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204刚果惊魂 >

第36章

204刚果惊魂-第36章

小说: 204刚果惊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棺破丁�

  这场可怕的战斗就这样悄然开始了。

  绿色的激光束在夜空中闪烁;三脚架上的机关枪射出的子弹发出嗖嗖嗖的声音。机枪从左向右,然后又从右向左不断扫射,瞄准器也随之发出呜呜的声响。每10发子弹中就有1发是含磷的白色曳光弹。在埃利奥特头顶上方,绿光和白光交织闪亮。

  大猩猩们从四面八方发起进攻。其中六只大猩猩同时冲向栅栏,但却在噼噼啪啪的火花中败下阵去。更多的大猩猩奋不顾身地冲向不堪重击的栅栏。噼噼啪啪的电火花声更响,树上疣猴的尖叫声也更响了。埃利奥特看到营地上方的树上也有大猩猩。芒罗和卡希加开始向上射击,无声的激光束向树上射去。埃利奥特又听到喘息声。他转过身,看到更多的大猩猩冲开了栅栏。栅栏失去了阻挡作用,火星也不冒了。

  他意识到这种反应快速的先进装置没有阻挡大猩猩的进攻——它们需要噪声。芒罗也知道这点,于是他用斯瓦希里语叫他手下人继续开火,然后又对埃利奥特喊道:“拔掉消音器!消音器!”

  埃利奥特抓住身边三脚架上的黑色管状物,把它拔了下来。他骂了一声——有点烫手。他刚离开三脚架,耳边响起了哒哒哒哒的声音,接着两只大猩猩从树上摔到地上,其中一只还活着。他刚把第二个三脚架上的消音器拔下,这只大猩猩已向他扑了过来。埃利奥特甩过粗短的枪管,在非常近的距离内射出子弹,击毙了这只大猩猩,一股热血飞溅到他脸上。他拔掉第三个三脚架上的消音器后赶紧趴在地上。

  震耳欲聋的机枪火力和硝甘火药的硝烟立刻产生了效果。大猩猩们向后溃逃。一时之下周围平静了。不过岗哨们的激光枪还在开火,因为这可以使三脚架上的装置继续搜索丛林方向的地面来回不停地搜寻目标。

  接着,系统停止了搜索。周围丛林又恢复了平静。

  大猩猩已不见了踪影。

  《刚果惊魂》作者:'美' 迈克尔·克莱顿

  第十一天:津吉城

  1979年6月23日

  1.大猩猩之谜

  大猩猩的尸体四仰八叉地躺着,在暖和的早晨已变得僵硬了。埃利奥特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检查了这两只处于壮年的雄性大猩猩。

  它们最明显的特点是毛色纯灰。已知的两类大猩猩——生长在维龙加火山地区的山地大猩猩和靠近海岸地区的洼地大猩猩——都是黑色毛发。幼猩猩往往是棕色的,只在臀部有一撮白毛。但到5岁时,身上的毛色也逐渐加深了。等长到12岁时,成年雄性大猩猩的背部和臀部都出现一块银白色,象征着性成熟。

  随着年龄不断增加,它们像人类一样全身毛发逐渐变成灰白色。雄性大猩猩先是两耳上方出现灰色,而后身上更多的毛变成灰色。等它们长到29岁到30多岁成为老猩猩的时候,除了两臂是黑色外,全身上下就都成为灰色。

  但从这两只雄性大猩猩的牙齿判断,埃利奥特估计它们最多不过10岁。它们全身的色素似乎还比较浅,不仅毛色浅,肤色和眼睛的颜色也如此。大猩猩的皮肤应该是黑色的,眼睛呈浅褐色。可是,它们的皮肤颜色显然是灰色的,眼睛则呈浅棕色。

  正是这双眼睛使埃利奥特陷入了沉思。

  接着,埃利奥特量了大猩猩的身长。这两只动物从头到脚的长度分别为139.2和141.7厘米。而根据记载,雄性山地猩猩的身长在147至205厘米之间,平均身高175匣米,约合5英尺8英寸。而这两只的身高只有4英尺6英寸,显然它们的身高比大猩猩矮些。埃利奥特又称了称它们的体重:分别为255和347磅。而大部分山地猩猩体重则在280至450磅之间。

  埃利奥特又记录下另外30块骨骼的尺寸,以便回到旧金山以后用电脑进行分析。他意识到他已经发现了一些情况。他用一把小刀切开了第一只动物的头颅,切掉灰色的皮,露出了里面的肌肉和骨头。他的兴趣是矢状脊骨——从前额经颅顶至颈后部的一块骨头。这是大猩猩头颅构造的明显特征,在其他猿或人类身上没有。这也是大猩猩的头显得很尖的原因。

  埃利奥特判断这些雄性大猩猩的矢状脊骨发育不全。大体上,它们的头盖肌不太像大猩猩的,而更像黑猩猩的。接着埃利奥特又对臼齿尖、下颌骨以及头盖骨等部进行了测量。

  中午时分,他已得出了很清楚的结论:这至少是同山地大猩猩和洼地大猩猩类似的新种类的大猩猩——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1879年,伊丽莎白·福斯特曼夫人这样写道:“一个人发现一种新物种的时候,这个人就会发生变化。他会立刻忘掉他的家庭和朋友,会忘掉所有那些与他很亲近的人,忘掉那些在事业上支持过他的同事们。最严重的是,他甚至会忘记他的双亲和孩子。总之,在科学这个魔鬼的控制下,为了出人头地,名扬四海,他会丧失理智地抛弃所有认识他的人。”

  福斯特曼夫人深深了解这一点,因为她丈夫在1878年发现挪威蓝冠松鸡以后便离开了她。她说:“人们徒劳地问;上帝创造了万物——根据林奈①估算,现在已有的物种达上百万种——再加上一种鸟或一种动物又有多大意义?没有人对这样的问题作出什么反应,因为发现者已被载入了流芳百世的名人之列——至少他本人是这样认为的。肉眼凡胎的人是没有办法劝说他放弃自己的事业的。”

  彼得·埃利奥特肯定是不会承认他的行为跟那位放荡不羁的苏格兰贵族老爷有任何相似之处。但是,他发现自己对在津吉城进一步探险的事已经感到厌倦了。他对金刚石毫无兴趣,对埃米的梦也不感兴趣了。他只希望能带着新发现的猿骨骼返回家中,因为它们会让世界各地的同行感到震惊的。他突然想起自己连一套像样的夜礼服都没有;他发现自己正聚精会神地考虑着一些术语;他想到了将来非洲猿将会有三种:

  黑猩猩

  大猩猩

  灰猩猩新种类

  即使大家最终不承认这一种类的划分和命名,他所获得的成果也要比大多数研究灵长目动物的科学家希望获得的要多得多。

  埃利奥特对自己的美好前景感到沉醉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那天早上大家的思路都很混乱。埃利奥特对罗斯说他要向休斯敦发送猩猩喘息的录音,罗斯却回答说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等一等再说。埃利奥特也没再坚持,但后来他俩对此都感到后悔不已。

  那天上午,他们听见一阵阵低沉的爆炸声,仿佛是远处传来的炮声,可是大家谁都没在意。罗斯认为那可能是穆古鲁将军的人在攻打基加尼人。芒罗对她说,他们打仗的地方离这儿至少50英里,声音根本传不过来,可是他对这种声响也无法作出其他的解释。

  由于那天上午罗斯没有与休斯敦联系.所以就没有得到有关地质环境变化的最新信息,因为那些信息也许对解释这种声音会有重要作用。

  大家对昨天晚上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深信不疑,认为它具有巨大的威力。只有芒罗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他认真检查了弹药,结果不容乐观。“那个激光系统太妙了,可是它太耗费子弹,好像明天就不要用子弹似的,”芒罗说道,“昨晚我们的弹药消耗了一半。”

  “我们有什么办法?”埃利奥特问道。

  “我还指望你能有什么办法呢!”芒罗说道,“你不是检查过大猩猩的尸体了嘛。”

  埃利奥特说他认为他们所面临的是一种新的灵长目动物的物种。他概括地说了一下解剖时的发现以证明他的观点。

  “这都很有道理,”芒罗说道,“但我所感兴趣的不是它们的长相,而是它们的行为。你自己就说过大猩猩白天活动,而这些却是夜间活动的。大猩猩通常很胆怯,见人就避开,而这些家伙却很好斗,且疯狂地攻击人类。这是为什么?”

  埃利奥特只好承认他对此一无所知。

  “考虑到我们的弹药供应问题,”芒罗说,“我想我们最好还是要搞搞清楚。”

  2.寺院

  从有那尊样子吓人的大猩猩石像的寺院着手比较合乎逻辑。当天下午,他们又来到那个寺院,发现石像后面有一排像是卧室一样的小房间。罗斯心想这些房间可能是专供崇拜大猩猩偶像的牧师们住的。

  她作了这样详细的解释:“津吉城的人们非常害怕周围丛林中的大猩猩,所以他们就拿出供品以抚慰大猩猩。牧师属于特殊阶层,往往与世隔绝。看这儿,在通往这排卧室的入口处还有一间小屋。一个卫兵站在这里以防其他人接近牧师。这是一整套宗教体系。”

  埃利奥特和芒罗都不太相信。“即使宗教也要有用,”芒罗说道,“它应当对你有好处。”

  “人们往往崇拜他们害怕的东西,”罗斯说道,“希望这样能控制它。”

  “但是他们怎样控制大猩猩呢?”芒罗问道,“他们能做什么呢?”

  当他们最终找到答案时,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都没有想到。

  他们从这些小屋前走过,来到一系列装饰着浅浮雕的长廊。他们运用红外电脑系统能够看清这些浮雕。浮雕上的场面像教科书一样排列有序。

  第一幅画的是一连串关在笼子里的大猩猩。一个黑人站在笼子旁边,手里拿着一根木棍。

  第二幅画的是一个非洲人和两只大猩猩站在一起,并用绳子套在大猩猩的脖子上。

  第三幅画的是一个非洲人在院子里训练大猩猩,每个大猩猩都被挂在一个顶端有个圆环的立柱上。

  最后一幅画的是大猩猩在攻击一排被吊在头顶上方的石钩上的稻草人。他们现在才知道他们在运动场和监狱里所看到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天哪,”埃利奥特惊呼道,“他们训练了大猩猩!”

  芒罗点头道:“训练它们来守卫金刚石矿。一支动物精锐部队,非常残忍却又忠心耿耿。细想起来还真是个绝妙的办法。”

  罗斯又环顾了一下这个建筑,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寺院,而是一所学校。她心里还有个疑问:这些画是几百年前留下的,训练人员也都死了,而猩猩还活着。“现在又是谁来教它们呢?”

  “它们自己教自己。”埃利奥特说道。

  “这可能吗?”

  “完全可能。灵长目动物会相互教的。”

  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是研究人员的疑问。沃体是历史上第一个学会手势语的灵长目动物,后来它就把美国手语教给了它的后代。熟悉语言的灵长目动物毫无保留地教会被捉住的动物。在这种事情上,它们还教人,通过反复地、缓慢地打手势教会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的笨人。

  因此,灵长目动物的语言和行为传统可能会代代相传。“你的意思是说,”罗斯说道,“这座城堡里的人们已经死了几百年,而他们训练的大猩猩还活着?”

  “看来是这样。”埃利奥特说。

  “那它们会使用石器工具了?”她问道,“比如说石杵?”

  “是的,”埃利奥特回答道。猩猩会使用工具的看法已经不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