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

第12章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第12章

小说: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否正确选择一家运营商当然非常关键。对于各地政府相关部门来说,设立恰当的市场准入条件,在城市燃气特许经营权招标中正确决策,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尤其是面临‘天灾’或‘人祸’的突然袭击时。”     
    在天然气泄漏事件中有惊无险的盐城市政府显然对此深有体会。6月3日,在反复巡查确认供气已实现“无缝衔接”的当晚,盐城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安全管理局局长等当地要员特地宴请新奥燃气集团,这种情况并不多见。盐城市长赵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共同经历的这场考验不仅增进了市政府和老百姓对新奥的了解,也加强了双方进一步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在客观上虽然无法完全排除城市燃气突发事件,但可以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运营水平等方式来减少或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据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有关专家介绍,1996年7月建设部颁布实施了《城市燃气和集中供热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对燃气运营商在燃气气源及质量、燃气压力、燃气生产工艺、安全生产、从业人员等方面都做了较为严格的规定。但这一规章2002年底已被国务院列入应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范围。不过,很多地方政府又把它写进当地的燃气管理规定,作为地方规章来执行,有些城市还在继续每年一度的燃气运营商资质审查。    
    


脆弱的城市生命线断水,不是危言耸听的警告

    水与灾害的关系应全面透视。当今世界总会同时出现两种情形:一面是洪水泛滥,严重威胁着社区甚至生命,另一面却是干旱枯竭。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易损性增加和生态自然平衡的改变,气象成因的水灾影响深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也比以往更大。不仅如此,由于受气候变迁、环境退化以及厄尔尼诺等现象的影响,预测表明,与水有关的灾害其频度和强度都将持续增强,从而影响自然灾害的总态势和强度。    
    水太多了成灾,太少了更是灾难。由于干旱具有缓发性,往往持续几个月至几年,因此很难对干旱的特性及影响做出评估。1992年至2001年报道有25万人因干旱和饥饿致死。2002年以来,斯里兰卡南部遭遇了当地称之为“5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干旱地区人们由于颗粒无收而缺乏营养,导致当地工业滑坡,村民则为工作而涌向城市。    
    水危机已向世界遗产发出警告    
    2000年,由于华北地区连续干旱,武烈河流域径流总量仅为多年平均的18。6%。投入几千万元兴建的橡胶坝群春季无水可蓄,7月中旬至9月中旬正是旅游旺季,避暑山庄湖区干涸长达68天,国人惊叹“避暑山庄不避暑”。    
    这无疑是一次对世界遗产如釜底抽薪般的破坏,它向人类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这个信号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身边的生存状况:由于连续大旱,坝上地区的许多湖泊、沼泽和湿地干涸,潮河、滦河及其较大支流每年长时间断流,山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农村近百万人口出现饮水困难,承德市区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缺水局面,2000年被列为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由于滦河水量明显减少,潘家口水库库区水质污染加剧,滦河入库断面的水质多数在Ⅳ类左右,使津唐地区本来就紧张的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2000年,潘家口、密云两大水库水位始终处于死水位上下,无法满足京津唐用水需求。    
    生态环境的脆弱与水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大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宝地,由于人口剧增、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破坏和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出现了土地沙漠化蔓延、水土流失及水污染加重、水资源短缺、河湖(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严重制约当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且直接影响下游及京津地区的生活与生产。    
    针对日益加剧的资源破坏,参加承德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论坛的专家发出警告:“世界文化遗产没有终身制,保护不好就要出局。”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认为,保护这些遗产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和努力。教科文组织的官员说:“文化遗产的意义就在于它们能激励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保护,而且还是全社会进步的过程。”承德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承德这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京津水源地和“后花园”等多重身份的地区,意义就更加重大。    
    水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源    
    水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口: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所增加的人口等于人类直立行走以来400万年中增加的总量,目前全球有60亿人,到2050年将达到90亿。生物:4600种哺乳动物的25%,9700种鸟类的11%,1万种鱼类的20%在近10年间濒临灭绝。森林:在过去10年间1。4亿公顷的森林消失了,总面积等于法,德、意、荷、奥、比等国家面积的总和。水:用水的消耗量每年增加3%,致使地下水位下降,10亿人口缺水,24亿人口饮水不卫生。沙漠: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面积增大。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发展思维和模式。经济发展必须有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20世纪以来,人类采取大量生产,过度消费,大量废弃的方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消耗越来越快。地球表面有40%的地区为干旱地区,世界上25%的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地区,到2025年生活在严重缺水地区的人口将增加到65%,人类生存发展受到威胁。    
    世纪的发展观和水环境污染治理模式──集中,末端治理模式。20世纪以发展经济为前提,生产和治污是分离的,生产归生产,治污归治污,是以产品为前提的末端排放达标治理污染的方式。其结果是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治理费用越来越高,但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水环境状况依然严峻。这其实是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问题。    
    21世纪的发展观和水环境治理新趋势——全寿命周期模式,从末端走向起始,从集中走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人的生存发展观念由单纯对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恢复和修复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为主题,在水环境污染治理上开始从末端走向起始,从集中走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全寿命周期模式。何为全寿命周期模式,把它简化成A+B=C这样一个概念。A代表商品生产过程的投入。如自来水厂,从建厂到送水,包括管网等,如果认为水电是商品的话,A就表示在水厂建设过程中的人、财、物的消耗。B代表商品使用过程中的投入,成表水生产出来之后运行过程中的投入、包括运行管理,污染治理等等。这之中污染治理很大部分分摊到所生产的商品中去,比如它的排污、管道修建等成本都算在B中。    
    中国正实施的“十五”水污染防治计划。“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日前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计划共确定了1590个项目,总投资1234亿元。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截污导流工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引水工程等。以淮河、海河、辽河的“三河”,以及太湖、巢湖、滇池“三湖”为内容的水污染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十五”期间治理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05年,在淮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不断流的情况下,淮河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质达标。海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明显改善,饮用水源地控制断面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辽河全流域水体水质进一步改善,集中式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太湖水质有所改善,五里湖、梅梁湖水质明显改善。巢湖水质有所改善,主要出入湖河道水质接近或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滇池流域要基本控制住水质恶化的趋势。根据国务院的批复,该计划是“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据,流域内的经济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计划要求。有关省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计划要求,抓紧制定本行政区域和本部门的防治计划,逐项落实。流域水污染防治责任主要在各省市人民政府,要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和措施纳入领导目标责任制,建立总量控制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考核制度。要积极整顿产业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脆弱的城市生命线交通,可能开往地狱的棺材

    交通事故是指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和地铁所产生的事故与灾祸。交通工具给人类的运输和行动带来快捷与方便的同时,道路上的机动车辆事故是现代社会中对人类安全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在人类死因中占第九位。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范围的道路交通死亡人数将上升到第三位,发展中国家将占主要比例,所以人称“流动的杀人武器”。    
    我国是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连续数年一直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万人,而同年美国的数字为4万人,日本为1万人。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万人,美国、俄罗斯的死亡人数分别为4万人和2。6万人。    
    我国多年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显示,交通事故的主要加害者是机动车驾驶员,而行人、乘车人和骑自行车的人是交通事故中的三大受害群体,死亡人数中的四分之三是行人、乘车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在每年发生的大量交通事故中,约有三分之二的交通事故责任在驾驶员一方。我国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也是世界最高的,为27。3%,而美国为1。3%,日本只有0。9%。拿两个规模相当的城市比较,北京的交通事故致死率为14%,东京则为0。7%。为什么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交通事故致死率都居世界第一呢?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驾驶员人文素质较低,交通法规意识较淡薄;第二,对交通事故致死罪判刑过轻,造成交通违法犯罪的机会成本太低,以致出现了“撞死白撞”的观点。新的交通法规以交通事故多由司机责任引起这一事实为依据,正确规定了汽车一方所应担负的法律责任,体现了对行人、乘车人和骑自行车人三大受害群体的人文关怀。日本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所以是世界最低,就是因为它对交通肇事罪惩罚最严,对被撞死者实行高额赔偿制度,汽车司机撞死人,要赔偿死者家属数亿日元。    
    在道路交通事故与航空事故之间,人们更看重航空事故。那么,人们为什么对航空交通事故更重视呢?这是因为人们对道路交通事已经司空见惯了,而飞机事故则给人留下触目惊心的印象。航空事故每年死亡不到1 000人,最高1 200人,如果按人均公里计算,道路交通的危险性是非常明显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航空事故。从安全性的角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