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2006-09 >

第26章

2006-09-第26章

小说: 2006-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王安忆的《小鲍庄》、莫言的《丰乳肥臀》、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九月寓言》等等,都可以看出《百年孤独》的影响。而这个《百年孤独》,它第一章一上来,就用一个非常奇特的对时间的叙述方法,迷倒了许多中国的青年作家,它是什么样呢?《百年孤独》第一章,它有一段话:“多年之后,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贡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他这个写得非常的灵动,也写得相当的令人迷惑。他说“多年以后”,就是说他是写未来,时间是未来时,不是现在,是多年以后。然后“奥雷良诺上校站在行刑队前”,这也很惊人,就是说他被枪决了,然后他“准会”,仍然是一个预料性的语言。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就是说是对未来的回忆,但又不是现在。它这里头有一种对时间的一种把握,其实这个观点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因为王羲之在《兰亭序》里头已经讲过,“后之视今,如今之视昔”。今天我们讲过去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想到后人回想我们的时候,比如,假设公元308年的时候,让他们来设想,2006年深圳大学在这儿有个什么样一件事,即使过去就是每一个时间对于过去来说那是未来,对于当时来那是现在,对于未来说那是过去,而这种对时间的观念很少能找到一部小说像《红楼梦》里写得那么多重、那么好几层,而且令人感慨、那么牵心动肺。《红楼梦》里有些什么样的时间呢?
  我给它分成这么几种:第一重时间是女娲时间。比如《红楼梦》一上来就讲,在女娲补天的时候,有块石头。女娲时间是什么时间呢?是一个神话时间,是一个前宇宙时间——就是说,那时候宇宙还没有形成,天还没有完成,地也都没有完成,是个神话时间和前宇宙时间。然后,《红楼梦》一上来,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几乎同时而出,讲这块石头后来变成了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这就是宇宙时间,基本上这两个时间,都是一个相当久远接近于无限的这样的时间,而在这个无限时间的坐标上,你很难寻找到确定位置,因为这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大自然嘛——简单说就是一个大自然、就是一个宇宙。《红楼梦》还有一个第三个时间——荣国府时间、贾府时间。贾府时间里头,他也往前追溯,追到贾政、贾敬、贾赦他们的上面两代,就是荣国公、宁国公,然后一直写到这个荣国府历史时间的结束,一直写到锦衣府查抄宁国府,写到他们不再存在(用西方的说法一直写到这个历史的终结)。这里也有一段时间,但更主要的,荣国府的时间前边所说到的荣国公、宁国公时间,只是略略提及,主要的还是贾宝玉这段时间,从他的出生,尤其是从他进入少年时期,一直写到青年时期,这又是一个时间。一般的长篇小说,都有一个忌讳,这个忌讳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把小说的结局一上来就告诉读者,总要让读者有一个悬念,最后会怎样,他和她的爱情能不能成功,坏人的挑拨离间能不能得逞,好人的冤屈能不能得到洗雪等等。但是《红楼梦》却恰恰相反,它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一切都已经成空、万事已成空,人物已经凋零,往昔的繁华已经不再,因此它告诉你的时候而且还不断地提醒你,生怕你忘记,通过这个石头,就说你是来自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而且你枉入红尘若干年,然后你还要回到原处。因此你把《红楼梦》当着一个正在发生的事情看,也是可以的,那一定是《红楼梦》的魅力。你永远不会觉得贾宝玉是一个老人,永远不会觉得这里面的每一个少女她们老了以后会怎么样,他不会的。你可以把它当作早已经过往的人、已经完全衰败的这样的一个家族的很遥远的回忆来读。所以《红楼梦》里面的这种时间的处理,它说明了中国式的这种文学视野和文学感应的一种灵动性,你看我们的动词,我们并不是特别地讲究,除了要专门注上的以外,不是特别讲究它的时间性、它的时间特征。这是我们所说的《红楼梦》三重时间。
  让我们探讨,实际它还有一个时间,就是《红楼梦》的文学时间。我们每一个读《红楼梦》的人的也不会忘掉的,它是清朝、已经过了“乾嘉盛世”,以及清朝开始走向没落的这个时间的产物,但是它又特别申明并无朝代纪年可考,就是说我无意专门写哪一段时间,这第四重时间,我们也可以把它命名为文学时间或者曹雪芹时间。恰恰是《红楼梦》的这样一个前宇宙时间、宇宙时间、荣国府时间和文学写作时间、曹雪芹时间的这种高度的融合,平添了我们阅读《红楼梦》时许多的沧桑感。譬如说我们读元妃省亲,你如果只读那一段,你会觉得曹雪芹那很得意,写整个一个大的场面,写那个宫里面的什么太监:小太监、中太监、大太监,这个抱这个、那个抱那个、一个抱一个;那一种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那个规格、那个森严、那个隆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是即使在这里头,由于你有这些前前后后的参照,你知道这种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转眼就会过去,一下子就会增加那种苍凉,增加那种深厚,即使看到这儿的时候,因为大家都是俗人,觉得贾府真不简单、曾经这么盛大过,社会地位真高,跟皇宫这么密切的关系,还了得吗?即使在这里头,你又会感觉到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无从仗持。而这种时间的观念实际上很现代,当然比加西亚·马尔克斯早很多,在中国早就有这种对时间的多重性体认。
  第二个问题,我们谈谈《红楼梦》的各种人物、情节和弗洛伊德理论的关系。弗洛伊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之一,但用他的理论来解释一切,它可能变得很荒谬。《红楼梦》那个时候当然还没有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的理论,但《红楼梦》由于对生活的忠实、对生活的敏感,你可以到处都看到弗洛伊德的影子,比如贾宝玉他有很多毛病,什么毛病呢?他喜欢女孩,见了女孩就扭成一个麻糖似的,要吃人脸上的胭脂。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他怎么吃人家脸上的胭脂呢?他肯定要用舌头舔人家女孩的脸庞,他从这里头得到一些快感。书中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青春期的反应,忽然在一个时候觉得不自在起来,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是种青春期的反应。而且,贾宝玉他还不仅仅对女孩子感兴趣,他对男孩子也感兴趣,他有某种同性恋的前期倾向。贾宝玉他如果生活在美国,也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gay。贾宝玉见到秦钟,因为秦很好看、很奶油——奶油小生,他一看秦钟以后,就觉得自己简直和泥猪癞狗一样。这是种青春期的自卑,这也很有趣。因为贾宝玉就够奶油的,长得跟女孩一样,他常常被认为是女孩,见到秦钟更奶油,看到一个更奶油的小伙子,把他爱得不行,不是搂着,就是闹书房,金寡妇的那个儿子揭露贾宝玉和秦钟在搂着亲嘴——以下有些话更难听,不说了,避免那些dirty
  words。见到蒋玉菡恋恋不舍,见了柳湘莲也是这样。贾宝玉还有这一说,他见谁都喜欢,以致于他得出一个结论,哎呀女孩多好啊,女人是水做的、男儿是泥做出来的。我们现在有些研究者从反封建、从女权主义角度来看贾宝玉的男女观念,说贾宝玉重女轻男、爱女厌男、爱少女厌成年女人,都反映了反封建的特点,对于这样一些论著,我觉得也很有道理,因为他至少客观上是这样。但是我们如果从弗洛伊德理论来看,贾宝玉他对女性的那种兴趣,我觉得也可以解释,而且中国早就有人描写过这样的男孩子:喜欢女孩子、不喜欢男孩子、不喜欢成年女人。当然女孩子漂亮,女孩子比成年女人漂亮。贾宝玉包括贾宝玉的性关系,研究的人更多了。他和花袭人初试云雨,可不一定,没准,他和秦可卿早就已经、已经了?(大笑)something
  happened!
  还有一个分析,贾宝玉这些都好办,用弗洛伊德怎么分析怎么都对,都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表现、来研究。我觉得最好玩的——我没有细研究过,这就是贾母跟张道士的特殊关系。但是贾母没有机会啊,她的机会太少了,她的地位、意识形态,她的环境,她生活在封闭的贵族的一个府邸里面,还有她的年龄都不适合和异性哪怕发生仅仅精神相悦这种关系,都不适合。但是,自古以来,中国有火眼金睛的人很多,中国有一个最恶劣的传统就是捉奸,他捉出来了,就是说贾母和张道士。这有一点道理,当然这只是猜测,也并不是一定说贾母和张道士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他们的技术性的困难太多了,即使他们相悦,他们很难有操作的可能。但他们的关系确实不一样,贾母到张道士那个道观里面的时候,张道士和她的关系是非常的不一般。张道士不过去,王熙凤就说把张道士叫过来,张道士就说小道本该到老太太这边伺候,但来了很多内眷,来了很多女孩,没得到命令不敢擅入。王熙凤的反应是“你这牛鼻子老道少跟我来这一套”,你看他和她的关系非常的不一样。见到贾母以后,他一见贾宝玉就说哎呀,他怎么和国公爷一个稿子——一个模式?选这就很不一样了。《红楼梦》全书里能够和贾母交流,对国公爷——就是贾母的男人,有这种回忆这种怀恋,只有这个张道士一个人,能够这么评论,甚至于说到什么程度呢,说到贾母眼圈都红了。贾母在《红楼梦》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她不懂感情,只知道玩、只知道乐,属于超级乐观主义者。《广州日报》昨天说我是超级乐观主义者,我想来想去,贾母也是超级乐观主义者——她动了感情,然后他又问“贾宝玉说了亲没有啊?”贾母说没有啊,你看有没有合适的啊,有合适的话只要人好,门第怎么样,有钱没钱,地位、权势怎么样我们不在乎。这个张道士算什么东西,他怎么敢过问贾宝玉的婚姻呢?他什么地位,他算老几?而且这个话你可以做一个翻译,我觉得对这个话做一个翻译,你可以把他当作没话找话,随便说说,熟悉;你还可以翻译,张道士通过对贾宝玉的婚姻的询问和关怀,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样的意味,眷眷深情,其情眷眷焉。然后,贾母通过说我不在乎门第、只要人好就行,在表白我并不在乎你的地位低,我不是那种人,本老太绝非嫌贫爱富,本老太重视的是人,你明白了吗?本老太从来都是这样。后面张道士的面子就更大了,说,听说哥儿脖子上有块玉,是衔玉而生,能不能让小道看看?他居然敢提出来要看贾宝玉的玉,贾宝玉的玉可是了不得,那是核心啊,那属于核心机密。他不但要看那个玉,还弄了一个什么盘子,当然搞得很精致,把这个玉放上给他们道士传阅。张道士的面子超过了北静王,敢向贾宝玉要玉看的只有北静王,而北静王是荣国府的靠山,各种事上都是靠北静王的。所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