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17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17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仕,闻多逊讦普事,不禁长叹道 :“赵普是开国元勋,小子无 
知,轻诋先辈,将来恐不能免祸。我得早死,不致亲见,还算 
是侥幸哩 !”为后文多逊流配伏笔。既而亿即病殁,多逊丁忧 
去位,奉诏起复,他即入朝视事,很得太祖信任。太祖复封弟 
光义为晋王,光美兼侍中,子德昭同平章事。内顾无忧,乃复 
议及外事,仍召江南主李煜入朝。煜迭次奉诏,颇虑入京被留, 
夺他土地,因此托疾固辞,阴修战备。无如声色萦情,忧乐无 

… Page 94…

宋史演义                                                                ·88· 

常,他本立周氏为后,嗣见后妹秀外慧中,遂借姻戚为名,召 
她入宫,密与交欢。后愤恚成疾,遽尔谢世。后妹即入为继后, 
凭着这天生慧质,曲意献媚,按谱征声,得杨玉环霓裳羽衣曲, 
 日夕研摩,竟得神似,自是朝歌暮舞,惹得李煜意荡神迷,无 
心国事。亡国祸胎,多由女色,历叙之以示炯戒。太祖屡征不 
至,遂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 
将兵十万,往伐江南。彬等受命后,即日陛辞,太祖谕彬道: 
 “前日全斌平蜀,多杀降卒,朕时常叹恨。此次出师,江南事 
一概委卿,切勿暴掠生民,须要威信兼全,令自归顺,幸得入 
城,慎毋杀戮!设若城中困斗,亦当除暴安良,李煜一门,不 
应加害,卿其勿忘 !”观此数语,似不愧仁人之言。彬顿首听 
命。太祖令起,拔剑授彬道 :“副将而下,如不用命,准卿先 
斩后奏。卿可将此剑带去 !”彬受剑而退。潘美等闻到此语, 
无不失色,彼此相戒,各守军律,乃随彬出都南下。 
      先是江南池州人樊若水,在南唐考试进士,一再被黜,遂 
谋归宋。他于平居无事时,在采石江上,借钓鱼为名,暗测江 
面的阔狭。尝从南岸系着长绳,用舟引至北岸,往还十数次, 
尽得江面尺寸,不失纤毫。至是闻宋廷出师,即潜诣汴都,上 
书陈平南策,请造浮梁济师。太祖立即召见,若水呈上长江图 
说,由太祖仔细审视,所有曲折险要,均已载明。至采石矶一 
带,独注及水面阔狭,更加详细,不禁大喜道 :“得此详图, 
虏在吾目中了 。”遂面授若水为右参赞大夫,令赴军前效用。 
复遣使往荆、湖造黄黑龙船数千艘,又用大船载运巨竹,自荆 
渚东下。是时江南屯戍,见宋军到来,尚疑是江上巡卒,只备 
牛酒犒师,未尝出兵拦阻。宋军顺流径下,直抵池州。池州守 
将戈产,遣侦骑探视,方知宋军南征确音,急得手足无措,竟 
弃城遁去。曹彬等驰入池州,不戮一人,复进兵铜陵,才有江 

… Page 95…

宋史演义                                                                ·89· 

南兵前来抗御。怎禁得宋军一阵驱杀,不到数时,统已无影无 
踪。宋军再进至石牌口,先由樊若水规造浮桥,作为试办,然 
后移置采石,三日即成,不差尺守。曹彬令潘美带着步兵,先 
行渡江,好似平地一般。当有探马报入金陵,煜召群臣会议, 
学士张洎进言道 :“臣遍览古书,从没有江上造浮桥的故事, 
想系军中讹传,否则宋军即来,似这般笨伯,怕他甚么?”赵 
括徒读父书,无救长平之败,张洎亦如是尔。煜笑道 :“我亦 
说他是儿戏啰,不足深虑 。”言未已,又有探卒来报,宋军已 
渡江了。煜略觉着急,乃遣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督水 
军万人,都虞侯杜真领步兵万人,同拒宋师,并面嘱道 :“两 
军水陆相济,方可取胜,幸勿互诿为要 !”郑、杜两人,唯唯 
趋出。郑彦华带领战船,泝江鸣鼓,急趋浮梁。潘美闻他初至, 
选弓弩手五千人,排立岸上,一声鼓号,箭如飞蝗,射得来舰 
樯折帆摧,东歪西倒,急切无从停泊,只好倒桨退去。未几, 
杜真所领的步军,从岸上驰到,潘美也不待列阵,便杀将过去, 
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又将杜军杀得七零八落,向南溃散。煜 
闻败报,方下令戒严,一面募民为兵,民献财粟,得给官爵。 
可奈江南百姓,素来文弱,更兼日久无事,一闻当兵两字,多 
已胆战心惊,哪个肯前去充役?就是家中储着财粟,也宁可藏 
诸深窖,不愿助国,因此文告迭颁,无人应命。南人之专顾身 
家,不自今始。 
      那宋师已捣破白鹭洲,进泊新林港,并分军攻克溧水。江 
南统军使李雄,有子七人,先后战死。宋曹彬亲督大军,进次 
秦淮。秦淮河在金陵城南,水道可达城中,江南兵水陆数万, 
列阵城下,扼河防守。潘美率兵渡河,因舟楫未集,各军相率 
裹足,临河待舟。潘美勃然道 :“我提兵数万,自汴到此,战 
必胜,攻必克,无论甚么险阻,我也要亲去一试,况区区这衣 

… Page 96…

宋史演义                                                              ·90· 

带水,难道不好徒涉么?”说毕,将马一拍,竟跃入水中,截 
流而渡。各军见主将渡河,自然跟了过去。就是未曾骑马的步 
卒,也凫水径达对岸。江南兵前来争锋,均被宋军杀败。宋都 
虞侯李汉琼,用巨舰入河,载着葭苇,因风纵火,毁坏城南水 
寨。寨内守卒,多半溺死。这时候的江南主李煜,信用门下侍 
郎陈乔及学士张洎等计策,坚壁固守,自谓无恐。至若兵士指 
挥,专属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毫不过问,他却在后院召集僧道, 
诵经念呪,专祈仙佛默佑。霓裳羽衣曲,想已听厌了。及宋军 
已逼城下,方听得炮声震耳,自出巡城,登陴一望,见城外俱 
驻着宋军,列栅为营,张旗遍野,便顾问守卒道 :“宋军已到 
城下,如何不来报我?”守卒答道 :“皇甫统帅,不准入报, 
所以未曾上达 。”煜不禁忿怒,此时才觉发忿,尚有何用?即 
召见皇甫继勋,问他何故隐蔽?继勋答道 :“北军强劲,无人 
可敌,就令臣日日报闻,徒令宫庙震惊,想陛下亦没有甚么法 
儿 !”倒也说得爽快。煜拍案道 :“照你说来,就使宋军入城, 
你也只好任他杀掠,似你这等人物,卖国误君,敢当何罪!” 
遂喝令左右,把他拿下,付狱定谳,置诸死刑。一面飞诏都虞 
侯朱令赟,令速率上江兵入援。 
      令赟驻师湖口,号称十五万,顺流而下,将焚采石浮梁。 
曹彬闻知,即召战櫂都部署王明,授他密计,命往采石矶防堵, 
王明受计去讫。且说朱令赟驾着大舰,悬着帅旗,威风凛凛, 
星夜前来。遥望前面一带,帆樯林立,差不多有几千号战舰, 
他不觉惊疑起来,当命水手停桡,暂泊皖口。时至夜半,忽闻 
战鼓声响,水陆相应,江中来了许多敌船,火炬通明,现出帅 
旗,乃是一个斗大的“王”字,岸上复来了无数步兵,也是万 
炬齐爇,帅旗面上现出一个“刘”字。两下里杀将过来,也不 
辨有若干宋师。令赟恐忙中有失,不便分军相拒,只命军士纵 

… Page 97…

宋史演义                                                               ·91· 

火,先将来船堵住。不意北风大起,自己的战船,适停泊南面, 
那火势随风吹转,刚刚烧着自己,霎时全军惊溃,令赟亦惊惶 
万状,也想拔碇返奔,偏是船身高大,行动不灵,敌兵四面相 
逼,跃上大船,同舟都成敌国,吓得令赟魂飞天外,正思跳水 
脱身,巧值一敌将到来,一声呼喝,奔上许多健卒,把他打倒 
船中,用绳捆缚,似扛猪般扛将去了。叙笔离奇,令人莫测。 
看官道来将为谁?就是宋战櫂都部署王明。他依着曹彬密嘱, 
在浮梁上下,竖着无数长木,上悬旗帜,仿佛与帆樯相似,作 
为疑兵。复约合步将刘遇,乘夜袭击,令他自乱。统共不过五 
千名水军,五千名步军,把令赟部下十万人,半夜间扫得精光, 
这真是无上的妙计。阅此始知上文之妙。金陵城内,眼巴巴的 
望着这支援军,骤闻令赟被擒,哪得不魂胆飞扬?没奈何遣学 
士徐铉,至汴都哀恳罢兵。正是: 

     谋国设防须及早,丧师乞好已嫌迟。 

      未知太祖曾否允许,且看下回表明。 

      国有良臣,为敌之忌,自古至今,罔不如是。但如江南之 
林仁肇,欲乘宋师之敝,规复江北,志虽足嘉,而谋实不臧。 
宋方新造,战胜攻取,何畏一江南。此时为仁肇计,亟宜劝李 
煜勤修内政,亲贤远色,方足维持于不敝,轻开边衅胡为者? 
故即令反间之计,无目得行,仁肇其能免为朱令赟乎?不过江 
南国中,除仁肇外,更不足讥。李雄父子,较为忠荩,俱战死 
无遗,殆亦忠有余而智勇不足者。然以李煜之昏庸不振,虽有 
良将,亦无能为力,霓裳羽衣,法鼓僧铙,安在其不足亡国乎? 

… Page 98…

宋史演义                                                                ·92· 

本回纯叙江南国事,中述郑王之殁,赵普之罢,系为时事次 
序,乘便叙入,但承上启下,亦关紧要,阅者勿轻轻滑过也。 

… Page 99…

宋史演义                                                                ·93· 

                 第十二回 明德楼纶音释俘 

                                   万岁殿烛影生疑 

      却说江南使臣徐铉,驰入汴都,谒见太祖,哀求罢兵。太 
祖道 :“朕令尔主入朝,尔主何故违命?”铉答道:“李煜以 
小事大,如子事父,并没有甚么过失,就是陛下征召,无非为 
病体缠绵,因致逆命。试思父母爱子,无所不至,难道不来见 
驾,就要加罪 ?还愿陛下格外矜全,赐诏罢兵 !”太祖道: 
 “尔主既事朕若父;朕待他如子;父子应出一家,哪有南北对峙, 
分作两家的道理?”铉闻此谕,一时也不好辩驳,只顿首哀请 
道 :“陛下即不念李煜,也当顾及江南生灵。若大军逗留,玉 
石俱焚,也非陛下恩周黎庶的至意 。”太祖道:“朕已谕令军 
帅,不得妄杀一人,若尔主见机速降,何至生民涂炭?”铉又 
答道 :“李煜屡年朝贡,未尝失仪,陛下何妨恩开一面,俾得 
生全 。”太祖道:“朕并不欲加害李煜,只教李煜献出版图, 
入朝见朕,朕自然敕令班师了 。”铉复道:“如李煜的恭顺, 
仍要见伐,陛下未免寡恩呢 。”这句话,惹动太祖怒意,竟拔 
剑置案道 :“休事多言!江南有什么大罪,但天下一家,卧榻 
旁怎容他人鼾睡?能战即战,不能战即降,你要饶舌,可视此 
剑 。”有强权,无公理,可视此语。铉至此才觉失色,辞归江 
南。 
      李煜闻宋祖不肯罢兵,越觉惶急,忽由常州递到急报,乃 

… Page 100…

宋史演义                                                              ·94· 

是吴越王钱俶,遵奉宋命,来攻常州。煜无兵可援,只命使遣 
书致俶道 :“今日无我,明日岂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