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 >

第8章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第8章

小说: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在受到天神与人歌颂、鼓励与祝福之后,须弥陀回去喜玛拉雅山里的大森林、意志坚定地修习十波罗蜜。


第七章:杂集
  
  这是提供给发心修菩萨道者有关波罗蜜多方面的探讨与分析之杂集。
  在此我们结束须弥陀隐士(Sumedha,妙智)的故事,以便根据《行藏注疏》(Cariyapitaka…atthakatha),提供十波罗蜜之杂集给予发心修菩萨道者。希望对于探讨、理解、修习与累积波罗蜜方面对他们有所助益。
  这一章将以问答方式来讨论有关波罗蜜的性质与特色。有关题目如下:
  (一)  什么是波罗蜜?
  (二)  为何称为波罗蜜?
  (三)  有多少个波罗蜜?
  (四)  波罗蜜的次序是如何排列的?
  (五)  什么是波罗蜜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
  (六)  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七)  什么是污染波罗蜜的因素?
  (八)  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九)  什么是波罗蜜的对立因素?
  (十)  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十一)  什么是波罗蜜的全面分析?
  (十二)  什么是波罗蜜的组合?
  (十三)  什么是圆满波罗蜜的因素?
  (十四)  需要多长的时间圆满波罗蜜?
  (十五)  波罗蜜可以带来什么利益?
  (十六)  什么是波罗蜜的果?
  
第一篇:什么是波罗蜜?
  这问题的答案是:波罗蜜是那些以大悲心和行善之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圣洁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而且这些素质必须不受渴爱、我慢与邪见所污染。
  进一步的解释:当行布施时,若作此想:「这是我的布施。」,那它已被渴爱污染了;或作此想「这布施就是我。」,那它已被我慢污染了;或另作此想「这布施就是我自己。」,那它已被邪见污染了,这类布施被称为已受渴爱、我慢及邪见所污染。
  只有不受渴爱、我慢及邪见污染的布施才配称波罗蜜。(持戒波罗蜜等也是如此。)
  为了具备成为波罗蜜的条件,诸善行如布施、持戒等不单只必须不受渴爱、我慢及邪见所污染,而且必须以大悲心(maha…karuna)和行善之方法善巧智(upaya…kosallabana)作为基础才成。
  大悲心: 菩萨必须对无边众生,无论远近,皆培育深切的怜悯,视众生为自己的亲生孩子。他视众生为同是在生死轮回中打滚的天涯沦落人,受尽贪、瞋、痴、生、老、死、愁、悲、苦、忧及恼之烈火所煎熬,而不以分别心来分辨他们为朋友或敌人。他以此观想而对众生培育起强大的悲愍心。他的悲心必须强大至足以使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如此的悲心即是形成所有波罗蜜之根基的大悲心。
  当须弥陀隐士在遇到燃灯佛(Buddha Dipavkara)时,他的修为已圆满至足以使他自己脱离苦海。(若是他愿意的话,他即可在那一生证得阿罗汉果。)但是他是一个具有大悲心的伟人,为了圆满所有的波罗蜜以便得以解救苦难的众生脱离苦海,他愿意在生死轮回中多受苦长达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
  方法善巧智: 这是对行布施、持戒等善行的方法善巧智,以使它们成为成就正等正觉的管道与助力。发心修菩萨道者必须只抱着唯一的目标,即是成就正等正觉,而以此心全心全意地投入修习布施、持戒等善法。他不可祈求投生天界等福报,因为这些事实上是导致生死轮回之苦的原因。他只可以以涅槃为最终的目标。方法善巧智即是能令他只视正等正觉为唯一的成果之智慧。
  上述之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即是修习波罗蜜和成佛的根基。发心修菩萨道者应该先致力于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只有具足这两个基本条件的布施、持戒等波罗蜜才是真正的波罗蜜。
  
第二篇:为何称为波罗蜜?
  有个疑问可能会生起,即是:为何布施、持戒等十种素质被称为波罗蜜(parami)?
  答案是: parami在巴利文是parama和i的组合。Parama的意思是「至上」,而在此被用以代表菩萨,因为:
一、 他们具有超凡的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因而在众生之中他们是最高尚的。
二、 他们修习与护持这些特别的素质,例如布施、持戒等。
三、 他们的作为有如以这些特质来吸引其他的众生。
四、 他们以最热诚的方式来化除他人的烦恼。
五、 他们只是朝向正等正觉这唯一的目标。
六、 他们以观照今世而得知来世去到何方。
七、 他们以无可匹比的方式来修习这些特质,有如它们已根深蒂固地深埋在他们的心流里。
八、 他们排除与消灭所有威胁他们的烦恼。
  因此,菩萨被称为“parama”。
  
  菩萨无可匹比地具备了布施、持戒等特别素质。因此才有「此人是菩萨,他是parama──至上的人。」的声称与知识出现。因此布施、持戒等特质被称为“parami”(波罗蜜)。
  再者,只有菩萨才能以无可匹比的方式来修习布施、持戒等诸善法。由此,这些善法被称为波罗蜜(parami),意思是菩萨的责任(paramanam kammam parami),或是菩萨的财富(paramanam ayam parami)。
  
第三篇:有多少个波罗蜜?
  Danam silab ca nekkhamam; pabba viriyena pabcamam; khanti saccam’ adhitthanam; mett’upekkha ti te dasa。
  波罗蜜有十个,即:布施、持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意、慈与舍。
  
第四篇:波罗蜜的次序如何排列?
  有五种排列的方式:
一、 真实发生的次序(pavattikkama)。
二、 去除的次序(pahanakkama)。
三、 修习的次序(patipattikkama)。
四、 生命界的次序(bhumikkama)。
五、 佛陀教法的次序(desanakkama)。
  
  (一)真实发生的次序:例如怀孕。根据经典的记载。 “Pathamam kalalam hoti; kalala hoti abbudam…”胎生生物的第一阶段的生命是七天的液体形态(卵黄,kalala),第二阶段是七天的泡沫形态(abbuda),第三阶段是肉团形态(pesi)等。
  这种依据事物真正如何连贯性发生的次序之教法称为真实发生的次序。
  (二)去除的次序:例如去除烦恼的次序。根据经典的记载:“Dassanena pahatabba dhamma; bhavanaya pahatabba dhamma…” 有些不善法是在第一圣道(magga)中被去除,有些不善法是在其他三个较高的圣道中被去除。
  这种依据去除不善法的步骤之教法被称为去除的次序。
  (三)修习的次序:例如修习七清净的次序。第一阶段的修习是戒清净;第二阶段是心清净;第三阶段是见清净;第四阶段是度疑清净;第五阶段是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阶段是行道智见清净;第七阶段是智见清净。清净之层次必须照此次序进行。这种依据修习的次第之教法被称为修习的次序。
  (四)生命界的次序:第一层次的教法是属于欲界(kamavacara),接着是色界(rupavacara),再接着是无色界(arupavacara)。依此排列之教法被称为生命界的次序。
  (五)佛陀教法的次序:除了上述四种排列法,第五种是佛陀基于某些特别的原因而排列的教法。例如五蕴之色、受、想、行与识。这种排列法被称为佛陀教法的次序。
  对于前四个排列法,每一个次序都有固定的原因。因为怀孕的阶段是真的依照固定的次序而发生;不善法的确是依照固定的次序被去除;七清净的确是依照固定的次第修习;生命界的确是如此排列。但是有关第五种排列法,佛陀是基于特别的原因而采取特定的排式,以符合个别的佛法,例如五蕴(khandha)、十二处(ayatana)等。
  关于波罗蜜这一章,它并不是采取真实发生、去除、修习与生命界的次序排列,而是根据第五个方式,即是基于特别原因的佛陀教法的次序(desanakkama)。
  你可能会问:为何佛陀采取特别的排式来教布施、持戒、出离等波罗蜜,而不是其他的排式?
  答案是: 当须弥陀隐士第一次被授记为菩萨之后,他就观察必须修习什么波罗蜜,而他所发现的波罗蜜是依据一个特定的次序排列,因此他也依照这个次序去修习。在他开悟之后,他也依照同样地次序来教波罗蜜。
  进一步的解释:在十波罗蜜之中,布施特别有助于持戒,即使是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他的儿子受戒出家时作为一个施主),也很可能毫无困难地持戒。而且修习布施是比较容易的。(虽然某人可能会觉得难以持戒,但是却觉得行布施很容易。)由此,布施波罗蜜被排在第一位。
  只有以持戒为根基的布施才是最有效益的,因此持戒排在接下来的位置,即是第二个。
  只有以出离为根基的持戒才是最有效益的,因此持戒后的下一个波罗蜜即是出离。
  以此类推,出离基于智慧;智慧基于精进;精进基于忍辱;忍辱基于真实;真实基于决意;决意基于慈;慈基于舍,才是最有效益的。因此教完慈后即教舍。
  只有以大悲心为根基的舍才是最有益的。而菩萨这个大伟人早已具备了大悲心这基本条件。
有关大悲心与舍的问题
  你可能会问:身为一位具有大悲心的菩萨,为何会以舍心(平等、不分别)来看待众生呢?
  有些导师说:「菩萨并不是在任何时候及每一个事件中都以舍心对待众生,他只是在有必要时才如此做。」
  其他导师说: 「他们并没有以舍心看待众生,而是以舍心看待众生所做的恶事(对事不对人)。因此大悲心与舍波罗蜜并没有对立。」
波罗蜜排列法的其他解说
  (1) 最先举出的是布施:
一、 因为它是一切众生所共有,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能力行布施。
二、 因为它的成果比不上持戒等。
三、 因为它最易于修习。
  
  (2) 在布施之后举出持戒:
一、 因为持戒可以净化施者与受者。
二、 因为教完为他人提供服务之后(例如布施),佛陀希望教众生不去伤害他人(例如不杀生)。
三、 因为布施是积极的行动,而持戒是戒禁的修习。佛陀为了在教积极行动(即布施)之后,即教戒禁的修习。
四、 因为布施带来财富,而持戒则导致投生到人间或天界。佛陀为了在教完如何获得财富之后,即教如何获得来世投生为人或天神。
  
  (3) 在持戒之后即举出出离:
一、 因为通过出离,持戒可以达到圆满。
二、 为了在解说身语的善行(持戒)之后,再指出心的善行(出离45)。
三、 因为持戒清净的人较易于证得禅那(jhana),即达到舍离欲乐。
四、 因为持戒可去除身语的恶业,由此而获得身语的「加行清净」(payogasuddhi)。通过出离则可去除心的烦恼,由此潜在的常见(sassataditthi)与断见(uccheda…ditthi)这两种邪见可被去除;另外他也通过观智(vipassanabana)与自业智(kammassakatabana,自己所造的业是属于自己的) 而获得了意清净(asaya…suddhi)。而佛陀希望在教完身与口精进之清净之后,即教意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