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 >

第22章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第22章

小说: 南传菩萨道(简体)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滓那康痢
33 当然他并不是能够用身体把财产带去涅槃。在此,须弥陀是指以财富行布施之善业所带来的善报。
34 毗首羯磨是帝释天王的首席建筑神。
35 一腕尺大约是十七至廿二英吋。
36 实际上是毗首羯磨所造的。佛陀这么说是指这些事物出现是由于他的善业所致。
37 以右掌拍左上臂是一种表示愉快的方式。
38 三界是欲界(kamavacara)、色界(rupavacara)与无色界(arupavacara)。
39 作者指出此一省察智是为「波罗蜜思择智」(parami…pavicayabana)。在须弥陀心流中生起的此一智慧具有极大的潜能。它有助于清楚地省察诸波罗蜜、舍离与善行,这些都是证悟一切知智的要素,被称为菩提资粮(bodhi…sambhara)。这智慧是无师自通的。根据《法聚论》(Dhammasangani)的疏钞,这智慧是一切知智的前导。
  作者继续解释:燃灯佛只是预言须弥陀在未来会成佛。他并没有开示如何修习才能成佛。须弥陀必须以波罗蜜思择智来自己省察及探索这些修行法。当他如此省察时,他很清楚的看到如何去修习与进行。
  前一段的「基本原则」是译自巴利文的dhammadhatu(法界)。Dhatu(界)意即「自然现象」,即是说它并不是受某人制造出来的现象,而是由某种因缘自然生起的。若某种现象有造物者,它即不能称为自然现象。因此「基本原则」(法界)是指「不是缘于某人的造作,而是自然因缘的成果之现象。」
40 牛的巴利文是camari。
41 别解脱律仪是据别解脱戒(patimokkha)去摄受。
42 根律仪即是防护诸根。
43 活命遍净即是正命。
44 资具依止是指比丘省察善用四资具。
45 出离并不仅是舍弃物质而已,而是包括去除内心的烦恼。
46 烦恼的显现有三个层次:
     一、 潜伏性或随眠(anusaya);烦恼潜藏在心流里,而没有呈 现在心识中,有如在冬眠的状态。
     二、 困扰性(pariyutthana):烦恼已从潜伏状态出来而显现在 意门里。
     三、 违犯性(vitikkama):烦恼已经非常暴烈与不可控制,它 已显现在身语的恶业里。
     
     持戒可以阻止违犯性的烦恼显现在身与口的恶业里。这是暂时性的去除烦恼(tadanga…pahana,暂时舍断)。
     修习止禅可以阻止困扰性的烦恼显现在意门里,尤其是在禅那(jhana)之中。这足以去除烦恼而令它不在短时期里再显现(vikkhambhana…pahana,镇伏舍断)。
     通过智慧,即道果智,则可以连在冬眠层次的烦恼也根除,而不留一点一滴在心中。这已完全去除了烦恼,使它无从再显现(samuccheda…pahana,正断舍断)。
47 「法忍观想法」并不是真正直接地体验真谛,而是在还没有能力体证真谛时所作的思惟。因此在理论上理解了实相(如无常、无我、缘起等),而产生了适当程度的信心、接受与忍辱之能力。
48 现起是phala和upatthanakara。Phala是究竟法的成果,upatthanakara是某法在修行者心中的呈现方式。当修行者深入观照某个究竟法时,有关那个究竟法的本质、作用、因或果会呈现在他的心中,其中的任何一个皆是现起。
49 三种生死轮转:业轮转(kammavatta)、烦恼轮转(kilesavatta)和果报轮转(vipakavatta)。
50 Kitaka:在标准的辞典之中没有符合上文的意思,回力捧可能是最好的猜测。根据缅甸《巴利三藏辞典》,它的意思是「跳跃的昆虫」,根据莫尼尔?威廉士(Monier Williams)所着的《梵英辞典》,它的意思则是「武器」。根据《饿鬼事注疏》,它的意思则是(热)铜盘。
51 其他的动物冲凉是为了清洗身体。但是大象冲凉并不是为了清洗身体,而只是为了踩踏莲花。大象冲凉是无用的,执着于身外物也是毫无结果的,它不会带来佛果的利益。
52 Sikkha(学),佛弟子必须致力于三学;即增上戒学(adhisilasikkha)、增上心学(adhicittasikkha)与增上慧学(adhipabbasikkha)。这三学组合成为八正道的三个部份,即戒,定与慧。
53 四住处(caturadhitthana):慧(pabba)、真实(sacca)、舍离(caga)与寂静(upasama)。
54 四摄法(catusavgahavatthu):布施、爱语、利行(善与有益处的行为、)与同待(旧译为同事),即是没有分别心,有如对待自己一样地对待每一个有情。
55 其他的后果是失去财物、失去属下、失去朋友及投生恶道。(《增支部?七集》)
56 在《清净道论》里有提到十三头陀支:
(1)  穿用粪扫衣(pamsukulik’avga);
(2)  只穿用三件袈裟(tecivarik’avga);
(3)  托钵(pindapatik’avga);
(4)  缘户托钵,不漏掉任何一家(sapadanik’avga);
(5)  一日一食(ekasanik’avga);
(6)  只食用托钵得来的食物(pattapindik’avga);
(7)  拒食其他的食物(khalupaccha…bhattik’avga);
(8)  住在森林(arabbik’avga);
(9)  住在树下(rukkha…mulik’avga);
(10)  住在露天下(abbokasik’avga);
(11)  住在坟场(susanik’avga);
(12)  知足于任何住所(yatha…santhatik’avga);
(13)  只以坐的姿势睡觉和绝不躺下身(nesajjik’avga)。
57 两种欲:事欲(欲乐目标)与烦恼欲。
58 有五个提升精神之道的阻碍,即五盖:一、各类的渴爱与欲欲(kamacchanda);二、瞋恨(vyapada);三、昏沉与睡眠(thina…middha);四、掉举与追悔(uddhaca…kukkucca);五、疑(vicikkiccha)。
59 有一次我们的菩萨出生在波罗奈国的一个婆罗门富豪家,名为阿吉帝(Akitti)。在布施了所有的财产之后,他隐居在森林里。在那里他继续把获得的东西布施给他人,甚至只剩下古拉叶(Kura)可吃的地步。
60 五眼即五种慧眼,根据注释的解释是:
     一、 佛眼:可以即刻完全地知道他人的倾向、意念、愿望、渴 望、性格、德行等。
     二、 普眼:周遍知、智慧圆满之眼(即:一切知智)。
     三、 法眼或智眼:真谛之眼,即首三个圣道。
     四、 天眼:即天眼通,能清楚地看到世界各隐蔽之处。
     五、 净眼或肉眼。
61 马蒂王后(Maddi)是以布施闻名的菩萨维山达拉王子(Vessantara)之妻。
62 四大瀑流(ohga):欲、有、邪见与无明。
63 法尘或法所缘:根据那拉陀长老(Narada Thera)所着的《阿毗达摩手册》,法尘包括一切意识的目标。法包括名色两者,第126,128,181页。许然傲先生(U Shwe Zan Aung)的《哲学概要》(A pendium of Philosophy)一书里形容意识的目标是「感官的目标或意识的目标。」他进一步形容有五种意识的目标,即:一、心;二、心所;三、净色与微细色;四、概念;五、涅槃。而结论是这五种即是法尘(第2…3页)。
64 八种饮料是从芒果、玫瑰苹果、大蕉、香蕉、蜜果、葡萄、睡莲与「巴鲁沙果」所做成的饮料。
65 十一种火:贪、瞋、痴、生、老、死、愁、悲、苦、忧、恼。
66 众生自业是指业力是属于自己造的,只有他自己去负责自己所造的业,包括善与恶。
67 根据《长部?大品?摩诃哥云陀经》(Digha Nikaya; Maha Vagga; Mahagovinda Sutta),沙南子梵天(Sanankumara Brahma)的声音有八种素质:一、发音清晰;二、明确;三、音调美妙;四、悦耳;五、完整圆满;六、不散乱;七、深沉与有共鸣力;八、不超越听众范围。跟梵天一样,佛陀的声音也有这八种素质。
68 迷信的预兆(dittha suta mutamavgala)。《三藏巴利缅甸辞典》形容它的意思是akotuhalamavgala(在《行藏注疏》中提到),即是「对五根门的色、声、香、味、触五种目标的迷信,视它们为某某事件的预兆。」
69 圣者的四个传统即知足于任何袈裟、食物、住所与乐于禅修。
70 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有益的行为)与同待(平等心)。
71 三远离,即:一、身远离,远离世俗的社交;二、心远离,心无欲乐之念;三、依远离,不执着于诸烦恼。
72 九个出世间法是四道、四果与涅槃。
73 住处(adhitthana):之前我们把adhitthana翻译为「决意」。但是这意思在这里并不符合,而「住处」或「依处」是比较适当的意思。《巴英辞典》把adhitthana译为「决定;决意;自我决定」等之外,也把它译为「固定、不变的住处」。
74 五魔是:一、时常挑战佛陀智慧之座,带有一群魔兵的天子魔王,是一位他化自在天的天神;二、烦恼之魔;三、导致生死轮回之诸行业(上行魔);四、名色法之五蕴(五蕴魔);五、死亡(死魔)。
75 四种情形是:午夜、新月、大森林之中与乌云满天而没有闪电。
76 十八不共法是:一、毫无障碍的过去世智;二、毫无障碍的现世智;三、毫无障碍的未来世智;四、一切的身业皆以智慧为主导;五、一切的语业皆以智慧为主导;六、一切的意业皆以智慧为主导;七、欲不退减;八、勤(精进)不退减;九、定不退减;十、慧不退减;十一、弘法不退减;十二、解脱不退减;十三、不嬉戏或开玩笑;十四、不会犯错;十五、没有任何事是他的智慧不可理解的;十六、没有任何急事;十七、不会粗心大意;十八、不会在没有适当的省察之下实行某事。
77 八项条件是授记成为菩萨的八个条件。
78 五逆恶业是弒父、弒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与破和合僧团。
79 伽浮他:根据《巴英辞典》是稍为少于两英里。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南传菩萨道(下)
第一章:布施波罗蜜
  关于布施波罗蜜,巴利文经典里的《佛种姓经》已清楚地阐述须弥陀菩萨训诫自己先修布施波罗蜜,因为过去诸菩萨也是这么做。很明显的,在十波罗蜜之中,布施波罗蜜占了最优先修习的地位。
  然而,在《相应部?俱偈品》中有一首偈:“Sile patitthaya naro sapabbo…”──「具戒有慧人……」
  在此偈中,佛陀解说若某人投生时三因具足1,而慧根又已成熟,他只要勤修戒、定、慧,就能解开欲爱之网结。在此佛陀只提及戒定慧三学,他对修习布施甚至些许的暗示也没有。
  同时,整部《清净道论》即是注释《相应部?俱偈品》上述偈文的论着,但在其中却完全没有提及布施波罗蜜。而且导向涅槃的八正道只有戒定慧之道,而无布施之道。因此,有些人误以为佛陀认为布施并非要素,是无助于证悟涅槃的,反而是造成不断在轮回中生死的因素,因此不应该修习布施。
  缅甸明敦王的有名大臣乌良在其书《解脱之味》中极端地解释说佛陀只是向非常平凡的俗人才教布施。
  有很多佛教徒对「不应该修习布施」这一观点感到很愤怒;也有很多人对乌良所写的「佛陀只是向平凡的俗人才教布施」感到愤怒。但是纯粹对这些观点不喜欢与愤怒是无补于事的。更重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