遽下拜,请侍臣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退降殿 
阶,率群臣拜呼万岁,是为真宗皇帝。尊母后李氏为皇太后, 
晋封弟越王元份为雍王,吴王元杰为兗王,徐国公元偓为彭城 
郡王。泾国公度使,追复涪王廷美为秦王,追赠兄魏王德昭为 
太傅,歧王德芳为太保,复封兄元佐为楚王,加授同平章事, 
吕端为右仆射,李沆,李至并参知政事,册继妃郭氏为皇后。 
真宗元配潘美女,端拱元年病殁,继聘郭氏,系宣徽南院使郭 
守文二女,郭氏为后,元配潘氏,亦追给后号,谥庄怀,复追 
封生母李氏为贤妃,进上尊号为元德皇太后,葬先考大行皇帝 
于永熙陵,庙号太宗,以明年为咸平元年。总计太宗在位二十 

… Page 169…

宋史演义                                                              ·163· 

二年,改元五次,寿五十九岁,小子有诗咏宋太宗道: 

      寸心未许乃兄知,虎步龙行饰外仪。 
      二十二年称令主,伦常缺憾总难弥。 

      欲知真宗初政,且至下回再详。 

      李继迁一狡虏耳。待狡虏之法,只宜用威,不应用恩,田 
仁朗欲厚啗酋长,令图折首,张齐贤议招致蕃部,分地声援, 
二说皆属可行,而尚非探本之论。为宋廷计,应简择良将,假 
以便宜,俾得联络蕃酋,一鼓擒渠,此为最上之良策。乃不加 
挞伐,专务羁縻,彼势稍蹙则托词归阵,力转强即乘机叛去, 
至若至道二年之五路出师,李继隆等不战即还,王超、范廷召, 
虽战退继迁,亦即回镇,彼殆视庙谟之无成算,姑为是因循推 
诿,聊作壁上观乎?然威日堕而寇且日深矣!若夫建储一事, 
为君主国之要典,太宗年近周龄,犹未及此,且怒斥冯拯诸人 
之奏请,何其疏也?幸寇准片言决议,主器有归,于是王继恩 
不得逞私,吕端得以持正,闭寺人于阁中,觐真主于殿上,人 
以是美吕司空,吾谓当归功寇莱公,曲突徙薪,应为上客,若 
迟至焦头烂额,不已叹为无及乎? 

… Page 170…

宋史演义                                                              ·164· 

                第二十一回 康保裔血战亡身 

                                     雷有终火攻平匪 

      却说真宗即位,所有施赏大典,已一律举行,只王继恩、 
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应该坐罪,特贬昌龄为行军司马,王继恩 
为右监门卫将军,安置均州,胡旦除名,长流浔州。到了改元 
以后,吕端以老疾乞休,李至亦以目疾求罢,乃均免职,特进 
张齐贤、李沆同平章事,向敏中参知政事。越年,枢密使兼侍 
中鲁公曹彬卒,彬在朝未尝忤旨,亦未尝言人过失,征服二国, 
秋毫无取,位兼将相,不伐不矜,俸禄所入,多半赒济贫弱, 
家无余资。病亟时,真宗亲往问视,询及契丹事宜。彬答道: 
 “太祖手定天下,尚与他罢战言和,请陛下善承先志。”真宗 
道:“朕当为天下苍生计,屈节言和,但此后何人足胜边防?” 
彬又答道 :“臣子璨、玮,均足为将 。”内举不避亲,不得 
谓曹彬怀私。真宗又问二子优劣,彬言璨不如玮。知子莫若父。 
真宗见他气喘吁吁,便不与多言,只宣慰数语而出。及彬殁, 
真宗非常痛悼,赠中书令,追封济阳王,谥武惠。又越年,太 
子太保吕端卒。端为人持重,深知大体,太宗用端为相时,廷 
臣或说他糊涂,太宗道 :“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来 
锁阁定策,卒正嗣君,果如太宗所言。至端已病剧,真宗也亲 
 自慰问,抚劳备至,殁赠司空,谥正惠。亦可谓二惠竞爽。一 
将一相,详叙其卒,无非阐扬令名。咸平二年十月,契丹主隆 

… Page 171…

宋史演义                                                             ·165· 

绪,复大举入寇,镇定高阳关都部署傅潜,拥兵八万余人,畏 
懦不前,闭营自守。将校等请发兵逆战,潜勃然道 :“你等欲 
去寻死么?好好的头颅,被人家斫去,有何趣味?”贪生畏死, 
口吻毕肖。将校道:“敌骑深入,将来攻营,请问统帅如何对 
待?”潜索性大骂道 :“一班糊涂虫,全不晓得我的苦心,我 
欲保全你等的性命,所以主守不主战,奈你等定要寻死,死在 
虏手,不如死在我的刀下。若再道半个战字,立即斩首 !”一 
味蛮话,全无道理。将校等抝他不过,忿忿趋出。适值副将范 
廷召到来,大众遂向他谈及,并述潜言,廷召道 :“且待我入 
见,再作计较 !”及廷召进去,傅潜已料他前来请战,装着一 
副伊齐面孔,与廷召相对。廷召行礼毕,未曾坐定,即开口道: 
 “大敌到来,总管从容坐镇,大约总有退敌的妙计 。”潜乃 
淡淡的答道 :“我主守不主战,此外要用甚么法儿?”廷召道: 
 “可守得住么?”潜又道:“你又来了,敌势甚大,不应轻 
敌,总是守着为是 。”廷召道:“据廷召想来,公拥兵八九万, 
很足一战,今日即应发兵,出扼险要,与敌对仗,但教一鼓作 
气,士卒齐心,定能得胜 。”潜只是摇首。廷召不禁大忿道: 
 “公恇怯至此,恐还不及一老妪呢!”言已,也不及告别,竟 
 自趋出,遇着傅潜部下都钤辖张昭允,便与语道:“傅总管这 
般怯敌,恐边防有失,朝廷必加谴责,连你也难免罪呢 !”隐 
伏下文。昭允道 :“现正有廷寄到来,饬本部发兵,昭允正要 
进报,想总管也不好逆旨了 。”廷召乃让昭允进去,自己出外 
候信。昭允入见傅潜,捧递朝旨,潜接阅后,语昭允道 :“朝 
廷亦来催我出师,莫非由诸将密奏不成?须知敌势方强,若一 
战而败,转足挫我锐气,所以我持重不发呢 。”昭允道:“朝 
命也是难违,请统帅酌行才是 。”潜冷笑道:“范廷召正来请 
战。他既愿为国效力,我便拨骑兵八千,步兵二千,凑足万人, 

… Page 172…

宋史演义                                                             ·166· 

令他前去拒敌便了 。”挟怨陷人,其情如见。昭允奉令趋出, 
报知廷召。廷召道 :“敌兵闻有十余万,我兵只有万人,就使 
以一当十,也恐不敷,这是明明叫我替死。”说到死字,竟大 
踏步趋入里面,大声语潜道 :“总管要我先驱,我食君禄,尽 
君事,怎敢不去?但万人却是不够,应再添发三五万人,方足 
济用 。”潜佯笑道:“将在谋不在勇,兵贵精不贵多,况你为 
前茅,我为后劲,还怕甚么?”廷召道 :“公果来作后援么?” 
潜复道 :“你知忠君,我难道不晓?劝你尽管前去,我当为 
后应便了 。”廷召乃退,自思傅潜所言,未必足恃,不如另行 
乞师,免致孤军陷敌。当下修书一通,遣使赍往。 
      看官!你道廷召向何人乞援,乃是并、代都部署康保裔, 
驻师并州一带,地接高阳,因此就近乞师。保裔,洛阳人,祖 
父皆战殁王事,第因屡承世荫,得任武职,开宝中,开宝系太 
祖年号,详见前。尝从诸将至石岭关,战败辽兵,辽于太宗时, 
复号契丹,故本书于太祖时称辽,太宗后称契丹,仍其旧也。 
积功至任马军都虞侯,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初,调任并、代都 
部署,治兵有方,且生就一副血性,矢忠报国,平居对着将士, 
亦用大义相勉,所以屡经战阵,未闻退缩,身受数十创,血痕 
斑斑,不知所苦。阐扬忠义,故叙述较详。至是得廷召书,遂 
率兵万人,倍道赴援。时契丹兵已破狼山寨,悉锐深入。祁、 
赵、邢、洛各州,虏骑充斥,镇定路久被遮断,行人不通,保 
裔拟绕攻敌后,直抵瀛洲,一面约廷召夹击。哪知廷召尚未到 
来,敌兵却已大集,保裔结营自固,待旦乃战。到了黎明,营 
外已遍围敌骑,环至数重,将士入报道 :“敌来甚众,援兵不 
至,我军坐陷虏中,如何杀得出去?为主帅计,不如易甲改装, 
驰突出围,休使虏骑注目。俟脱围调兵,再与决战未迟 。”保 
裔慨然道 :“我自领兵以来,只知向前,不愿退后,今日为虏 

… Page 173…

宋史演义                                                              ·167· 

所算,被他围住,古人说得好 :‘临难毋苟免’,这正是我效 
死的日子哩 。”当命开营搦战,由保裔当先指麾,奋力杀敌。 
那敌兵越来越众,随你如何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