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缪斯的旋律-欧美诗歌史话 >

第9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缪斯的旋律-欧美诗歌史话-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这个时期,他写了大量应景的宫廷诗。晚年,龙萨回到了家乡的隐修院, 

基本上过着隐居的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龙萨完成了他最后的杰作:《献 

给海伦的情诗集》(1578)。1585年12月27日,龙萨在图尔附近的一所隐 

修院中去世。 

     龙萨在生产被尊为“诗圣”,因为他诗格律工整,辞藻华美自然,诗歌 

形式富有创新。他的诗体现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趣味和情调,又展示了作 

者的博学和坤士气度。虽然龙萨在十七、十八世纪湮灭无闻,但实际上,他 


… Page 28…

比法国诗歌史上的突出地位是后世诗人很少所能企及的。福楼拜甚至认为他 

在维吉尔更伟大,拿他与歌德相提并论。十九世纪上半叶,由于浪漫主义文 

学评论家圣伯夫的出现,龙萨的地位终于得到恢复。进入二十世纪后,文学 

界对龙萨的研究仍方兴未艾。 

     3、葡萄牙诗歌卡蒙斯(1524?—1580)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诗人之一, 

也是葡萄牙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出生于古老的贵族世家,曾在科英布 

拉大学受人文主义教育。他勤奋好学,对历史、文学,特别是希腊和拉丁古 

典文学有浓厚兴趣。1543年左右,卡蒙斯回到里斯本,出入宫廷,并在几个 

贵族家庭担任教师。他写了许多抒情和牧歌。1549年因与王后的女侍恋爱而 

被逐出里斯本,发配到北非摩洛哥充军,在一次战斗中失去右眼。1551年回 

国,但1553年跟一个宫廷大臣决斗,被判处死刑,后来改判充军,被派往印 

度。在印度期间从事史诗《卢济塔瓦亚人之歌》的写作。1570年回国,晚年 

贫困潦倒。 

     长卡斯是位优秀的抒情诗人,一生写了许多彼特拉克式的诗作,其中仅 

十四行诗就达三百五十多首。之些抒情诗人大多写不幸的爱情和忧伤的感 

情。一些十四行诗对宫廷生活也有新抨击。卡蒙斯还可能写过三部喜剧《关 

于阿姆菲特里昂的喜剧》、《塞列乌科国王》和《菲洛德莫》等,但生前都 

未发表。 

     卡蒙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是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1572)。全 

诗长达9000余行,共分十章,通过航海家瓦斯科·达·加马远航印度的事迹, 

歌颂了葡萄牙的历史和卢济塔尼亚人 (即葡萄牙人)的坚强刚毅和英雄主义 

精神。史诗模仿古希腊罗马史诗,写了天上诸神对人间生活的干预,同时也 

真实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与大自然的斗争。史诗中穿插了许多抒情旁白和带 

有作者自传性的情节,对葡萄牙阴险狡诈的朝臣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嘲讽了 

当时以金钱为基础的道德原则。《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实际上是一部“原始 

积累的史诗”,歌颂了地理发现和土地征服,人的理智和冒险精神。史诗出 

版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广泛反响,立即被译成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英文、法 

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卡蒙斯对葡萄牙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尤如但丁对意大利、莎士比亚对英国、塞万提斯对西班牙。 

     4、西班牙诗歌西班牙的文艺复兴运动,一开始就受到封建统治和教会势 

力的阻挠。封建文学和宗教文学联合抵制文艺复兴,成果使宗教诗歌、神秘 

主义诗歌,田园牧歌小说和历史小说大为流行。当时的著名诗人费尔南 

多·德·埃雷拉(1534—1597),以词藻华丽、直用拉丁词语而著称,被称 

为塞维利亚派,对后世夸饰主义诗歌发生了影响。神秘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为路易斯·德·莱昂教士 (1527—1591),他把《圣经》文风和古典文风加 

以融合,开以语言简洁、表达明快、诗节短小为特色的萨拉曼卡派。 

     十六世纪后半期,西班牙人文主义文学繁荣,文学史上称十六世纪中叶 

到十七世纪初叶为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创作高峰是塞万 

提斯的小说。然而,著名的戏剧家维加 (1562—1635)可算是这一时期的重 

要诗人。维加出生在马德里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靠着一位主教的资助进了 

大学,但没有毕业,给主教当了随从。1588年,因写给埃伦娜·奥索里奥的 

情诗引起纠纷,被判逐出马德里八年。同年,与伊萨贝尔·德·乌尔维纳结 

婚,并志愿参加“无敌舰队”,在军中写成长诗《安赫利卡的美丽》。以后 

定居于当时的文化戏剧中心巴伦西亚,从事剧本写作。1595年,他最后回到 


… Page 29…

马德里,仍坚持文学创作。 

     维加处于西班牙文学的“黄金时代,同时又受到人文主义和神权思想的 

影响。他的放荡不羁的生活是对当时社会的挑战,也是他大量诗歌创作的题 

材。他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但他的诗歌作品除了他的戏剧中的对白之外, 

还有许多抒情诗,包括谣曲和十四诗。编有诗集《诗韵集》(1604)、《神 

灵诗韵集》(1614)、《精神谣曲》(1619)和《帕尔纳索斯山的沃野》(1637) 

等。他的叙事诗受意大利文学的影响,主要作品除《安赫利长的美丽》外, 

还有《被征服的耶路撒冷》(1809)和《安德罗墨达》(1621)等。 

     5、英国诗歌尽管乔叟早就接受过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但英国文艺复 

兴诗歌却要到十六世纪后半期 (史称伊丽莎白时代)才掀起高潮。这一高潮 

的先驱者是两个诗人翻译家华埃特(1503—1542)和萨里伯爵(1517—1547), 

他们活动的年代在伊丽莎白之前。华埃特爱过伊丽莎白女王之母安妮,但亨 

利八世娶了安妮为王后,后来又将她斩首,华埃特也为此坐牢;萨里曾在宫 

中任职并卷入宫廷斗争,因遭诬告被斩首。他们二人都曾翻译彼特拉克的诗, 

把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介绍到英国来,而萨里又把它改造成了英国体即后来 

所谓的莎士比亚体。他们的引进和改造为近代英语诗歌奠定了基础。华埃特 

和萨里伯爵对英国十四行的贡献可参见本篇第二节:英国早期十四行诗艺术 

浅说。 

     十六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斯宾塞(1552—1599)和锡德尼(1554 

—1586)二大诗人。斯宾塞的主要作品是长诗《仙后》,内容是仙后与一群 

骑士的故事,以每个骑士代表一种德性。诗的这种形与中世纪的骑士文学, 

传奇相关联;但诗人借仙后歌颂伊丽莎白女王的王权,以第一名骑士 (指锡 

德尼),为英国人的榜样,则又表现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部长诗未完 

成,但从此创造了每节九行的“斯宾塞诗律”。斯宾塞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 

面的,描写的范围极为深广,这使他成了他那个时代的缩影。他在很多文学 

形式上得了成功:如《爱情小唱》中的十四行诗组和《牧人日历》中的田园 

诗。在《婚前曲》和《婚后曲》中,斯宾塞融合了古典婚姻颂歌、忒奥克里 

特式挽歌和意大利牧歌抒情曲等各种手法。后来弥尔顿在他的 《莱西达斯》 

中也沿用了这种手法。斯宾塞从他那个时代直到二十世纪对英国诗歌的影响 

是不可估量的。德莱顿、弥尔顿、汤姆逊、柯林斯、格雷、华滋华斯、拜伦、 

济慈、雪莱、丁尼生和阿诺德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他的追随者。斯宾塞的“宏 

伟风格”随着古香古色的语言和神话引喻的使用而更加光大。这到了弥尔顿 

手中却发展成一种显得矫揉造作的诗歌语言。后来华滋华斯在1800年为《抒 

情歌谣集》写的《序言》中严厉批评了这一点。 

     锡德尼对英国诗歌的贡献在于他的十四行诗形成了十四行组诗。1591年 

出版的总标题为《爱星者和星星》的十四行组诗,收入了锡德尼写于1580 

至1584年间的108首十四行诗。这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最早的一部十四行组 

诗,可以说锡德尼开了英国十四行组诗的先河。 



                        彼特拉克与他的十四行诗 



     意大利诗人弗朗切斯柯·彼特拉克(1304—1374)是文艺复兴时代的第 

一个大诗人。他是把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看作黑暗“中世纪”的第一人,被 

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第一个近代人”。 


… Page 30…

    彼特拉克的父亲是个公证人,因参加佛罗伦萨的政治斗争,与但丁同时 

被流放。彼特拉克少年时代住在普洛旺斯。受当地诗歌传统的影响。年轻时 

代在法国学过法律和修辞。但他酷爱文学,对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深有研 

究。他在意大利和欧洲各国旅行,致力于搜集古代手稿,从古希腊古罗马文 

化中汲取营养,来打破当时的昏睡状态。他主张基督教必须与古代文化结合。 

他写了大量的拉丁文著作、政论、诗歌和书信,三十余岁已名闻全欧。1340 

年罗马和巴黎同时决定授予彼特拉克“桂冠诗人”的光荣称号。 

    彼特拉克最优秀的诗作,是他用意大利语写成的抒情诗集《歌集》。全 

书共收集了诗人创作于1330年至逝世前四十多年间的366首诗歌,其中以十 

四行诗为主,间有六行诗和歌谣体。《歌集》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诗人对劳拉 

的爱情和思念,诗中的劳拉是个理想化的妇女形象。二十三岁时,诗人爱上 

了劳拉。这爱情从此成为诗人精神世界的支柱、创作的源泉和生活的动力。 

劳拉嫁给了一位骑士,后来在席卷整个欧洲的大瘟疫中病逝。这使诗人悲痛 

欲绝。为了纪念劳拉,诗人将他多年为劳拉创作的抒情诗修改、整理出版。 

彼特拉克的这个爱情故事与但丁的《新生》相似,但《歌集》的现在色彩比 

 《新生》浓厚得多,写的已不再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而是现在的爱情。彼特 

拉克的诗已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行动”,而是开拓了用诗描绘心 

灵活动的广阔领域。他用十四行诗的形式描写人的内心活动,去探掘人们心 

灵深处的情感秘密,并能在一个主题中找出无穷微妙的变奏。此外,《歌集》 

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爱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这些诗冲破了中世纪禁欲 

主义和神学思想的樊篱,表达了以人与现实生活为中心的新世界观和以个人 

幸福为中心的爱情观。 

     然而,能使彼特拉在世界诗史上名垂青史的要算《歌集》中的诗体—— 

十四行诗。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推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抒情诗的繁 

荣。虽然这一诗体出自意大利中世纪“西西里诗派”诗人连蒂尼(1246?- 

1250?)之手,但彼特拉克使它成了当时最重要的抒情诗体,而风靡欧洲。 

于是,它便冠上了“彼特拉克体”的名称。 

    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的魅力最见于其结构层次分明,分为前八行诗组和 

后六行诗组。从韵式上看,前八行诗组包含两组“抱韵”,即abbaabba;后 

六行诗组的韵多变,常见的有cde,cde和cdcdcd两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