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 >

第36章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第36章

小说: 走向解脱.菩萨戒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情的缘故,掩盖正知而说妄语,如此说时,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五、离间语开缘。如果菩萨观见有情被恶友所引诱,菩萨心生怜愍,为了使他得利益安乐,不让他因接近恶友而受长久损害,随己所能说离间语,使他远离恶友。菩萨以此饶益心说离间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六、绮语开缘。如果菩萨观见有情喜欢猖、吟、咏、歌、讽,或喜欢谈论有关王贼、饮食、淫荡、街头巷尾无义之事,菩萨为了使他出离不善行,安立善行,而说绮语,先使他欢喜,再以善法方便引导。菩萨如此说绮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七、粗恶语开缘。如果菩萨见有情离开正路而行非理事,为了让他出离不善行安立善行,菩萨说粗恶语,猛利呵斥责备,菩萨如此以饶益心说粗恶语,不违犯菩萨戒,能引生很多功德。
  所谓行非理事,《传释》说:“行十不善,或虽善知大乘道而行小乘道,及知小乘而行外道,名越路行,虽知正理而于学处不敬缓慢,名非理行。”越路行即离开正途,非理行即行非理事。
  如上所说,表面上看起来不善之行为,其实于众生有利益,为善法,佛均开许。《大日经》等经论只开许身语七支,于意之贪嗔痴不开许,因为判别善与不善唯依发心。《清净心之罪障经》中有这样一则公案,颂云:“善意将鞋垫,置于能仁顶,他人舍弃彼,二者得王位。”《中观四百论》云:“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菩萨戒二十颂》云:“具足悲心与慈心,及善心者悉无犯。”宗喀巴大师说:“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应精勤修善心。”宁玛巴大成就者无畏持明洲在《功德藏》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因此,判断善恶的根据是发心,意之不善业何时也不开许。
  丁三、宣说真实忏悔义
  分二:一、龙树菩萨所宣忏悔义;二、无著菩萨所宣忏悔义。
  戊一、龙树菩萨所宣忏悔义
  颂曰:超越座时失坏圣者前,
  黎明祈祷梦中忏堕罪,
  余罪昼夜念诵三聚经,
  三遍清净罪障龙树宗。

  一般来说,失坏菩萨戒或舍菩萨戒归纳为三种情况:一、基础是舍弃基础的愿菩提心;二、违品,违犯上品缠的根本罪;三、舍缘,舍菩萨戒的缘现前。
  第一和第三两种情况,立刻就失掉菩萨戒,要想恢复,只是忏悔是不够的,必须重受菩萨戒。若犯上品缠根本罪,于六座时的一座时中造罪,于其次一座时没有产生对治法而超过时间,为超座时堕罪。如此产生失坏戒之堕罪,其忏悔方法是观想本尊,在本尊前作忏悔。观想菩萨戒行者共同的本尊——圣者虚空藏菩萨,于菩萨前昼夜不断洗浴、燃香、念圣号,顶礼等,而后现见虚空藏菩萨本身,祈求加持,清净堕罪,依靠勇猛祈祷现见本尊,或于梦中见种种验相,如梦见日月、雪山、穿白色衣服,出现与自己根器相应的人或旁生、非人等来宣说清净罪业的方便方法,此为清净堕罪之相。如果上述验相没有出现,则在黎明时,于东方阿噜拿天与虚空藏菩萨俱来其人前。以如此相忏悔堕罪,谓大智方便、知见方便、善巧智方便。
  其余恶作罪等,于白天念《三聚经》(即礼佛大忏悔文)三遍,再于夜晚念《三聚经》三遍,即得清净。此是龙树之宗所讲忏悔方法。
  总的来说,失坏菩萨戒犯堕罪,有三大过患:过患之一,受戒的时侯,在佛、菩萨、上师面前立过誓言,失毁誓言则欺骗了诸圣者,使他们不欢喜;其次,发菩提心的对境是六道一切众生,失坏菩萨戒则欺骗了众生,他们得不到满足;再次,欺骗了自己,失坏自利,所以成为佛、菩萨、上师、六道众生及自己共同呵责之处。《十地经》云:“是菩萨于诸佛如来现前戒学发生乐欲正行应别授学,彼或无有善知识者,向十方现在佛菩萨前,专念作观随力称量。已坚持是戒,勿复欺诳十方一切佛菩萨众,及彼世间诸天人等。”《法集经》云:“善男子,菩萨应当尊重实谛,何以故,善男子,以集实谛名为法集。善男子,云何名实谛?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舍弃身命不舍是心,不舍诸众生故,是名菩萨实谛。若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复于后时弃舍是心,及舍诸众生者,是菩萨为大妄语,实可呵厌。”
  过患之二,舍弃或失坏菩萨戒后,菩萨之名字及实义全都丧失,积集许多不悦意之痛苦。譬如国王失掉王位,多受苦恼,菩萨失菩萨戒,现世中产生许多不吉祥事,并于临命终时,会有诸多痛苦压迫之觉受。如《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云:“譬如世间若王王臣欲饷一切城邑人民,集已弃舍,若饮若食不为办设,于诸人民则为虚诳,而(诸人民)于饮食少不可得,高声呵责忿恚而出。佛言,海意,是菩萨亦复如是,(初发心)于诸众生未度者令度,不应但修捷语利辨,乃至而不勤修多闻积集诸善菩提分法,(否则)彼菩萨者则为虚诳诸天世人,是圣所呵厌,于智大智无上胜智俱极难得。是故当知,菩萨不应但以语言虚诳一切天人世间。”
  过患之三,失坏菩萨戒之罪业极重的缘故,后世堕落恶趣,难以得到解脱。如《地藏十轮经》云:“如是十善业道佛所证果,若不真实守护一善业道,乃至临命终时,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是人是极虚诈,是大妄语,于十方佛世尊前诳惑世间,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尤其是因失坏菩萨戒犯根本罪的过患更大。往昔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时,曾迎请上师及诸佛菩萨作证,并发下誓愿,若失坏菩萨戒犯根本罪,将堕落三恶趣,并转入无间大地狱中感受长劫痛苦。《集学论》云:“彼等根本堕落罪,为大地狱众生因。”《入行论》云:“意若思布施,微小凡常物,因悭未施与,经说堕饿鬼,况请众生赴,无上安乐宴,后反欺众生,云何生善趣?”若是小乘别解脱戒因特殊因缘不能受持,可开许舍戒,若舍弃菩萨戒则是严重的恶业。《入行论》云:“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又云:“毁一有情乐,自身且遭损,况毁尽空际,有情众安乐。”《正法念处经》说:“先少思惟已,后竟不施,堕饿鬼趣,语已不施,堕地狱趣,况复无上菩提具足许施无余世间诸众生故。”因此,若已受持菩萨戒,永远不应舍弃,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可舍。《文殊庄严国土经》云:“守持了清净的菩萨戒后,即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能舍弃!”《弥勒狮子吼经》云:“希求菩提誓,恒时当坚固,犹如须弥山,永不可动摇。”
  菩萨戒之根本罪与支分罪均不染污自相续十分重要。初始应当专心精勤护持令无违犯。如由无知、放逸、多惑、不敬四缘违犯,即当如法悔除还净。四缘违犯如下所说:由无知故,于所犯不了知,无有觉悟,对所犯罪起无犯想,如此而犯众罪,虽已了知所犯罪,但因放逸忘失正念,由不住正念而犯众罪;由三毒烦恼炽盛故,虽知此事不应做,但身心无自在而犯众罪;由轻慢故,虽于所犯有所了知,但因信解极为下劣,无有强盛宿善因行,于涅槃无忆念,对佛法僧无敬、无惮、不乐所学,因轻慢而随欲犯罪。当知四缘违                                                                                                                                                                                                                                  犯中,前二所犯为非染违犯,后二所犯是有染违犯。对治四缘所犯罪,当恒常安住正知正念,学习对治所犯的善巧方便,勤修猛利对治法,有惭有愧,恭敬大师佛菩萨,尊重所学圣教学处。
  以四缘违犯所造堕罪应当如法发露忏悔,使令清净。每昼夜分为六个座时,每座时四小时,若于其中一座时中再三发生根本罪,若于以下座时生起相应的菩提心所摄持的对治法,如法忏悔,可得清净,无需再重受菩萨戒。如果超越座时,于下一座时没有生起对治法,则失坏菩萨戒的戒体,仅仅发露忏悔不能恢复。应当先行发露忏悔,然后重新依靠仪轨受菩萨戒。佛陀教导说:作为佛弟子应善护戒律,以不造罪为好,倘若犯戒造罪,应尽快发露忏悔,还令清净,也不失为清净的佛弟子。
  在相续中生起甚深证悟的主要障碍是罪障、习气,为使阿赖耶之明镜中显现证悟的影相,净除罪障至关重要,如同要使镜中显现影相,擦拭镜面十分关键。众生沉溺在轮回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从无始时来所造作积累的数不清的十不善罪业、烦恼障、所知障,尤其在末法时代,随着真正的修行人和培植善根福报人的减少,真正的佛法开始隐没,影子佛法开始盛行,因此业障的黑暗越来越浓,三宝的加持更不容易感受到,各种违缘、灾难频频发生,现世感受惊恐痛苦后,来世多数人还将转到三恶趣去偿还业债,感受更大的痛苦。如上所说,忏悔罪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对应于众生的上、中、下的根器,忏悔也可分为三种方式。中根者的忏悔方法是依各位本尊修法修持,在本尊圣者面前作七支供,进行忏悔而得清净。在续部中共同的忏悔对境本尊是圣者虚空藏菩萨,在彼圣者面前忏悔:于造堕罪之后,先行洗浴、清洁卫生、烧香、顶礼、念诵佛号等,昼夜不断,然后速速迎请虚空藏菩萨,现见本尊,清净堕罪。或在本尊像前祈祷,于梦中梦见本尊以人或傍生或非人的形象宣说忏悔罪障的种种方便,如果没有出现这种验相,那么于黎明时分,洗浴后,烧香祈祷,向东方顶礼,而后入睡,于黎明青光相现时,在梦中见虚空藏菩萨以相应自身的身相宣说忏悔清净的方便法,按此方法行持,便得清净。如《虚空藏经》云:“若诸菩萨闻虚空藏菩萨名已,无有疑惑,欲睹见者,畏堕恶道忏彼重罪,于虚空藏菩萨称念其名,恭敬礼拜。善男子,如其福力住其人前,或见本身,或现梵王身,乃至或现童男童女等身,令初行菩萨如从座起,于所犯罪悉皆忏悔。及为演说甚深方便善巧大乘之行,乃至住不退地。又总略云,设不现前彼初行菩萨面,于东方阿噜挐天子住立其前,烧香劝请,作如是言,汝阿噜挐天,有大慈悲,具大威德,照阎浮提悲愍覆护,速自劝请虚空藏菩萨起大悲愍言觉悟我,而于梦中方便显示所犯罪报,授我忏悔得圣大乘智慧方便。彼阿噜挐天出现阎浮提时,与虚空藏菩萨俱来,以本色相即于梦中住其人前。忏悔重罪于如是相,谓大智方便,知见方便,善巧方便。彼初行菩萨获三摩地,名不失菩提心,依此大乘得坚固住。”
  下根者依靠四种对治力进行忏悔:一、所依力;二、追悔力;三、现行力;四、恢复力。
  一、所依力分二:(一)外所依力;(二)内所依力。外所依力是在忏悔对境阿阇黎面前,或观想于本尊面前进行忏悔。内所依力指归依与发心。也就是说,归依三宝。为了一切众生获无上佛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