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

第8章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第8章

小说: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高层、多层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后,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的楼层或地面逃生。不要轻易跳楼。即使跳楼,也要跳在消防队员准备好的救生气垫或4层以下才可考虑采取跳楼的方式,还要注意选择有水池、软雨篷、草地等方面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物品或打开大雨伞跳下。跳楼虽可求生,但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火灾逃生三步骤    
    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已成为火灾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分析表明,在火灾中人们所做出的反应大体可分为察觉火灾迹象、确认火灾发生和采取逃生行动三个主要步骤。    
    觉察火灾迹象: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后,及时让人们觉察到火灾迹象是十分重要的。火灾的初期迹象可能很模糊,但随着燃烧的持续,热量和烟气浓度的增强可以使火灾迹象越来越清晰。火灾迹象可以是直接觉察,例如闻到烟气的异味、看到烟气的蔓延;也可以是间接得到,例如通过声光报警系统了解到。在大型公用建筑中,使用声光报警系统对于将现场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具有重要作用。调查发现,火灾报警器发出报警后,很多人需要一段反应时间,不同类型人员,其反应的时间可能相差很大。对于具有较强安全意识的人,他们可在几秒钟内便清楚地认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能够很快采取疏散行动;而有的人则反应很慢。    
    确认火灾发生:确认火灾发生包括证实火灾存在、评估火灾危险的大小、选择是否疏散或是否重新评估等。觉察到初步火灾迹象后,每个人都会企图证实该信息是否真实。当初步迹象不清晰、不明确时,人们经常试图获得一些额外的信息。    
    当确定火灾存在之后,接着就会评估火灾危险,也就是把火灾迹象与他本人所在位置的状况联系起来,确定火灾是否对自己构成威胁,危险程度有多大。一般地说,这种心理活动的时间不长,但确实是一种很紧张、很焦虑的过程。选择如何行动就是这种自我评估过程的直接结果,而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将会影响他的最终结局。不同的文化程度、经历背景均会对选择的正确性产生影响,错误的判断往往导致逃生失败。    
    采取具体行动:当明确火灾可以构成威胁后,不同人员采取的行动也是多种多样的。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寻找火源,主动灭火;通知或协助他人撤离;向消防队报警,请求灭火支援;收拾财物,然后准备逃离;直接逃离现场;出现恐慌行为,无法自主行动或盲目行动。    
    不同类型的人最先采取的行动存在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很多男性青年人采用灭火行动,而在成年女性中,告知他人疏散或协助他人疏散的人比例较大;文化素质较高及参加过消防训练的人能够较正确地依据火灾发展状况向消防队报警,进行有序的疏散,不至于过度恐慌;少年儿童较多的场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恐慌或盲目行动。    
    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    
    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有几个基本条件。在火灾的情况下,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是一个涉及建筑结构、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行为三种基本因素的复杂问题。某一建筑起火后,火焰及火灾产生的热烟气将会由起火区向非着火区蔓延,从而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员的安全疏散指的是在火灾烟气尚未达到危害人员生命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区域。一般地说,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于两个特征时间:一是火灾发展到对人构成危险所需的时间,或称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另一个是人员疏散到达安全区域需要的时间,或称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在火灾过程中,人员疏散所需的时间大体可以按以下两个阶段来考虑:觉察前阶段,即发生火灾的时刻到觉察到火灾的时刻,后者可以认为是发出火灾警报信号的时刻;觉察后阶段,即人们听到火灾报警或发现火灾信号,到建筑物内所有人员全部安全疏散出建筑物的阶段。从起火到探测到火灾并给出报警的时间与从发出警报到火灾对人构成危险的时间之和,即为ASET。从起火到室内人员觉察到起火的时间、疏散准备所用的时间,以及疏散到达安全地带的时间,这三者之和为RSET。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就是RSET要小于ASET。    
    


火灾与爆炸火灾防御中的误区及安全对策

    小区中的消防误区    
    (1)小区封闭成“围城”一些居住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有的部门还提倡一个大门进出。一个社区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住户,由于生活用火不慎等原因,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常常受阻,尤其是夜间,不但延误了火灾扑救时间,扩大了灾害,而且还严重重影响了警民关系。    
    (2)阳台作为杂物库。平民百姓,总有一些不肯舍弃的杂物和日常需要经常使用的物品,因此,储藏室和阳台也就成了家庭的杂物仓库,有的甚至把油漆、车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放在阳台上,使阳台成了火险丛生之地。尤其是春节,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因燃放烟花爆竹蹿入阳台而引起的火灾事故。现代家庭几乎都装有防盗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人们的逃生通道受阻,阳台也就成了人们最好的避难之地,因此,不要将阳台作为杂物仓库。    
    (3)楼道成为车地。一些居民图方便,经常将自行车等停在楼梯或低层楼道上,有时连人正常通过都困难,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时,便可能造成通道阻塞而致人伤亡的事故。因此,告诫公众不要自堵自己生命之道。    
    (4)注重防盗而忽视防火。关于居民住宅安装防盗门、防盗窗、防盗网等,尤其是装防盗网的利弊得失,一些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也曾展开过讨论,广州和沈阳地区因安装防盗网而影响居民疏散逃生、曾发生过多次火灾伤亡事故及其他一些社会问题之后,人们对安装防盗网是否安全提出了质疑,由此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防盗防火对公众百姓来讲都重要,但是要有主次之分,人们不是常说“贼偷一半,火烧精光”吗?贼偷毕竟只损失部分家产,而火灾就另当别论了,只要一遇上火灾,轻者倾家荡产,重者命保不住。因此,假如你安装防盗设施,千万别忘了给自己留一条逃生自救的路。    
    (5)液化气钢瓶置于灶台下壁橱内。液化气钢瓶由于质量的好坏或使用时间的长短,以及管路阀门的开启连接等都有可能造成漏气。而液化石油气成分大都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烷、丁烯等,且比空气重,放在壁橱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积聚沉淀在地面,一旦遇明火极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经计算,当房间里泄漏出的煤气、液化气达到4。5%~35。8%时,遇到火种就会产生爆炸燃烧。而这几年发生的大量家庭液化气爆燃事故多与此有直接关系。因此,应将液化石油气钢瓶搬出壁橱这一危险区域,置于空气流通且便于人操作和观察的空间。    
    (6)电线不穿管预埋。随着城市居民住房的改善,装饰装修已成都市时尚。有人为了追求装修的美观,将电线不经穿管保护而直接预埋于墙体中,这无异于在你的家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家用电器的增多等,一旦线路出现故障或损坏,你要想维修整改也找不着门路,轻者造成短路影响你的家用电器安全,重则引起火烧身。    
    (7)家用电器不拔插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家用电器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电视、空调、VCD、音响等,轻轻一按遥控器,开关自如,也就不需随用随插插头了。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在设计时,有些电源开关设计在电源变压器的副边,当你用遥控器关闭电视机等时,变压器原边仍在通电,虽然它通过的电流很小,但长期通电,电流会使电源变压器继续升温,致使线圈因绝缘层老化短路或炭化而起火,或者遭遇雷电的侵入,引起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短路过载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中人的生理行为误区及对策    
    在突发的火灾事件中,人们通常有五种反应:    
    一是目瞪口呆。当听到失火的警报或喊叫时,有的人慌忙打开自己的房门,一阵热浪迎面冲击过来,发现已经身陷火海之中,完全被眼前残酷的情形所震惊,头脑中一片空白,只能木呆呆地站立,或瘫坐在地上,任凭火势的发展,有时连被援救的机会都会错过。这种反应多发生在妇女、儿童和老人。    
    二是不知所措。较上一种反应有些差别,这种人往往会大喊大叫,做出一些扑救的行为,同时思维开始混乱,无法判定火灾情势,犹豫于扑救和逃生之间,举棋不定,极易丧失扑灭火灾和安全疏散的大好时机。对消防知识不了解、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人,易犯这种错误。    
    三是横冲直撞。发现火灾,不知该往哪个方向疏散,有很强的从众反应,或冲着光线较强的方向奔跑,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逃生,而不去做任何的思考,往往是撞进死胡同,在一个墙角或是衣柜旁,做无用的努力,白白浪费疏散的时间,错失逃生的希望。这种反应多发于对环境不熟悉、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人群。    
    四是情绪激动。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反应,他们多会奋勇直前,不顾一切,在火场中猛冲,有一定的方向性,也能奔至阳台或楼顶等暂时性避难地带,可由于对火场缺少判断,对火灾极度恐惧,导致心情激动,易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表现最突出的是从阳台上跳下。这种反应多发于年轻人。    
    面对上述四种反应,应倡导第五种反应,即沉着冷静。具有一定的消防常识,或经历过火灾,有成熟的思考,能对初起火灾做出正确的处理,顺利到达安全地带,积极主动地等候和配合救援工作,并能带领其他人疏散。要在火灾中自觉具备防火能力,除了平时要加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和养成逻辑思维的习惯,还需要注意:当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场所,首先要对场所的基本情况有必要的了解,清楚建筑的平面布局,了解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安全通道、房屋装修的可燃程度和消防设施的配备等情况,明确自己要注意的事项,假想逃生的路线,并且要熟练掌握一些必要的简单保护措施,未雨绸缪,以达到确保安全的目的。    
    


火灾与爆炸重点火灾类型与防范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有几类火灾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地下建筑火灾    
    随着地下建筑、地下工程的不断增多,消防任务更加繁重。由于地下建筑的设计、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还没有及时跟上,还缺少强有力的措施、办法预防与控制火灾,地下建筑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国际上,也不断传来地下铁道等地下建筑的火灾信息。研究和预防地下建筑火灾刻不容缓,这是保障城市安全、保障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与使用安全的重要课题。其火灾特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