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道教2 >

第24章

中国道教2-第24章

小说: 中国道教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置鳌!á鬯未诘ぜ伊鹾s浮⒄挪恕⑹子耋讣捌涿湃私杂闷溲В弊谝慌梢嘣渎郏杉耸橛跋熘罟恪
  注:
  ①②③《道藏》第2册881页,第20册812页,第4册65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悟真篇》

  《悟真篇》是内丹术的主要著作之一。北宋熙宁八年(1075)张伯端撰。全部由诗词歌曲等体裁写成。其中七言律诗一十六首,绝句六十四首,五言一首;《西江月》词十二首,以及歌曲三十二首。
  七言律诗一十六首为总论。以〃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等来说明光阴易逝,利禄无常,劝世人〃修功积德,力行大道〃。大道者何?〃学仙虽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强调惟有修炼内丹,才是唯一途径。并以〃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愚迷枉摆抛〃等语来坚定修炼者的信心。最后阐述内丹修炼种种方法与要点,以为达到〃玄珠成象,寿永天地〃的目的。
  绝句六十四首为分论。内容虽与总论有所重复,但详略主次不同,且每首诗中各有一二句为重点所指。其一,概述丹功的全过程。指出:〃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
  〃药〃即〃真种子〃,亦即〃精、气、神〃三宝。〃此般至宝家家有,自是愚人识不全〃。告诫世人须善用〃三宝〃,切勿枉自抛丢。又以〃竹破须将竹补宜,覆鸡当用卵为之〃的原则,强调修炼之始,须以先天真一之气同类之物补足已耗损的精、气、神(称〃炼己〃或〃筑基〃),然后循序渐进,进入〃炼精化气〃阶段。其二,记载该书思想渊源。〃《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并谓自身〃尽从此处达真诠〃。
  如取《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归根复命〃、〃祸福互变〃之论,以〃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生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阐发顺行万物化生,暗示逆行归原丹法。又取《阴符经》〃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生死互根〃,〃恩害互变〃之理,强调内丹修炼重在领悟真诀,适时动机,则阴阳施运,脏腑安宁。书中沿用《参同契》术语,排斥旁门小术,否定外丹烧炼,认为只有〃群阴剥尽丹成熟〃,〃金丹只此是根宗〃。其三,阐发丹经要点。首论火候进退。强调〃火候〃的重要性,严防太过和不及。调其中和,知其〃止足〃,如知进而不知退,知作而不知止,则反受其害。次论〃性命之学〃。虽是〃性命双修〃,但在功法步骤上要〃先命后性〃:〃始于有作人无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性、命本不相离,但〃有作(指命功)〃是根基,〃无为(指性功)〃由之发展而来。〃药逢气类方成象,道在希夷合自然,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谓希夷大道,本出清静无为,而性命双修,可巧夺生死之权,故云我命在我不在天。本篇多讲〃炼精化气〃阶段,但亦多处涉及〃炼气化神〃阶段功法。如〃四象会时玄体就,五方全处紫金明,脱胎入口身通圣,无限龙神尽失惊〃。谓内丹之妙在〃和合四象,攒簇五行〃,精、气、神凝为纯阳之体,达通神入圣境界,此诗即概括了〃炼气化神〃全过程。
  五言一首总括全部功理:〃女子着青衣,郎君披素练,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恍惚里相逢,窈冥中有变,一霎光焰飞,真人自出现。〃谓阴阳交感,先天真一之气于〃恍惚〃、〃窈冥〃之中〃无中生有〃,霎时之间,内丹成就。
  《西江月》十二首,也多是重复律诗八十一首之意。
  书成之后,张伯端认为其中对〃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的传统〃命功〃阐述较详,而对〃炼神还虚〃(体现〃本源真觉〃)的〃性功〃发挥得不够。因此进而深研佛禅之学,然后形成《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附之卷末,专门阐发〃形神俱妙〃〃与道合真〃的〃无为〃境界。
  《悟真篇》与《参同契》齐名,被道教推为内丹术之正宗。
  北宋后,道教之主内丹者,莫不祖述《悟真篇》。张伯端四传弟子白玉蟾于南宋嘉定(1208~1224)年间创金丹派南宗,也奉之为祖经。该书广泛流布后,注家蜂起。据元工部尚书张士弘称:〃前后注释可见三十余家。〃直至明清,此风不衰,蔚然成为一家之学。传世注本甚多。收入《正统道藏》或《道藏辑要》的有宋翁葆光的《悟真篇注释》《悟真篇直指详说三乘秘要》,宋夏元鼎的《悟真篇讲义》以及翁葆光注、元戴起宗疏的《悟真篇注疏》和元陈致虚的《悟真篇三注》、清朱元育的《悟真篇阐幽》等。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为内丹著作丛书,六十卷。未著编纂入。
  《正统道藏》收入洞真部方法类。该丛书所收内丹著作甚众,除钟离权、吕洞宾外,绝大部分为南宗五祖及其弟子们的著作,其中尤以白玉蟾为最多。北宗只收郝大通弟子王志谨,(号栖云子)之《盘山语录》。其时代最晚者为彭耜之弟子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
  何以取名《修真十书》?〃修真〃谓修炼内丹以成真成圣;
  〃十书〃盖即全书所含之篇数:《杂著指玄篇》《金丹大成集》《钟吕传道集》《杂著捷径》《悟真篇》《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盘山语录》《黄庭内景五藏(脏)六府(腑)图》《黄庭内景玉经注》《黄庭外景玉经注》。所含篇数实为十二,如将白玉蟾所作之《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视为一篇,恰为十;或将最后三部《黄庭》著作视为一篇,亦为十。
  编纂者虽将此书分为十篇,而实际所含书的种数却是很多的。因此大多数篇目又各分为若干卷。如《杂著指玄篇》与《杂著捷径》皆为八卷,其余各篇皆为数卷不等,仅《盘山语录》和《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各为一卷。各篇基本内容如下:
  一,《杂著指玄篇》。主收南宗五祖之内丹著作,计有:张伯端《金丹四百字》,石泰《还源篇》,薛道光《丹髓歌》,陈楠《庭经》,白玉蟾《金丹火候图》《修仙辨惑论》等。《金丹四百字》以五言诗二十首,《还源篇》以五言诗八十一首,《丹髓歌》以七言诗三十四首论述内丹旨要,《庭经》以长歌形式咏内丹,《金丹火候图》以多幅图式,〃设象以明大道之奥〃,《修仙辨惑论》则为白玉蟾与其师陈楠设问答以论丹道。
  另有白玉蟾《谢仙师寄书词》,是白玉蟾获其师陈楠寄书后之答词;又有白玉蟾《谢张紫阳书》,一般皆疑为后人之伪托。
  二,《金丹大成集》。彭耜弟子、元道士萧廷芝撰。包含几种类型著作:一以《无极图》《天心图》《玄牝图》《既济鼎图》等十图,解说金丹的修炼。二以诗、歌、赋,论述内丹,有《橐籥歌》《乐道歌》《金液还丹赋》《金液还丹论》及七言绝句八十一首等。三以问答形式解说何谓〃金液还丹〃、〃铅汞〃、〃火候〃、〃真一〃、〃动静〃等内丹名词八十九个。四为《崔公入药镜》《吕公沁园春》的注解。
  三,《钟吕传道集》。题钟离权述,吕洞宾集,华阳真人施肩吾传。皆钟、吕二人对论丹道的记述,有《论真仙》《论大道》《论天地》《论日月》《论四时》《论五行》《论水火》《论龙虎》《论丹药》《论铅汞》《论抽添》《论河车》《论还丹》等十八题。是内丹的重要典籍。
  四,《杂著捷径》。收有陈楠《翠虚篇》(书题泥丸先生陈朴传,〃朴〃为〃楠〃之误),烟萝子《体壳歌》《内观经》、崔希范《天元入药镜》、曾慥《劝道歌》《临江仙》及《钟离八段锦》《吕公缚心猿诗》《吕真人小成导引法》等内丹著作。
  五,《悟真篇》。北宋张伯端撰。由诗八十一首、《西江月》十二首及禅宗歌颂三十二首组成,为内丹重要著作。此书主收叶士表之注。
  六,《玉隆集》。南宋白玉蟾撰。一为对南昌西山和临江阁皂山宫观所作的碑记,有《阁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玉隆宫会仙阁记》《涌翠亭记》《心远堂记》《牧斋记》等。二是为净明道祖师及所尊仙人所作的传记,有《旌阳许真君传》《续真君传》记许逊,《逍遥山群仙传》记吴猛、陈盱烈、周广、时荷等十二真君,《诸仙传》记兰公、谌母、胡惠超等,另有《御降真君册造表文》记宋代册封许逊的几通文诰。此外,尚有几首赠友人诗。
  七,《上清集》。白玉蟾撰。一为游记与题词,如《游仙岩记》《云窝记》《驻云堂记》《题三清殿后壁》《题丹枢先生草庵》等。二为诗、歌、曲、赋,如《九曲杂咏》《九曲棹歌》《云游歌》《快活歌》《必竟恁地歌》《满江红·咏武夷》《念奴桥·咏雪》《水调歌头·修炼》《懒翁斋赋》等。三为赞、疏、醮词,如《朱文公像疏》《赞文公遗像》《自赞》《化修造精舍疏》《为武夷道众奏名传法谢恩醮词》等,纯属杂文。
  八,《武夷集》。亦为白玉蟾之杂著,包括诗、歌、题词、杂记等,如《重建止止庵记》《赞历代天师》《先生曲肱诗》《怀仙吟》《见鹤吟》等。另有几通上奏天神的奏章,为白玉蟾兼行五雷法时所写。
  九,《盘山语录》。为全真道郝大通弟子王志谨与门人论道的语录。涉及道德修养与内丹修炼等多方面的问题。
  十,《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题〃太白山见素女胡愔撰〃。《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载此书,题〃太白山见素子胡愔撰〃,文字略有异同,为同书之异本。前有序,末署大中二年戊辰(848)。为早期炼养著作。分述肺、心、肝、脾、肾、胆等五脏之修养法、治病法、导引法、吐纳法等。所述五脏之生理、病理、多与医理合。
  十一,《黄庭内景玉经注》。梁丘子(唐玄宗时人白履忠)注。《黄庭内景经》盖魏晋人所撰,主述存思法,梁丘子分三十六章注解之。
  十二,《黄庭外景玉经注》,梁丘子注。《外景经》盖成书于魏晋,亦主述存思诸神,梁丘子注,不分章。
  总上可见,《修真十书》所收道教著作甚多,除《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外,多为内丹著作。在众多的内丹著作中,除二三种外,又皆为钟吕一系的内丹著作,主要是道教南宗著作,故是研究该派内丹理论和丹法的基本资料。
  虽然所收诸书大都在其他文集中可以找到,但也有仅见于此书者,如崔希范《天元入药镜》、叶士表《悟真篇注》、萧廷芝《金丹大成集》等,弥足珍贵。

《道枢》

  《道枢》是一部广集道教修炼方术精要之类书。南宋曾慥编撰。〃道枢〃一词,出于《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曾慥取之以名书,含有道术精要之义。曾慥于绍兴六年(1136)编《类说》六十卷,晚而好道,绍兴二十一年又编成《集仙传》。《修真十书》录其词《临江仙》,自称〃至游居士〃,亦序于该年。由是可推知《道枢》的编纂约在绍兴二十一年前后。
  《遂初堂书目》著录此书,不著撰人和卷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神仙类著录二十卷,云:〃曾慥端伯撰。慥自号至游子。采诸家金丹大药修炼般运之术,为百二十二篇。〃明《正统道藏》太玄部收此书四十二卷,百一十二篇,各篇或分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