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

第16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第16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鸾真,独上前道 :“妾有养子郭崇岳,颇娴战略,主上若任他 
为将,定可退敌 。”刘鋹大喜,亟命将崇岳召入,面加慰劳, 
授官招讨使,令与大将植廷晓,统兵六万,出屯马径。这郭崇 
岳毫无智勇,专知迷信鬼神,日夜祈祷,想请几位天兵天将, 
来退宋军,想由梁鸾真所教导。偏偏神鬼无灵,宋军大进,英 
州、雄州均已失守,潘崇彻反颜降宋,大敌已进压泷头。郭崇 
岳返报刘鋹道 :“宋军已到泷头了,看来马径也是难保,应请 
固守城池,再图良策 !”刘鋹大惧,半晌才道:“不如着人请 
和罢 !”当下遣使赴潘美军,愿议和约。潘美不许,叱退来使, 
更进兵马径,立营双女山下,距广州城仅十里。鋹逃生要紧, 
命取船舶十余艘,装载妻女金帛,拟航海亡命。不意宦官乐范, 
先与卫卒千余,盗船遁去。鋹益穷追,复遣左仆射萧漼,诣宋 
军乞降。潘美送漼赴汴,自率军进攻广州城。刘鋹再欲遣弟保 
兴,率百官出迎宋师,郭崇岳入阻道 :“城内兵尚数万,何妨 
背城一战。战若不胜,再降未迟 。”乃与植廷晓再出拒战,据 
水置栅,夹江以待。宋军渡江而来,廷晓、崇岳出栅迎敌。怎 
奈宋军似虎似熊,当着便死,触着便伤,汉兵十死六七,廷晓 
亦战殁阵中,崇岳奔还栅内,严行扼守,刘鋹又遣保兴出助。 
潘美语诸将道 :“汉兵编木为栅,自谓坚固,若用火攻,彼必 
扰乱,这乃是破敌良策呢 。”遂分遣丁夫,每人二炬,俟夜静 
近栅,乘风纵火,万炬齐发,列焰冲霄,各栅均被燃着,可怜 
栅内守兵,都变作焦头烂额,逃无可逃,连崇岳也被烧死,只 
保兴逃回城中。鬼神不为无灵,竟迎崇岳西去。 
      龚澄枢、李托,私自商议道 :“北军远来,无非贪我珍宝 
财物,我不若先行毁去,令他得一空城,他不能久驻,自然退 
去了 。”呆极。乃纵火焚府库宫殿,一夕俱尽。城内大乱,没 
人拒守,宋军到了城下,立即登城,入擒刘鋹,并龚澄枢、李 

… Page 89…

宋史演义                                                                ·83· 

托等,及宗室文武九十七人。保兴逃入民舍,亦被擒住,悉押 
送阙下。媚猪曾否在内?有奄侍数百人,盛服求见。潘美道: 
 “我奉诏伐罪,正为此等,尚敢来见我么?”遂命一一缚住, 
斩首示众,广州乃平。总计南汉自刘隐据广州,至鋹亡国,凡 
五主,共六十五年。当时广州有童谣云 :“羊头二四,白天雨 
至”,人莫能解,至刘鋹亡国,适当辛未年二月四日,天雨二 
字,取王师如时雨的意思。小子有诗咏道: 

      妇寺盈廷适召亡,王师南下效鹰扬。 
      羊头戾气由人感,童语宁真兆不祥? 

      刘鋹等解入汴京,能否保全首领,且待下回表明。 

      阅此回可知淫暴之徒,必至败亡。王全斌已平两川,乃以 
淫暴好杀,复召全师雄之乱,非刘光义、曹彬之尚得民心,出 
师征讨,其有不功败垂成乎?刘鋹淫暴称最,宋师一入,如摧 
枯朽,虽有良将,亦且未克支持,况如龚澄枢、李承渥、郭崇 
岳之庸驽,用以御敌,虽欲不亡,何可得也?彼宋祖不免好淫, 
未尝好暴,故虽纳蜀妃,尚无大害。后之有国有家者,当知所 
戒矣。 

… Page 90…

宋史演义                                                                ·84·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 

      却说南汉主刘鋹,被宋军擒住,押送汴都。太祖御崇德门, 
亲受汉俘,当即宣谕责鋹。鋹此时反不慌不忙,向前叩首道: 
 “臣年十六僭位,龚澄枢、李托等,俱先考旧人,每事统由他 
作主,臣不得自专。所以臣在国时,澄枢等是国主,臣实似臣 
子一般,还乞皇上明察 !”史称鋹善口辩,即此数语,已见辩 
才。太祖闻奏,乃命大理卿高继申,审讯澄枢等一干人犯,得 
种种好谀情状,当即请旨,将澄枢、李托推出午门外斩首,特 
诏赦鋹,授检校太保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鋹有可诛之 
罪,赦且封之,刑赏两失矣。鋹谢恩退朝,当有大宅留着,俾 
他居住。鋹弟保兴,亦得受封为右监门左仆射,所有萧鋹以下 
各官属,俱授职有差。潘美等凯旋后,载归刘鋹私财,由太祖 
仍然给还,尚有美珠四十六瓮,金帛相等。鋹用美珠结成一龙, 
头角爪牙,无不毕具,且极巧妙,当下入献大内。太祖瞧着, 
语左右道:“鋹好工巧;习与性成;若能移治国家;何至灭亡?” 
左右皆唯唯称是 。一日 ,太祖幸讲武池,从官未集,鋹先 
禀见,由太祖赐酒一卮。鋹接酒不饮,竟叩头流涕道 :“臣承 
祖父基业,违拒朝廷,致劳王师征讨,罪固当诛,陛下既待臣 
不死,臣愿做个大梁百姓,沐德终身。承赐卮酒,臣未敢饮。” 
你也怕死 ,为何置鋹杀人 ?太祖道:“你疑此酒有毒么?朕 

… Page 91…

宋史演义                                                              ·85· 

推心置腹,怎敢暗计杀人?”说着,命左右取过鋹酒,一饮而 
尽,复另酌一卮赐鋹。鋹饮毕拜谢,面上很有惭色。原来鋹在 
广州,专用毒酒害死臣下,所以推己及人,也恐太祖用此一法。 
其实也应该鸩死。太祖不但无心加害,且加封鋹为卫公,这且 
搁下不提。 
     且说南汉既平,南唐主煜震恐异常,遣弟从善上表宋廷, 
愿去国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且请赐诏呼名。太祖准他所请, 
惟厚待从善,除常赐外,更给他白银五万两,作为贐仪。看官 
道是何因?原来江南主李煜,曾密贻赵普,计银五万两,普据 
实入奏,太祖道 :“卿尽可受用,但复书答谢,少赠来使,便 
可了事 。”普对道:“人臣无私馈,亦无私受,不敢奉旨!” 
太祖道 :“大国不宜示弱,当令他不测,朕自有计,卿不必辞。” 
至从善入朝,乃特地给银 ,仍如李煜赠普的原数 。从善还白 
李煜,君臣都惊讶不置。忽江都留守林仁肇上书阙下,略言: 
 “淮南戍兵,未免太少,宋前已灭蜀,今又取岭南,道远师疲, 
有隙可乘,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径渡,规复江北旧境。宋或 
发兵来援,臣当据淮守御,与决胜负。幸得胜仗,全国受福, 
否则陛下可戮臣全家,藉以谢宋,且请预先告知宋廷,只说臣 
叛逆,不服主命,那时宋廷也不能归咎陛下,陛下尽可安心哩。” 
林仁肇此策,实足挑衅,李煜如或依言,灭亡当更早一年。李 
煜不从。 
     林仁肇夙负勇名,为江南诸将的翘楚,太祖亦闻他骁悍, 
未敢轻敌,所以暂从羁縻,划江自守,但心中总不忘江南,屡 
思除去仁肇,以便进兵。可巧开宝四年,李从善又奉兄命,赴 
汴入朝。太祖把从善留住,特赐广厦,授职泰宁军节度使。从 
善不好违命,只得函报李煜,留京供职。李煜手疏驰请,求遣 
弟归,偏偏太祖不许,只诏称 :“从善多才,朕将重用,当今 

… Page 92…

宋史演义                                                               ·86· 

南北一家,何分彼此,愿卿毋虑”等语。明是就从善身上设计 
除仁肇,否则乌用彼为?李煜也未识何因,常遣使至从善处, 
探听消息。嗣是南北通使,不绝于道。太祖即遣绘师同往,伪 
充使臣,往见仁肇,将他面目形容,窃绘而来。至从善入觐, 
即将仁肇绘像,悬挂别室,由廷臣引使入观,佯问他认识与否? 
从善惊诧道 :“这是敝国的留守林仁肇,何故留像在此 ?” 
廷臣故意嗫嚅,半晌才道 :“足下已在京供职,同是朝廷臣子, 
不妨直告。皇上爱仁肇才,特赐诏谕,令他前来,他愿遵旨来 
归,先奉此像为质 。”言毕,又导往一空馆中,并与语道: 
 “闻皇上已拟把此馆赐与仁肇,待他到汴,怕不是一个节度使 
么?”从善口虽答应;心下甚觉怀疑。至退归后;便遣使驰回江 
南,转报乃兄,究竟仁肇有无异志?李煜即传召仁肇,问他曾 
受宋诏与否?仁肇毫不接洽,自然答称没有。那李煜也不访明 
底细,便疑仁肇有意欺蒙,当下赐仁肇宴,暗中置鸩。仁肇饮 
将下去,回至私第,毒性一发,七窍流血,竟到枉死城去了。 
这条反间计,也只可骗李煜兄弟,若中知以上,也不至中计。 
      太祖闻仁肇已死,大加欢慰,惟从善仍留住不遣,且令他 
转达意旨,召煜入朝。煜只令使臣入贡方物,且再请遣弟归国。 
太祖仍然不允,且促煜即日赴阙。煜佯言有疾,始终不肯入京, 
太祖乃拟发兵往征。做到本题。时故周主母子,已迁居房州, 
周主病殁,太祖素服发丧,辍朝十日,谥为周恭帝,还葬周世 
宗庆陵左侧,号称顺陵。叙周恭帝之殁,文无漏笔,周恭帝年 
甫逾冠,即闻去世,也不免有可疑情事。葬事才了,又值同平 
章事赵普,生出种种疑案,免不得要调动相位,所以将南征事 
又暂搁起。 
      原来太祖于岭南平后,复乘暇微行,某夕至赵普第中,正 
值吴越王钱俶寄书与普,且赠有海物十瓶,置诸庑下。骤闻太 

… Page 93…

宋史演义                                                               ·87· 

祖到来,仓猝出迎,不及将海物收藏。等到太祖入内,已经瞧 
着,当即问是何物?普恰不敢虚言,据实奏对。太祖道 :“海 
物必佳,何妨一尝 !”普不能违旨,便取瓶启封,揭开一视, 
并不是什么海物,乃是灿然有光的瓜子金。真是佳物。看官曾 
阅过上文,普曾谓人臣无私受,如何这种海物,却陈列室中呢? 
这真是冤冤相凑 ,反令这位有胆有识的赵则平 ,弄得局蹐不 
安,没奈何答谢道 :“臣未发书,实不知情。”太祖叹息道: 
 “你也不妨直受。他的来意,以为国家大事,统由你书生作主, 
所以格外厚赠哩 。”此语与前文大不相同。言已即去。赵普匆 
匆送出,懊丧了好几天。嗣见太祖优待如初,方才放心。哪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普遣亲吏往秦、陇间,购办巨木,联成 
大筏,至汴治第。亲吏乘便影戤,多办若干,转鬻都中,藉取 
厚利。三司使赵玭,查得秦、陇大木,已有诏禁止私贩,普潜 
遣往购,已属违旨,且贩卖牟利,更属不法,当将详情奏闻。 
太祖大怒道 :“他尚贪得无厌么?”遂命翰林学士承旨,拟定 
草诏,即日逐普。亏得故相王溥,力为解救,方停诏不发。后 
因翰林学士卢多逊,与普未协,召对时屡谈普短。太祖更滋不 
悦,待普益疏。普乃乞请罢政,当有诏调普出外,令为河阳三 
城节度使。 
      卢多逊得擢为参知政事。多逊父亿,尝任职少尹,时已致 
仕,闻多逊讦普事,不禁长叹道 :“赵普是开国元勋,小子无 
知,轻诋先辈,将来恐不能免祸。我得早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